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3种作物对添加外源性Cu、Zn的土壤中Cu、Zn的富集与转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Cu、Zn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土壤中添加猪粪10 g·kg-1、猪粪10 g·kg-1+Cu 63 mg·kg-1+Zn 54 mg·kg-1、猪粪10 g·kg-1+Cu126 mg·kg-1+Zn 108 mg·kg-1,同时设置不添加猪粪和外源性Cu、Zn的对照处理组,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猪粪和外源性Cu、Zn后土壤中Cu、Zn在大蒜、白菜和玉米体内的富集和转运特征。结果表明,只添加猪粪能显著提高作物生物量,而添加猪粪+高剂量的Cu+Zn可抑制作物生长。其中不同作物的抑制强度表现为白菜大蒜玉米,同种作物的抑制强度表现为根部茎叶部。3种作物对Zn的积累显著高于Cu,其中大蒜对Cu的累积主要分布在茎叶部,对Zn的积累主要分布在根部,而白菜和玉米对Cu的积累主要分布在根部,对Zn的积累主要分布在茎叶部。在添加猪粪+Cu+Zn处理的3种作物中,Cu浓度均低于国家的食品限量卫生标准,而白菜和玉米中Zn浓度均高于国家的食品限量卫生标准,在添加猪粪+低剂量的Cu、Zn处理的大蒜中,Zn浓度低于国家食品的限量卫生标准。土壤中Cu、Zn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与大蒜、白菜和玉米的茎叶和根部Cu、Zn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因此,可用土壤中Cu、Zn全量或有效态含量表征植物各部分吸收Cu、Zn的效果。3种作物对Zn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大于Cu。其中对Cu的富集系数表现为大蒜白菜玉米,对Zn的富集系数表现为白菜玉米大蒜。3种作物只添加猪粪处理对Cu、Zn的富集系数均略有上升,而添加猪粪+Cu+Zn处理的富集系数随Cu、Zn添加浓度的提高而下降,白菜和玉米对Cu、Zn的转运系数均下降,大蒜对Cu的转运系数上升,对Zn的转运系数下降。添加猪粪和高剂量外源性Cu、Zn可显著抑制作物生长,作物对Cu的积累显著低于Zn,对Zn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大于Cu;作物各部分对Cu、Zn的吸收效果可用土壤中Cu、Zn全量或有效态含量来表征。  相似文献   

2.
14种蔬菜对土壤Cd和Pb富集能力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田间采集的蔬菜和土壤的分析数据为基础,探讨了14种蔬菜对土壤Cd和Pb的富集能力及其估算方法.结果表明,土壤—蔬菜Cd或Pb的转移系数(全量基或DTPA基)随土壤Cd或Pb量(全量或DTPA有效量)的升高而降低.以DTPA提取的有效Cd或Pb为基础计算的转移系数比以土壤Cd或Pb全量为基础的转移系数在衡量蔬菜对土壤Cd或Pb的吸收富集能力方面更具合理性.一种作物对土壤Cd或Pb的代表性转移系数应该根据转移系数与土壤Cd或Pb之间的回归方程,在特定的土壤含量点上估算,而不应简单地用平均数或中位值表示.本试验在DTPA有效Cd含量为0.1 mg.kg-1和DTPA有效Pb含量为25 mg.kg-1的点上估算了Cd、Pb的转移系数.Cd向各蔬菜的转移系数(DTPA基0.1)为0.01-0.38,Pb向各蔬菜的转移系数(DTPA基25)为0.0005-0.0063.空心菜对土壤Cd、Pb的富集能力很强,葫芦很弱.空心菜对土壤Cd、Pb的富集能力分别是葫芦的38和12倍.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分析了广东大宝山地区酸性金属矿长期污染水稻田的土壤特性,研究了重金属Cu、Pb、Zn、Cd的全量与DTPA浸提态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除Pb外,Cu、Zn和Cd的全量不同程度超标,而4种重金属的DTPA浸提态含量均较高,Pb和Cu的DTPA浸提率高于Zn和Cd。金属全量及其DTPA浸提量之间极显著相关。土壤酸性和有机质对金属Pb、Zn、Cd的DTPA浸出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与Cu的浸出率相关不显著。DTPA态金属可以作为测定该类水稻土壤金属有效态含量的简便指标。金属的全量、种类,土壤pH、有机质等属性,以及农业耕作等因素影响金属的DTPA态含量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采集玉米籽粒及对应土样,分别测定籽粒Cu、Pb、Ni、Zn、Cr五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土壤中五种重金属 DTPA态的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中Pb、Ni、Cr含量与土壤相应元素DTPA态极显著正相关,Cu、Zn的相关性不显著;将 Cu、Zn分别与另四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偏方差分析,结果反映其它四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与籽粒中Cu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土壤中Cu含量与籽粒中Zn含量显著正相关。依据模拟的回归模型,可以通过检测土壤重金属DTPA态的含量来预测玉米籽粒是否有重金属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以吉林延边苹果梨主产区为研究区,在系统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中Zn污染状况,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Zn元素的转化吸收特征及其对苹果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边苹果梨园的表层土壤Zn元素含量缺乏,不存在Zn污染;有效态Zn含量充足,土壤肥力等级为丰富;果实中Zn含量小于果品重金属Zn限量标准,不存在果实Zn含量超标现象;Zn元素有效系数、累积系数均很低,为微弱转化和极微弱吸收;有效Zn含量与有机质、水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果实中Zn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土壤理化性质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果实中Zn含量与苹果梨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养殖粪水在农田施用过程中对重金属含量积累、有效性增强以及形态变化等产生的影响,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探究了猪场粪水施用对设施白菜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和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粪水施用后,低量粪水施用处理与优化施肥(NOPT)处理白菜地上部Cu、Zn、Cr、Cd含量无显著差异,白菜地上部Cu、Zn、Cr、Pb、As、Cd含量均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安全限值要求。经过4茬设施白菜种植后,相较于NOPT处理,561kg·hm-2粪水施用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Cu、Zn、Cr含量,281 kg·hm-2粪水施用处理土壤中Cu、Zn(0~20 cm土层除外)、Pb、Cr、Cd、As含量与NOPT处理差异不显著,且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安全限值。施用化肥和粪水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态Cu、Zn含量,施用粪水处理对土壤中Cr、Pb、As、Cd形态影响较小,但显著增加了铁锰结合态Zn含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态Cu、Zn、Cr、Cd、Pb含量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全氮、硝态氮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连续4茬施用猪场粪水未造成设施白菜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显著增强了Cu、Zn的有效性且显著增加了铁锰结合态Zn含量。  相似文献   

7.
石灰与泥炭配施抑制小白菜对重金属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 Cd、Pb、Zn污染土壤上 ,石灰和泥炭配施对春小白菜吸收重金属元素 (Cu、Zn、Cd、Pb、Fe、Mn )的影响 .结果表明 :石灰、石灰加低量泥炭、石灰加高量泥炭处理均显著抑制小白菜对重金属的吸收 ,泥炭对石灰的效果没有负面影响 .土壤有效态 Zn、Cd、Pb含量与土壤 p 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R2为 0 .78* * * -0 .84* * * ) ,与小白菜茎叶 Cd、Pb、Zn的含量则呈极显著正相关 (R2 为 0 .45 * *-0 .86* * *) .而茎叶 Cd、Pb、Zn的含量与土壤 p H呈极显著的二项式相关 (R2 为0 .87* **-0 .95 * * *) ,茎叶 Zn、Cd、Pb的含量先是随 p H的升高而下降 ,而当 p H升到 6.7左右后 ,其含量又所有回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水稻土中的铜及其向糙米的转移规律。[方法]以泉州和漳州20个水稻样品和对应的土壤耕层样品为材料,研究了土壤和糙米中的铜含量状况、土壤铜有效度的变化规律及土壤中铜向糙米的转移规律。[结果]采样区土壤全铜超标率为36%,但在该土壤上生产的糙米没有出现铜超标现象。土壤有效态铜与土壤铜有效度、土壤全铜之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以土壤全铜为基础的土壤-糙米铜转移系数与土壤全铜呈极显著幂函数回归关系(R2=0.796 4**,n=39),以土壤有效态铜为基础的土壤-糙米铜转移系数与土壤有效态铜呈极显著幂函数回归关系(R2=0.918**,n=39)。[结论]该研究为通过田间管理措施减少或消除重金属向糙米中富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不同改良剂组合对广西岩溶地区铅锌矿区周边铅锌污染农田土壤中铅锌赋存形态及玉米吸收、累积铅锌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处理均显著提高玉米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显著降低玉米各部位Zn、Pb的含量及其富集系数,显著降低Zn由根系向茎叶的转运系数,而只有石灰+胡敏酸钠处理显著降低Zn由根系向籽粒的转运系数。5种改良剂处理均显著提高土壤p H值,降低土壤中Zn、Pb的水溶态、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及比例,增加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含量及比例。总体上,改良效应表现为:石灰+胡敏酸钠+硅肥+海泡石石灰+胡敏酸钠+硅肥石灰+胡敏酸钠+海泡石石灰+胡敏酸钠石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体内Zn的含量与土壤p H无显著相关(P0.05),但玉米体内Pb的含量与土壤p 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玉米体内Zn、Pb的含量均与土壤中Zn、Pb的水溶态、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和0.979。  相似文献   

10.
栗钙土施镍对小白菜的生物效应及其临界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确定Ni的毒害临界值,指导镍肥合理使用,研究了栗钙土施Ni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L.)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施Ni量低于25 mg/kg促进小白菜干物质积累,随施Ni量增加,小白菜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土壤施Ni明显增加小白菜茎叶和根系中Ni、Cu、Fe、Mn、Mg元素的含量,而降低Ca元素的含量,Zn元素的含量在茎叶和根系中分别表现为下降和增加;4种提取剂提取土壤中有效态Ni含量,均能较好反映植物吸收与生态危害状况,尤以DTPA提取的效果最佳。以生物减产量突变点为依据,暂定栗钙土壤中Ni的毒性临界值为:土壤有效态Ni含量为6.83 mg/kg(DTPA)、土壤全Ni含量为62.03 mg/kg、茎叶Ni含量为16.36 mg/kg。  相似文献   

11.
经DTPA预处理的灰棕紫泥土壤,在2—32ppm锌浓度范围内都能很好地遵从Langmuir吸附方程,其拟合线性关系很好(r=0.988~(**));未作预处理的土样虽也能较好地遵从Langmuir方程(r=0.947~(**)),但所适应的锌浓度范围变窄,为4—32ppm,且其吸附等温线分为两部分,只有后面主要一段才符合该方程。求取了方程重要参数b和k,预处理土样分别为0.078m.e./g±(=7.8m.e./100g±)和11;未预处理土样则分别为0.076m.e./g±(=7.6m.e./100g±)和10。经分析,在相同平衡溶液浓度条件下,两种土样在对锌的吸附方面显著相关(r=0.99~(**))。在探讨农耕土壤吸附锌的特征时,似以对土样进行预处理为优,而且本研究所用预处理程序并不影响原土类的主要吸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测定土壤有效铜、锌、铁、锰采用DTPA与M3提取的比较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西省晋南不同肥力的土样分别采取DTPA与M3提取,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效铜、锌、铁、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3提取剂提取土壤有效铜、锌、铁、锰测定值的重现性好、稳定性强。经相关分析,铜、锌、铁的提取测定值与DTPA提取测定值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用换算值代替常规分析值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可加快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速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田间试验初步研究了污泥农用对小麦、玉米大田作物及土壤环境影响以及污泥中痕量元素在土壤与植物可食部分之间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后,尤其是36t·hm~(-2)施用量时,土壤中Zn、Cu、Cd、Pb、As和Hg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但是施用污泥4.5至36 t·hm~(-2)后,除小麦籽粒中Zn、Cu含量和玉米籽粒中Zn、Cr含量显著增加外,其他痕量元素在小麦和玉米籽粒中的含量没有显著增加.作物籽粒中Zn含量与土壤中污泥施加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土壤中增施1t·hm~(-2)污泥,小麦和玉米籽粒中Zn的含量分别增加0.570和0.118 mg·kg~(-1).小麦和玉米籽粒除Ni和Pb的富集系数相近外,对其他痕量元素而言,小麦籽粒的富集系数显著高于玉米籽粒.从痕量元素的累积速率和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考虑,北京污泥中Hg是优先考虑控制的元素,但是污泥中Hg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大田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红黄壤、黄棕壤、砂姜黑土三类不同性质的土壤,用9个磷(P)水平(0-150ppm,均以P_2O_5计算).分别处理15天及30天.结果发现,几乎在所有P水平处理下的土壤,其有效锌(Zn)前15天表现抑制,含量低于本底值;30天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似乎受到促进,但因土质、pH值、本底Zn含量的不同,差异较大. 红黄壤的有效Zn含量与P水平在前15天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而黄棕壤和砂姜黑土则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30天后,红黄壤回升到2-3ppm,相关性不显著,而黄棕壤和砂姜黑土则呈显著直线正相关.三种土壤的有效铁(Fe)含量,无论是15天和30天,均与P水平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即表现抑制.有效铜(Cu)含量,在红黄壤和砂姜黑土,前15天以任何P水平处理均降到临界值以下,表现抑制;30天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略高于临界值,在黄棕壤,前15天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30天后则相关性不显著,其含量均高于本底值,表现促进,但低于临界值,属严重缺Cu.  相似文献   

15.
为资源化利用蚓粪,采用保护地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单施猪粪(PM)、单施蚓粪(EM)、单施化肥(CF)、不施肥(CK)4个处理,研究蚓粪(EM)对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蚓粪(EM)处理明显降低土壤有效锰含量,猪粪(PM)处理明显降低土壤有效铁含量,化肥能降低土壤pH值及提高土壤有效态Fe、Mn、Cu、Zn的含量.茄子盛果期,土壤有效锰、锌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效铁、铜与pH负相关性不明显;土壤有效锌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余微量元素的有效含量与有机质相关性不明显.土壤pH是影响土壤锰、锌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干巴菌是云南松林下最常见的菌根食用菌,能够促进云南松生长。对干巴菌进行菌根合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松林下干巴菌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对干巴菌生长土壤的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影响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的因素。结果显示:干巴菌表层生长土壤(0i)、内梅罗综合指数(Pz)均显著高于在土壤深度为10 cmi、Pz。当土壤深度为0-1,均高于临界值;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铁、有效硼的P i平均值分别为12.20、3.23、4.68、23.85、2.29,均大于1;5种有效态微量元素的Pz为23.34。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与pH值不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说明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较高的原因源于土壤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有机质。各有效态微量元素间也呈极显著相关,表明这5种元素存在着共生的关系。研究确定了适宜干巴菌生长的土壤环境中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为研究干巴菌完成“菌根合成”所需土壤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中Cd限量指标的推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采自福建省主要城市郊区耕地表层土壤和相应蔬菜可食用部分Cd含量的数据为依据,提出一种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中有害元素限量指标的推算方法.整个推算过程包括指标类型选择、高风险指示作物确定和限量推算3个步骤.与土壤Cd全量相比,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CaC l2-三乙醇胺(TEA)提取的有效Cd能更好地预测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因此选择DTPA提取的土壤有效Cd作为土壤Cd的指标类型.在15种供试蔬菜中,空心菜可食用部分对土壤Cd的富集能力最强,同时又是本区域消耗量最大的蔬菜之一,因此将其定为高风险指示作物.根据空心菜含Cd量与土壤有效Cd含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推算出来的土壤有效Cd的限量为0.1 mg.kg-1.通过土壤有效Cd与全Cd之间的回归方程可推算出相应的全Cd限量为0.6 mg.kg-1.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云南省陆良县植烟土壤及烟叶中铜、锌、铁、锰、硼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参照土壤微量元素丰缺标准,陆良县植烟区土壤有效铁含量(76.78 mg/kg)、有效锰含量(36.80 mg/kg)极高,有效铜含量(1.59 mg/kg)、有效锌含量(2.13 mg/kg)较高,有效硼含量(0.54 mg/kg)适中;烟叶中各微量元素含量都较为丰富,烟叶铜含量为0.12~62.99 mg/kg,与土壤有效铜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056),受海拔高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烟叶锌含量为12.62~162.26 mg/kg,与土壤有效锌含量呈极显著相关(r=0.084),受土壤有效态锌含量及土壤pH值的影响较大;烟叶铁含量为71.40~1 861.64 mg/kg,与土壤有效铁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081),受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烟叶锰含量为13.73~1 020.22 mg/kg,与土壤有效锰含量呈极显著相关(r=0.258),受土壤有效态锰含量、海拔高度、土壤pH值的影响较大;烟叶硼含量为0.58~75.17 mg/kg,与土壤有效硼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047),受海拔高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