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蜜脆"苹果为试材,不套袋果实为对照,研究5种不同果袋B、C、D、E、F对"蜜脆"苹果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豫西地区"蜜脆"苹果适合的果袋.结果表明:5种果袋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其中双层纸袋效果最好,D、E、F果袋果实外观最为光亮;D果袋提高了果实单果质量,而E果袋降低了果实单果质量;套袋均降低了果实的内在品质,其中C果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最多,D果袋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最多.通过因子分析,D、E、F果袋得分较高;经济效益分析,D和F果袋较高.综合考虑,"蜜脆"苹果在豫西地区生产中使用D和F果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果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选择优质纸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我们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选用塑膜袋和11种不同纸质的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对照,研究不同纸质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纸袋破损率不同,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有一定的影响。综合比较,D、E两种纸袋对提高‘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效果较好,其次是A、B、C三种纸袋,塑膜袋(由于透光)对改善‘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黄条纹纸袋、红蜡袋、新型纸袋3种不同的果袋为试材,研究不同摘袋方法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纸袋能够有效降低自然环境条件如强光、风、雨等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有效降低苹果摘袋后日灼发生率,提高果实表光。  相似文献   

4.
苹果套袋技术作为提高果实外观质量、减少农药污染、生产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措施,已在惠民县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1997年惠民县惠民短枝红富士的套袋果达2亿个。随着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普及,不同果袋的推销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给果农选择经济、有效的果袋带来了...  相似文献   

5.
苹果套袋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套袋技术是我国当前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行苹果套袋,能够改善果实色泽,防止果锈,提高果面光洁度,减少病虫害,降低果面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但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风味变淡,易引起日灼,诱发一些黑点、苦痘等病害,以及对果实大小、贮藏性的影响.套不同种类的果袋,效果不一.为了提高套袋成功率,必须做好套袋前果园准备工作,选择合适果袋,灵活掌握套、摘袋时间.  相似文献   

6.
苹果套袋栽培可显著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已成为无公害果品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近年来,人们对苹果套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套袋对苹果内在品质、外在质量、贮藏性的影响方面,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套袋对苹果果实含铅量的影响却很少见报道.本试验是研究果袋对果实含铅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寒富’苹果为试材,选用3种品牌的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果袋对‘寒富’苹果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果袋套袋处理使果实可溶性糖、酸、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但处理间存在一定差异。果实采收时,对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去皮硬度和单果重均高于套袋处理的。综合分析,在供试的3个果袋中,前卫袋最好,其次为小林袋,新惠阳袋最差。  相似文献   

8.
于2005年在瓦房店驼山进行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含铅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苹果果实中的平均含铅量都不同程度地高于不套袋苹果,平均含铅量比不套袋果高54%。套袋苹果含铅量符合无公害苹果标准,但有33%未达到绿色果品的指标要求。从总体看,单层袋苹果含铅量高于不套袋和套双层袋,套不同双层袋苹果果实中含铅量有明显差别,应注意果袋的选择,以降低果实中的铅含量。  相似文献   

9.
以金冠苹果为试材,进行套袋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可显著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使锈果率、果锈指数和果点密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不同类型的双层袋对金冠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不一,总体较对照有所下降.泰安套袋栽培金冠苹果,以选择台果牌双层袋为好.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临猗县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已超过3·5万hm2,套塑膜袋栽培已基本普及。苹果果实套塑膜袋对预防果实病虫侵害,提高果面光洁度,减少果实农药残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管理不善,普遍存在苹果着色差、果实小、日灼严重、缺钙引起的苹果苦痘病、格链孢菌和粉红聚端孢菌引起  相似文献   

11.
从合理选择果袋、套袋技术、套袋后的管理、脱袋前管理、果实脱袋、脱袋后管理等方面,总结苹果套袋及脱袋技术。  相似文献   

12.
红色苹果套袋与除袋机理研究概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苹果果实套袋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苹果 ,提高果品档次的重要栽培措施。就红色苹果而言 ,套袋苹果除袋后促进了果皮花青素的形成 ,改变了果皮内显色色素的比例 ,改善了花青素的显色背景 ,从而极大地增进了果实的着色 ;同时套袋果较利于贮藏 ,果实农药残留量大为降低。但套袋后果实内在品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例如套袋后果实糖、酸、维生素及芳香物质的含量均低于不套袋果 ,完善套袋相关技术可使之降至最低限度。1 套袋时间和纸袋种类  套袋时间越早 ,套袋果外观品质越好 ,其相应内在品质下降越大 ;套袋过早 (生理落果前 ) ,会出现袋内落果 …  相似文献   

13.
长富2苹果除袋至转果间隔天数对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苹果出口的要求,我市自1994年起在267hm2(公顷)长富2苹果生产基地上,每年果实套袋1500万~2000万个。套袋后,明显地提高了果实外观质量,减少了果实农药残留。虽在除袋前及时摘除了果实的遮光叶片,除袋后又认真地进行了转果,但因各户果农除袋至进行转果的间隔天数很不一致,采收时其果实的着色情况也很不同,致使不少果园的长富2苹果达不到外商要求的果面集中均匀着色85%以上,从而降低了出口果的数量和套袋栽培的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以来我站连续2年探索了除袋至转果的间隔天数对果…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 ,不同套袋时期、袋种及去袋时间对果实品质影响程度不同。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色泽、果形、果个、果皮结构及果面光洁度 ;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包括糖酸含量、糖酸比值、果实的硬度、矿质元素含量、芳香物质含量。套袋还影响果实的耐贮性、农药残留量、果皮花青苷含量及病虫害对果实的侵害。  相似文献   

15.
以11年生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可提高红富士苹果外观质量,提高其商品价值,以套内袋双面压光的双层优质果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苹果套袋具有促进果实着色、增强果面光洁度、预防病虫危害、减少自然灾害、提高优果率、增加果园效益的作用。但去袋方法不同会对果品的外观质量有很大影响.特别对果面光洁度、着色度、日灼程度有很大影响。为了确定合理的去袋时间,进而提高果品的外观质量,我们于2008年10月进行了苹果去袋调查,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果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富士为试材,进行不同果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沂源丰华和青岛海王内袋双面压光双层纸袋,可以显著降低病虫果率,提高果面光洁度和着色度,但摘袋后至采收期间果实日烧率稍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实硬度有所降低。套沂源单层纸袋的病虫果率、日烧果率和果锈指数均高于双层纸袋;果面光洁度和着色度低于双层袋,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套菏泽塑膜袋的病虫果率和果锈指数均高于套双层和单层纸袋,但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日烧果率很低。生产中宜推广应用沂源丰华和青岛海王双层纸袋,其缺点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摘袋前灌水及改进其他管理措施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8.
苹果塑膜套具有果袋价格低,果品质量较好,果实增重明显,并可有效防治烂果病、食心虫等,采收时不用除袋等优点,是提高果实外观质量和商品性状的有效措施之一,近几年在鲁西苹果产区得到广泛应用,但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重套袋轻视配套技术的现象,致使套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们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出了一套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苹果采用内膜外纸套袋技术,显著降低了单套纸袋的裂纹果率和果实红斑、黑星病的发生率,提高了光洁度和商品果率,实现了投资、效益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苹果摘袋和摘袋后的果实管理,是苹果采收前后一道管理工序,很多果农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或者不懂其管理技术,往往造成果面不洁,病虫泛滥,商品果率大大降低。辛苦一年,一时疏忽事倍功半,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果农应严格把好苹果采后管理技术关,善始善终,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1摘袋时间适时摘袋是获得优质果的一项技术措施。摘袋过早,果实外露时间长,历经风吹,雨淋,日晒,果面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