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红甜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硒元素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为探究硒元素对红甜菜苗期各矿物质累积的影响,本研究以荷兰红甜菜品种‘必久’为研究材料,对其施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外源硒(0、0.5、5、10 mol/L)。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以下试验结论:Na2SeO4和Na2SeO3在0.5 mol/L时,对红甜菜吸收Na、Mg、Ca、Mn、Fe影响不大;Na2SeO4和Na2SeO3在5 mol/L时均能够促进红甜菜对Na、Mg、Ca、Mn、Fe的吸收;Na2SeO4和Na2SeO3在10 mol/L时,除对Mg元素吸收起到抑制作用外,红甜菜吸收Na、Mg、Ca、Mn、Fe量均略高于对照,但吸收促进作用将会减弱。结论在红甜菜苗期施用适当浓度的外源硒会提高红甜菜苗期对Na、Mg、Ca、Mn、Fe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在高粱关键生育期叶面喷施不同剂量Na2SeO3,研究外源硒对高粱产量、品质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明确施用外源硒的最佳剂量和最适宜时期,同时为研究硒对高粱生理方面的影响及富硒高粱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糯高粱品种晋糯3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0(CK)、40(T1)、80(T2)、120(T3)和160mg/kg Na2SeO3(T4)5个供硒水平,分别在苗期、拔节期和挑旗期进行叶面外源硒喷施,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剂量供硒条件下高粱产量、品质及籽粒硒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用外源硒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高粱籽粒硒含量,不同时期喷施外源硒对高粱籽粒硒含量的影响为挑旗期>拔节期>苗期。在人体吸收硒的安全摄入范围内,挑旗期T2施硒剂量下,晋糯3号籽粒硒含量2年平均为0.295mg/kg,比CK平均提高83.5%。叶面喷施硒对提高高粱籽粒粗蛋白和粗淀粉含量有促进作用,喷施时期对高粱品质的影响为挑旗期>拔节期>苗期>CK。挑旗期T2处理的籽粒粗蛋白和粗淀粉含量最高,分别比CK提高11.25%和1.40%。叶面喷施合适剂量的Na2SeO3能够明显提高高粱籽粒硒含量,改善高粱籽粒营养品质,对高粱增产有一定促进作用。综合所述,挑旗期是高粱富硒的最佳喷施时期,最适宜的叶面施硒(Na2SeO3)剂量为80mg/kg。  相似文献   

3.
沈霞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6):38-45
本研究在富硒栽培灰树花的基础上,考查硒镧复合栽培灰树花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通过配置不同的硒镧配施水平,对灰树花子实体产量、硒含量、成分和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硒镧配施浓度为Na2SeO3 40 mg/kg+ LaCl3 80 mg/kg,灰树花产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Na2SeO3 0 mg/kg+ LaCl3 0 mg/kg)。当配施浓度为Na2SeO3 80 mg/kg+ LaCl3 80 mg/kg,子实体的硒含量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子实体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配施浓度为Na2SeO3 40 mg/kg+ LaCl3 80 mg/kg,粗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氨基酸总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配施浓度为Na2SeO3 80 mg/kg+ LaCl3 80 mg/kg,总糖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其余成分含量相对于富硒栽培均增加。当配施浓度为Na2SeO3 80 mg/kg+ LaCl3 80 mg/kg时,子实体中铅、镉、汞、砷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可见,配施适宜浓度的硒镧可提高灰树花子实体产量、硒含量、成分含量(总糖、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等),降低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4.
土壤施硒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土壤施硒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2个不同品种番茄为供试材料,向土壤中施入硒酸钠、亚硒酸钠2种硒源,硒源浓度分别为0、7.5、15、22.5 g/hm2,测定成熟果实5项基本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施硒后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糖酸比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高于对照,且随施硒浓度的增大,各指标大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硒酸钠效果好于亚硒酸钠;大番茄品质提高效果好于小番茄;2个品种的最优硒处理分别为15 g/hm2 Na2SeO4及7.5 g/hm2 Na2SeO4。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外源硒对60Co-γ辐射下菜豆幼苗生长以及生理的影响,以菜豆品种‘13-6-1-2’和‘紫冠’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喷施50 μg/mL的亚硒酸钠(Na2SeO3)溶液,研究60Co-γ辐射(120 Gy)下外源Se对菜豆的表型、抗氧化酶活性(POD、SOD、CAT)、丙二醛(MDA)、叶绿素以及硒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60Co-γ辐射下外源硒显著提高了菜豆幼苗体内的硒含量,也不同程度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和叶绿素的含量。研究表明,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外源硒可以促进菜豆的生长发育,提高菜豆自身的硒含量,提高其抗氧化能力,缓解60Co-γ射线对菜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浓度为50μmol/L,100μmol/L)对不同浓度硒酸钠(4mg/kg Se6+,10mg/kg Se6+)处理下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耐硒性和硒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富硒处理显著降低小白菜PSII的光化学反应能力并引起强烈的细胞过氧化反应,显著降低地上部生物量。100μmol/L JA处理显著提高富硒处理土壤小白菜的PSⅡ有效量子产量(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地上部生物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富硒处理土壤栽培小白菜的地上部硒含量和硒积累量。50μmol/L JA缓解细胞过氧化和光化学反应抑制效果在4mg/kg Se6+处理下不显著,在10mg/kg Se6+处理下则显著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v/F...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常用绿化植物八角金盘一年生实生苗进行不同浓度CdCl2溶液[CK(0μmol/L Cd2+),Cd1(20μmol/L Cd2+),Cd2(40μmol/L Cd2+),Cd3(80μmol/L Cd2+)和Cd4(120μmol/L Cd2+)]处理,探究镉胁迫对八角金盘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20μmol/L镉胁迫对八角金盘植株影响较小,表现为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等变化不显著;40、80μmol/L镉胁迫处理下,其生长指标下降,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说明此浓度下植株可通过自身抗氧化机制等来适应镉胁迫;120μmol/L镉胁迫下,植株株高、叶面积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Fv/Fm、Y(Ⅱ)、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至最低,MDA含量累积较高,说明在高浓度镉...  相似文献   

8.
对杂交树种密胡杨盆栽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Na2SO4处理,测定其生理指标,以评估其对Na2SO4环境的生理适应性。选取1年生密胡杨幼苗,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50、100、150和200 mmol/L Na2SO4处理,对密胡杨在不同盐渍环境下生长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与对照相比,50~200 mmol/L的Na2SO4溶液处理下,密胡杨幼苗发生了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MDA含量增加),但细胞膜选择透性未被破坏,3种保护酶活性显示不同的变化趋势(SOD活性维持不变,CAT活性先减后增,POD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在Na2SO4环境下表现复杂的代谢适应。本试验设置的Na2SO4处理对密胡杨幼苗未构成胁迫。密胡杨可以适应0~200 mmol/L Na2SO4环境,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盆地栽植抗逆性强的密胡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肖强  杨曙  郑海雷 《作物学报》2011,37(1):177-181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植物中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 在诱导种子萌发,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促进植物细胞衰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外源NO是否参与了Se诱导的脂质过氧化调节过程仍不为人知。我们研究了0.2 μmol L-1和20 μmol L-1Na2SeO3及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处理对水稻叶片叶绿素、H2O2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含量, 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uaiacol peroxidase, 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1 μmol L-1SNP处理促进GPX、APX和CAT活性, 缓解膜脂过氧化, 降低TBARS含量;显著提高0.2 μmol L-1Na2SeO3处理下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20 μmol L-1Na2SeO3处理下, 外加1 μmol L-1SNP更加显著促进GPX和CAT活性, 与此同时明显降低20 μmol L-1Na2SeO3处理引起的H2O2含量上升, 并降低TBARS含量。NO对植物中由Se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盐碱胁迫对蒙古柳无性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古柳(Salix linearistioularis)扦插苗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胁迫下蒙古柳雌、雄株扦插苗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低浓度盐碱胁迫对蒙古柳雌、雄株扦插苗的生理特性具有促进作用,随着Na+浓度的增加,蒙古柳雌、雄株扦插苗各项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脯氨酸(Pro)含量呈增加趋势,叶绿素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NaCl浓度增加到150 mmol/L、Na2CO3浓度增加到90 mmol/L,净光合速率开始急剧下降;在低浓度盐碱胁迫下,蒙古柳雌、雄株扦插苗叶片超微结构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在高浓度盐碱胁迫下,雌、雄株叶片超微结构部分失去完整结构。综合各项指标,在低浓度盐碱胁迫下,蒙古柳雌、雄株扦插苗均有耐盐碱特性,并且雌株略强于雄株。本研究为后续开发利用蒙古柳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不同外源褪黑素浓度对盐渍环境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黄瓜新泰密刺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法,研究中度盐渍环境下不同外源褪黑素浓度(0,50,100,150,200μmol/L)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指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片酶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中性盐胁迫对甜菜危害的差异,选择中性盐NaCl和Na2SO4及二者的混合盐(NaCl:Na2SO4=2:1)对甜菜幼苗进行中度(140mmol/L Na+)和重度(280mmol/L Na+)胁迫,分析2种中性盐胁迫对甜菜光合作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采用室内水培方法,分析不同盐胁迫下甜菜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性盐胁迫下甜菜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相关指标降低,降低幅度表现为Na2SO4>混合盐>NaCl,表明Na2SO4胁迫对甜菜光合作用的影响最大,混合盐次之,NaCl最小;与对照组相比,盐胁迫后的甜菜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上升幅度也表现为Na2SO4>混合盐>NaCl。综上可知,Na2SO4对甜菜幼苗的毒害作用远大于NaCl,该结果为不同盐碱地区甜菜筛选种植及生产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郭继平 《种子》2015,34(1):5-7
以大豆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一氧化氮供体亚硝基铁氰化钠(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对30 mmol/L Na2CO3碱胁迫下大豆幼苗株高、鲜重、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碱胁迫处理的大豆幼苗相比,外源一氧化氮处理后大豆株高和鲜重有不同程度提高,丙二醛含量和POD酶活性有明显降低。其中尤以100μmol/L亚硝基铁氰化钠处理效果最为显著。由此推测,外源一氧化氮处理可以缓解碱胁迫对大豆幼苗的伤害,同时100μmol/L亚硝基铁氰化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离体条件下硒能否抑制油菜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的生长,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培养基培养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硒对核盘菌菌核的萌发、生长、抑制或致死效果以及菌丝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物质外渗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对核盘菌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2.23 mg/L;外源硒仅抑制了核盘菌的生长,并未使其致死;低浓度的硒(<5 mg/L)未显著抑制核盘菌菌核的萌发,当硒的浓度达到50 mg/L时,菌核的萌发抑制率达100%;硒作用下培养基中蛋白质(OD280)和核酸类物质(OD260)的含量增加,且二者的含量均随硒浓度的增加呈现递增的趋势,反映出外源硒显著增加了核盘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研究结果证实,适量的外源硒可显著抑制油菜菌核病原菌的生长。研究结果将为促进微量元素硒在农业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野生蔬菜实葶葱种子发芽过程中的耐盐特性,以实葶葱种子为材料,将NaCl、Na2CO3、Na2SO4及其混合液分别设为5个不同的浓度梯度,测定实葶葱种子在各种处理下的种子萌发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盐,在相同浓度下对种子发芽的抑制率也完全不同,NaCl浓度为50 mmol/L时发芽率为25.3%,Na2CO3为15.33%,而Na2SO4为14%;混合盐溶液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极显著,发芽现象不明显,大多数种子都受到了抑制。说明,低浓度单盐和混合盐对实葶葱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实葶葱种子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低浓度盐溶液中种子可以萌发,但随着浓度的提高,单盐及其混合液均抑制实葶葱种子的萌发,单盐溶液中对几种盐的耐受能力为NaCl>Na2CO3>Na2SO4,混合盐的抑制效果高于单盐。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并开发膜荚黄芪,同时改良盐碱地,研究了3种不同盐(中性盐NaCl、碱性盐Na2CO3和复盐)对膜荚黄芪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胁迫对膜荚黄芪种子的影响不同,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黄芪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降低;低浓度的NaCl和复盐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Na2CO3处理随着其浓度增加对抗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各处理均增大了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NaCl和复盐处理降低了膜荚黄芪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Na2CO3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综合各项指标可得同等盐浓度条件下胁迫作用由强到弱为Na2CO3>NaCl>复盐。  相似文献   

17.
于世河  郑颖  孟凡金  刘欢 《种子》2022,(11):31-36+53
以科罗拉多蓝杉种子为材料,采用6个浓度[0(ck)、0.2%、0.4%、0.6%、0.8%、1.0%]的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2CO3、NaHCO3)胁迫处理,测定胁迫后蓝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及幼苗长等指标,分析盐碱胁迫对蓝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Na2SO4和Na2CO3、NaHCO3胁迫,对蓝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及幼苗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各处理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0~1.0%)而下降,而相对盐害率则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低浓度(0.2%~0.4%)中性盐和低浓度(0.2%)碱性盐胁迫对蓝杉种子萌发及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当中性盐胁迫浓度≥0.6%、碱性盐胁迫浓度≥0.4%时,明显抑制蓝杉种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褪黑素在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中的作用,以小麦品种洛夫林10(简称L10)与叶锈菌生理小种260组成不亲和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注射甲基紫精(甲基紫精作为一种氧化剂诱发产生超氧阴离子,可以有效增加活性氧的含量),诱导产生活性氧,利用褪黑素清除活性氧的能力确定褪黑素最佳作用浓度;然后在小麦幼苗叶片中注射褪黑素并接种叶锈菌生理小种260,通过DAB染色观察H2O2含量变化;通过Rohringer染色检测HR面积;通过测定小麦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探究外源注射褪黑素对小麦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以明确褪黑素在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注射甲基紫精引起的活性氧增加,其清除最适的褪黑素注射浓度为10μmol/L。对不亲和组合的DAB染色结果显示,注射10μmol/L褪黑素后,叶锈菌侵染诱发的小麦叶片H2O2积累量少于对照组,表明褪黑素参与了H2O2清除作用;Rohringer染色结果表明,经过外源性褪黑素处理后小麦HR细胞面积减小,有效...  相似文献   

19.
梅新娣  张凤萍  代婷 《种子》2022,(1):56-65
以分布在新疆北疆境内的大叶补血草为材料,通过模拟野外3种不同胁迫环境(即0~300 mmol/L NaCl溶液、0~150 mmol/L Na2CO3溶液、0~595 mmol/L甘露醇溶液)对种子萌发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种子萌发时间推迟,发芽指数先增加后减少,在50 mmol/L NaCl时最大;随NaCl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势升高,萌发率曲线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且在300 mmol/L NaCl处理时,种子萌发率最低;随Na2CO3浓度增加,发芽指数先增加后减少,50 mmol/L Na2CO3处理下最高;随Na2CO3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势增加,且在第10天和第15天保持不变,萌发率曲线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30 mmol/L和50 mmol/L Na2CO3处理下,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对照,150 mmol/L Na2  相似文献   

20.
膳食补硒是人类摄入硒的主要途径,通过硒生物强化技术能有效提高作物硒含量。本研究以甜荞品种西农9976为试验材料,亚硒酸钠为硒源,采用大田试验,设置纯硒施用量0 (Se0)、5 (Se5)和20 g hm–2 (Se20) 3个水平。于2020—2021年连续两个作物生长季,研究不同外源硒浓度下甜荞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各器官硒含量、硒转运因子及籽粒硒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使甜荞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较对照平均增加13.12%、11.50%、5.48%、5.95%和5.77%,改善了叶片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喷硒处理显著增加甜荞叶片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及光化学淬灭系数(qp),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