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广莹 《分子植物育种》2023,(23):7920-7924
本研究针对植物资源多样性与盆景制作及景观形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多种植物资源的分析,发现植物的多样性为盆景制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选择,增强了盆景的艺术表现力。同时,盆景和景观的设计也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促进植物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盆景和景观设计的艺术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宁 《分子植物育种》2024,(10):3405-3410
园林植物资源开发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人类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育种技术作为植物遗传改良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从园林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出发,概述了园林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与应用价值,以及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详细探讨了常规育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其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价值,重点讨论了常规育种技术在新品种培育、技术改良、品质提升以及抗性与适应性改进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阐释了常规育种技术在不同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中的成功案例和实际应用情况,展望了常规育种技术在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前景,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面临挑战的解决途径,旨在为园林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蒲泽敏 《分子植物育种》2023,(19):6581-6585
本研究旨在探讨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对景观美学、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和植物选择、配置、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策略。研究发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植物群落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度。同时,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也为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功能,如水循环调节、空气净化和土壤保持等。因此,保护和增加园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对于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研究结果为园林景观设计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何艺  徐茂剑 《分子植物育种》2023,(24):8234-8238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乡土园林植物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海南岛作为一个研究的案例,凸显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曾经盛行于海南的标志性植物椰子树、独特的槟榔园和广泛分布的竹林丛,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海南岛的这些乡土园林植物不仅具有高度的生态价值,还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文化和传统中。为了城市的发展,大量的乡土植物被砍伐或替代,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本研究强调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乡土园林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城市规划与生态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季云 《分子植物育种》2023,(10):3455-3461
本研究探讨旅游对植物资源结构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景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非旅游区,但植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更多的观赏性植物。旅游活动对植物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为干扰和生态环境改变。因此,旅游对植物资源结构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在旅游开发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包括加强保护和管理、限制游客干扰、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等。这有助于保证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索了生物形态学在园林植物资源分类及景观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对生物形态学的理论知识与园林设计实践的结合,本研究详细分析了其在园林植物资源分类中的重要性和效益。强调了植物形态特征如叶形、花形、根茎等在景观设计中的关键角色。同时,探讨了基于生物形态学的景观评价方法,它不仅注重植物的功能和生态价值,还考虑其形态上的美学价值。此外,也指出了目前此方法在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前景。本研究为园林植物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泳争 《分子植物育种》2023,(18):6106-6110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育种领域中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为保护创新和促进生物育种发展提供指导。本研究介绍了生物育种和知识产权保护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和动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定义、范围和生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生物育种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重要性。分析了生物育种技术创新的特点和现状,探讨了技术创新对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详细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关联,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与技术转移的关系以及对技术创新的阻碍因素。进一步论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挑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侵权行为和跨国保护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强国际合作,以保护技术创新和促进生物育种发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深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为生物育种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芬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16-4823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青岛市旅游区的绿化园林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旨在评价园林植物的景观形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旅游区公园内共有248种植物,分别属于75个科和152个属。其中,被子植物占主导地位,共计226种,属于69个科和137个属;裸子植物共计22种,属于6个科和15个属。根据植物的生活型划分,乔木和灌木是该旅游区的主要植物类型,分别占总种类的46.77%和34.68%。在植物色彩方面,该旅游区以暖色调为主,花卉植物的丰富多样使景观更加活跃。植物空间布局以乔木、灌木和草坪的复合种植模式为主,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同时起到了阻隔游客和保护植株的作用。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对于旅游区绿化园林的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绿化水平不均衡、生态质量需要提升等。因此,建议加强绿化管理,增加绿化投入,提高植物多样性,注重生态保护,以实现旅游区绿化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德钧同志提出统一盆景术语的意见,是非常及时的。在盆景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不及时统一盆景术语,将对盆景艺术制作和研究带来很多不便。笔者也想谈一点看法,供参考。Bonsai(盆栽)是日本的叫法,其本义是盆栽植物和盆景树木。它不符合我国的叫法,也不符合盆景的真正含义。就字面理解,盆栽只是将植物栽在盆中而已,没有人工艺术造型的含义;再者它只适应于“植物盆景”(或称“树木盆景”或“花木盆景”),而不适应于山水盆景。盆景既然起源于我国,就应该以中  相似文献   

10.
蚊母是制作盆景的上乘树种。主要生长在我国湘、鄂、黔交界处,属我国稀有保护植物。近10年来,乱采滥挖,资源遭到极大破坏。本刊多年来一再呼吁,广大盆景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稀有物种资源,提倡自育自繁树木素材,胡金炎同志的文章,介绍了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向大家推荐。  相似文献   

11.
陈金法 《科学种养》2013,(11):20-21
榆树是我国北方荒山野岭常见的经济植物,也是我国常见的优良速生树种,除了具有生态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外,还可作为制作盆景的理想材料。经过精心栽培和艺术加工后的榆树,可成为赏心悦目的盆景,由于榆树形态奇异古朴、易造型,为杂木盆景的上品素材,也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桩景树材。本文主要介绍榆树盆景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益智及其姜科资源丰富,本研究基于ITS序列分析技术来研究海南岛不同居群益智及其姜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在海南岛内采集23份样品,其中益智样品18份,其他姜科植物样品5份,并从GenBank中获取3份山姜属植物的ITS序列作为研究系统的外群。通过软件Mega5.1比较分析了益智及其姜科植物的遗传距离和ITS序列的变异位点和信息位点,构建了NJ系统树等分析了益智种内与其姜科植物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不同居群的益智种内ITS序列无差异,未发现遗传变异位点,而姜科植物种间差异显著,表明其遗传多样性丰富。本研究为南药益智的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付丽娜 《分子植物育种》2023,(23):7925-7930
地方特色植物资源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本研究旨在全面探讨地方特色植物资源的保护现状、挑战以及应用潜力。首先,通过调查分析了地方特色植物的分布、种类和特点;然后,评估了现有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并识别了主要的威胁和挑战;最后,探讨了地方特色植物在食品、医药、园艺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针对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具体建议。本研究为地方特色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花卉园艺》2018,(23):16-16
江苏省盆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崇尚自然为本,造型千姿百态。经各地历代盆艺匠师的持续传承与创新,利用各地域、文化及材料选择上的差异,各地盆景制作艺术独具风格。除传统的苏派、扬派、通派外,还涌现出南京的金陵盆景、连云港的苍捂树木盆景、徐州的果树盆景、靖江的山水盆景、扬州的水旱盆景和南通的微型盆景等现代艺术流派。  相似文献   

15.
韩晓瑞 《分子植物育种》2024,(11):3760-3765
植物园林艺术和野生植物资源,作为自然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美学价值。本研究全面深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涵盖了从定义和历史演变到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的多个层面;详细阐述了野生植物资源在医药、食品、工艺品等方面的卓越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通过创新利用方法与技术,包括采集与种植、艺术设计,成功实例分析展示了植物园林艺术与野生植物资源相互影响的具体效果。本研究深刻概括了两者关系,探讨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强调了可持续性和生态保护在创新利用中的不可或缺的角色,期望为城市规划、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提供有益参考,促进生态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张利  徐晓琰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22-6926
本研究旨在探讨旅游业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措施。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旅游业对植物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游客活动、人为干扰和生境改变等因素可能导致植物种群结构的改变、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损失。为了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规划和控制旅游活动、加强生态教育、建立保护区和加强合作与交流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平衡旅游业发展与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了生态适应性对盆景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影响及其意义。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园艺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生态适应性是植物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盆景植物选择与配置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综合文献资料和案例研究,探讨了生态适应性在盆景植物选择与配置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发现,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特征能够提高盆景植物的生存能力和观赏效果,增加盆景作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性。生态适应性的应用可以促进盆景植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推动盆景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保护好国家所有的林木资源及物种资源,并求得中国盆景艺术事业永恒的发展,圆满地解决保护自然资源与发展盆景事业之间的矛盾,笔者试抒如下拙见: 一、根据各种植物不同生态习性,在各地不同的盆景素材产区,选择几处无大型乔木或丛林的次生荒原,划地为“源”。同时,由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林业部门、土管部门联合颁发给从事盆景、根艺生产者一份限种限区  相似文献   

19.
盆景要创新,必须首先明确盆景艺术的本质特征。盆景与盆栽密切相关,但说盆景的本质特征即盆栽是不恰当的。盆栽是广义的,从其形式上、植物品种上甚至是包罗万象的。普通盆栽无艺术性,正如把一株天竺葵养大开花,其只有技术而无艺术可言。而盆景则是盆栽的一个优秀变异分支,虽起源于盆栽,但却远超脱于盆栽,就因为盆景创造了艺术美。逆境是盆景与一切盆栽的共同本质特征。而盆景艺术的本质特征应是:以盆栽为立地条件为人类创造艺术美的艺术;区别于  相似文献   

20.
山矾属植物研究现状及其园林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山矾属植物资源,推动其在我国的研究与栽培应用。在简要分析中国山矾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山矾属植物的研究现状,对其在城市绿化和植物专类园中的配置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目前中国对山矾属植物的园林应用研究和开发力度不够,应大力开发山矾属植物作为城市绿化植物材料的潜力,以丰富园林植物多样性和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