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广西大学芒果种质资源圃保存的43个芒果品种的亲缘关系,利用前期开发的EST-SSR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6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40条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38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8条,平均多态性比率达90.79%。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和多态信息量(PIC)的平均值分别为0.346,0.516.和0.661,说明供试芒果品种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供试芒果品种间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54~0.91,平均为0.69。UPGMA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8处可以将供试芒果划分为3个小组(Ⅰ,Ⅱ和Ⅲ),其中组Ⅱ又可划分为4个亚组,划分结果与芒果品种的起源密切相关,但与芒果的种胚类型无关。本研究结果为芒果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种分子标记在分析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上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EST-SSR、SRAP和SCoT标记在茶树资源研究中的可应用性,为茶树分子标记的选择与优化提供依据。本研究用6份有代表性的茶树资源,从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EST-SSR标记40对、SRAP标记40对、SCoT标记38个,对50份茶树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重点比较了这3种分子标记的多态性条带比率(PPB)、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位点平均信息量(Ib_(av))、有效多元比率(EMR)、引物解析强度(Rp)、标记指数(MI)等方面的差异。40对EST-SSR引物共检测到320个等位位点,平均为8.00个,引物PPB、PIC、EMR、Ib_(av)、Rp、MI值分别为94.06%、0.85、7.53、0.56、4.48、4.22。40对SRAP引物共检测到336个等位位点,平均为8.40个,引物PPB、PIC、EMR、Ib_(av)、Rp、MI值分别为89.88%、0.77、7.55、0.61、5.11、4.61。38个SCoT引物共检测到439个等位位点,平均为11.55个,引物PPB、PIC、EMR、Ib_(av)、Rp、MI值分别为90.66%、0.79、10.47、0.58、6.71、6.07。3种标记体系检测到的平均等位位点、EMR、Rp和MI值都表现为SCoT最高,其次为SRAP,再次为EST-SSR,而EST-SSR的PPB和PIC值最高,其次为SCoT,再次为SRAP。SCoT具有较高的标记效率,而EST-SSR标记具有丰富的位点多态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目的在于对96份海南高良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采用了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扩增,并利用NTSYS-pc 2.10 y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共利用22条引物扩增获得了154条条带,其中有97条多态性条带,引物多态性为61.88%。96分高良姜种质材料的DICE相似系数在0.808~0.996之间,平均值为0.931。基于UPGMA算法基础上构建的聚类进化树显示,大部分的材料在相似系数阈值接近0.87时聚成两大类,其中一大类几乎包括了来自海南的所有材料,主成分分析同时验证了聚类分析的结果。以上研究说明海南高良姜栽培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此研究可为高良姜种质资源的收集、分类、以及GAP基地建设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瓜种质资源遗传差异的SRAP和EST-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30对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引物和11对EST-SSR引物对西瓜9份栽培自交系、3份美国材料和6份非洲野生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种与野生种间多态性比率高达92.11%,野生种间多态性比率为34.11%,栽培种间多态性比率仅为21.05%。3份美国材料的扩增带多数与栽培种相似,但也扩增出了一些特异条带。试验表明SRAP和EST-SSR用于西瓜作物的遗传分析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加速分子标记在鸟巢蕨研究中的应用,利用鸟巢蕨EST序列开展了EST-SSR标记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利用MISA软件对鸟巢蕨EST序列进行SSR位点查找,分析EST-SSR的总体特征,并利用Primer 3.0软件设计40对引物,选用10份蕨类材料检测引物的多态性。从42 907条鸟巢蕨EST序列中检测到6 067个SSR位点,其出现频率为1/6.62 kb,包括106种重复基元。在鸟巢蕨EST-SSR中,二核苷酸重复(2 873个,47.35%)是最主要的类型,其次是三核苷酸(1 107个,18.25%)和单核苷酸(972个,16.02%)。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是AG/TC(1 371个,22.60%),其次是CA/GT(1 066个,17.57%)和A/T(628个,10.35%)。设计合成了40对EST-SSR引物对10份蕨类材料进行PCR扩增,26对引物能扩增出明显条带,其中17对引物扩增出了6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多态性带为3.82条。遗传分析表明,10份蕨类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38~0.815,可将供试蕨类材料分为2个类群。从鸟巢蕨EST序列中开发SSR标记是有效和可行的,开发的EST-SSR引物可用于蕨类植物遗传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海滨雀稗EST序列中SSR位点的分布特征,开发EST-SSR引物分析其在草坪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利用SSRIT软件对81220条海滨雀稗EST序列进行SSR位点搜索,分析EST-SSR的分布和特点,并利用Primer 3.0软件设计50对引物,选择10份草坪草对引物进行有效性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从13705条海滨雀稗EST序列中检测到了22721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16.87%。三核苷和单核苷酸重复为主要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1.71%和29.28%。在检测到的163种基元中,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是A/T,其次是CCG/CGG和AGC/CTG。选择合成了50对EST-SSR引物,以海滨雀稗‘Adalady’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其中37对引物能扩增出条带。利用这些引物对10份草坪草品种进行多态性检测,其中12对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多态性。利用开发的EST-SSR标记对10份草坪草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4类。利用海滨雀稗EST序列开发SSR标记是可行的,开发的EST-SSR标记能有效用于草坪草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花生属86份野生近缘种和3份栽培种为材料,利用从栽培种花生中开发设计的EST-SSR引物,分析其对野生花生扩增的有效性,探讨EST-SSR引物用于花生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适用性。随机选取235对EST-SSR引物进行筛选,223对EST-SSR引物均扩增出条带,有效性为94.89%,其中能检测到多态性的53对引物在89份资源中共扩增出238条带,包括206条多态性带。每对引物能扩增出1~12多态性带,平均3.89条,多态性指数为0.044~4.040,平均1.173。统计分析结果表明,89份花生种质材料间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685,变异范围为0.442~0.976,在遗传距离为0.408处,分成2大组(A组和B组) 9小组,栽培种花生被聚在花生区组中,相同区组的材料基本被聚在一起,A. duranensis与栽培种花生(A. hypogaea L.)的关系较近,聚类结果与花生属的植物学分类基本一致。对含油量和基因型数据相关性分析和t检验发现,POCR437-180/170等6对标记可以作为含油量相关分析标记筛选的后备标记。用这6对标记的引物序列搜索cDNA文库和BLAST库,发现引物POCR437序列对应丙二酸单酰-CoA-ACP转酰酶和酰基载体蛋白的编码基因,这两种蛋白质参与脂肪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文心兰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NCBI数据库中文心兰的EST序列,对其EST-SSR标记进行分析,并设计了20对EST-SSR引物用于30个文心兰品种遗传多样性性分析研究。对3 183条文心兰EST序列进行搜索,共检索出274个SSR位点,检出率为8.61%。二核苷酸重复类型是文心兰EST-SSR的主要重复类型,占60.58%。通过PCR扩增检测到13对引物有扩增产物,其中10对引物有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到10个多态性条带,各引物的多态性比率分布为75.00%~100.00%,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化范围为0.69~0.93。聚类分析发现30个文心兰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变化在0.04~0.58,且在遗传距离为0.39处可将30个文心兰品种分为7大聚类群。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中国南方8个省份收集的42份参薯栽培种的遗传背景,本研究利用表型性状和EST-SSR标记分析该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区间为9.52%~80.95%。根据11个表型性状,对42份参薯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这些种质资源可被分为两个主要类群。此外,利用83对EST-SSR引物共筛出56对具有多态性,共扩增到117个条带,其中102个为等位变异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出的多态性位点为1~4个,每个引物平均多态性位点为1.82个。采用NTSYS-pc 2.10对EST-SSR标记扩增位点获得的基因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42份样品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367 3~0.935 1之间,平均值为0.651 2,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74 0时,可将42份样品划分为三大类。本研究结果说明中国南方参薯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的特异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番薯(Ipomoea)属的12 812条甘薯和28 422条牵牛EST唯一序列进行检索分析,在319条甘薯EST序列中发现了共328个EST-SSRs,平均每20.41 kb出现1个甘薯SSR;在936条牵牛EST序列中发现962个EST-SSRs,平均每17.87 kb出现1个SSR;在检索到的甘薯和牵牛EST-SSRs中,二核苷酸重复类型的SSR最多,分别占各自检索总数的44.51%和40.64%。利用SSR-ESTs分别设计了36对甘薯EST-SSR引物和92对牵牛EST-SSR引物,其中有28对甘薯引物在8个甘薯品种中有扩增产物,13对引物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多态性引物占所设计甘薯引物的36.1%;42对牵牛EST-SSR引物在甘薯基因组中可以扩增出清晰的条带,其中19对有表现较好的多态性,占设计的牵牛EST-SSR引物的20.7%。结果表明,牵牛EST-SSR标记在甘薯上具有通用性,可用于甘薯基因组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7个柱花草品种的AFLP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蓉蓉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8):271-276
旨在阐明不同柱花草品种的遗传差异。利用AFLP、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柱花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2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出96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850条,平均每对引物的多态性条带为70.8条,多态性比率为87.99%。10对SSR引物共扩出2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23个,多态性比率为88.46%;10对引物的观察杂合度(Ho)的范围是0~0.7143,平均为0.1857,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为0.6545,平均多态性含量(PIC)为0.727。根据非加权成对平均数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品种聚类树形图,AFLP与SSR分析的聚类图相似性显著,7个品种明显分成两类。‘矮柱花草’与‘西卡柱花草’的遗传关系最为疏远,‘奥克雷柱花草’与‘爱德华柱花草’、‘格拉姆柱花草’与‘热研5号柱花草’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鸭茅是重要的冷季型禾本科牧草,而优质分子标记的缺乏制约了鸭茅分子育种的进程。本研究从鸭茅基因组序列中鉴定出78 984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的SSR类型共占98.1%。共鉴定出212种重复基元,A/T、AG/CT、CCG/CGG、AGAT/ATCT、AAAAG/CTTTT和AGAGAT/ATCTCT分别为各重复类型中最丰富的重复基元。通过鉴定出的SSR位点开发出67 216对Genomic-SSR引物,选取50对进行验证试验,其扩增成功率达94%,多态性比例44%。通过开发的Genomic-SSR引物和EST-SSR引物在20个鸭茅品种(系)中进行试验,得到其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370,分子标记指数(MI)为2.86。以上数据均高于通过鸭茅转录组开发的EST-SSR标记。证明本试验所开发的大量genomic-SSR标记是扩增成功率高、多态性强且高效率的分子标记,有望在鸭茅分子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9份子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鉴定。从80对多态性EST-SSR引物中进一步筛选出24对稳定扩增、高多态性的引物。所得PIC值最低为0.58(NNFB_83),最高为0.91(NNFB_1491),平均每对引物的PIC值为0.77。19份试验的子莲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为0.42~0.94,在相似系数为0.55处时,供试材料被分为四大类群,与传统分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以茶树品种龙井43幼根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并测序,获得4833条EST序列,拼接后得到3482条无冗余EST,总长2290 kb。对其进行SSR搜索,共检测到577个SSR位点,分布于500条茶树幼根EST中,其中含有EST-SSR的序列占14.36%,平均每3.97 kb出现一个SSR。利用Primer premier 5.0,对含有SSR的EST设计引物416对, 通过退火温度和多态性筛选,确定可用的引物及其最佳退火温度,并从筛到的引物中选取63对及1对已发表引物作为核心引物,对浙江省茶树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64对引物均在供试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到232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3.6个;每对引物可鉴定的基因型为2~13个,平均4.3个。供试材料多态性信息量(PIC)介于0.02~0.84,平均0.44;扩增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平均为0.44,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48。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略高于选育品种(系)。不同地方资源群体多态性信息量为0.24~0.36,举岩群体的多样性最高,惠明群体的多样性最低。浙江各地区以杭州资源的多态性最高,PIC达0.41;丽水的多态性最低,PIC为0.24。Structure 2.2群体结构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地方品种、选育品种(系)具有相对独立的群体结构,选育品种(系)根据亲缘关系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类群。  相似文献   

15.
分析沙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基因的挖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8个产地330份沙柳样本的遗传多样性。从4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9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74条带,其中63条具有多态性,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位点数为2~11,平均多态性位点为3.8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8171,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079,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3798,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6447。利用POPGENE软件对SSR扩增结果分析表明,8个产地间的遗传相似度在0.9437~0.9908。UPGMA聚类分析表明,8个产地划分成3类;遗传分化程度和产地间的距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选用了100条ISSR引物对11份人工合成小麦和3个普通小麦材料(TP、HTS-1、CS)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了42条引物可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有24条引物对供试材料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42条引物共扩增出了273个条带,每条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是3~12,平均每条为6.5,同时检测到在14份小麦试材中有170(占62.3%)个等位变异位点,引物等位变异数为1~11,平均每个位点出现4.5个等位变异。42条引物扩增产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499~0.879,平均为0.767,多数引物扩增的多态性信息量在0.800左右。14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63~0.934,平均为0.790。根据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聚类,14个材料被聚为3类,其中聚为第2类的试材最多。本研究表明,14份小麦材料遗传相似性较大,亲缘关系较近,但参试材料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聚类分析结果与试材系谱及亲本来源相吻合。结果表明ISSR标记技术可应用于物种的鉴别、遗传多样性研究和遗传图谱构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ISSR和EST-SSR标记对中国13个、日本4个与肯尼亚5个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重点比较了ISSR和EST-SSR在多态性位点数、引物解析能力、多态性信息含量和标记系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位点检测能力上ISSR明显高于EST-SSR,每条ISSR引物可检测的平均条带数(12.5)比每对EST-SSR引物(3.1)高三倍。ISSR标记的Rp值是EST-SSR标记的6.3倍,其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和标记系数(MI)也明显高于EST-SSR,这表明ISSR具较高的多态性位点检测能力和较高的标记效率。EST-SSR揭示的Nei基因多样性(H=0.28)高于ISSR(0.21),这种差异进而会影响到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在检测中国、日本和肯尼亚茶树品种的遗传差异上,两种标记表现出较一致的趋势,中国茶树品种在多态性位点数量、Nei基因多样性、遗传距离上均大于日本和肯尼亚的茶树品种。研究还表明,由于EST-SSR可检测到等位位点的变异,它比ISSR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和揭示供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同时由于单个EST-SSR标记检测到的位点数量较ISSR标记少,且特异性较强,谱带较易分辨,因此比ISSR标记更适用于对大量样本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快速从甜菜EST-SSR引物中筛选出适合甜菜分子生物学的引物,利用12个不同的甜菜品种对80对甜菜EST-SSR引物进行扩增,同时设置12个不同的退火温度,利用8%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对PCR产物进行分离。结果表明:80对EST-SSR引物虽然均能够扩增出产物,但绝大部分引物扩增的条带由于没有多态性或者条带难以辨别而不能够使用,只有13对引物扩增出了清晰、易于识别的条带,有4对引物多态性较高,其余9对引物多态性均较低,而梯度退火温度则表明,退火温度对EST-SSR引物影响不大,只有个别引物会在较低退火温度条件下产生非特异性的条带,因此将所有引物的退火温度均设定为60℃。利用不同品种以及梯度退火温度可以实现EST-SSR引物的快速筛选,但要想筛选出多态性高的引物还需要对更多的EST-SSR引物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8):2668-2677
本研究利用筛选出的17对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的SSR引物,以来源不同的32份黄瓜栽培品种为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的构建。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7对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出78个基因位点,每个引物平均4.59个,其中,多态性扩增位点56个,多态性比例71.8%,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平均值为0.62,变化范围为0.30~0.87;32份黄瓜栽培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 GS)介于0.560~0.947之间,平均值为0.797,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60处可将32份黄瓜品种聚为5类;利用这17对SSR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能够有效区分所有供试材料,并且为每一份材料建立了一份独特的DNA指纹图谱,该结果可为今后黄瓜新品种选育及品种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EST-SSR的西南茶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利用本实验室cDNA文库测序所获得的茶树EST序列为主自行开发的24对和他人7对共31对EST-SSR引物,对60份西南茶区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西南茶区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31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37个,每个引物为2~8个之间,平均4.42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09~0.85之间,平均达0.63.观测杂合度(Ho)在0.07~0.94之间,平均值为0.53.UPGMA聚类表明,按相似系数为0.39可将参试的60份种质资源分为五大类.聚类结果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我国西南茶区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为以后种质资源保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