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营养价值很高,但由于其富含具有抗营养作用的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NSP),从而降低了小麦中营养物质在家禽中的利用率。NSP主要通过增加动物消化道食糜黏度,阻碍消化酶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降低饲料利用率,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在麦类饲粮中添加NSP酶,可有效消除其抗营养作用。论文主要介绍了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非淀粉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非淀粉多糖(NSP)的抗营养特性,饲用非淀粉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非淀粉多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并对今后NSP酶制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饲用非淀粉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麦营养价值很高,但由于其富含具有抗营养作用的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NSP),从而降低了小麦中营养物质在家禽中的利用率.NSP主要通过增加动物消化道食糜黏度,阻碍消化酶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降低饲料利用率,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在麦类饲粮中添加NSP酶,可有效消除其抗营养作用.论文主要介绍了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非淀粉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NSP酶制剂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淀粉多糖(NS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麦类等谷物中的抗营养因子,影响单胃动物对这类饲料的利用,NSP酶制剂含有可降解这种抗营养因子的酶,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畜禽饲料,以提高麦类等饲料的利用率。NSP酶制剂虽已有不少在仔猪生产中应用的尝试,但由于仔猪消化系统具有特殊的生理状态,因而NSP酶制剂的应用也有很多不同于育肥猪的特殊性。简要介绍了仔猪消化生理特点,综述了NSP酸制剂在仔猪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β-葡聚糖酶对鲤鱼生长生能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β-葡聚糖酶属非淀粉多糖酶的一种,近20年来,北美和北欧等国对一些主要麦类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NSP)及其抗营养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利用外源非淀粉多糖酶加入麦类饲料中,消除它们的抗营养作用,提高它们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比例.  相似文献   

6.
麦类作物非淀粉多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涛 《中国饲料》2003,(22):15-17
玉米是我国目前配合饲料中主要的能量饲料 ,每年我国玉米的供给仍有较大缺口。麦类植物作为世界重要粮食作物 ,具有适应性广、产量稳定、易于储存等特点 ,较玉米也有季节性价格优势 ,所以麦类作物日益受到国内外饲料厂家的重视。然而 ,麦类作物中的抗营养因子 ,主要是非淀粉多糖 (NSP)含量较高 ,限制了它在单胃动物饲料中的广泛应用。1 麦类作物中的非淀粉多糖NSP ,也称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SNSP) ,是植物组织中除淀粉外所有多糖类的总称。这类抗营养物质主要是β -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纤维素、果胶、甘露糖。NSP在单胃动物胃肠道内…  相似文献   

7.
李富伟 《饲料广角》2006,(19):29-31,40
1 非淀粉多糖及其危害 非淀粉多糖(NSP)是常用饲料原料的组成物质,其中存在的木聚糖、阿拉伯聚糖、葡聚糖、甘露聚糖作为抗营养因子目前倍受关注。大麦、小麦等原料中,NSP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胚乳中,加工后主要在其副产品中,因此次粉及麸皮中NSP含量明显高于整粒谷物。  相似文献   

8.
万雪  朱由田  李颖  王磊 《北方牧业》2010,(15):28-28
<正>目前,玉米等能量饲料原料供应日趋紧缺,玉米价格上涨,这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资源丰富的麦类、谷物、糠麸等来代替玉米,这是缓解玉米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麦类、谷物、糠麸等物质中含有一种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NSP)。  相似文献   

9.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促进家禽生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家禽麦类基础日粮含有较多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SNSP影响家禽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从而抑制家禽生长和饲料利用率,利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可降解SNSP,促进家禽生长,对酶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家禽消化吸收能力的增强,韩正康等研究发现酶制剂除影响家禽的消化吸收外,还影响其神经内分泌系统,SNSP降解可能会产生活性调节物质引起家禽神经内分泌生物轴的变化,从而提高家禽徨产性能,本文就SNSP的抗营养性,NSP酶制剂消除营养因子反应及其神经内分泌机理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促进家禽生长及其神经内分泌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麦类饲料中水溶性非淀粉多糖抗营养作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应用及其促进家禽生长的神经内分泌机理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营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抗营养因子在营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营养学家的重视。那些不能被动物(特别是单胃动物)消化吸收,并且还影响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产生负效应的物质称为抗营养因子。如:非淀粉多糖(NSP)、单宁、棉酚、抗胰蛋白酶因子等。其中,NSP的抗营养作用特别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NSP,下同)是一组不易被动物利用的碳水化合物。根据常规饲料分析方法,它们被分别归入“粗纤维”及“无氮浸出物”中;已知,NSP具有抗营养作用,且与饲料中的有效能能值呈负相关。本项目应用酶解气相色谱系统分析测试技术测定了小麦麸及玉米中的1~4,β葡聚糖、β戊聚糖、混合(1~3)、(1~4)、β葡聚糖、甘露糖和木糖甘、果胶聚糖等NSP组分的含量。小麦麸产地为内蒙古巴盟,玉米为粮食部门收购的混合玉米。先将样品中游离糖用乙醇去掉(此处可测游离糖含量),后用热稳性α-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水解去掉淀粉  相似文献   

13.
菌株As56对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雪义  蓝荣  葛俊宏 《饲料工业》2005,26(14):20-23
在畜禽饲料中,国内通常把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很少使用小麦、大麦等麦类原料。主要是麦类饲料中含有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vsaccharide.NSP)等抗营养因子而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但随着我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将出现玉米供应紧缺的状况。据预测.到2020年我同能量饲料缺口将达到0.83亿吨。  相似文献   

14.
非淀粉多糖(NSP)是饲料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文章对NSP和NSP酶做了简单介绍,同时整理了影响NSP酶功能效果发挥的因素,以期为选用NSP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非淀粉多糖抗营养作用的正确理解及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淀粉多糖对动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非淀粉多糖对动物的抗营养作用机理和消化生理的分析,阐述了影响非淀粉多糖抗营养作用的几个特点,即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与动物肠道食糜的含水量、动物的消化道结构、动物的年龄和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及甘露聚糖的特殊抗营养作用有关。对比分析了家禽和猪对非淀粉多糖的耐受性,成年猪对非淀粉多糖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麦类饲料中的几种抗营养因子,阐述了非淀粉多糖酶制剂(NSP)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禽麦类日粮中的应用,并指出了NSP酶制剂重点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非淀粉多糖(NSP)是谷物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等.非淀粉多糖分为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如纤维素)和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如β-葡聚糖),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可直接与水分子作用增加食糜黏性,具有明显的抗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18.
β-葡聚糖酶的特性、功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β-葡聚糖是一类非淀粉性多糖(NSP),作为谷物类植物细胞壁成分之一,在大麦、燕麦、小麦等胚乳细胞壁中含量尤为丰富。因畜禽体内缺乏分解β-葡聚糖的酶,β-葡聚糖在消化道中吸水膨胀变得黏连等性质,使其成为限制麦类饲料营养成分有效利用的主要抗营养因子。研究表明,饲料中添  相似文献   

19.
木聚糖酶在肉鸡小麦日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类及杂粕类非常规饲料原料中含有阿拉伯木聚糖、β-葡萄聚糖等非淀粉多糖(NSP)和粗纤维、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及一些难于被消化的特殊结构蛋白质等抗营养因子,如果直接大量饲喂,不仅包裹营养物质,妨碍营养物质与消化酶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会引起畜禽机能性损伤,最终表  相似文献   

20.
复合酶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物的细胞壁主要由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等非淀粉多糖(NSP)组成,这些多糖影响日粮的消化利用,降低了单胃动物猪和家禽的生产性能。单胃动物不能分解玉米、豆粕及麦类副产品中的NSP。NSP是谷物的重要抗营养因子,能结合大量的水,使消化道中食糜的黏度增加,养分与消化道内源酶的作用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下降。众多试验认为大麦型日粮中含有较多的NSP,因此添加NSP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