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晋江深沪湾风口地段由于风沙和盐雾危害严重,导致木麻黄基干林带的营造十分困难。为了筛选出适宜的抗风、耐盐型木麻黄无性系,在晋江深沪湾风口地段进行5个木麻黄无性系造林试验。造林后当年12月对不同木麻黄无性系的生长量和成活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惠安1号木麻黄无性系的造林成活率(85.65%)最高,其次是粤8(74.80%),而平潭2号(69.72%)的成活率最低,但不同无性系造林成活率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造林后当年木麻黄不同无性系的平均地径、树高的大小顺序均为惠安1粤501粤8粤701平潭2,惠安1的平均地径(2.19cm)和树高(1.64m)均显著大于其他无性系,而平潭2的平均地径(1.59cm)和树高(1.28m)均最小,平均地径显著小于其他无性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蓄水渗膜袋造林后,树种造林成活率均比对照区平均高810个百分点,对苗木成活率有显著差异;而且各树种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地径、平均年新梢生长量均比对照区各树种高,但使用效果的差异不显著。对高2.010个百分点,对苗木成活率有显著差异;而且各树种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地径、平均年新梢生长量均比对照区各树种高,但使用效果的差异不显著。对高2.02.5m金丝柳、香花槐截杆苗木进行了蓄水渗膜装水量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每个植树坑穴中放置2个蓄水渗膜袋造林,对苗木的成活率提高最大。蓄水渗膜袋可在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3.
在乌江峡谷瘠薄山地的典型地段设立了两个造林试验点,采用不同的种植穴土壤覆盖保水措施进行了夹竹桃、柏木、刺桐、黄葛树、黄花槐5个树种的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穴覆盖措施对不同树种当年的植苗造林成活率及成活植株3年生时的保存率均产生显著影响,地膜覆盖的当年植苗成活率最高,而杂草覆盖保存率最高。种植穴经用杂草覆盖后,5个树种3年生幼树期的高生长都存在一定优势,不同覆盖措施对5个树种3年生幼树期的地径生长影响不大。试验结果表明:刺桐和黄花槐较适宜用作乌江峡谷瘠薄山地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4.
针对福建省四大风口之一的晋江市深沪湾,因修建沿海大通道占用基干林带导致风沙危害,2008年进行防护林修复未能成功的现状,于2013年重新启动修复改造工程,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先划分风口地段和土壤类型,因害设防设置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各种风障,缓解风沙危害,然后采取客土施肥固沙改良土壤,适地适树乔灌藤草组合,植被恢复取得良好效果。造林第3年,强风口路段木麻黄、富贵榕、黄槿、小叶榕等5种乔木树种保存率平均达80.6%以上,次强风口路段平均保存率达87.8%;灌木树种夹竹桃不仅保存率最高、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在乌江沿岸典型地段设立不同造林试验点,利用不同覆盖保水方法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对几个造林树种造林当年成活率、两年后保存率和3年生幼树生长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不同树种当年造林成活率均产生显著影响,地膜覆盖当年保存率比其它两种方式好,草覆盖苗木保存率较其它两种方法高。黄花槐、刺桐在乌江瘠薄地造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在福建南平开展杉木高世代良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当年年底容器苗的平均成活率为94.11%,比裸根苗高1.68%,两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后6年,容器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和保存率分别是8.71cm、5.43m和93.11%,比裸根苗高17.57%、13.46%和2.07%,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杉木高世代良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当年成活率高,造林后6年的保存率和幼林生长量也有较大优势,宜在杉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针对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等问题,在祁连山东段北坡干旱山区开展了人工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整地方式、不同树种和不同造林地对造林成活率均有显著差异,不同整地方式中平均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鱼鳞坑整地、短水平阶整地、穴状整地;不同造林地处理中,弃耕地造林平均成活率明显高于荒山草地造林;各树种当年平均造林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柠条90.5%、青海云杉74.5%、沙棘71.17%、爬地柏70.83%、祁连圆柏41.67%,3a保存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柠条88.17%、沙棘65.83%、青海云杉63.33%、爬地柏49.5%、祁连圆柏27.5%。  相似文献   

8.
2014年开始,在海拔900~950m高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采伐迹地中引种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H.Winkl),栽植后对其生长量在不同山体坡位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桦造林成活率平均达91.77%;保存率平均达87.50%,中坡的成活率、保存率为最高,不同坡位对光皮桦的造林成活率影响极显著、保存率影响显著。造林第3年的胸径生长量平均达2.13cm,树高生长量平均达432.53cm,不同坡位胸径、树高生长量是山体下坡最高,不同坡位之间的胸径和高生长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因此,光皮桦可考虑作为杉木人工纯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树种加以推广,但应选择中、下坡位,土层深厚的地段为好。  相似文献   

9.
闽楠阔叶树林冠下造林幼树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闽楠容器苗在阔叶树林冠下进行不同郁闭度(0.2~0.4、0.4~0.6、0.6~0.8)、不同坡向(阳坡、半阳坡、阴坡)造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对闽楠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影响不显著,郁闭度0.2~0.4、0.4~0.6、0.6~0.8的当年造林成活率分别达90.2%、90.6%、90.1%,保存率分别达86.1%、86.5%、86.2%;不同郁闭度对闽楠幼树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平均地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均以郁闭度0.4~0.6最高,分别达1.38㎝、1.32m。不同坡向对闽楠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影响不显著,阳坡、半阳坡、阴坡的当年造林成活率分别达90.1%、90.6%、90.0%,保存率分别达85.9%、86.4%、86.0%。不同坡向对闽楠幼树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平均地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均以半阳坡最高,分别达1.39㎝、1.31m。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寿宁县引种楸树(分根造林)试验区不同坡向、坡位3年生幼树的生长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坡位楸树分根造林的平均成活率为97.3%、平均树高为3.26m(其中当年抽高1.12m)、平均胸径3.11cm。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坡向、坡位各组楸树树高、当年抽梢高度、胸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存活率之间不存在着显著差异。种植楸树的坡向应选择南坡为宜,北坡则会影响其生长;种植楸树的坡位应选择下部。  相似文献   

11.
中林46生长健壮,耐假植,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干性强,蛀干害虫危害较轻,是四旁绿化和小片荒地造林的理想树种。采取适合其生长特点的育苗配套技术措施,即三大(大水、大肥、大行距>一深<深中耕>和全条利用<除去梢部20厘米外均可>,当年苗平均高4.17米,地径2.9厘米,留床苗平均高5.4米,地径3.7厘米,苗木出圃率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枫香苗木短截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枫香苗木短截与未短截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生长量明显提高,造林当年新梢平均高提高了70%,平均地径提高了28%;造林后第4年平均树高提高了37%,平均胸径提高了34%。方差分析表明,造林当年的新稍高、造林后第4年的树高与胸径3个调查项目的枫香苗木短截造林与不短截造林间生长量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只有造林当年的地径调查项目生长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永春县石鼓镇在2011年樟树造林时采取的不同辅助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造林辅助措施的樟树当年新梢生长量和苗木成活率高于常规造林.不同造林辅助措施樟树的次年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大小顺序与当年新梢生长量一致,均为:C>B>A,其均与常规造林的树高和地径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在干旱时期,采用保水剂和ABT生根促进技术进行樟树造林可以显著提高当年新梢生长量、苗木成活率,在雨量充沛的第二年对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五角枫困难地截干深栽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目是在以往困难地常规造林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经验,选择耐旱耐瘠薄防火树种五角枫,在西峡县的浅山丘陵区粗马骨石荒地及中低山以上的宜林荒山困难地造林,通过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试验,最终探索出提高五角枫困难地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试验证明,截干深栽造林比截干正常栽植成活率提高8.5%,比全株造林成活率提高28.1%,截干深栽当年新梢平均生长量比截干正常栽植提高22.1cm,比全株造林栽植提高44.7 cm。该试验的成功,为其他树种困难地造林提供了依据和经验,攻破了西峡县困难地造林技术瓶颈,合理有效地提高了困难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更为西峡今后困难地造林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以银中杨、河北杨、新疆杨、中林46杨、白腊、毛白杨大苗在宁夏引黄灌区惠农区的农田林网区造林,结果表明:银中杨适宜在宁夏灌区农田林网造林,成活率高于其他试验树种;采用200 mg/L ABT生根粉喷根,可以提高银中杨造林成活率10.14%;农沟和农渠均适宜于银中杨造林,二者造林成活率相差不大;在农沟上造林应注意选择地势高、排水通畅、含盐量低于4‰地段。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不同坡向、坡位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及胸径的影响。采用桉树组培苗木进行造林试 验,以1年生桉树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调查造林效果,记录样地坡向、坡位,并实测每 株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结果表明,坡向或坡向与坡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胸 径的影响程度均强于坡位,其中坡向对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程度最大;不同坡向对 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造林成活率受坡向的影响最大,不同坡位对桉树造 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坡位对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的影响较小;从阳坡、半阳坡、 半阴坡、阴坡光照依次逐渐减弱,桉树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0.83%、84.18%、77.34%、75.95%,平均 树高从8.59 m减小到7.57 m,平均胸径从6.26 cm 减小到5.43 cm;从阳坡到阴坡,桉树造林成活 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随不同坡位的降低,其变化不明显,但均在中坡 表现出最小值。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建瓯市丘陵山地引种邓恩桉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闽北的建瓯市3种不同坡位丘陵山地引种邓恩桉,结果表明:邓恩桉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邓恩桉可耐-4℃的短暂低温严寒。造林当年的平均树高达3.1 m,8年生邓恩桉生长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9.5 m和10.3 cm,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桉树速丰林标准。3种试验处理的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2.6%以上。8年生时,不同坡位对邓恩桉成活率与保存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林分保存率达到85.7%~88.2%,不同海拔(坡位)造林对当年生邓恩桉树高、胸径及8年生胸径、蓄积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对8年生树高的影响差异显著,海拔200m以下的中下坡引种邓恩桉较速生。  相似文献   

18.
水黄皮苗期生长特性和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加沿海造林树种,丰富沿海防护林种质资源,引进台湾防护林树种水黄皮种子并在惠安赤湖林场苗圃育苗。通过对水黄皮物候和苗期生长特性的观测,研究了水黄皮苗木年生长规律和生长期,结果表明:水黄皮播种后,苗木高、径生长过程表现为慢—快—慢的节律;6—10月为高、径的快速生长期,生长量分别为全年生长量的34%和50.74%。同时提出了水黄皮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海南省的琼中、昌江和乐东部分退耕还林地为对象,对其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和5 a的保存率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其中:橡胶树的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显著高于其它树种,分别为97.6%和92.0%,种间差异显著;槟榔的造林成活率与坡度呈负相关,是影响槟榔成活率的重要因素;5 a生木麻黄与小叶桉生长速度显著高于橡胶与槟榔,其平均胸径和树高分别超过7 cm和8 m,林分郁闭度在0.7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退化海岸防护林更新,提升防风功能,在沙质海岸木麻黄基干林带引种8个树种进行林下套种试验,并对其生长及防风效果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沙质海岸带虽然风大干旱、土地贫瘠,但台湾海岸防护树种和部分乡土树种在林下套种中,生长效果及防风效能均表现良好。引进树种均能较好适应沙质海岸木麻黄基干林带立地环境,造林成活率均达80%以上,其中台湾栾树(Koelreuteria elegans)、台湾海桐(Pittosporum formosanum)、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海檬果(Cerbera manghas)和潺槁木姜子(Litsea cubeba)5个树种套种5年的保存率均在80%以上;生长量、防风效能最好的为台湾海桐和水黄皮,可以在沿海防护林更新改造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