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播冬收是露地芹菜的常规栽培方式,芹菜在秋季低温条件下生长缓慢,遇到冬季霜冻、雪灾,部分芹菜茎叶凋萎,产量不稳不高,而春节前又是芹菜销售旺季,价格最高。慈溪市的许多农民为了提高芹菜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把芹菜移到大棚内种植.有效规避了自然环境对芹菜生长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小麦与芹菜带状种植,不仅可充分发挥边行优势,提高小麦产量,且由于小麦的遮荫保护作用,有利于芹菜生长,形成一个小麦、芹菜互相依存的生长环境。根据近年来在民勤县三雷镇、苏武乡种植的实践,采用小麦芹菜带田种植,小麦产量达7200kg/hm^2,芹菜产量达67500kg/hm^2,产值31770元/hm^2,种植效益较好。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芹菜缺氮不仅使植株生长受阻,叶片细小,而且叶柄易发生空心。前期缺磷,后期缺钾对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芹菜对硼肥的反应非常敏感,缺硼时会出现裂茎症。大棚芹菜应科学浇水、施肥,提高芹菜产量和品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芹菜的施肥技术。是决定芹菜产量高低、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也是取得芹菜稳产高产的技术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5.
芹菜叶斑病、斑枯病、黑斑病、病毒病、芹菜蚜虫,均可造成芹菜受害,不仅能降低芹菜产量,还严重影响芹菜产量、质量和品质。本文旨在指导有效识别各类病害,选用适宜方法和药剂防治不同病害,确保芹菜生产安全,以提高芹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董彬 《农村科技》2023,(2):47-49
芹菜黄萎病是芹菜生长期间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植株染病后生长缓慢、茎秆萎蔫变黄,影响芹菜的产量和品质。科学种植、加强管理是保证芹菜优质高产、保障农户种植效益的关键。本文总结芹菜栽培中黄萎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并从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中更好地防治芹菜黄萎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叶面肥对芹菜增产提质的效应,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设置含氨基酸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和有机水溶肥4个处理。结果表明:4种叶面肥均能够促进芹菜生长,增加芹菜产量,其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的增产效果最明显,比对照组增产16·46%。叶面肥能够改善芹菜品质,增加维生素C和有机酸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比,其中氨基酸水溶肥改善效果最明显。综合比较,4种叶面肥均对提高芹菜产量和品质有较好的效果,可针对不同生产目标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芹菜覆盖方法 对冬季芹菜采用地膜覆盖,与不覆盖相比,芹菜产量可提高30%以上,叶柄柔软幼嫩,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一般可提早上市7~10天。  相似文献   

9.
芹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芹菜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盐外,还含有挥发性的芹菜油,具香味,能促进食欲,且还有降血压等功能。它产量高,价格好,可周年生产,农民种植芹菜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芹菜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沼肥在设施芹菜上的应用,以不施沼肥为对照,设施4个沼肥处理,研究芹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沼肥能够促进芹菜生长,增加株高、茎粗及干物质量,从而增加芹菜产量,提高芹菜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施用量为3000 kg/亩时芹菜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品质较好,在生产中可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沼肥在设施芹菜上的应用,以不施沼肥为对照,设施4个沼肥处理,研究芹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沼肥能够促进芹菜生长,增加株高、茎粗及干物质量,从而增加芹菜产量,提高芹菜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施用量为3000 kg/亩时芹菜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品质较好,在生产中可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芹菜斑枯病在康平地区普遍发生,对芹菜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已成为保护地芹菜的重要病害。下面就该病的发病特点提出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芹菜连作障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芹菜连作障碍主要是芹菜根结线虫病、菌核病、软腐病、心腐病等病虫害在连作田块逐年发生加重,从而对芹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对设施栽培的芹菜根结线虫、菌核病随着连作次数的增加发生不断加重影响芹菜的产量进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连作次数的增加,芹菜根结线虫和菌核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产量也逐年下降,一般秋茬比春茬的发病率高10%以上,并总结有效应对芹菜连作障碍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次试验针对棉隆30kg/亩土壤处理方法,设置了两个处理时长,旨在研究通过棉隆相同浓 度条件下土壤处理不同处理时长对芹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过124 天覆膜土壤处理的芹 菜地生长82 天后,芹菜死亡率为8.9%,产量为6954.5kg/亩;经过10 天覆膜处理的芹菜地经过相同生 长期后芹菜的死亡率为18.1%,产量为6219.4kg/亩;对照经过相同生长期后的死亡率为54.5%,产量为 2927.7kg/亩。因此,说明棉隆覆膜对芹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与土壤处理时间长短存在直接关系。系 统性研究棉隆  相似文献   

15.
苏吴 《今日农村》2004,(11):29-29
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的秋冬茬芹菜采用擗叶收获的方法,可大大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据试验研究,擗叶产量可占总产晕的70%~80%,产值占总产值的60%~75%,卣(1亩=1/15公顷)产量可达1.2万~1.5万公斤,比常规法栽培的秋冬芹菜和越冬芹菜两茬的产量相加还增加40%以上。其主要栽培管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马翠敏 《河北农业》2011,(12):29-31
华北地区芹菜栽培以实心品种为主,但是种植中经常会出现空心的现象,这是一种生理老化现象,会造成芹菜纤维素增多、品质变差、产量下降,给菜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芹菜的病害烧心、空心、叶柄开裂和缺硼症。以上病害严重地影响了芹菜的生长,降低了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8.
芹菜的生理性障碍有烧心、空心、叶柄开裂和缺硼症。以上生理性障碍严重地影响了芹菜的生长,降低了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9.
芹菜是冬春保护地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芹菜斑枯病是保护地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严重的影响芹菜的产量和质量,一般可减产30%-40%,严重的可减产50%以上。芹菜的斑枯病又叫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 1、发病症状;芹菜斑枯病一般先发生在叶片上,首先在叶面上出  相似文献   

20.
芹菜氮、磷、钾适宜用量和配比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研究氮、磷、钾施肥对芹菜产量的影响,探索氮磷钾肥在芹菜上的适宜用量和合理配比,以确定芹菜的肥料专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偏上肥力水平条件下,每667m^2施纯N15kg、P2O55kg和K2O5kg,三要素配比为1∶0.33∶0.33,芹菜产量最高,商品性最好;且其产投比最高。氮、磷、钾肥对芹菜产量的贡献是氮肥>磷肥>钾肥;芹菜产量对土壤依存率为4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