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VOCs作为大气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质,在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被广泛重视,并分别出台了地方标准和相应的收费政策。从京津冀三地VOCs排放的环境政策出发,分析了其排放标准和收费政策的异同点,对其中存的问题提出了思考:未来要促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需结合新时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形势,在京津冀联合标准制定的模式下,统筹国家—地方标准制定要求,在标准制定限值和执行时限上体现差异化管理。同时结合"博弈论"理念,摒弃属地治理的弊端,在合作收益、合作成本上做好研究工作,以更好地实施区域环境的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声音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引领作用,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已然形成"世界大气污染治理看中国,中国看京津冀地区,京津冀看北京"的局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清洁取暖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煤改电、煤改气,而是对煤炭、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等多种能源形式统筹谋划,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热源侧的单方面革新,而是整个供暖体系全面清洁高效升级。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地进行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治理成为人们的当务之急。基于此,分析了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危害,针对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问题的处理措施进行了重点的讨论,提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哈尔滨市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应从源头治理,严格控制污染源;强化政府的责任,加强政府监管;加强绿化,多种植树木;从我做起,减少雾霾等方面治理大气污染的建议,以期为哈尔滨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沙化土地治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是河北省及京津地区沙化土地最为严重的地区,加快治理沙化土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构建京津冀生态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分析该区沙化土地现状,提出了治理沙化土地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赵婷  张丽丽 《绿色科技》2019,(16):66-67
指出了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恶化,为此,提出了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路径,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多元激励机制,以形成自励式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7.
以全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结果数据为基础,应用森林碳库专项调查建立的碳计量模型和参数,结合历次森林资源清查成果数据,估算了2020年京津冀地区林地和其他生物质碳汇量,测算了重点生态工程和重大战略实施区对京津冀地区碳汇量的贡献。结果表明:1)2020年京津冀地区林地碳汇量23.918Tg CO2/a、散生木和四旁树等其他生物质碳汇量0.467 Tg CO2/a。林地和其他生物质碳汇量中,乔木林地所占比例最大;京津冀地区3个省(市)中,河北省林地和其他生物质碳汇量最大,天津市最小;生物量碳库贡献最大(92.13%);“一直为林地的土地”产生碳汇量贡献最大(87.67%),其中“一直为乔木林的土地”产生的碳汇量占79.78%。2)通过3个重点生态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和1个重点战略实施区(京津冀协调发展区)对京津冀地区林地碳汇量贡献的测算分析可知,“京津冀协同发展区”贡献率最大(65.31%),其次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其贡献率分别为37.55%和34.16%;三北防护林工程...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地区陆续出现重度污染天气,华北中南部、黄淮及陕西北部等地出现轻雾或大雾天气。此次雾霾天气多发频发,持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同时,进入冬季取暖期,北方地区城中村及广大农村大量的劣质煤散烧问题严重,也成为当前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是沧州市国土绿化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今春以来,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三年行动任务目标,沧州市将造林绿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决战之举聚力大规模国土绿化,狠抓绿色廊道改造提升、城郊林带建设、大方大片造林、水网水系绿化、  相似文献   

10.
国内首台智能手机回收机,全自助回收废旧手机;节水率高达84%的水龙头;一台烹饪机器人2分半炒出一盘虾仁……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众多贴近民生的节能技术和产品集体亮相大受欢迎,也让观展的京城百姓得以近距离感受更加节能节约的生活方式。今年节能展有许多新亮点,"京津冀共同行动"醒目呈现,"大气污染治理"成关键词。一走进1号馆,记者就看见"清洁空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行动"的大屏幕,屏幕一侧实时播放着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的实况。  相似文献   

11.
《河北林业》2014,(8):1-1
7月25日,京津冀和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提升京津冀和内蒙古区域林业发展水平,为改善首都地区生态环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创造更大的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赵树丛说,加强京津冀和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率先在生态领域取得突破,是林业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通过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改善首都地区生态环境。国家相继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太行山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还在退耕还林、湿地保护和造林、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主要运用在水污染治理中,它的基本原则是"谁损害谁赔偿,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但是基于大气污染的特点,大气污染生态补偿在这一原则的运用上,存在着一些特殊之处,即损害主体不明确、保护主体来源众多、常态化机制的特点。南京市建立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能够完善现有的大气污染治理体系,解决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短缺问题,防止政府运动式治理问题。分析了南京市目前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来源,包括燃煤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扬尘与其他污染,提出了南京市适宜建立以市场化模式为主、政府强制手段为辅的大气污染生态补偿路径,将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作为重要支柱,辅以生态补偿保证金、财政补贴、优惠信贷、生态补偿专项基金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的发展,大气污染已成为一种公害。因此,治理大气污染就摆在了首要位置。全国每年用于大气污染的治理费用达10亿元之多,但大气污染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课题,如温室效应、酸雨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众所周知,绿色植物对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减少噪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它对扩大环境自净能力,增加环境容量,减少大气污染有着多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治理首都大气污染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打一场治理大气污染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5.
<正>京津冀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才能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多方面都应寻求更高层次的突破创新,毫无疑问其中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引人关注。近年来,京津冀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继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周围地区绿化、太行山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并加大对退耕还林、湿地保护和造林、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支持力度,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随着京津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关人士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了解到,当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l水污染治理。以“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和全面建立大中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为发展重点,重点开发解决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所需的控制技术及设备。二大气污染治理。重点解决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的大气污染综合整治问题,重点发展控制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技术和设备。3生态环境治理。以长江上中游地区、黄河上中游地区、风沙区、草原区和重点生…  相似文献   

17.
以京津冀地区植被资源实测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基于"3S"技术,结合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对京津冀地区植被分布时空格局进行了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可能造成植被分布现状的各因子进行分析,并研究各因子与植被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借助ArcGIS软件得到京津冀地区植被分布区划图,为京津冀地区植被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杜庆萍 《绿色科技》2014,(2):199-200
指出了城市大气污染已经成为目前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在立足对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象的表现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以破坏生态环境做为代价,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导致了我国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从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及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分析了在治理大气污染时存在的问题,根据原因,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水资源压力,水资源分布呈现南北不均衡的空间格局,京津冀地区属于全国范围内的严重缺水区域,人口压力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结合城市化进程的视角梳理京津冀地区的人口规模变化趋势,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面临的人口和水资源约束的现实矛盾.运用数据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京津冀13个城市的生活用水量特征,包括人均水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