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徐州五山公园内的广山边坡修复工程为例,探讨了以地形改造、砼筑围堰、筑造种植槽为基础建设的高陡边坡复绿施工方法,经观察,该项边坡绿化工程后期边坡稳定性佳,植被生长良好且逐渐覆盖整个边坡,边坡复绿效果好,为高陡岩质边坡生态复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人为干扰下造成的山体不稳定边坡,归纳总结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根据边坡的不同类型提出合理的生态修复模式。旨在为山体绿化、不稳定边坡的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作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对提高岩质边坡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广西南宁园博园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工程为例,通过充分考虑项目当地气候特点、土壤地质及植被状况,采用生物活性土壤绿化法对天然岩质边坡进行生态修复,包括从前期地形清坡、植生条铺设与挂网再到活性土喷播等施工工艺。建植期植被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近自然生长,并与周围景观高度融合,实现岩质边坡植被修复的目标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公路边坡生态的稳定性影响着公路周边环境质量,加强公路边坡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助于提高公路建设和发展水平。该文论述了国内外公路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现状,总结了常用的生态修复技术,提出要依据区域地理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同时概述了生态修复评价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在公路边坡生态修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后续深入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郴州市青年大道煤矸石土壤结构边坡绿化为案例,提出了利用园林绿化技术进行煤矸石废弃地景观改造与生态恢复的方法,并调查了所改造的效果。结果表明:煤矸石边坡植被修复后形成了以邓恩桉、杨树、栾树为主体的植物群落,生态系统能够自我维护,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防止水土流失和恢复生态环境是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绿化的主要目的.本文针对湖南省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边坡的现状,介绍了主要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一客土喷播,以实现湖南省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与绿化.  相似文献   

7.
石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山体缺口的边坡又可分为土质边坡和石质边坡。土质边坡应先保证边坡的稳定,然后采用植树、种草或者"喷草+乔、灌木"等措施恢复植被。国内在土质边坡绿化方面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此不再讨论。下面仅对石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技术作一探对。    相似文献   

8.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边坡复绿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复绿的效果差异性大。襄阳市近几年实施了大量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项目采用了多种修复植被及修复工艺。其中襄阳市真武山南部山体边坡复绿工程,生态修复坡面宽200 m,坡面高15~63 m,绿化面积约6500 m2。裸露山体坡面采用挂网、坡顶种植悬垂植物、坡脚种植攀援植物对坡面进行绿化,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滴灌养护系统。施工后坡面复绿效果好,绿化率高,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上取得了成功。总结了其主要经验是绿化方法合理、植被生长与矿山条件相适应、滴管系统有效、养护得当,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干旱地区沙砾石河道治理中的泄洪区和蓄水区设计、建设方法以及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方位、负荷、墙体、基础底部处理、拦水坝、控制闸阀、进水口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河道生态修复灌溉设施的设计安装以及平面绿化、坡面绿化、墙体绿化和水体绿化几种绿化模式的选择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老青山"五采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工程防护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构建老青山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修复设计理念与方法,按照不同的生态功能分区,分别选取不同的工程措施、绿化模式、浇灌方式等进行生态修复,包括场地治理、植被修复和管理利用等设计方法和内容,并重点阐述植被修复设计中的纯植被修复区、坝体植被修复区、坝顶填土植被修复区、边坡治理植被修复区、园林景观绿化区等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工程措施、具体植物配植模式及给水设计方法。在力求达到良好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景观效果,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笔者紧密结合生态新城内涵,以花山生态新城花城大道为例,探讨了自然、生态、立体的道路绿化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为自然生态型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边坡生态恢复方案的研究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边坡分类方法和边坡绿化特点的分析,提出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的生态性、景观性、安全性、经济性原则;根据这些原则,研究对比现有各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种类、原理,总结出不同边坡类型适用的技术,提出了一套较全面的边坡生态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生态袋又称植生袋,因其使用简单方便,植物出苗率高,坡面绿化效果持续稳定,是荒山、矿山修复、公路等边坡绿化中重要的施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些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原地貌损毁面积大,开挖产生大量高陡边坡,传统的喷锚支护形式显得与周边生态环境极不协调。文章以山西垣曲抽水蓄能电站边坡植被混凝土技术进行修复为例,对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条件、材料要求、施工工艺等进行介绍,以期为同类工程的边坡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三维网植草技术是我国引进的公路边坡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通过该技术在新台高速公路的实验和推广,解决了边坡(尤其是5m以上的高边坡)防护和绿化兼顾的问题,不仅大大加强了路堑边坡的绿化面积,改善了自然环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投资。边坡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工作在观念和技术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省庆元县废弃铅锌矿PD478平硐口堆碴边坡为例,结合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开展边坡碴土体、死亡植株、下方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理化性质调查,分析影响造林制约因素和造林的可行性,并采取隔离种植、有机改良和全覆盖植被的营林技术进行修复实践。结果表明,边坡绿化效果良好,植物均生长正常,而且边坡下水体Pb含量由修复前的0.300 5 mg·L-1降到修复后的0.005 0 mg·L-1、Zn含量由修复前的69.585 0 mg·L-1降到修复后的0.700 0 mg·L-1、Cd含量由修复前的1.959 1 mg·L-1降到修复后的0.001 7 mg·L-1,取得了非常明显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紫穗槐在公路边坡上的应用技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穗槐由于其许多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及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在黑龙江省目前主要应用在公路边坡护坡绿化。文章主要介绍了紫穗槐在公路边坡护坡应用的种子直播与植苗栽植技术,同时介绍了其2种主要应用模式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的绿化正日益成为生态绿化建设的主要场所,以金华市级中心镇曹宅镇为例,分析了小城镇生态绿化景观的现状特点,提出了生态绿化景观规划的技术路线,生态绿化景观规划的具体技术布局及相应的建设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长久以来,鉴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治市开挖了许多采石场。由于长时间的开采,大量山体被开挖,形成裸露的岩石创面,生态植被遭到破坏。为了改善环境,修复生态,再造绿色景观,从2009年开始我们借鉴外地治理经验,结合长治市的实际情况,在主要通道干线两侧的采石边坡绿化中实践总结出回填客土,植树绿化法;削坡填石,覆土植树法;砌石筑池,栽植爬山虎法等三种治理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藤本植物在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中的护坡固土、涵养水源能力突出,是破损山体修复的优秀植物材料。结合济南地区特殊的山体环境特点,以五叶地锦、扶芳藤、金银花等藤本植物,对其在济南破损山体边坡的生态修复中的景观应用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推动济南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