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丽水市务岭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经改造提标工程后的渗滤液处理工艺"MBR+NF系统+RO",出水能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  相似文献   

2.
凤凰 《绿色大世界》2012,(9):162-163
从城市垃圾填埋场以及渗滤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技术,为维护城市的环保和谐作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3.
对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来说,如果未采取防渗处理,则会导致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渗透至土壤及地下水中,造成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受到污染.鉴于此,以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污染现象为研究对象,对该垃圾填埋场区域内的土壤与地下水以及液体进行了随机取样,并检测样品,调研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土壤、地下水环境受污染的具体特征.结果表明: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家园,减少垃圾污染,对鄂尔多斯市气候、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因素进行了调查及分析,以确定在该市杭锦旗地区建设一座日处理量为2000t的垃圾填埋场。主要从填埋场库容、工艺流程、垃圾坝、防渗、渗滤液收集、隔离带以及封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设计研究。首先,根据鄂尔多斯市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场址,并确定填埋场工艺流程,库区采用多层防渗,防止渗滤液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其次,将属于洁净能源的垃圾分解产生的填埋气,经过管道收集并处理用于沼气发电,以节能减耗。此外,设计隔离带,减少了对周围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最后,针对垃圾填埋场空间有限的问题,提出了封场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5.
对回灌型填埋场进行改良,采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消纳生活垃圾,试验表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具有稳定时间短,渗滤液CODCr浓度远低于传统的土地填埋场,给后续的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设计及运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5~2011年兴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pH值、COD和BOD5浓度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已提前进入"老龄化"阶段,自2009年以来渗滤液中pH值稳定在7.73~8.24之间,且有增大的趋势;COD和BOD5均有大幅度下降,但仍保持较高值,两者间有明显的相关性;BOD5/COD的值介于0.48~0.19之间,可生化性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处理效果现状,以实现垃圾填埋场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对垃圾渗滤液的有效处理,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从垃圾渗滤液来源、特征与危害、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并总结了各处理方法的成功案例。探讨了未来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即配套新型处理剂或者新材料的组合工艺将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某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污泥为例,介绍了渗滤液的产生过程、处理工艺,分析了渗滤液中污染物可能的迁移路径.在此基础上,对渗滤液处理工程污泥的危险特性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污泥在腐蚀性、急性毒性、反应性、易燃性、浸出毒性及毒性物质含量方面均不具有对应的危险特性,渗滤液处理工程污泥不属于危险废物.探讨了同类项目可能存...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原位好氧稳定化是指向垃圾堆体内注入空气,将收集的渗滤液回灌到垃圾堆体,使堆体内的有机物在适宜的含氧量、温度、湿度、pH条件下发生好氧生物降解以达到迅速稳定化。以南方某垃圾填埋场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原位好氧稳定化施工建设,提出了关键的部分项施工要点,希望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渗滤液处理工艺现状,从单纯生物处理,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以及深度处理的复合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渗滤液处理技术.并提出了应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分类,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及处理方法,填埋气的产生及利用方式。分析了我国现存的垃圾填埋场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垃圾填埋场进行修复的两种技术:原位好氧修复以及异位开采修复,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垃圾填埋场的好氧修复处理的工艺流程及该项技术在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垃圾规划处理能力的持续增加和焚烧比例的不断提高,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日益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为适应管理新形势、新要求,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对垃圾处置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监管的建设意义、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针对垃圾处置循环经济产业园运营监管定位、监管内容及监管方式等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研发了一套新型组合工艺,经过罗定市垃圾填埋场晚期渗滤液的中试处理试验,并对工艺进行改良和优化,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各项出水指标基本达到规定的标准,在实际工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妥善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配套实施400t/d的渗滤液处理站,采用MBR+DTRO组合工艺处理了垃圾场渗滤液,经调试正常后系统产水率平均约75%,使系统出水稳定达标。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渗滤液老龄化趋势明显,COD浓度较设计值下降了约16%,氨氮浓度较设计值上升了约28%,提出了设计阶段应预留足够的保险系数。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2月22-25日,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肖小兵总工程师、工业一所张忠涛所长、胡广斌副所长等一行6人组成的调研组,赴广西崇左就龙赞东盟国际林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开展调研工作。广西崇左龙赞东盟国际林业循环经济产业园由崇左市人民政府和广西崇左驰普家居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  相似文献   

16.
发展循环经济 创建生态新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高新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加快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借区域扩大带来生态建设优势,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道路,建设高标准、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新区和新城区,并创建成为APEC科技工业园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7.
对中山市新安村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现状调查,分析了垃圾填埋场的地形特征和适生植被,从微地形改造、植物选择和后期养护3个方面入手,针对采用HDPE膜等结构防止雨水渗入垃圾堆体引起渗滤液污染土壤的填埋场,提出了选用须根系树种,减少对垃圾填埋场膜结构的破坏,必要时对膜结构进行加固保护,充分利用填埋垃圾的降解沉降营造微地形的动态景观,同时注重后期的管养,依据后期沉降进行后期的景观提升和改造,以最终实现垃圾填埋场的绿化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垃圾填埋场植物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体污染、土壤污染、垃圾渗滤液、最终覆土层厚度、最终覆土层的土壤特性等),介绍了垃圾填埋场植物生态修复机理、生态修复的概念及生态修复过程中应注重的生态学原理。结合淮南市大通老垃圾填埋场实际情况,并参照国内外垃圾填埋场植被重建的一般步骤,探讨了淮南市大通老垃圾填埋场植物生态修复的可行性和总体方案,确定了以本土植物为主,适当搭配外来物种,兼顾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植被重建的实施方案,并进行了效益评价分析,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命终期封场的生态恢复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陆卫民  宰正浩 《绿色科技》2013,(12):191-193
指出了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经稳定化处置后进入填埋库的作法,不能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2008)的要求,经过对比新旧标准的差异,对常熟市南湖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了防渗系统改造、增加分坝区和渗滤液导排系统,达到了新标准关于飞灰卫生填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臭气是影响六里屯填埋场及周边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臭气成分主要包括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甲烷等。利用微生物技术对调节池进行了臭气治理,采用惰性填料和生物填料结合的方式,通过添加活性污泥、调节进气量、保证其温湿度及pH值等途径,使调节池出气浓度及周边环境均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有效治理了渗滤液调节池臭气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