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危害日益严重.为筛选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辣椒种质,本试验利用种属特异性引物对根结线虫病原物开展分子鉴定,确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接着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对10份一年生辣椒种质和10份中国辣椒种质进行象耳豆根结线虫抗性鉴定,计算根结指数和卵粒指数,并通过比较隶属函数,发现其中3份辣椒种质对象耳豆根结线虫表现为高抗,抗病性最强的是L518M和L525-1M,L42M次之;10份表现为中抗;7份表现为感病,抗病能力最弱的是L69-1M;未发现免疫品种.本研究发现中国辣椒种质的抗病性整体高于一年生辣椒,是重要的抗病种质来源,可用于象耳豆根结线虫抗病育种和后续抗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489-5495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是影响水稻产量最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之一。筛选抗该线虫水稻种质资源对抗病育种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室内接种二龄幼虫实验,利用单一指标与多个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隶属函数综合结果,评价了21份水稻品种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显示,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综合抗性较高的3个品种是‘华香’、‘绿金占’和‘秀丰占5号’;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敏感性较高的3个品种是‘博优225’、‘海秀占9号’和‘L671’。评价水稻对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抗性只凭单一指标会存在一定的错差,通过单一指标与多个指标相结合对水稻抗拟禾本科根结线虫进行评价更为科学。本研究筛选出的高抗和高感种质对生产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抗根结线虫的水稻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自育的26份番茄育种种质和抗南方根结线虫番茄品种‘仙客1号’及感南方根结线虫品种‘阿乃兹’为试验材料,采用病土盘栽自然发病鉴定、苗期二龄幼虫人工接种鉴定和PCR扩增及CAPS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供试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水平及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28份番茄材料中,高抗17份、抗病6份(包括抗病对照‘仙客1号’)、感病2份、高感3份(包括感病对照‘阿乃兹’),无免疫材料,且病土盘栽鉴定与苗期接种鉴定的结果一致。PCR扩增结果表明,27份番茄材料均能检测到一条750 bp的特异条带;TaqⅠ酶切结果显示,具有酶切位点的22份试材中有15份含纯合显性Mi-1/Mi-1基因、5份含杂合显性Mi-1/mi-1基因、2份含180 bp+250 bp+300 bp三条特异性片段,并且这22份试材对南方根结线虫表现高抗或抗,而其余5份不含显性Mi-1基因的试材则表现高感或感,证明Mi-1是具有抗南方根结线虫能力的基因,分子检测结果与病土盘栽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的结果吻合率达92.6%;含有180 bp+250 bp+300 bp三条特异性片段的高抗材料可能含有其它抗根结线虫基因。分子检测与抗性鉴定相结合,能为创制抗南方根结线虫新种质提供一种更加省时、省力且经济有效的科学育种方法,可为番茄抗南方根结线虫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具有抗马铃薯晚疫病的品种,本研究以10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和室内成株接种法进行晚疫病抗性评价,用高感品种Favorita接种后的症状为对照。室内离体接种鉴定结果为:‘CIP09-2’、‘CIP09-13’、‘DR-6’、‘DR-9’、‘花云’、‘R1R3’、‘云薯501’、‘R2’、‘BE13-3’等9份材料表现为高抗,占供试材料的9%;其它的15份表现中抗、44份表现抗病、23份表现感病和9份表现高感。欧氏距离类平均法聚类分析表明,聚为抗性品种的种质最多,其来源与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没有太大关系。本研究对其中4份材料进行室内成株接种,结果表明:‘青薯10号’的抗病性高于离体叶片接种的抗性,为高抗品种;‘青薯9号’、‘2017ch-6’和‘费乌瑞它’抗性表现与离体叶片接种抗性鉴定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所有供试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抗性材料较丰富,可为抗病育种提供优质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5.
不同绿豆品种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段义忠  张雄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8):125-130
研究绿豆萌发期抗旱指标,为绿豆品种抗旱性鉴定和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15% 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进行模拟干旱胁迫, 测定绿豆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所有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均呈显著下降,并抑制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发育。以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萌发抗旱指数以及相对活力指数为依据,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绿豆品种抗旱性分为三类,强抗旱品种为‘良丰1号’、‘HX04037’和‘榆绿1号’,中抗旱性品种为‘嫰绿1号’、‘兴绿1号’、‘天山大明绿’、‘西绿1号’、‘绿宝绿豆’、‘赤绿3号’、‘白绿1号’、‘中绿1号’、‘晋绿1号’、‘八宝绿豆’、‘中绿6号’、‘冀北12-1号’、‘鑫绿1号’和‘HX04050’,弱抗旱性品种为‘绿珍珠2号’、‘ZKY-2’、‘白绿522’和‘邯绿8号’。因此,绿豆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可作为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为培育高抗灰斑病品种挖掘优良种质资源。以1164份大豆资源(国内915份、国外145份和野生104份)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接种大豆灰斑病病菌条件下鉴定材料抗病性。1164份供试材料灰斑病病情指数平均为52.2%,遗传变异系数为23.9%;64.9%的品种具有灰斑病抗性;抗性最高的是‘承豆6号’,病情指数为10%;国外品种资源群体对灰斑病抗性高于野生高于国内;国内13个省份的供试材料中黑龙江群体材料对灰斑病具有较高的抗性,平均病情指数为52.0%;在黑龙江品种资源的7个主要类型中,‘垦农号’系列群体表现对灰斑病最高的抗性,93.8%品种对灰斑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其次是‘垦鉴豆号’系列和‘绥农号’系列,抗病性品种占比分别为88.2%和85.7%;同时筛选出10份对灰斑病高抗的黑龙江品种分别为‘垦农19号’、‘垦农17号’、‘黑农43号’、‘黑农47号’、‘垦鉴豆4号’、‘垦鉴豆33’、‘绥农11号’、‘绥农12号’、‘绥农15号’和‘东农43号’。大豆种质资源灰斑病的抗病性保留着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高抗品种可以作为培育抗灰斑病品种的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7.
苹果腐烂病菌侵染过程中枝条相关病程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斐  谭贻  王忆  吴婷  张新忠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4):177-186
为探究苹果腐烂病的抗病机制,分别用中抗腐烂病种质‘法8’和‘高5’,感病种质‘紫云’和‘红富士’以及高感种质‘嘎拉’和‘金冠’的1年生休眠枝离体接种腐烂病菌株03-8的菌丝,接种后0~7天检测接种部位周围皮层健康组织中病程相关物质多酚、水杨酸和木质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所有种质接种后1~7天皮层中对香豆酸、肉桂酸和绿原酸含量均显著升高,但仅绿原酸含量与腐烂病的病斑长度显著负相关(r=-0.906)。接菌后皮层组织水杨酸和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水杨酸和木质素含量与病斑长度显著负相关(r=-0.825;r=-0.948)。因此,接种苹果腐烂病菌后皮层水杨酸、木质素和绿原酸含量的显著增加与苹果抗腐烂病相关。  相似文献   

8.
根结线虫侵染对茄子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根结线虫侵染对茄子叶片光合性能影响的原初反应机制,以‘紫阳长茄’为试材,采用盆栽幼苗人工接种方法,对根结线虫侵染期间茄子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根结线虫侵染时间延长,茄子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持续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持续升高,并在接种15天时出现拐点,在此之前变化平缓,之后则变化剧烈,说明根结线虫侵染使茄子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遭受损伤。上述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作为茄子对根结线虫抗性的苗期鉴定指标,该方法简便、易行、高效、准确。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贵州大豆抗旱种质资源,为大豆抗旱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人工控水盆栽试验,研究20份贵州春大豆种质资源的叶片光合速率、水分相对含量、保护酶活性和叶片组织伤害程度4大类共10个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2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生理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不同大豆种质资源叶片光合速率降低5.84%~71.46%、叶绿素相对含量损失0.40%?37.33%、叶片相对含水量损失12.49%?41.09%、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1.42%?99.66%;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增加11.06%?98.94%、6.12%?332.14%、0.14%?302.90%;脯氨酸大量积累59.36%~359.18%、丙二醛含量增加0.49%?63.44%,膜脂过氧化作用明显,干旱胁迫对不同大豆种质资源叶片组织细胞膜透性的伤害度为4.27%?94.36%。20份大豆种质资源中,黔豆08014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为0.6096,其次是黔豆2014-36(0.5416)和黔豆2014-10(0.5157),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黔豆2014-155、黔豆2014-198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低,均低于0.3000,表现出较弱的抗旱性。筛选出黔豆08014、黔豆2014-36、黔豆2014-107三份抗旱性较强的大豆种质资源,可为大豆抗旱育种及栽培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大豆抗旱育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评价甘薯组培苗耐盐性,筛选耐盐甘薯种质。以7份甘薯材料为试材,将其茎段接种于含0、2、4、6、8、10 g/L氯化钠的MS培养基中培养,30 d后测定蔓长、发芽率、生根率、根数及盐害指数,并运用SPSS聚类分析及隶属函数对甘薯材料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福宁紫4号’和‘福宁紫5号’为敏感型材料,在含2 g/L氯化钠的MS培养基中根的生长完全被抑制,蔓的生长被抑制了90%;‘福宁紫3号’、‘福宁紫6号’‘、福宁薯12号’‘、福宁薯20号’及‘福宁薯23号’在适宜盐浓度范围内具有一定抗盐害能力。综合各项指标,7个甘薯品种耐盐性强弱依次为‘福宁薯12号’>‘福宁紫3号’>‘福宁紫6号’>‘福宁薯20号’>‘福宁薯23号’>‘福宁紫4号’>‘福宁紫5号’。  相似文献   

11.
旨在为高粱耐盐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耐盐新种质的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用20份高粱种质作为试验材料,采用150 mmol/L Na Cl溶液进行处理,置于人工气候培养室,测定发芽率、发芽势等相关指标;将20份材料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催芽,用150 mmol/L Na Cl溶液浇灌,以等量的浇水为对照,调查并比较幼苗成活率、生长速率及枯萎指数。采用隶属函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150 mmol/L盐胁迫下,‘3438’、‘航天育种SP42’、‘09305R’、‘3560R’品种的发芽率高于对照,其他指标均小于对照。20份材料中,在芽期鉴选出耐盐材料4份,苗期筛选出3份;相关性大小顺序为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植株鲜重发芽势;20份材料分成高度耐盐型、耐盐型、中等耐盐型、盐敏感型和高度盐敏感型品种5类。确定150 mmol/L Na Cl选定为高粱品种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标准盐浓度,确定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叶长、植株鲜重可用于高粱耐盐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聚乙二醇(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对20份春大豆材料进行萌芽期的种子活力及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种子抗旱指数、幼苗活力指数、幼苗活力抗旱指数、种子萌芽抗旱指数、储藏物质转运率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隶属函数评价法对20份材料进行了抗旱性评价,其中,萌芽期抗旱性较强的材料有5个:黔豆08014、黔豆2014-47、黔豆2014-36、黔豆2014-107、黔豆2014-108;萌芽期抗旱性较弱的材料有5个:黔豆2014-134、黔豆2014-31、黔豆2014-171、黔豆2014-155、黔豆2014-198;其余材料为萌芽期抗旱性中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自然种群接虫方法,开展12个甘蔗种质对蓟马的耐害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甘蔗种质虫害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云蔗15-507’为害最轻(虫害指数为13.33%),‘云蔗14-1010’为害最重(虫害指数为73.3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虫害指数与卷叶率相关性最强(R=0.9758),蓟马成虫数与虫害指数、卷叶率呈弱相关关系。耐害性由强到弱划分,可将12个甘蔗种质分为4个耐害等级,其中‘云蔗135-507’、‘云蔗15-1679’和‘云蔗14-1289’为1级,‘云蔗11-3898’和‘云蔗14-1215’为2级,‘云蔗14-1208’、‘云蔗15-1692’、‘云蔗13-1821’和‘云蔗12-1185’为3级,‘粤糖93-159’、‘云蔗13-1182’和‘云蔗14-1010’为4级。对耐害性甘蔗种质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虫害指数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弱的正相关相系,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小麦病原线虫。通过室内盆栽接种和田间病圃鉴定, 采用相对抗病指数法和Pf/Pi比值法评价75份CIMMYT小麦品种资源材料对菲利普孢囊线虫河南许昌群体的抗性, 为抗病育种提供了种质资源信息。在供试材料中未发现免疫品种, 其中6R(6D)抗性最好, 2种鉴定条件下均表现高抗;MACKELLER、CROC_1/ AE.SQUARROSA(224)//OPATA*1、CROC_1/AE.SQUARROSA (224)//OPATA*2、CPI 133842、CPI 133814和TRIDENT等6份品种材料在室内接种鉴定中达到抗病水平;田间病圃鉴定中除6R(6D)表现高抗水平外, 另有CPI 133842、CPI 133814、DURATI和TURCAN#39表现高抗, ID-2150、BAXTER和MACKELLER等14份品种材料达到抗病水平。室内接种鉴定较田间病圃鉴定发病严重, 且简便易行, 鉴定结果更可靠。鉴定结果表明, 相对抗病指数法可以作为一种评价小麦品种对孢囊线虫病抗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酚、黄酮及甾醇与番茄抗晚疫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番茄晚疫病抗性较强的番茄品种‘25-1’和易感染番茄晚疫病的品种‘京乐502’为试材,通过人工接种病原的方法,研究多酚、黄酮及甾醇与番茄品种晚疫病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健康叶多酚类和甾醇类含量在2 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黄酮类含量抗病品种‘25-1’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京乐502’。(2)接种后,多酚类和黄酮类含量在2 个品种中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峰值出现时间‘京乐502’晚于‘25-1’。总甾醇含量与番茄晚疫病抗性密切相关。接种晚疫病病原后,2 个品种中总甾醇含量均都呈下降趋势。随着病情的发展,感病品种‘京乐502’的总甾醇含量迅速下降,抗病品种‘25-1’下降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6.
开展种质资源抗锈病分子检测,对甘蔗筛选抗性资源和抗锈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已报道的褐锈病抗性位点Bru1和黄锈病抗性位点G1对中国甘蔗育种中的亲本资源和创新材料进行分析。在164份材料中共检测到‘粤糖07-913’、‘桂糖02-281’、‘赣南05-352’等23份带有Bru1抗性标记的材料,占参试材料的14%。在180份材料中共检测到‘粤糖96-86’、‘桂糖03-8’、‘赣南81-1035’等10份带有黄锈病抗性位点G1的材料,占参试材料的5.56%。‘粤糖96-86’、‘ROC16’、‘ROC22’等6份材料同时带有Bru1和G1位点,可能兼具褐锈病和黄锈病两种抗性。本研究结果可为选择优异抗锈病基因资源,开展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玉米品种对磺胺类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抗性,本研究通过对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复合污染下的玉米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进行检测,采用加权隶属函数法结合D值聚类分析,对玉米的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磺胺类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抗性不同。丙二醛与可溶性糖,株高与鲜重、干重、POD活性,鲜重与POD活性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溶性蛋白与POD活性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株高与根长,根长与鲜重、干重,鲜重与干重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AT活性、鲜重和干重3个指标在不同玉米品种间的变异较大。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的D值进行计算,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2个玉米品种分为3类,得到4个低抗品种,7个中抗品种和1个高抗品种。综合评价抗性较高的前3个玉米品种为‘郑单958’、‘伟科702’和‘天塔619’,可作为后续抗性研究的供试材料。  相似文献   

18.
轮纹病菌侵染苹果植株,使树体减弱,严重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研究苹果轮纹病抗性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以期为揭示苹果轮纹病的抗病机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苹果课题组筛选出的抗病株系‘1-1-46’和感病株系‘1-1-40’为试材,对枝条接种轮纹病菌(B.berengeriana f.sp.piricola)和空白培养基,观察0~40 d内枝皮中的轮纹病抗性候选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接种轮纹病菌后感病株系‘1-1-40’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病变现象,皮孔凸起呈瘤状,抗病株系‘1-1-46’无明显的变化。对枝皮进行抗病候选基因Mdcf3、MdMBP2(苹果甘露糖结合蛋白)和MdACBP2(苹果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轮纹病菌后,Mdcf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感病株系‘1-1-40’低于抗病株系‘1-1-46’,MdACBP2基因和MdMBP2基因相对表达量抗病株系‘1-1-46’低于感病株系‘1-1-40’。由此认为,对一些试材测定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可以作为植株抗、感性鉴定的参考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4个刺槐品种(‘豫刺1号’、‘豫引1号’、‘豫引2号’、‘刺槐3-I’)在不同浓度Na Cl(0、200、400 nmol/L)胁迫处理下的生理响应并对其耐盐性进行评价排序,根据10项生理指标的统计结果,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刺槐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400 nmol/L Na Cl胁迫下,刺槐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不同品种间升高或降低的幅度各不相同。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在不同品种中变化趋势各不相同。4个刺槐品种的耐盐性依次为‘豫引1号’‘豫引2号’‘豫刺1号’‘刺槐3-I’。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发掘和利用具有优良耐盐性状的草地早熟禾种质资源,对其14个品种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各品种的耐盐系数,利用主成份分析和隶属函数对草地早熟禾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 0、0.3%、0.6%、0.9%和 1.2% NaCl胁迫下,筛出适宜草地早熟禾苗期耐盐性鉴定的NaCl浓度为0.6%;相对发芽率、相对活力指数、相对根系平均直径等8个指标与早熟禾耐盐性密切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4.263%,综合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616、0.216和0.168,根据综合评价D值,对草地早熟禾不同品种的耐盐性进行排名,得出:耐盐性较好的品种有‘蓝天鹅’、‘优异白’、‘蓝狐’、‘肯塔基’和‘优美’,有望成为滨海地区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