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牛蹄是支撑牛体的基础,牛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奶牛由于营养充足,蹄角质生长快,尤其在舍饲条件下,缺乏运动,牛蹄角质合理磨灭不足,致使牛蹄变形的较多.奶牛体重大,蹄变形不仅造成运动功能障碍,而且容易诱发肢势异常和其他肢蹄病,严重者因运动困难影响产奶量和质量,被迫过早淘汰,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奶牛变形蹄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牛蹄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不同于正常牛的蹄形称为蹄变形,也叫变形蹄.  相似文献   

2.
牧场奶牛蹄病发生率高,严重影响产奶量,应引起足够重视。奶牛在饲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奶牛肢蹄病的发生,想要解决这类问题重要任务是维持牛蹄的健康,需要有专门的预防性保护蹄的措施。1注意发现蹄病通过观察奶牛行动对蹄病进行判定,正常情况下站立及行走正常,四蹄起落有致;微度牛蹄病,站立时脊背平直,但行走时脊背拱起,步伐稍有异常;轻度牛蹄  相似文献   

3.
<正>蹄是种公牛重要的器官,蹄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种公牛生产性能的发挥。种公牛蹄病包括蹄变形和蹄病。蹄变形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蹄病分为蹄叶炎、趾(指)间皮炎、趾(指)皮炎(毛状疣)和腐蹄病等。1病因1.1遗传性因素蹄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蹄病的易感性跟牛的品种有关,研究表明,美国、加拿大黑白花牛蹄病发生相对较少,荷兰黑白花牛蹄病发病最多。有些蹄病,如蹄叶炎、指(趾)间增生  相似文献   

4.
1蹄病 蹄病是牛蹄疾病的总称。蹄病是牛场的常见病,病因主要是牛只创伤体弱,营养素不平衡,活动场地潮湿,粪尿污泥长时间侵染牛蹄。由于蹄部疼痛,行走站立弓腰,吃力跛行。严重时牛蹄壳腐烂、变形,角质部为黑色,常卧地不起,表现全身性败血症症状。蹄部整修是治疗蹄病的方法之一,首先保定牛只,清洗牛蹄污物,用5%来苏儿液浸泡患蹄,用蹄刀进行腐蹄整修,切除腐烂的角质部。修整后用10%硫酸铜清洗,涂上10%碘酊,塞上松馏油棉球,也可用3%~5%高锰酸钾液处理。感染严重出现全身症状时,并用广谱抗生素。经常用2%~5%甲醛或10%硫酸酮消毒牛群,进行浴蹄,日粮中添加富锌类微量元素添加剂,可预防或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在兽医工作中遇到的蹄病可分为蹄变形和蹄病变两大类。蹄变形是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不同于正常的牛蹄;蹄病变是指蹄已发生了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出红、肿、热、痛、组织糜烂和功能障碍等。其中蹄变形是蹄病的某些诱因,由于蹄变形,使蹄负重不均,促使炎症(非感染性)的发生,导致蹄病变的发生;蹄病发生后,炎症蔓延至蹄冠、系关节时,由于关节肿胀、增生,又可导致蹄的形状发生改变。基于对蹄病的以上认识,我们采取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1预防措施1.1定期对种牛进行蹄浴1.1.1用3%~5%福尔马林溶液对…  相似文献   

6.
牛蹄叉腐烂与年龄无关,是发病率最高的蹄病。发病原因:厩舍和运动场不洁,使牛肢蹄长期处于污泥、粪尿中,蹄叉角质长期受到浸泡;工作人员削蹄技术不佳,不按时清洁牛蹄底或挖蹄;在放牧中由于碎石子或草木槎子等引起牛趾间外伤;修蹄不及时造成蹄角质过长或修蹄时过削,蹄踵过高,使蹄叉开张机能减弱,蹄部血液循环不良;另外,遗传上蹄质和蹄形不好的牛易患此病。  相似文献   

7.
奶牛肢蹄病被认为是奶牛场三种常见疾病之一,给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奶牛蹄病的生成因素,提出了几种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仅供奶牛养殖者参考。1蹄病的生成因素1.1不同品种的牛,蹄病的易感性各不相同。有些蹄病如蹄叶炎、螺旋状变形蹄及指(趾)间增生具有遗传特性。1.2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圈舍泥泞,粪便淤积,卫生条件较差,牛蹄长期浸渍污物中,使蹄角质软化,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蹄病。1.3牛长期站于水泥地面,易使软化角质过度磨损,造成蹄底严重挫伤。1.4牛运动量不足,影响牛蹄的正常磨损,易造成各种蹄变形。1.5饲料霉败变质、饲…  相似文献   

8.
牛蹄冠炎又称为牛蹄癀症,是牛蹄部长期经受温热湿毒侵袭所致。临床表现为跛行,患肢悬空不愿落地。蹄部肿胀、发热,严重的蹄部溃烂流出脓血甚至脱壳,如不及时治疗,将丧失役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牛肢蹄病是牛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养牛的3大疾病之一,是影响牛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在奶牛场奶牛肢蹄病是常见病之一,成年母牛发病率高达10%,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降低奶牛生产性能,提高淘汰率。奶牛发生肢蹄病最主要的症状是跛形,站立姿势不正。在肉牛场牛尤其是黄牛,在冬季经常发生肢蹄肿胀、溃疡、坏死,  相似文献   

10.
种公牛蹄角质不断生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种公牛在长期舍饲条件下,缺乏运动,牛蹄角质合理磨灭不足,易发生蹄变行、蹄裂和肢蹄跛行病发生,当跛行症状明显,站立困难时,严重影响采精爬跨。如防治不力,则减少种公牛使用年限,甚至过早淘汰。1蹄病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饲养种公牛已有3  相似文献   

11.
奶牛蹄病作为养殖户养殖奶牛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奶牛生产有较大的影响,奶牛如患病轻则将导致奶牛跛行,如果病情严重则将导致奶牛瘫痪的问题发生,目前对于奶牛蹄病的预防方法主要有保证饲料日粮合理营养搭配、保持奶牛生活与运动场的干燥卫生及定期修剪牛蹄等。  相似文献   

12.
奶牛卷蹄的矫正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柱器官,具有坚实的角质趾壳。因此,具有防护机械损伤和支持体重的功能。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全身营养代谢障碍、肢势不正、不定期合理修削蹄、槽位过低、遗传等因素会引起蹄变形,蹄变形又是引起其他肢蹄病的重要原因。出现严重变形的牛蹄,趾轴和姿势发生异常,运动障碍,跛行,甚至不能站立和运动,奶产量骤然下降,最后只好淘汰。随着养牛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奶牛变形蹄发病日趋严重。为此,于2000年3月5日至5月25日,我们对某国营奶牛场210头泌乳牛进行了详细的调查,210头泌乳牛中有程度…  相似文献   

13.
晏东 《四川畜牧兽医》2014,41(10):55-55
<正>1发病原因腐蹄病又称烂脚丫、蹄漏,是牛、羊的常见病。圈舍泥泞、潮湿,牛蹄与污泥、污水经常接触;蹄机能发生障碍,蹄叉发育不良,蹄质薄;牛长期舍饲、运动不足;护蹄不良,蹄被挂伤后,踩入烂泥或粪水中都可引起本病。牛蹄叉角质破烂后,被坏死杆菌侵入时常引起腐蹄病,且其常与其他细菌疾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从事肉牛奶牛养殖业工作中,发现牛的蹄病对肉牛和奶牛的生产力有较大影响,切不可忽视。针对牛蹄病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耕牛蹄癀病,又称化脓性蹄炎。本病以山区的黄牛发病率为高。主要因为山区的黄牛使役耕作沙田或半沙田,蹄部易被擦伤,同时山区牛舍设备简陋、潮湿、闷热,尤其在春、夏之交,耕牛蹄部易受热毒、湿邪侵袭,淤血积聚于蹄部,表现红、肿、热、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则易致耕牛蹄癀病。笔者应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耕牛蹄癀病20余例,效果良好,现简述如下:1 病例与症状龙海市港尾镇格林村畜主林某,养1头7岁母黄牛,1998年5月18日发现该牛蹄部肿胀,严重跛行。村兽医治疗2d未见效,经临床检查:体温40.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镜干燥,…  相似文献   

16.
为了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地区牛场中牛蹄病发病和治疗情况,本试验以乌鲁木齐市周边3个牛场为研究对象,连续5个月对跛行和牛蹄病发病和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显示,3个牛场跛行牛只中99.77%由牛蹄病所致,总体发病率为20.91%,其中A牛场为23.08%、B牛场为31.74%、C牛场为8.86%,牛生存环境和饲养管理方式越好的牛场牛蹄病发病率越低;蹄皮炎为主要牛蹄病类型,占80.37%,蹄底溃疡占14.25%,变形蹄占4.91%,蹄叶炎占0.47%。变形蹄以延蹄和拖鞋蹄为主,共占61.91%;48.84%的牛蹄病发生于两后蹄系部,23.14%的牛蹄病发生于趾间。治疗方面,A牛场、B牛场和C牛场患牛蹄病的牛只经3次治疗后治愈率分别为100%、100%和97.73%。结果表明,牛蹄病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牛场中牛只跛行的主要原因,牛蹄病类型主要为蹄皮炎、蹄底溃疡、变形蹄和蹄叶炎,其中蹄皮炎最严重,且以后趾蹄皮炎发病率最高;采用腐蹄康散外用,蜂胶提取物、青霉素和链霉素外用,以及头孢噻夫钠、萘普生注射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联用这3种用药治疗方式均有很好的疗效,提示牛场在加强牛蹄病预防...  相似文献   

17.
蹄病是对奶牛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奶牛行走困难或跛足使牛奶减产、繁殖力降低、生长缓慢及减短奶牛寿命。由于奶牛蹄病的发生,每年都给奶牛场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我场各年畜牧统计数据表明,在每年的奶牛淘汰总数中54%~60%的奶牛是因蹄病而被迫淘汰的,所以牛蹄的护理在管理中很重要,我们要抓好这项工作。1蹄病的防制1.1搞好牛舍的环境卫生我场的奶牛群主要是以拴系舍饲为主。我场的空气和地面潮湿,加上因清扫粪便而经常冲刷牛床,特别是热天用水冲刷牛体,再加之我场牛房四周环山,山上周围有水渠经过(水渠漏水严重),个别的牛房地势低洼,…  相似文献   

18.
蹄是牛担负巨大体重的基础,蹄的状态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牛的肢势,而且对牛的生产性能也有重大影响,因此保护牛蹄,重视护蹄工作乃是当今养牛业中不可忽视的—个重要的问题。2004年先后调查了7个奶牛饲养大户的1070头奶牛,发现成年奶牛中发生蹄变形的有589头,占55.05%。其中某牛场的285头成年奶牛中有186头发生蹄变形,占65.5%,由蹄病引起淘汰的奶牛占4%。因此加强蹄的卫生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变形蹄是母猪比较常见的蹄病,主要表现在蹄部的形状和结构的改变,如因蹄变形所引起的长蹄、宽蹄、卷蹄、外蹉蹄等,因蹄系部的变化引起的卧系、起系等,因趾部的变化引起的内趾过小、独趾(马蹄样)、多趾和羊蹄样等等。  相似文献   

20.
牛蹄病是牲畜外科多发病,根据临床统计发病数据显示约占四肢病的1/3左右。常见的发病种类有:蹄底刺伤、蹄角质软化或穿孔、踢裂间腐烂、蹄叉腐烂、蹄冠外伤等疾病损伤后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蹄部疾病的总称或称漏蹄。成年牛多发。1诊断由于蹄所处的环境特点,较污秽,并经常易遭受到各种锐性或钝性物体的刺伤和蹭伤,特别是蹄底,蹄叉创伤处,创口小易被泥土阻塞,这类疾病如不仔细检查,很难发现,此时必须清洗蹄部和按捏,才会发现小的创口。由于蹄的解剖学特点,外面角质蹄甲较坚硬,不像其他部位软组织发炎,借助肉眼观察可一目了然,便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