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椿果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香椿果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香椿果乙酸乙酯总提物( XCG-01)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共得7段化合物,比较各段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香椿果提取物对DPPH·,·OH,02和ABTS·的清除能力,并与Vc和BHT 进行比较.结果为XCG-02> XCG-03> XCG-04,XCG-07 >XCG-06>XCG-05.其中清除DPPH·自由能力最强的是XCG-02,各提取物均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大部分活性比Vc和BHT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 采用清除DPPH·和·OH法评价吴茱芡不同溶剂水、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醋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研究吴茱萸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吴茱萸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且以吴茱萸的乙醇提取物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最强。溶剂对吴茱萸提取物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有明显影响,说明选择合适溶剂有助于吴茱萸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3.
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野樱莓果实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0℃,料液比1∶5(g∶m L),乙醇体积分数8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为6.8%。通过体外分析体系(包括清除DPPH·和还原Fe3+能力分析体系),研究了野樱莓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野樱莓提取物对DPPH·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有一定的还原Fe3+能力,野樱莓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陈皮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并在正常小鼠体内进行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陈皮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与提取物浓度有很强的量效关系,线性关系显著,对小鼠体内的MDA(丙二醛)的产生有显著抑制,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血浆和组织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表明陈皮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溶剂对高粱米糠提取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80%的乙醇、甲醇、丙酮为溶剂在60℃水浴条件下分别提取高粱米糠提取物,并对所得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活性与体积分数呈正相关;3个品种对Fe3+的还原能力、OH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乙醇甲醇丙酮。  相似文献   

6.
夏枯草生殖生长期总黄酮积累规律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淼  白月梅  苗芳  周乐 《华北农学报》2012,27(2):170-174
通过测定夏枯草生殖生长期各阶段不同器官的总黄酮含量,揭示夏枯草各器官总黄酮的积累规律。采用70%乙醇超声波提取,后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以BHT为对照,研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夏枯草根、茎、叶中的黄酮含量随着生长进程而升高,至终花期达到最高;花穗中的黄酮含量在花盛期最高;各器官相比,叶中黄酮含量最高。夏枯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对照BHT清除DPPH.的能力高低次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BHT>水提物,清除.OH的能力高低次序为:BHT>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物,并且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黄酮含量呈较显著的相关性。夏枯草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在夏枯草花终期或果穗干枯期采集叶或全草提炼加工。  相似文献   

7.
7种木腐菌生物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木腐菌中的活性物质,挖掘潜在的药用价值,利用真菌次生代谢物资源,7种木腐菌在大米固体培养基上发酵获得菌丝体及其代谢产物。利用薄层层析(TLC)-生物自显影-MTT法、96孔板液体稀释法和TLC-DPPH法检测了7种木腐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的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抗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为4.1 mg/mL,其活性组分的比移值(Rf值)为0.85。红缘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提取物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为1.03 mg/mL,其活性组分的Rf值为0.65。同时,红缘拟层孔菌提取物中的3个成分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香栓菌(Trametes suaveolens)提取物中的单一组分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余提取物未表现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木腐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不同干燥处理对马齿苋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热风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马齿苋,测定马齿苋粉甲醇提取液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马齿苋粉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干粉样品中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真空微波与热风干燥样品;不同的干燥方法对马齿苋粉的抗氧化性有明显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粉甲醇提取液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DPPH·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真空微波和热风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粉(P0.05),但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与真空微波干燥样品对O_2~-·的清除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产品品质与加工成本,采用真空微波干燥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提取陕西佳县红枣的枣皮、 枣肉、 枣核中的皂苷类、 酚类、 三萜类 3 种活性成分, 通过提取物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测定, 研究其抗氧化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 从红枣中提取的三萜类, 皂苷类、 酚类都具有抗氧化作用。佳县红枣相同部位, 皂苷类对 DPPH·自由基具有清除效果最好, 其抗氧化作用最强。 佳县红枣不同部位, 枣皮中提取物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 其抗氧化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
提取陕西省佳县产红枣的枣皮、枣肉、枣核中的皂苷类、酚类、三萜类3种活性成分,通过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的测定,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红枣中提取的三萜类、皂苷类、酚类都具有抗氧化作用。佳县红枣相同部位的皂苷类对DPPH.具有清除效果最好,其抗氧化作用最强。佳县红枣不同部位,枣皮中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效果最好,其抗氧化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1.
发芽糙米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延缓衰老等保健功能,其中抗氧化活性是其他生物活性的基础。通过测定发芽糙米水提取液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研究了发芽糙米在发芽过程及干燥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发芽后,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在6~18 h,抗氧化活性增加速度很快;但是发芽糙米在干燥过程中其抗氧化活性降低,65℃干燥1.5 h或微波干燥对发芽糙米抗氧化活性破坏较小。  相似文献   

12.
比较地榆不同部位总三萜的含量,测定地榆不同部位总三萜的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地榆资源提供科学支撑。以地榆的根、茎和叶为作为试验的研究对象,测定其不同部位的总三萜含量,采用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测定地榆不同部位中总三萜抗氧化活性,Vc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地榆根、茎、叶中总三萜的含量分别是3.06 mg/g、3.93 mg/g、3.81 mg/g。地榆茎中总三萜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地榆不同部位对DPPH·的清除能力大小为:茎>根>叶>Vc。地榆茎中总三萜对于DPPH·的清除能力最强,地榆总三萜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地榆总三萜的抗氧化活性与三萜的含量有关。本研究表明地榆中不同部位中总三萜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别,为地榆不同部位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用60%甲醇和60%乙醇提取杜仲愈伤组织与杜仲叶和杜仲皮的活性成分,测定其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比较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及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杜仲叶中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最高,杜仲愈伤组织次之,杜仲皮最低。杜仲叶中60%甲醇和6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分别达到283.738 mg QuE/g DM和285.065 mg Qu E/g DM,总酚含量分别达到59.100 mg GAE/g DM和66.720 mg GAE/g DM。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60%甲醇提取物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为叶>愈伤组织>皮,对Fe2+络合能力为愈伤组织>叶>皮。60%乙醇提取物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为叶>皮>愈伤组织,对Fe2+络合能力为叶>愈伤组织>皮。60%甲醇和60%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均为叶>皮>愈伤组织。相关性分析表明,杜仲总黄酮、总酚与DPPH·清除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72,与ABTS+·清除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86,表明总黄酮和总酚与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总黄酮、总酚与Fe2+络合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0.514,说明总黄酮、多酚与Fe2+络合能力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总黄酮、总酚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1、-0.883,说明总黄酮、多酚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为传统药用部位杜仲皮的替代品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月季花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月季花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开展本研究。干燥的月季花瓣用乙醇浸泡,减压浓缩后分别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三相。对三相粗提物清除DPPH·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月季花粗提物乙酸乙酯相有较强的清除DPPH·的能力,当样品质量浓度达到2.5μg/mL时,清除率达到89.71%。对乙酸乙酯相用硅胶柱层析,氯仿和甲醇梯度洗脱进一步分离得到5个分离片段,都具有不同程度的DPPH·清除能力,以片段5(V甲醇:V氯仿=1:10)及片段1(V甲醇:V氯仿=1:1)时的洗脱剂所得到的分离成分抗氧化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据文献报道,目前黄皮、山黄皮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等,这些方法提取的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菌活性和抗过敏活性等生物活性。对黄皮、山黄皮的目前的提取方法及其提取液的生物活性进行综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粗茎鳞毛蕨萃取物的体外抑菌及抗氧化活性,选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粗茎鳞毛蕨乙醇粗提物进行分级萃取,并测定各相萃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同时采用三种体外抗氧化体系即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22.63±2.64)mg/g、(98.46±1.73)mg/g。粗茎鳞毛蕨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正丁醇相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1.75±1.36)mm、(10.50±0.68)mm、(8.37±0.81)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0 mg/mL、25.00 mg/mL、25.00 mg/mL。粗茎鳞毛蕨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相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率以及还原能力的IC50值分别0.14 mg/mL、0.33 mg/mL、0.05 mg/mL。综上所述,粗茎鳞毛蕨萃取物具有开发成为天然抑菌剂及抗氧化剂的潜力,本研究将为粗茎鳞毛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氧化剂,本实验对七种藤黄科植物树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游离型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4种化学方法对样品的抗氧化性进行了评估;采用福林一酚试剂法和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植物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四种溶剂中,75%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效果最佳;七种植物树皮75%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与样品浓度均表现出量效关系,同时热稳定性比较好。然而,七种植物树皮的抗氧化活性在4个测定指标上存在差异,但是整体而言,红厚壳属和黄牛木属植物的抗氧化效果相对藤黄属植物较好。七种藤黄科植物树皮中游离型总黄酮的含量在0.71%~5.05%之间,游离型总多酚的含量在3.52%~4.00%之间。但两者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效果并未表现出一致的相关性。因此,七种藤黄科植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天然抗氧化剂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首乌藤是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成分,以乙醇溶液浸提,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首乌藤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了其对羟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结果。结果表明,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40 min,超声波功率200 W,料液比1∶15,提取次数2次,该条件下总提取率可达21.35%。在一定范围内,提取物对.OH的清除效果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R2=0.994 7),IC50为0.130 mg/mL;对DPP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为0.032 mg/mL。试验表明,首乌藤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槐米中含有丰富的芦丁等抗氧化成分,提取槐米中芦丁物质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测定。通过对提取物中芦丁含量的检测可知,碱提酸沉方法制得槐米粗提物中芦丁含量较高,其芦丁含量为66.48%,粗提物得率为9.14%,芦丁提取率为29.26%;提取物清除DPPH·的性能较强,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012 mg/mL。利用Rancimat仪测定其对猪油的抗氧化性能表明,提取物同其他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强弱顺序为TBHQBHABHT碱提酸沉提取物茶多酚L-抗坏血酸乙醇回流提取物。通过对不同质量分数槐米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试验研究可知,不同质量分数槐米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有一定量效关系。在提取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其抗氧化性能可与合成抗氧化剂BHT相当。  相似文献   

20.
傣族药竹叶兰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竹叶兰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法将竹叶兰提取物分为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分别测定其活性物质多酚、黄酮、皂苷含量,考察其对羟自由基(?OH)和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抑制活性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并且与芦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竹叶兰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其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的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稍微有点差异。相同质量浓度的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与芦丁相比略高于芦丁对照,水相则低于相同质量浓度的对照。竹叶兰提取物的四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