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子》2021,(8)
烟草普通花叶病(TMV)是烟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生产上所用抗源都来自烟属的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其携带N基因对TMV免疫,但因连锁累赘导致烟叶品质差,难以在生产上大面积使用。因此,从烟属植物中挖掘新的TMV抗源尤为必要。本研究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与野生种圆锥烟草(N.paniculata,PI 555550)为亲本,开展远缘杂交,获得了种间杂种。杂交种SSR、GISH及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杂交种含双亲特征条带,接种TMV后,叶片有枯斑反应。N基因特异引物在圆锥烟草及杂交种中未能扩增,而根据N基因同源基因Np片段设计的特异引物扩增到500 bp的片段,携带N基因的RBST及心叶烟草(N.glutinosa PI 555507)中未扩增到此特异片段,在杂交种扩增到此特异片段。该研究为获得新的TMV抗源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抗TMV品种Coker176和感TMV品种K326为亲本,经杂交、自交获得F2作图群体.通过SRAP、SSR、N基因特异引物等分子标记分析结合田间TMV抗性鉴定,将TMV抗性基因定位于LG1连锁群上.TMV抗性基因位点位于标记N2和XSRP1x26之间,遗传距离分别是4.3 cM和9.6 cM.利用N2标记对84份烤...  相似文献   

3.
不同采收方式与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和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提高上部叶的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了上部烟叶采用常规采烤(T1)、一次性采烤(T2)和带茎砍烤(T3)等3种方法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上部叶带茎砍烤能明显提高上部烟叶的水溶性总糖、还原糖、钾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降低总氮和烟碱含量,但对氯含量的影响不大;一次性采收(T2)的效果介于带茎砍烤与常规采收之间。(2)上部叶带茎砍烤有助于提高质体色素的降解程度,其新植二烯含量是对照的1.61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是对照的1.29倍。(3)上部叶带茎砍烤对非质体色素的降解有较大促进作用,其茄酮、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物和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等含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28.64%、28.94%和31.79%。因此,带茎砍烤使上部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提高了上部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了上部叶的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院下发了《云南烤烟病虫情报》(2013年第11期)文件,称目前是烤烟上部烟叶采烤期,病虫害的危害进入稳定时间,这一时期病虫害的控制严禁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田间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确保田间无残体。做好上部叶45片一次成熟采烤,将清除田间不适用烟叶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5.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厚度与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烤烟品种云烟87用显微标尺法测量了4种不同采收方式所得上部烟叶初烤烟的厚度,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方式所得初烤烟的烟碱含量与总糖含量,探讨了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的厚度、烟碱含量、糖碱比值及可用性的影响。得出结论:(1)顶部6片叶一次性摘采或砍采均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厚度,其倒数第2叶初烤烟的厚度分别比每次采收2片的降低了18.9%和18.0%;(2)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二者的倒数第2叶初烤烟的烟碱含量分别为3.0%与2.9%,而每次采收2片的烟碱含量为3.9%;(3)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总氮含量、提高糖碱比值;(4)可显著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5)与每次采收2片的相比,每次采收3片的亦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上部烟叶厚度与烟碱含量和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袁黔华 《耕作与栽培》2006,(4):30-31,42
以烤烟上部5片叶为对象,研究了两种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带茎砍烤比常规采烤,虽使上部叶产量降低2.8%,但在改善各叶位烟叶外观质量、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方面都显示出良好效果。表现在上等烟比例比常规采烤提高8.26个百分点,相应均价提高14.9%,最终产值提高11.6%;一次性带茎砍烤的烟叶,烟碱、总氮和氯含量下降,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增加,烟叶化学成分更趋协调。一次性带茎砍烤有利于改善上部叶质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6  
对中国推广种植的5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总的致香物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C89、K326、RG17、云烟85、中烟98,中部叶依次为云烟85、中烟98、NC89、RG17、K326。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间致香物质的含量差异比较大。因此,培育优良的烤烟品种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烤烟早熟品种PVH19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巴西引进烤烟早熟品种PVH19在云南烟区的品种表现,在云南省16个地点对该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各试验点均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综合引种试验结果,烤烟品种PVH19株式塔型,打顶株高103.5cm,有效叶数20.6片,叶形长椭圆形,茎叶角度中等,主脉中等偏粗,田间整齐度高,成熟性好,田间长势较强;平均大田生育期111.9d,比对照K326短11d;经济性状与对照K326相近;中抗黒胫病和赤星病,抗TMV,烤后原烟颜色桔黄,光泽度适中偏强,油分中等,叶片结构疏松,叶片厚度适中偏薄,外观质量较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结果表明:烤烟品种PVH19早熟、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优质、适产  相似文献   

9.
以烤烟上部4~6片叶为对象,研究不同成熟度一次性带茎砍烤与常规采收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倒数第2片叶成熟,叶片上有50%的面积起黄斑,叶耳开始变黄时上部4~6片叶一次性砍烤,综合经济性状表现最好,产值、均价、上中等烟率最高;但烟叶成熟过度反而使烟叶品质下降;常规采烤综合经济性状表现最差。说明一次性带茎砍烤有利于改善上部叶质量和产值,K326较云烟85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氮用量对烟叶质体色素及中性香气基础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质体色素及中性香气基础物质是影响烤烟香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采取合理的氮肥调控措施提高烤烟香气质量,研究了不同氮用量条件下8306和K326两个烤烟基因型叶片质体色素及中性香气基础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烟草鲜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加,随烟草生育期推进而减少,与K326相比,高香气基因型8306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不同基因型烤后烟叶中性香气基础物质总量,随氮用量增加8306的含量升高,K326的含量降低,在基因型间则表现为8306的含量高于K326的含量。8306和K326两个烤烟基因型,成熟期鲜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烤后烟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光强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光照强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自然光照(透光率100%)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遮阴处理(透光率分别为55%,70%,85%)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00%自然光强(CK)下各部位烤后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最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中、上部烤后烟叶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下部叶逐渐增加;各部位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CK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及新植二烯含量均高于遮荫处理,遮荫处理上、中、下部位的新植二烯含量平均值较CK分别降低13.59%,19.99%,5.66%,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平均值较CK分别降低6.70%,8.08%,2.83%.由此可见,遮荫处理增加烟株各部位烤后烟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新植二烯含量及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烤烟上部叶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卷烟工业的需求导向,进行不同采收方式、不同成熟度的采收组合,研究其对大田生长后期烟叶主要生理指标和烤后烟叶的感官评吸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一次性采收上部叶1~6片,田间烟株分次采收顶部4~6片烟叶后剩余的顶1~3片叶中SOD含量明显降低,而MDA含量迅速提高,而且采收的顶1~3叶片内色素含量,和采收的顶4~6片达到显著差异程度。一次性采收上部叶时,顶1~3片叶与顶4~6片叶水分含量比率接近于1,不但能够缩小上部叶上、下叶位感官差异,还能够提高评吸得分。研究结果为烟草工、商业合作开发和利用上部叶提供了一条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下烤烟的干物质积累、分配情况及烤烟中、上部叶的发育特征,以K326为试验材料,设置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分析影响烤烟群体和个体干物质积累的叶片发育特征。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烤烟成熟期单株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极显著影响;成熟期烤烟单株叶片干物质积累量、整株干物质积累量、冠根比受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极显著交互效应的影响。施氮提高了烤烟中、上部叶现蕾期时的比叶重和叶片密度,种植密度对现蕾期和成熟期的中、上部叶单叶重及比叶重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烤烟叶片发育与干物质积累的相关分析表明,成熟期烤烟中部叶的比叶重和烤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上部叶的叶片厚度与烤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正相关。在低密度条件下,氮肥用量112.5 kg N/hm2时烤烟上等烟比例达73.35%,在中等密度下,氮肥用量112.5 kg N/hm2时烤烟产量、产值和均价达到各处理的最大值。综合考虑,在广西百色烟区周年烟稻轮作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1.82万株/hm2、基施氮肥用量112.5 kg N/...  相似文献   

14.
应用15N研究前作施用有机肥对烤烟氮肥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进一步促进烤烟轮作周期内有机肥和氮肥的合理施用,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前作施用有机肥(秸杆、油枯、腐熟猪粪)对烤烟氮肥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前作施用有机肥可以促进烤烟的生长,影响烤烟对氮肥的利用;有机肥的种类不同,对烟株各部位叶片中的氮含量的影响不同;前作施用油枯和腐熟猪粪后,烟株不同部位的氮来自肥料的比例增加,提高了烤烟对氮肥的利用率;有机肥前作施用可以提高上部叶的可用性,对中部叶的品质有利。试验的结果表明:前作施用油枯和腐熟猪粪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东北填充型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回归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肥与烤烟烤后还原糖含量的回归效应模型,并对各因子和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模拟计算得出了优化烤烟烤后还原糖含量为目标的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加,烤后叶片还原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施磷量增加,还原糖呈下降趋势;施钾量增加,还原糖呈急剧下降趋...  相似文献   

16.
烤烟新品种南江3号的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省是种烟历史长、种烟面积广、品种更迭较快的烤烟大省,独特的海拔立体气候为外引品种变异提供了良好条件。南江3号就是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在红花大金元品种中发现的自然变异株,该品种农艺性状叶片形态特性与红花大金元相似,遗传性状稳定,田间生长整齐一致,在株高、叶片数、叶色、烟叶烘烤特性等性状上与原品种红花大金元有明显差异,单株有效叶数较多,叶片较大,叶色浓绿,生长势较强,叶片分层落黄,易烘烤;经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抗性鉴定和多年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表明,该品种中抗黑胫病和青枯病,感烟草花叶病,气候斑点病轻,抗叶斑类病害的能力优于对照;主要经济性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率显著高于对照;初烤烟叶外观质量总体略好于对照,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较协调;感官品质与对照K 326相当。  相似文献   

17.
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于2006-2007年研究了增施不同有机物质(芝麻、小磨油、豆糁、豆浆)对烤烟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物质可以有效降低烤后烟叶中叶绿素含量,增加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提高烟叶中新植二烯的含量,对烟叶品质的提高有着良好的效应.不同处理相比,以增施芝麻处理最好,其次为增施发酵后的豆浆处理,增施豆糁和小磨油效果稍差.与对照相比,增施芝麻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降低29.68%,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22.98%,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增加43.60%,新植二烯含量增加57.49%.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烤烟质体色素降解转化与品质特征形成的关系,开展了不同成熟度烤烟田间质体色素降解转化率的变化以及调制过程降解比例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烤烟成熟过程中中部和上部烟叶质体色素的降解比率整体呈“V”字型变化,成熟前、后期降解率较高,中期较低,不同部位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率变化趋势略有不同。各成熟度处理烤烟在调制过程中色素的降解比例不尽相同,叶绿素降解了成熟时期鲜烟叶含量的99%,类胡萝卜素降解比例在53%~73%。上部烟叶推迟采收能明显促进更多比例的类胡萝卜素在田间的降解转化,中部接近工艺成熟和上部接近过熟处理烤后烟叶的综合品质较好,其类胡萝卜素降解转化比例分别为64%和68%,处于各成熟度处理中等偏上位置。  相似文献   

19.
问:怎样掌握烤烟采收的适期? 答:烤烟在移栽后六十天左右,叶片即由下而上逐渐成熟,这时叶片停止生长,组织充实,叶内干物质积累最多,碳水化合物和芳香物质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降低,水分含量相应减少,叶片在外观上表现为:(1)叶色由绿色变为黄绿或淡绿色(俗称“落黄”),上部较厚的叶片表面常出现淡黄色的斑块;(2)主脉变白发亮,基部质地  相似文献   

20.
不同延迟采收期烟叶组织结构的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了解不同成熟期与叶片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探索适采期,采用显微制片法研究了烤烟‘K326’和‘云烟87’的上部叶和中部叶成熟期和延迟采收期烟叶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的延后采收,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组织比等参数呈下降趋势,细胞间隙呈逐渐增大趋势,叶肉细胞出现逐渐解体现象;不同成熟期,叶厚、栅栏组织厚等解剖参数均呈现出显著差异,同一时期,2个品种的叶厚、栅栏组织厚度等随着叶位的升高而增加;烤烟‘K326’的采收期较‘云烟87’更长;从与烟叶品质较密切的解剖结构特性来看,‘K326’的采收期,上部叶不应超过14天,中部叶不应超过21天;‘云烟87’的采收期,上部叶不应超过7天,中部叶不应超过14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