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双草醚属于嘧啶苯甲酸类除草剂,又名双嘧草醚,是高活性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施药后能很快被杂草的茎叶吸收,并传导至整个植株,抑制植物分生组织生长,从而杀死杂草。双草醚高效、广谱、用量极低,可有效防除稻田稗草及其他禾本科杂草,兼治大多数阔叶杂草、一些莎草科杂草以及对其他除草剂产生抗性的稗草,如稗草、双穗雀稗、稻李氏禾、马唐、匍茎剪股颖、看麦娘、东北甜茅、狼巴草、异形莎草、日照瓢拂草、碎米莎草、萤  相似文献   

2.
水稻播种面积,上海10.87万hm2、安徽253.33万hm2、浙江95.43万hm2、江苏220万hm2。稻谷单产,上海7 890 kg/hm2,安徽6 150 kg/hm2、浙江6 675 kg/hm2、江苏7 905 kg/hm2。水稻栽培方式主要为直播(手工撒播和机械直播)、移栽(手工插秧和机械插秧)和抛秧,其中直播稻占水稻播种面积的比例,上海84%、安徽13%、浙江37%、江苏33%。稻田主要杂草种群,上海有千金子、稗草、双穗雀稗、假稻、水苋菜等;安徽有千金子、稗草、鸭舌草、雨久花、异型莎草、扁秆藨草、节节菜,少量双穗雀稗、零星发生的有水竹叶、空心莲子草等;浙江海盐有稗草、千金子、水莎草、矮慈姑、节节菜、水蓼、假稻、双穗雀稗、水竹叶等,浙江温州有稗草、鸭舌草、空心莲子草、双穗雀稗和李氏禾等;江苏有稗草、稻稗、千金子、杂草稻、鸭舌草、陌上菜、水莎草、扁秆藨草等。杂草防控技术,秧田主要使用丙草胺(含安全剂)、优克稗.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禾大壮等防除以稗草为主的一年生杂草。直播稻田采用"一封、二杀、三补"的防除策略,主要使用除草剂复配剂或现混现用。使用千金(氰氟草酯)防除千金子,使用稻杰(五氟磺草胺)防除对二氯喹啉酸已经产生抗性的稗草生物型。目前,存在和必须重视的问题是局部地区杂草稻严重发生、出现除草剂残留对作物的药害、杂草对除草剂的抗药性生物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嘧草醚及其相关除草剂混用对移栽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对水稻和后茬作物的安全性,于2018年在江西双季稻田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嘧草醚WP对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有优异的防除效果,有效剂量45~120 g/hm~2处理药后45 d对早稻和晚稻田稗草的防效均在90%以上,且对水稻和后茬作物油菜、白菜、紫云英、小麦和马铃薯生长安全,但对阔叶类鸭舌草和莎草类异型莎草的防效较差;10%嘧草醚WP分别与10%苄嘧磺隆WP和25 g/L五氟磺草胺OD混用,对早稻和晚稻田稗草、鸭舌草和异型莎草的防效均达91%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安全;而与扑草净混用对杂草的防效略低,且对水稻会产生药害,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对于以稗草为优势种群的水稻田,可选用10%嘧草醚WP 45~60 g/hm~2进行防治;对于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发生并重的水稻田,可选择10%嘧草醚WP 30~45 g/hm~2与10%苄嘧磺隆WP或25 g/L五氟磺草胺OD 20~30 g/hm~2混用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4.
双草醚是组合化学公司开发的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是高活性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通过抑制植株所必需的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来阻止细胞分裂,从而使植株停止生长,最终死亡。双草醚可有效防除稻田中的稗草及其他禾本科杂草,兼治大多数阔叶杂草、一些莎草科杂草,对二氯喹啉酸产生抗性的稗草亦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稻田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草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化学防除仍然是治理水稻田杂草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水稻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马唐、雨久花、野慈姑、异型莎草、耳叶水苋、眼子菜、节节菜、萤蔺等多种杂草对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双草醚、噁草酮、乙氧氟草醚等多种常用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面对日趋严重的水稻田抗药性杂草的危害,对抗药性杂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达到科学防治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我国水稻田抗药性杂草的抗药性水平、靶标酶抗药性机理、代谢酶抗药性机理和其他抗药性机理,归纳了抗药性杂草的交互抗性、多抗性发生情况以及抗药性治理现状,分析了我们在杂草抗药性研究与治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灵山县水稻本田种子植物杂草有27种,隶属12科、20属,其中有恶性杂草4种,区域性恶性杂草3种,常见杂草4种,一般杂草16种;恶性杂草是该县稻本田杂草群落的重要建群种,主要形成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的杂草群落。  相似文献   

7.
(一)稻田杂草种群变化概况: 70年代我县耕作制度以双三熟制为主。稻田杂草以牛毛草、异型莎草、节节菜和稗草为主。以1975年为例,前季稻田牛毛草覆盖度达12.5~30%,每平方米有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15.3株,节节菜4.6株,稗草0.81株。近年已成为以阔叶杂草(瓜皮草、鸭舌草  相似文献   

8.
5%嘧啶肟草醚乳油37.5、75 g a.i./hm2对稗属杂草、鳢肠、异型莎草及鸭跖草、丁香蓼、田菁等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均在80%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5%嘧啶肟草醚乳油37.5 g a.i./hm2与10%氰氟草酯乳油112.5 g a.i./hm2混用可扩大杀草谱,提高对千金子的防效。  相似文献   

9.
罗标  曾念富 《广西植保》2010,23(3):19-21
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2.5%五氟磺草胺SC 40ml+10%氰氟草酯EC 40ml防除机插稻田杂草,对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鸭舌草、节节菜、水苋菜、陌上菜和母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防效达91%~100%,尤其对千金子防效优异。  相似文献   

10.
镇江地区有水稻田六百余万亩,自1981年起,全区有组织的按11个农业自然区划,进行了稻田草害的普查与专业调查,为综合防除提供了依据。一、稻田杂草种类: 水稻本田期共查见48种杂草,分属于22科。其中禾本科杂草有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等6种;莎草科杂草有牛毛草、水莎草、球花碱草、萤蔺等13种;阔叶类杂草有节节草、丁香蓼、鸭舌草等20种;萍藻类9种。而以稗草、水莎草、球花碱草发生较普遍,眼子菜、萤蔺局部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杂草科学》1993,(1):48-48,46
开发新的高活性、超高活性除草剂及混剂是近年除草剂发展的热点。江苏省激素研究所推出磺酰脲类二元复配剂灭草王,最具这种代表性。我所就灭草王在稻田中的应用技术如杀草谱、有效剂量、安全性及与其它除草剂混用的可能性等作了探索。一、材料和方法 (一) 供试药剂:10%灭草王可湿性粉剂(江苏省激素研究所提供)、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美国杜邦公司产)、60%丁草胺(江苏昆山化工厂产)。 (二) 稻田杂草:主要群落有稗草、碎米莎草、异型莎草、鸭舌草、瓜皮草,此外还有尖瓣花、节节菜、四叶萍、草龙、水龙、空心莲子草等。  相似文献   

12.
南京地区稻田杂草及五年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开龙  朱元良 《杂草科学》1997,(4):14-15,23
1991年和1996年两次杂草调查显示,南京地区水稻本田杂草有27科56种,稗、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陌上菜、矮慈姑、丁香蓼等为主要恶性杂草,六个二级农区的杂草群落略有差异。1991~1996年间,江浦、江宁和高淳三县杂草平均密度下降了52%,但日照飘拂草、陌上菜和水苋有较显著的增加。随着总草密度的下降,稗、异型莎草、鸭舌草、日照飘拂草、水挖、陌上菜的平均优势度率上升,近期本地区杂草防除的重点是异型莎草、鸭舌草、稗、丁香蓼、节节菜和陌上菜。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稻田杂草种类较多,且分布广、危害重,产量损失大。随着化学除草技术的普及,除草醚、丁草胺等除草剂在稻田较长时间单一使用,使稗草、牛毛毡、三棱草等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的发生逐渐减少,而鸭舌草、矮慈姑以及节节菜等阔叶杂草数量急剧增加。90年代初开始推广使用苄嘧黄隆或以苄嘧黄隆为主的各种复配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比较双草醚与吡嘧磺隆、灭草松、醚磺隆3种复配剂对水稻直播田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双草醚·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3%双草醚·灭草松水剂、15%双草醚·醚磺隆可湿性粉剂对稗草株防效高,15 d后防效达86%以上,但持效性较差;对稗草的鲜质量防效较好,30 d后23%双草醚·灭草松水剂鲜质量防效达85.14%,各处理之间鲜质量防效无显著差异。20%双草醚·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异型莎草的株防效高,30 d后株防效达92%,见效较快,持效期长,对异型莎草的鲜质量防效最高,达92.19%,显著优于其他2种复配。3种复配制剂对鸭舌草的株防效达到87%以上,鲜质量防效达84%以上,见效快,持效期长;高浓度双草醚·醚磺隆的鲜质量防效最好,达100%。20%双草醚·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对总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最好,30 d后株防效达89%,鲜质量防效达80%,见效快,持效期较长。3种复配制剂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对单茬水稻安全,且对水稻有增产作用,其中120 g a.i./hm220%双草醚·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产量挽回损失率达48.29%。  相似文献   

15.
除草醚、丁草胺可有效地控制稻田稗草、异型莎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但由于连年使用,致使稻田杂草群落发生了明显的演化,矮慈姑、丁香蓼、眼子菜、陌上菜、节节菜等阔叶杂草逐步上升为主要恶性杂草,对水稻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又随着苄黄隆等除草剂的推广应用,部分稻区的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又有所回升。显然除草剂单剂已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村迫切要求杀草谱广的一次性除草剂。稻草敌可湿陛粉剂是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近年来开发成功的一次性稻田除草剂,经过1993年多点田间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应用,肯定该产品具有高效、广谱、经济、对水稻安全等特点,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一年生和多年生单、双子叶杂草,一次用药,可保全季无草害。  相似文献   

16.
徐晨光 《植物医生》1999,12(4):31-32
水稻直播具有省工、省力、省本的效果,但杂草危害影响直播稻的稳产、高产。为解决直播稻田的草害问题,从1995年到1998年,我们开展了直播稻田杂草发生规律调查和综合防除技术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于下,供参考。一、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的特点(一)杂草种类多、数量大由于直播稻田稻种量少、生育期长、田间长期干湿交替,使得杂草发生种类多、数量大。全市直播田主要杂草共约18种,分别是禾本科的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游草;莎草科的异型莎草、扁杆蔗草、水莎草、日照飘拂草、牛毛毡;阔叶类的矮慈菇,节节菜、鸭舌草、四叶萍…  相似文献   

17.
1%(噁)嗪草酮悬浮剂45 g a.i./hm2处理对稗属杂草、千金子的防效均为90%以上.1%(噁)嗪草酮悬浮剂37.5 g a.i./hm2剂量与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2.5 ga.i./hm2混用,对稗属杂草、千金子、鳢肠、陌上菜、丁香蓼、草龙、田菁及异型莎草的防效均达到80%以上.1%(噁)嗪草酮悬浮剂37.5 g a.i./hm2剂量与1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30 g a.i./hm2混用对稗属杂草、千金子、鳢肠、陌上菜、丁香蓼、草龙、田菁、野荸荠、异型莎草的防效为88%~ 100%.1%(噁)嗪草酮45 g a.i./hm2剂量及37.5 g a.i./hm2剂量与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2.5 g a.i./hm2混用或与1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30 g a.i./hm2混用,对机插秧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8.
杂草是影响直播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杂草防除是直播水稻生产管理的难题。本文试验了几种封闭除草剂处理水稻田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苄嘧·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杂草的防效较好,可有效控制稗草、阔叶杂草和莎草,是比较理想的水稻直播田除草剂,用药量100g/667m~2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9.
双唑草腈(pyraclonil)为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为明确其在水稻田的应用前景,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双唑草腈的除草活性及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安全性,通过大田试验作了进一步验证,并评价了双唑草腈对水稻及后茬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双唑草腈对水稻田禾本科杂草稗草、阔叶杂草鸭舌草均有很好的除草活性。在室内试验中,该药剂对稻田稗草和鸭舌草的ED50分别为11.50g/hm~2和8.22g/hm~2,均高于对照药剂丙草胺对稗草和鸭舌草的活性;双唑草腈在3种水稻和稗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4.15、3.44和3.73,高于对照药剂;田间试验结果显示,1.8%双唑草腈颗粒剂162、216、324g/hm~2处理在药后20、40d对稗草、鸭舌草、节节菜及异型莎草的株防效均在98%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丙炔噁草酮可湿性粉剂和50%丙草胺乳油;双唑草腈对水稻以及三种主要后茬作物小麦、油菜和小白菜安全。研究表明双唑草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白湖圩区农田草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好 《植物保护》1990,16(1):36-37
用5级目测草害调查法调查,发现白湖圩区农田杂草有183种,隶属43科。2级以上危害的杂草21种,3级以上中等危害的杂草11种,4级以上严重危害的杂草4种;其中出现频度在25%,草害指数5、2级以上危害率3%以上的恶性杂草有稗草、野荸荠、节节菜、鸭舌草、双穗雀稗、水莎草、看麦娘、牛繁缕、稻槎菜等。全区因草害造成减产水稻16—62%、小麦30.1%、油菜19.6%。这些杂草在农田中出现的群落共60个,危害严重的群落19个。群落总数中单一群落占6.67%、二元群落占15%、多元群落占78.33%。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对圩区农田杂草的防除规划、策略、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