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结合研究区域的特点选用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和旅游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以重庆市38个研究单元为例,研究了该区域2008年、2012年以及2017年3个时间点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发展水平,并借助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建构了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函数,分析了重庆市2008年、2012年和2017年3个时间点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度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重庆市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高、低等级差异悬殊,中心区域的协调性较好,呈现出空间极化特征。整体上看,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性由中心区域向周边呈阶梯状递减。  相似文献   

2.
根据旅游生态位理论,建立了包括旅游资源、社会经济、旅游市场、旅游环境和网络关注度5个维度的鸭绿江流域旅游生态位测评体系,运用Excel和ArcGis10.2软件评价了2011~2016年间鸭绿江流经四县市的生态位态势情况,并分析了2011~2016年间各维度生态位的演变情况。研究发现:(1)四县市旅游综合生态位具有一定空间差异但差距在逐渐缩小。(2)集安市和宽甸满族自治县旅游综合生态位始终位居前两位,在鸭绿江旅游市场竞争中竞争力较强,临江市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生态位得分不高,旅游发展潜力较大。据此对四县市进行了重新定位,并提出了四县市旅游开发的竞合策略,以促进鸭绿江旅游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熵权模糊物元模型,从旅游现实竞争力和旅游竞争潜力2个方面构建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对我国大陆31个省份进行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测度,结果表明:1)旅游业绩以及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是目前影响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2)目前我国各省份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整体较弱,处于不同等级竞争力的省份分布不平衡,大体呈“金字塔型结构”。在此基础上,文中将各省份森林公园旅游竞争力划分为9种类型并分析其发展路径,指出“可持续发展型”是发展森林公园旅游的最终目标,但不同类型省份的发展路径应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基于滨州市2013~2018年的统计年鉴数据,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滨州市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滨州市的生态经济质量不断提升,各市区县的生态经济状况由高到低依次为邹平市、滨城区、博兴县、无棣县、沾化区、惠民县、阳信县。可为研究制定滨州市城镇化和生态经济领域高质量的发展行动规划和战略决策方案提供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旅游活动的开展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旅游城市生态评价可以了解其生态系统健康、平衡、良性循环状态,明晰其生态发展变化的特点和未来趋势。对旅游城市生态综合指数评价法、旅游城市生态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法、旅游城市生态足迹评价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这3种方法同时使用,可以克服单一评价方法本身的一些缺陷,能从不同角度互为补充、较完整地反映旅游城市的生态状况。利用这3种评价方法,对桂林旅游城市进行生态评价,结果为:桂林旅游城市生态状况处于"临界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县级生态状况评价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我国不同地理区县的整体生态状况在同一水平下做出横向比较,采用RS与GIS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选取适当的生态状况指标,构建适用于不同地域单元之间的县级生态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态评价模型,选取辽宁省铁岭县、天津市武清区、宁夏盐池县与湖北省夷陵市4个区县做为试点单元进行生态状况评价与比较.评价结果:整体生态状况从好到差依次为夷陵市、铁岭县、武清区、盐池县.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潼南区把"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作为潼南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旅游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分析了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吸引国际国内旅游者眼球的大景区缺乏,旅游产业链开发力度薄弱,"互联网+旅游"融合力度不够好,社会资本对旅游产业投入不足,与重庆市其他区县、周边地区相比,未来潼南旅游发展的压力增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需要实施景区开发战略,推进潼南旅游发展的长远谋划;打造"中国·潼南陈抟国际文化节",吸引世界旅游者的目光;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潼南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期创新旅游发展业态,提升潼南旅游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各个区县的公路交通为研究对象,运用G 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重庆市公路网数据,采用公路网密度,公路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3个指标,研究分析了重庆市公路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重庆市整体的公路网密度为0.306km/km2,南岸区公路网密度最大,为0.812km/km2,酉阳最小,为0.176km/km2;干线影响度大于8.0的基本处于重庆市西部,小于1.0的区县有城口、巫溪及丰都;区位优势度从0.5到3.0不等,且西部区县大于东部区县;重庆市公路交通优势度区域差异比较明显,西部区县的交通优势度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并且交通优势度为突出、显著、中等的区域绝大部分处在重庆市西部地区,交通优势度的差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处于各种等级的区县大部分都呈现出了空间集聚性,并没有太多的分散分布,主城区交通优势度非常突出,是重庆市的增长极,起着带动经济发展以及辐射周边区县的作用;重庆市县域的交通优势度的基本格局是由国家及地方政策、自身经济发展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林业资源管理》2015,(5):145-150
以黑龙江省新青白头鹤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最小二乘法模型计算了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了评价指标综合的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并通过评价指标的测度和调查,计算出了案例地旅游生态健康评价分值。研究表明:新青白头鹤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健康指数为7.600分,处于健康水平;建议从构建旅游生态健康目标管理机制,实施旅游环境审计制度,完善旅游生态监测和预警体系,构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鼓励旅游社区参与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案例地旅游生态健康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0.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包括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怒江坝2个部分,总面积约1 000km2,其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内涵深刻、旅游资源相对集中.根据GB/T 18972-2003标准评价,本区百花岭-江苴为特品级旅游资源区,有优良级38处,普通级10处.分析了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重庆市花卉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花卉旅游资源是花卉旅游发展的基础,对花卉旅游资源现状的研究是进行资源普查、评价以及科学合理利用的前提。对重庆市花卉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并对具体的资源类型进行了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型过度强调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已无法满足评价对与生态环境有较强依赖性的生态旅游资源的需要。基于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适应当前生态旅游发展需要的生态旅游评价模型,指标突出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包括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区域条件、开发潜力和生态环境健康4个方面的内容。以江苏省36个主要的生态旅游区为例,运用熵值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中的和积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评价结果将这36个生态旅游区进行了分类研究,证实了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在生态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程鹏  桑和会  罗宁 《林业科学》2004,40(4):27-32
选用当前国内外常用的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模型 ,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分析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重要相关因子现状 ,找出干扰和影响安徽省森林生态的稳定与发展的因素 ,初步构建了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咨询法 (德尔菲法 )计算出约束层与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权重 ,调查 6个不同类型区县各指标现状值 ,分析评价其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并进行了排序 ,并据此评价建设单位不同时段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效果及其与标准 (目标 )值的差距 ,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李霞 《绿色科技》2020,(3):197-200
对重庆市直辖以来的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有关旅游数据进行相关性研究,研究间隔周期为5年,结合使用GIS、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相关系数为0.99,说明重庆夜间灯光指数与有关旅游数据呈高度及显著的相关性,估算得到的旅游数据密度能够从一定层面反映重庆旅游发展状况的宏观分布现状,可为重庆市作出后期的旅游发展空间分布、相关决策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统计了重庆市A级旅游景区在线销售、网络覆盖、社交媒体应用三个方面的情况,分析了目前重庆市A级景区"互联网+"模式发展状况。并从重庆市A级景区发展现状中存在的投入少发展滞后、模仿较多创新度低以及技术层面受限三方面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与创新和建设多元化、个性化的"互联网+"模式的具体方法,希望对重庆市A级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重庆市辖区县绿色基础设施(GI)景观破碎化及驱动机制,以成渝城市群重庆市辖区内22个区县为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景观破碎化指数、回归模型及聚类分析法,分析GI景观破碎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10—2018年,重庆市多数区县耕地、林地和水体面积显著减少,草地略有增加,建设用地显著增加;(2)重庆市多数区县GI网络结构要素中核心区和连接桥占比在80%以上,景观组成中耕地、林地和水体面积占比在90%以上;(3)GI景观破碎化指数均值为53.65%,整体破碎化趋势明显,核心区林地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维度的主导驱动因子,其次是核心区耕地、连接桥草地,人口增长率为城市扩张驱动力维度的主导驱动因子,其次是公路密度增长率与GI景观破碎化显著相关;(4)基于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分为GI高、中、低压力区县,GI高压力区县为核心区耕地、建设用地增长率与GI景观破碎化显著相关,GI中压力区县为连接桥林地、人口增长率与GI景观破碎化显著相关,GI低压力区县景观破碎化较低,无明显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7.
王萍 《林业调查规划》2024,49(1):192-196
陕南位处秦巴山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安康市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保护地,康养旅游成为最佳生态旅游产业。结合各地康养旅游研究成果和经验,在对陕南安康市康养旅游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外部挑战选取14个指标层,采用AHP分析法构建安康市康养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评价指标权重。评价结果表明,战略点G(0.005,0.002 8)位于第一象限,安康市康养旅游竞争力选择增长型战略,以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助力美丽安康建设。提出建立“安康康养旅游生态区”,打造安康市康养旅游品牌等增强安康市康养旅游竞争力策略。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地调查法、Delphi法和AHP法,建立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以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运用旅游生态位重叠模型从生态位视角评价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竞争。研究表明: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为0.190 4,说明它们之间旅游竞争总体上并不明显;但在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等一级指标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320 5和0.327 5;在资源区位、基础设施服务、旅游信息服务等二级指标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623 2,0.487 0和0.471 0;在娱乐、购物、内交通畅通性、通讯网络建设程度、宣传促销力度和资源环境保护状况等三级指标方面,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953 5,0.608 1,0.540 7,0.637 9,0.615 2和0.993 6,说明它们在上述指标存在旅游竞争。在以后旅游发展过程中,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应该尽量避免上述指标旅游竞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处于探索阶段,尚缺乏开发模式的有效样本和实际应用问题研究。珠海三角岛是全国首个采用“公益+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的无居民海岛。整岛的保护与开发规划采用了生态修复、营造多元景观和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的策略,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摸清生态本底、管理维护水资源、构建生态循环系统,重塑全岛生态安全格局;立足自身特点,打造景点、游线、景观界面多元化的景观;基于点轴发展模式,打造特色文化主题,串联周边景区,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未来,我国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建设应在坚持规划引导、发挥资源优势、完善政策立法、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20.
旅游生态足迹是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和工具。文章在分析国内大量旅游生态足迹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学者主要从旅游生态足迹理论与模型、实证研究和动态分析等三大方面展开研究,且旅游生态足迹研究呈现一定趋势,最后提出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动态预测,不断完善数据资料收集,多指标结合共同评价旅游地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