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研究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大豆种子上菜豆荚斑驳病毒的免疫捕获一步RT-PCR方法(一步IC-RT-PCR)。【方法】采用抗原捕获和一步RT-PCR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反应条件优化,确定一步IC-RT-PCR的反应程序,同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及实际检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成功建立了一步IC-RT-PCR检测菜豆荚斑驳病毒方法,能够从感染菜豆荚斑驳病毒的大豆种子上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特异性片段,而对其他病毒及健康大豆无特异性反应;应用该方法对不同产地大豆种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从来自美国的大豆样品中检出菜豆荚斑驳病毒,检出率为50%。【结论】一步IC-RT-PCR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大豆种子上的菜豆荚斑驳病毒,适用于口岸检验检疫。  相似文献   

2.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鉴定及分子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的快速鉴定检测是控制该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蔓延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汁液摩擦接种、透射电镜观察、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AS-ELISA)和RT-PCR方法对该病毒进行鉴定;同时对RT-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进行优化,建立CGMMV免疫捕获RT-PCR(IC-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血清学、生物学、电镜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供试样本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引致。IC-RT-PCR方法可以简化RNA的提取,降低对试验材料要求。【结论】IC-RT-PCR的建立为CGMMV的检测提供了操作更为简便、特异性更强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丛  翟金玲 《分子植物育种》2023,(19):6516-6522
本研究以‘热研一号’槟榔苗作为实验材料,探究在海南大肆传播的由槟榔隐症病毒1 (areca palm velarivirus 1, APV1)引起的槟榔黄化病致病机理。通过接种带APV1病毒粉蚧的方式获得携带病毒的槟榔苗,同时以健康槟榔苗(CK)作对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叶片显微结构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APV1病毒的侵染会导致槟榔苗叶肉变黄但是叶脉保持绿色,叶肉细胞密度、叶绿素a、叶绿素b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下降,叶绿体数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则显著升高,叶片表皮厚度无显著变化。同时实验分高中低(L1, L2, L3)三个叶位进行对比测定。本研究对于以后防治槟榔黄化病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一种便捷、快速且精准的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ASFV p72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并对引物中的适当碱基进行锁核酸修饰,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的锁核酸修饰引物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3×101 copies/uL,比常规引物PCR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了100倍,比real-time PCR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了10倍,对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等病原基因组均无扩增,特异性良好。72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q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的LNA引物PCR检测方法,方法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单,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加敏感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快速进行甘薯病毒田间检测和脱毒苗诊断,该研究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检测SPCSV、SPLV和SPFMV这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示的甘薯病毒基因序列来设计3种甘薯病毒的引物,分别对模板浓度、退火温度、Mg2+浓度和循环次数进行优化,同时对模板浓度进行10倍梯度稀释,检测多重RT-PCR灵敏度。结果显示,模板浓度为19 ng/μL、退火温度为52℃、Mg2+浓度为0 mmol/L、循环次数为40次时,可以同时扩增出大小为276 bp、570 bp、425 bp三种病毒的基因片段,多重RT-PCR检测灵敏度为10-4,单一RT-PCR检测灵敏度为10-3,多重RT-PCR检测灵敏度是单一RT-PCR的10倍。该研究使用优化的多重RT-PCR检测技术可获得稳定、灵敏、准确、高效地和同时地检测田间复合侵染的3种甘薯病毒。  相似文献   

6.
水仙花叶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旨在建立水仙花叶病毒(Narcissus mosaic virus,NMV)的分子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已公布的NM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水仙样品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及实际检测效果进行测定。从感染NMV的水仙样品中成功扩增出预期大小(约483 kb)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健康水仙上未扩增到相应的片段。特异性、灵敏度及重复性测定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高、重复性好。应用该方法成功检测了一批口岸送检的水仙样品。本研究建立的RT-PCR方法可为水仙上NMV的检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毒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区分猪伪狂犬野毒株及基因缺失疫苗株的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可达2.23×101拷贝/μL,比常规PCR检测方法高100倍;同时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对30份疑似病料的TaqMan荧光定量PCR和普通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0%和33%,两者符合率90%。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可适合于PR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刘洪义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1):143-147
马铃薯A病毒(potatovirusA,PVA)是一种侵染马铃薯的病毒,严重影响马铃薯的经济价值和产量,为有效防止该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建立马铃薯A病毒RT-LAMP检测方法,根据PVA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RT-LAMP反应的特异引物,通过实验成功建立了PVA的RT-LAMP特异性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快速,36min即可检测到扩增曲线;特异性强,可有效区分同样侵染马铃薯的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V病毒(PVV)、马铃薯Y病毒(PVY)以及同属的百合斑驳病毒(LMoV);灵敏度高,比普通RT-PCR灵敏度高10倍;并可通过肉眼观察浊度或颜色反应直接进行结果判断。该方法适用于现场PVA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根据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ArMV)CP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巢式PCR检测引物,通过第1轮RT-PCR和第2轮PCR扩增得到预期的930bp和260bp的条带,扩增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外壳蛋白基因存在86%~97%的同源性.结果表明百合上分离到的病毒为ArMV,进一步研究也证明巢式PCR灵敏度与普通RT-PCR相比高出了103倍.  相似文献   

10.
阳腾  刘怒安  刘聪聪  陈恩发 《种子》2022,(10):135-138
为提高马铃薯病毒检测效率和检测通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技术对马铃薯苗中X病毒、Y病毒、S病毒、卷叶病毒及纺锤状块茎类病毒进行检测,以期构建五种马铃薯病毒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qRT-PCR法阳性检测率为6%,灵敏度比DAS-ELISA法高。q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有效检测马铃薯的五种病毒。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侵染的黄瓜叶片为材料,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AS-ELIS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酸斑点杂交(NASH)技术,进行了检测灵敏度比较研究。三种检测方法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RT-PCR检测灵敏度高于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斑点杂交技术,以血清学为基础的DAS-ELISA检测灵敏度最低。通过灵敏度对比分析得出,核酸斑点杂交技术可以替代RT-PCR应用于基层的检疫检测。  相似文献   

12.
根据犬瘟热病毒核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构建FQ-PCR绝对定量的标准品,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 建立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利用十倍稀释法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并与普通RT-PCR法进行比较;特异性检验后进行临床标本的检验。结果显示:实验成功构建了绝对定量的参照质粒,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4。犬瘟热病毒FQ-PCR检测反应的灵敏度为10 TCID50;5种非犬瘟热病毒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说明本实验建立的FQ-PCR具有快速、灵敏和稳定的特点,适用于临床样品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应用纳米磁珠实时荧光PCR检测非洲木薯花叶病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非洲木薯花叶病毒(African cassava mosaic virus, ACMV)灵敏快速的纳米磁珠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防止其传入中国。采用TaqMan探针结合纳米磁珠(magnetic nanoparticles, MNPs)技术,以外壳蛋白基因为目标基因,通过特异性及灵敏度试验建立MNP荧光PCR检测方法。成功建立了非洲木薯花叶病毒(ACMV)的MNP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阈值约为13 pg DNA,比普通PCR及ELISA方法灵敏度高25倍;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有效区分双生病毒属的ACMV、棉花曲叶病毒(CLCu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及番茄严重曲叶病毒(ToSLCV)。MNP荧光PCR方法能够快速灵敏的检测茎叶样品中的ACMV,无需任何PCR后处理,交叉污染风险小,适于口岸检验检疫。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甘薯病毒检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该技术可检测出甘薯组织中含量极低的病毒RN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在本研究中根据NCBI Gen Bank中收录的SPCSV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使用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Quant One Step RT-PCR kit试剂盒,针对影响扩增产物的影响因素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建立了甘薯退绿矮化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使RT-PCR在一管内完成,大大降低了外源物质的污染及RNA降解的几率,可作为甘薯SPCSV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不同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CP)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建立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Real time 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TaqMan探针水解产生的荧光信号实时监测目标基因的扩增,实现PCR扩增与检测同步进行.结果表明,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灵敏度比普通RT-PCR高约10倍,并且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适合于CGMMV的快速、高效检测.  相似文献   

16.
以GF305、弗吉尼亚小苹果为带毒(阳性)和非带毒(阴性)试材,利用作者已建立的总RNA提取方法提取试材中的总RNA,根据三种病毒(ACLSV,ASGV和ASP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寡核苷酸引物,采用RT-PCR技术研制三种病毒检测试剂盒,达到最优化检测。并应用该试剂盒对果园中存在的病毒进行了检测。该试剂盒检测病毒速度快(6~7 h)、灵敏度高(较ELISA法高8 000倍)、专一性强、检测成本较低,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仁果类果树主要病毒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变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根据GenBank已发表及本研究室分离鉴定的变异PRRSV的NSP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了一种鉴别PRRSV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扩增变异PRRSV基因组时可获得217bp的片段,扩增普通PRRSV时则获得307bp的片段,同条件扩增猪瘟病毒(CSFV)、圆环病毒Ⅱ型(PCV2)、伪狂犬病病毒(PRV)均为阴性;该体系可检测到2.6pg的PRRS病毒核酸,具有较高敏感性。对2007~2008年送检的4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12份为变异PRRSV,其阳性率为30.0%。研究结果表明, 建立的RT-PCR鉴别变异PRRSV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快速筛查转基因玉米技术需求与日俱增.本研究以转基因玉米混合样品(1%,0.5%,0.1%,0.05%,0.01%)为试验材料,应用TaqMan real-time PCR和毛细管荧光检测电泳技术对转基因的2个元件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进行检测.结果 表明两种检测技术均可筛查玉米中转基因成分,TaqMan 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0.01%,比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技术高约50倍.TaqMan实时荧光PCR技术具有更简便、高效等特点,为快速筛查转基因玉米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的动态定量范围和高通量等优点,是进行植物基因定量分析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disease,TYLCD)是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为了研究番茄对于TYLCD的抗性与病毒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q RT-PCR技术对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番茄材料、感病番茄材料中病毒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后同一时期抗病材料的病毒含量总体低于感病材料;除Ty-1+2+3+5番茄材料外,其它抗病番茄材料随着时间的增长,病毒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有效地阻止了病毒繁殖;番茄材料的病毒含量与抗性呈现负相关性。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导入新的抗病基因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以海南东中部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分析4个产量水平(高产组、中高产组、中产组、低产组)中4个生长年限(10,15,20,25年)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Cu、Zn、B、Mo、Fe、Mn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黄化槟榔叶片Cu含量最高,比中产组和高产组的高,但差异不大,高产组的最低。低产组槟榔叶片Zn、B、Mo、Fe、Mn含量分别比高产组的低47.7%,22.5%,49.0%,40.8%,58.8%。黄化组槟榔叶片Zn、B、Mo、Fe、Mn含量比高产组分别低44.8%,30.6%,54.4%,50.9%,62.6%。而比低产量的低5.5%,10.4%,10.7%,17.0%,9.2%。高产组与中高产组槟榔叶片Cu含量随着生长年限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中产组槟榔叶片Cu含量随着生长年限无直线变化规律。4个产量水平槟榔叶片Zn、Mn、Fe含量随着生长年限呈降低趋势,4个产量水平中不同生长年限槟榔叶片B、Mo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含量随着生长年限无明显直线变化趋势。结论:黄化槟榔叶片Cu含量较高,受生长年限影响不明显。槟榔产量水平、黄化病对叶片Zn、B、Mo、Fe、Mn含量的影响较大。高产组槟榔叶片Zn、B、Mo、Fe、Mn含量较高。带有黄化槟榔叶片Zn、B、Mo、Fe、Mn含量最低。槟榔生长年限对叶片Zn、Fe、Mn含量有一定影响。而对B、Mo含量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