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马铃薯北方002为材料,目前北方002组培苗在实验室适合的培养基为MS+0.1mg/LIBA+0.5mg/L6-BA和MS+0.1 mg/L IBA+1.5 mg/L 6-BA,在此基础上加入不同浓度的GA3,以期筛选出更为适合的培养基。探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为提高新品种试管苗品质及脱毒种薯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甜樱桃优良极晚熟新品种"晚红珠"的嫩梢为外植体,通过使用大蒜溶液对外植体的灭菌以及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组培苗驯化移栽等条件的研究,确定了甜樱桃优良极晚熟新品种"晚红珠"的离体再生技术体系。表明:1:1(W/V)大蒜水溶液灭菌30 min,灭菌效果最好,所接种的嫩梢平均无菌率为100%;初代培养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 0.2 mg/L+IBA 0.05 mg/L+琼脂7 g/L+蔗糖30 g/L,初代培养的萌芽率可达93%;以MS+6-BA 0.5 mg/L+IAA 0.1 mg/L,附加琼脂7 g/L,蔗糖30 g/L,茎段增殖系数为最大,平均为5.6;以MS+6-BA 0.1 mg/L+IBA 0.5 mg/L,附加琼脂7 g/L,蔗糖30 g/L,生根最好,生根率达到100%,生根条数平均为12.5条;在组培苗的驯化过程中,中性壤土中的成活率为90.50%,而珍珠岩和沙土上的效果更好,存活率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适当提高蔗糖浓度能明显改善甜樱桃试管苗的状态,在F14培养基蔗糖浓度由原来2%增加到6%,增殖倍数由1~2增加到25~30,叶片由黄绿无光变为浓绿油亮,保持天数由原来的15d增加到70d。经过4步骤程序培养可以获得小叶片再生,即:①将普通继代试管苗接入F14(附加6-BA0.5mg/L+IBA0.05mg/L+GA30.2mg/L+蔗糖6%+琼脂7.0g/L,pH5.8)继代培养30d,获得小叶型高分化试管苗。②剪取并且横切2~3刀后将小叶片,先在0.1%VC无菌水中浸泡1到30min,然后接入MS或F14或WPM(附加6-BA2mg/L+2,4-D2mg/L+蔗糖4%+琼脂7.0g/L,pH5.8)进行光照培养3~4d,获得剪切口组织脱分化的小叶片。③转接1/2大量元素的WPM培养基(附加6-BA2mg/L+IAA2mg/L+蔗糖4%+琼脂7.0g/L,pH5.8)及在环境控制(15h/24h日光周期变化,光照2000lux,温度20℃;黑暗,温度15℃)下培养20~30d,得到诱导出红色愈伤组织(含有花色苷)的小叶片。④转接F14培养基(附加6-BA0.5mg/L+IBA0.05mg/L+GA32mg/L+蔗糖6%+琼脂7.0g/L,pH5.8)培养20d后得到由红色愈伤组织中萌发出不定芽,同时颜色变淡。小叶片再生不定芽率可达91%。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珍稀中药材白芨的组培快繁体系,以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筛选适于萌发生长的蔗糖、外源激素(6-BA、IBA、IAA和NAA)和活性炭的浓度、光照时间以及炼苗基质配比。结果发现:在MS+4 g/L琼脂+20 g/L蔗糖+光照(200 lx) 24 h/d的基础上,培养7天后种子均可发芽;添加1.5 mg/L 6-BA+0.5 mg/L NAA+1.0 g/L活性炭,叶片数达5枚;添加1.5 mg/L IBA+1.0 g/L活性炭,根数和根长分别达到3条和4 cm;蛭石:泥炭=1:2的基质配比下,炼苗成活率达100%。该研究结果可为白芨的大规模种植、相关药物生产以及野生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菱花湛露’牡丹鳞芽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牡丹的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的依据,建立牡丹品种‘菱花湛露’的组培快繁体系,以‘菱花湛露’的鳞芽为外植体,以MS、改良MS、WPM、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经试验对比筛选出‘菱花湛露’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WPM+6-BA 1.5 mg/L+NAA 0.5 mg/L+GA3 0.1 mg/L+蔗糖 25 g/L+琼脂6 g/L+AgNO3 10 mg/L,增殖系数可达3.7;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WPM+IBA 10 mg/L+蔗糖35 g/L+AgNO3 10 mg/L+活性炭(0.1%)时,生根率为47.9%。  相似文献   

6.
剥取罗汉果微茎尖进行培养,探讨不同激素配比条件下罗汉果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罗汉果茎尖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05 mg/L+ GA30.1mg/L,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IBA 0.1 mg/L+ GA30.1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BA 1.0 mg/L +0.1%活性炭,生根率为100%,移栽成活率可达93.33%.  相似文献   

7.
以桃儿七种子胚培养获得7 d生的无菌苗,切取无菌苗的下胚轴、子叶做为外植体,通过调控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诱导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利用愈伤组织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观察体细胞胚胎的发育过程,分析不同激素配比对桃儿七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从而建立桃儿七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体系。本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桃儿七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是MS+0.2 mg/L NAA+0.1 mg/L GA3+1.0 mg/L 6-BA,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转化和增殖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0.1 mg/L GA3+300 mg/L CH+40.0 g/L蔗糖,培养基MS+6-BA 0.5 mg/L+GA30.1 mg/L+NAA 0.01 mg/L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增殖和萌发。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因培育的罗汉果新品种永青1号组培苗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培养过程中蔗糖浓度、琼脂浓度、6-BA 浓度、培养温度以及光照时间对罗汉果组培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于罗汉果组培苗最大增殖及玻璃化最低的培养条件为:接种于4.5g/L琼脂、25g/L蔗糖、0.5mg/L 6-BA 的 MS 基本培养基,并于26℃,12h/d(日光灯,2000Lx)的条件中培养.  相似文献   

9.
《种子》2018,(12)
为缓解北苍术种苗短缺以及保护种质资源,本试验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建立了北苍术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以北苍术幼嫩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方法及激素类型对北苍术组培苗快繁影响。结果表明:使用75%酒精消毒30s,0.1%氯化汞加吐温20消毒15min,消毒效果最好;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5mg/L;最适宜的伸长培养基是MS+GA30.8mg/L+IBA 0.1mg/L+NAA 0.1mg/L,组培苗伸长高度、长势均为最好;MS培养基即可作为北苍术茎段组培苗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10.
多因子正交试验对甜叶菊丛生芽诱导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植物生长物质(6-苄基腺嘌呤、奈乙酸)、蔗糖、水解酪蛋白(CH)对甜叶菊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对丛生芽诱导影响最大,其次是6-BA,NAA、CH影响较小。筛选出甜叶菊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1mg/L+ 琼脂6g/L + 蔗糖30g/L。继代培养采用MS + 6-BA 0.5mg/L+ NAA0.05mg/L + 琼脂6g/L + 蔗糖30g/L。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4MS + 0.1mg/L IBA +琼脂6g/L + 蔗糖30g/L +1g/L活性炭,生根率达100%。已获得驯化移栽成活的植株,移栽成活率为92.13﹪。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能够将毛白杨优良资源应用到北纬41°以北地区,为我国北方生态防护林建设提供优良苗木,特进行高抗寒性毛白杨杂种—‘蒙树1号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方法]利用‘蒙树1号杨’切枝水培嫩芽为外植体,开展了最佳消毒剂和消毒时间筛选,以及无菌苗茎段增殖、叶片分化、生根培养和玻璃化苗恢复培养研究。[结果]嫩芽在0.10%升汞中灭菌5 min效果最佳,外植体污染率为15.60%、萌芽率达77.70%;最佳茎段增殖培养基为MS + 0.20 mg/L 6-BA + 0.05 mg/L NAA,平均分化出芽4.21个;不定根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 MS + 0.50 mg/L IBA + 0.20 mg/L NAA,生根率达93.90%;玻璃化苗在MS + 0.2 mg/L 6-BA + 0.05 mg/L NAA + 30 g/L蔗糖+8 g/L琼脂培养基中恢复效果最好,恢复率达82.38%。[结论]‘蒙树1号杨’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为毛白杨体细胞多倍体育种及我国西北地区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红花文殊兰的鳞茎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腋芽启动、不定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研究表明,腋芽启动的最适培养基为5.0 mg/L MS+6-BA+0.2 mg/L NAA+活性炭1 g/L,腋芽的诱导萌发率为88%;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5 mg/L TDZ+0.1 mg/L NAA+活性炭0.5 g/L,40 d的增殖系数可达7.16;壮苗培养基为1/2 MS+0.5 mg/L 6-BA+0.1 mg/L NAA+10%椰子水(CW)+活性炭0.5 g/L;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NAA+0.5 mg/L IBA+活性炭0.5 g/L,生根率达100%,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生根苗经一段时间炼苗后,移栽到基质为树皮∶椰糠∶河砂=1∶1∶1的苗钵上,红花文殊兰的假植成活率达95%。该研究建立了红花文殊兰的快繁体系,为其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王艳  彭建营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210-214
以‘赞皇大枣’组培苗为材料,研究6-BA、IBA和NAA在枣组培苗增殖培养中的效应并筛选出适宜组合。结果表明,在赞皇大枣组培苗增殖培养中,6-BA分别与IBA和NAA配合使用时,IBA的活性高于NAA,二者结合使用可显著促进组培苗的增殖并提高成苗质量。‘赞皇大枣’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5 mg/L+IBA 0.1 mg/L,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强度2000~3000 lx,光照时间14 h/d。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最适初代诱导、增殖继代生根的培养基配方,建立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以腊花嫩茎尖为实验材料,采用MS培养基,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组合的KT和NAA,对腊花进行初代诱导培养;设置6-BA和NAA不同激素浓度组合进行增殖培养;选用1/2MS培养基为腊花生根培养的基础培养基,添加IBA不同浓度配比培养实验。最佳初代诱芽培养基为MS+ KT 3.0 mg/L+ NAA 0.2 mg/L+琼脂6.2 g/L+蔗糖30 g/L,pH 5.8,诱导率达88.8%。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琼脂6.2 g/L+蔗糖30 g/L,pH 5.8,增殖系数为3.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6 mg/L+琼脂6.2 g/L+蔗糖30 g/L+0.1 g/L活性炭,pH 5.8,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15.
驱蚊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驱蚊草茎段为试材,正交设计法考察3种激素对其增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1.0 mg/L +IBA0.1 mg/L +GA3 1.1 mg/L为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1/2MS+ IBA0.1mg/L为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宫灯玉露愈伤组织诱导及快速繁殖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宫灯玉露的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消毒时间、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宫灯玉露愈伤组织诱导、丛芽诱导及增殖和生根的影响。试验表明:最适外植体灭菌时间为8 min,污染率为13.3%;培养基MS+30 g/L蔗糖+6 g/L琼脂+6-BA 1 mg/L+NAA 0.1 mg/L适合诱导愈伤;培养基MS+6-BA0.5 mg/L+KT 0.1 ml/L+NAA 0.01 mg/L有利于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基1/2MS+30 g/L蔗糖+6 g/L琼脂+IBA 0.2 mg/L适宜诱导根的生成,10~15 d内可长出2~3条根;通过炼苗移栽幼苗的成活率达85%以上,从而建立了宫灯玉露工厂化育苗的组培快繁体系,为今后宫灯玉露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铁线莲品种‘水晶喷泉’(Clematis Crystal Fountain’Fairy Blue’)的带芽茎段为初始外植体,通过研究灭菌时间、激素浓度配比、基础培养基类型等因素对茎段腋芽的诱导、增殖、再生苗生根的影响,从而建立该品种从外植体—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得到完整的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条件为5%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0 min,污染率为22.2%,成活萌芽率为44.5%;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05 mg/L+蔗糖30 g/L pH值为6.0~6.2,6-BA/NAA比值为20,诱导率为100%,此时苗生长良好且株高较高;腋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DKW+6-BA 2.0 mg/L+NAA 0.05 mg/L+蔗糖30 g/L pH值为6.0~6.2,6-BA/NAA比值为40,增殖系数为5.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DKW+IBA 1.0 mg/L+蔗糖30 g/L pH值为5.7,生根率可达94.4%,本研究可为铁线莲品种‘水晶喷泉’的组织培养、规模化种植提供相关资料和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澳洲红树莓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澳洲红树莓半木质花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两种激素6-BA和IBA不同浓度组合的芽增殖效应;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IBA的生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澳洲红树莓的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0.8 mg/L+IBA0.1 mg/L+Sugar30 g/L+Agar7 g/L,最有效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1 mg/L+Sugar30 g/L+Agar7 g/L。  相似文献   

19.
以虎舌红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程序,建立虎舌红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芽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0.5 mg/L+GA31.0 mg/L,萌发率为73.33%;芽苗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 NAA 0.5 mg/L+ GA3 0.1 mg/L,增殖系数可达7.5,且芽苗生长良好;生根培养基以1/2 MS+ IBA 0.5 mg/L+NAA 0.5 mg/L为最好,生根率达96.67%.在此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活性炭,以0.2% AC效果更好.炼苗以碎树皮的成活率最高,达91%.  相似文献   

20.
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6-BA、IBA、和蔗糖4个因素及其组合对树莓叶片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对树莓叶片的再生影响最大,其次为IBA及基本培养基,影响最小的因素为蔗糖。树莓叶片再生的适宜组合为NN69 +6-BA 2.5 mg/L+IBA 0.25 mg/L+蔗糖40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