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精准养殖中奶牛个体信息监测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养殖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大规模、集约化奶牛养殖的发展需求,将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于奶牛养殖,通过精准养殖实时监测获取奶牛个体信息,实现奶牛养殖的信息化,可以提高奶牛的繁殖率和经济效益。笔者对国内外奶牛个体信息监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奶牛行为监测、健康监测、个体识别的应用研究现状,讨论了相关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奶牛个体信息监测技术的后续研究方向,即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2.
发情监测系统是指通过特定传感装置,实时在线监测、记录和上传奶牛的活动量、反刍时间、电导率、躺卧时间等生理体征,对奶牛发情状态、配种时间和疾病发生等进行预测的一种牧场数字化管理方式。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奶牛繁殖与生产性能,增加牧场经济收益。本文就发情监测系统的种类及其在奶牛养殖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存在问题、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奶牛养殖的数字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养牛业已从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转变,特别是集约化奶牛场或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周而复始地妊娠、产犊、产乳、干奶、配种和疫病诊疗,并伴随青年母牛不断进入生产和淘汰过程,因此,实践中对牛群结构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势在必行.笔者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实现了奶牛场的科学管理,现将奶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相关管理软件的研发运用,信息化技术已深深的渗透到现代科学技术、教育、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等各个方面,近年来新疆畜牧业特别是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奶牛养殖正从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对牛群的管理也正在逐步由传统的粗放型松散化管理向精养型集约化管理方向发展,这本身就是要求对牛群的总体状况有细致的了解,对奶牛的饲养、产奶、育种、疾病的预防与诊治有严格的控制,而且,随着我国乳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提高奶牛单体产奶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养牛业已从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转变,特别是集约化奶牛场或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周而复始地妊娠、产犊、产乳、干奶、配种和疾病诊疗,并伴随着各牛场的青年母牛不断进入生产角色和对牛只的主动淘汰,使得对牛群结构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势在必行。为发挥牛群的整体生产潜力,及时准确地收集、加工、存贮、分析这些信息,不仅为奶牛遗传改良(DHI)提供第一手数据,而且也是科学预测奶牛个体对养分需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奶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发展的需求,发展奶业前景广阔。目前,奶牛养殖已由数量的盲目发展,进入理性增长时期,要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就必须调整发展思路,加大科技投入。规模化奶牛场的实践证明,推行奶牛规范化饲养管理,是实现奶牛健康、高产、优质、高效的必由之路。规模化饲养可以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现代化管理于一体,能明显的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奶业实现提质增效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目前,在线监测、二维码识别等数字化养殖监控设备在奶牛日粮配方、生产管理、疾病防控及产品质量检测等生产关键环节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奶牛养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围绕奶牛数字化养殖的研究进展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奶牛数字化养殖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要想养好牛、产好奶、有效益,精细化管理是必经之路,而信息化管理又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对东旺奶牛养殖有限公司的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为牧场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对奶牛泌乳情况及乳成分的测定,是Dairy Herd Improvement的英文缩写,含义是奶牛群体改良,是世界奶业发达国家普遍用来管理和提高奶牛生产水平的一项综合技术。通过测定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牛场养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提高,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技术在奶牛养殖管理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将养殖业向流程化、精细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文章主要阐述的是信息化技术在奶牛养殖管理工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临泽县通过应用的奶牛自动恒温饮水槽、全混日粮、以色列阿菲金先进的挤奶系统、牛只身份自动识别、牛奶自动电子计量、乳房炎在线监测、奶牛的发情在线观察、奶牛疾病的在线监控、兽用B超仪、秸秆饲料化利用、沼气发电等先进奶牛养殖关键技术,为奶牛创造了良好的生存和生产条件,达到了奶牛泌乳能力在数量和质量上最优化,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奶牛生态健康养殖,促进了临泽县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各地建设了一大批奶牛养殖小区,它改变了那种传统的农户家庭养殖分散、粗放的养殖模式,提高了农村奶牛养殖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了统一管理.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但在一些奶牛小区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奶牛小区的建设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的迅猛发展,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已成为了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大趋势,全国各地加大了奶牛小区建设投资力度,新建和扩建了大批标准化奶牛小区。进而使入驻标准化奶牛小区的奶牛,达到了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管理水品,实现了产业化的饲养标准,但并不能说明奶牛  相似文献   

14.
奶牛管理中,体况能量储备状况直接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20世纪初国外提出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的概念,如同我国的十分制、八成膘评分标准,但在20世纪80年代,wildman等才把体况评分加以改进并应用于奶牛。国外很多学者关于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国内也有报道,但是在我国BCS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目前我国牛养殖正在处于快速发展中,养殖方式由个体自由散养向集约化方向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管理指标对养殖奶牛进行指导,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乳成分和减少疾病,从而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
奶制品安全要求促进了奶牛养殖方式的转变。2008年是国家大力支持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的一年,今年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优质高产奶牛已全部进入奶牛养殖小区内饲养.我国的奶牛养殖方式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今年冬季是许多新建奶牛小区正式运行的第一个冬天,受资金、鲜奶价格、饲养管理经验、小区设计模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奶牛》2011,(1):68-68
各会员单位、奶牛养殖管理部门、奶(乳)业协会、奶牛及乳品相关企事业及教学科研单位: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奶业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奶牛养殖在产能提升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本文梳理了奶牛养殖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环节,主要分为奶牛养殖活动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牛场日常运行耗能两个方面;结合奶牛养殖肠道发酵和粪污管理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归类整理了主要的减排措施,包括进行提高饲料质量和转化效率、粪污高效管理、清洁能源替代等方式,助力奶牛养殖实现低碳乃至零碳排放。  相似文献   

18.
傅国武 《中国乳业》2010,(10):38-45
奶牛群持续改良管理(DHCIM)以关键评价指标为导向,在DHI、繁殖指标、行为测定等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奶牛群体或个体健康状态的分析,找出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因素和内在原因。采用PDCA的管理循环法实现持续改进,力求根本性和长期性地解决阻碍牧场生产发展的问题。由于信息技术本身所特有的强大的信息(包括知识)存储能力和计算分析能力,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辅助推行奶牛群持续改良管理(DHCIM)非常必要,信息技术在牧场中的应用将大大降低一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能为管理人员做决策提供重要的帮助。牧场实行信息化管理通常会面临诸多障碍,包括理念、人员、资金、应用等多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特别是牧场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奶牛业目前的状况:各种管理体制、不同养殖规模和养殖方式并存;奶牛品质参差不齐,营养和饲养管理技术落后;奶牛数量主要集中在小养殖户(场);养殖工艺相对先进规模化奶牛场占有量少;低产而庞大的奶牛数量以消耗饲草饲料资源换取原奶的总产出量;即使许多良种奶牛,也由于生产环境不良的巨大影响而无法维持其持续稳定高产。  相似文献   

20.
采用C#编程语言和SQLServer2005数据库建立的现代奶牛场标准化数字管理系统,并将GAP(良好农业规范)标准通过C#编程语言写入奶牛场饲养管理数据库当中,进一步为传统奶牛场提供技术支持,使现代化奶牛场实现数字化养殖管理和程序化监控,从而提高奶牛场生产者的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以及奶牛产量和原料奶的质量,增加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