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林权证的法律效力,对乡镇发放林权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登记发证的主要经验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林权证是林业产权制度不断完善的产物,也是依法严格保护林权,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根本保证.林权证的全面实施与发放,关系到森林、林木及林地资源的合理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对保护和发挥我国现有森林资源的综合价值与潜在实力,调动社会各方面造林、护林、营林的科学性和积极性,促进林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林权证的法律效应及发放意义、林权证管理的关键环节及在发证工作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做出阐述,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林权登记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古蔺县林业发展现状和林权证核定发放情况,阐述了该县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和重点,总结改革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土地施行家庭承包之后的又一重大制度变革,是土地承包经营在林地上的实践,是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改革的主要标志体现在发放林权证上。在山东省莱芜市抽样选取28个村的部分承包方林农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承包方林农在林权证申办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林农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的空间位置多在交通相对不便的山区,且范围广大,在确权定界、林权证发放、档案管理中引入"3S"技术,不但可以提高确权定界的空间精度和林权证发放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充分发挥档案数据的作用,为林地有序流转提供服务。试图提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充分利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使用"3S"技术进行勘界确权、档案建立以及后期林地流转、档案更新、资产评估以及作业设计等方面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隆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何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当前重中之中的任务,作为基层林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项措施。1及时发放林权证,维护退耕还林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田专家信箱     
<正>河南荥阳的张女士咨询:我在自己地里种了几十棵树,现因急需用钱要把树木伐掉,不知是否需要办理砍伐证?答复:请向当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采伐申请,并提供林权证或林权证明以及采伐林木的地点、面积、树种、株数、蓄积量、更新时间等相关材料,经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发放采伐证后方可采伐。详细情况请向当地县林业主管部门咨询。  相似文献   

8.
在对林权证审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JBPM工作流技术构建了一个林权证审批系统,并采用JPDL流程建模语言建立了林权证审批系统流程模型,详细说明了流程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出入条件,探讨了流程启动推进及任务回退的关键技术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海南省三亚市育才镇那受村村民苏庆海从有关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林权证时,笑得合不拢嘴。育才镇一共有2397名农民领到了林权证,这是三亚市第1批领到林权证的农民。苏庆海所领的林权证上写明,0.73hm2橡胶林,使用期限为50年。  相似文献   

10.
林权证是林木林地唯一的合法证件,是林木林地权属管理的核心,是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核发,同土地证、房产证等一样具有相同法律效力的权属证书,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林权管理难的问题,如乱砍滥伐林木,乱挖乱垦林地,非法征占用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等等,这是由于广大群众对林权证的法律地位认识不够,行政干预的干扰,同时林业主管部门在林权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林权证的法律效力,使林权证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就林权证的法律地位谈一些粗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李洪龙 《吉林农业》2011,(14):59-59
梅河口市做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实施改革以来,按照吉林省林业厅、通化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指导意见,梅河口市集体林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次受到省林业厅、通化市林业局领导的好评。由其是2011年以来,梅河口市加大了林权证发放力度,让老百姓真正体验到了山主的权力和荣誉感,促进了林改工作的稳步推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林权证和土地证的概念,分析了林权证和土地证的关系,为今后林地林权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林权证的办理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认真、细致,严格按照程序做好每一步工作。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一旦疏忽、大意,就很容易出现错误。那样就会带来很大麻烦,给国家及人民财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林权证可以像房产证一样自由买卖。不少投资者争相购买林权证成为"林场主",以期像炒房或者炒股一样,获得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分析陕西省退耕还林的状况以及取得的成就。还要做好退耕还林的总体上的规划,苗木上的选择,造林的技术,以及后期的管理,农民的粮款补助,发放林权证,后期的产业的发展等工作,对于这每方面存在的问题都要进行一定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建立管护的体系,深刻的贯彻落实补偿的基金的制度,建立基本的农田制,使得退耕还林持续的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分析陕西省退耕还林的状况以及取得的成就。还要做好退耕还林的总体上的规划,苗木上的选择,造林的技术,以及后期的管理,农民的粮款补助,发放林权证,后期的产业的发展等工作,对于这每方面存在的问题都要进行一定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建立管护的体系,深刻的贯彻落实补偿的基金的制度,建立基本的农田制,使得退耕还林持续的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7.
基于贵州和广西的四县林业扶贫调查数据,通过EViews分析155个村子的生态工程建设、林业产业、制度构建对山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农民收入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在林业扶贫的推动下,林权证的发放、农家乐、森林旅游对贫困林户的收入影响显著,它们的实施会增加林户的收入,其中森林旅游比农家乐的实施效果更明显;现阶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林农收入呈负相关。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了林业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意义,也进一步说明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因此,在林业扶贫的过程中,应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完善制度保护林农土地和资源权属,并促进可持续性就业。  相似文献   

18.
在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发证过程中,具体工作程序没有明确的具体操作方法。基于此,通过对林权登记办证的基本程序、林权证补办程序、林权的变更或注销等的具体工作程序进行探索性阐述,旨在为林权登记发证机关提供具体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讨论,对于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几点主观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包括作业设计不规范,自查验收不认真以及林业技术力量薄弱等几个环节,同时,本文提出了如何对于作业设计进行规范,如何让资金投入和林业队伍建设加强等问题的解决办法。让自查验收以及数据上报进行严格的规范,对于造林后续抚育和管护作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同时让林权证等证件可以及时的发放,最终防止主观因素的影响产生问题,最终让营造林的建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增加林业碳汇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措施。农户承担着碳汇林经营中生产要素供给的角色,其参与碳汇林经营的意愿关乎碳汇林供给问题。在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产权理论,根据梅州市、河源市和汕尾市116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访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水平为68.10%,学历水平、林地离家距离、是否有林权证和碳汇林经营的认知度等4个因素与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关联性显著,其中,有林权证的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的意愿比没有林权证的农户高75%。建议碳汇林经营需结合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