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2010年采用筛选出表现良好的优良品种,连续3a对在试验点各品种的造林成活率、抗寒性、病虫害、年生长量、产叶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从立地类型来看,立地类型不同,则抗寒性、病虫害发生情况、年生长量、产叶量略有不同,孔家寺的好于三塬苗圃;(2)在同等管理条件下,热量是影响产叶量的主导因子,海拔低、气温高,生长季长,长枝和中长枝数量多,且叶片发育充实,产叶量高。(3)综合分析,除田河3号外,其他品种表现均良好,在我州海拔1 615m以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延安树木园引种的奥地利黑松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叶芽开放期比乡土树种油松早8 d;展叶期比油松晚11~16 d;新梢开始生长期,奥地利黑松与油松相差近1个月时间,封顶期9月6~10日。奥地利黑松幼苗根系发达,直根长、侧根粗壮、层次明显,鲜质量大,苗木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与油松形成鲜明对照,是荒山造林的好树种。31 a生奥地利黑松高生长速生期出现在第15~20 a,生长量占树高的32.1%,比较而言,奥地利黑松树高生长较慢,胸径大于油松,材积年生长量是油松的2倍。  相似文献   

3.
连续3a研究了不同覆盖保水方法对辐射松(Pinus radiate D.Don)造林及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塑料薄膜覆盖比对照造林保存率提高12.2个百分点、苗高生长量提高11.9cm、地径生长量提高0.57cm,石块覆盖比对照造林保存率提高12.2个百分点、苗高生长量提高9.3cm、地径生长量提高0.39cm。(2)塑料薄膜覆盖的幼树提早20d左右萌动、延迟15d左右停止生长,石块覆盖幼树提早10d左右萌动、延迟7d左右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乡土针叶树种油松和黑松作对比,研究了从美国引种的12年生美国白松的物候期及新梢、针叶的生长特性。以Logistic方程拟合3种针叶树新梢和针叶的生长,并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确定各树种新梢和针叶的速生期和速生点。测定了3个针叶树种的径、高年生长量。结果表明,美国白松在山东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生长期比油松和黑松短,但生长迅速,年生长量比较大,是一个值得引进并扩大栽培的速生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5.
6个南方型黑杨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南方型黑杨3个已知无性系、3个新无性系的2根1干苗和当年扦插苗每10d的苗高、地径生长量的定株监测,得以比较各无性系苗木旬生长曲线的差异;根据各无性系年生长节律变化,划分苗木生长时期,为苗圃的水肥管理提供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气温对银杏生长量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研究,气温对银杏生长量有一定的影响,日均温达15℃时银杏开始生长,达25℃开始停止生长,生长期达2个月左右。加强经营管理,其生长潜力可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酸枣直播后当年苗木的生长规律,开展了不同播种时间出苗率、生长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酸枣的高生长量主要取决于酸枣的播种时间。直播Ⅰ(4月25日)和直播Ⅱ(5月6日)高生长量之间无差异,与直播Ⅲ(5月16日)之间有差异,直播Ⅰ和直播Ⅱ较直播Ⅲ高生长量分别提高24.7%和21.8%;不同播种时间之间在酸枣苗粗度生长方面差异显著,4月下旬播种的地径生长量最大,5月上旬播种的次之,5月中旬播种的粗生长量最小;酸枣直播建园在该区域播种时间应以4月下旬或5月上旬为宜;酸枣幼苗抽梢展叶后进入初生期,生长35~42d,之后进入速生期,快速生长50d,地径快速生长期在7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8月下旬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8.
毛竹发笋与幼竹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崇阳毛竹为研究对象,在毛竹生长较好的林分内进行标准地设置与调查,对笋体出土与毛竹幼竹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崇阳县毛竹在正常情况下的出笋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持续35 d左右。在出笋期间,各天出笋率和退笋率均服从正态分布。从笋体出土到地径生长停止为止,地径生长期约为25 d,表现出"S"生长节律。从笋体出土到毛竹竹高生长停止,毛竹高生长期约45 d,比地径生长期长约20 d,毛竹幼竹高生长过程出现昼夜节律,其竹高生长过程符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可将幼竹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笋体出土期(第1~13 d)、幼竹较快速生长期(第14~25 d)、幼竹快速生长期(第26~35 d)及幼竹形成期(第36~45 d)。毛竹各生长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如地径与胸径为线性相关,地径与竹高以及胸径与竹高均为幂函数相关。依据毛竹发笋与幼竹生长规律,提出了维持毛竹林分可持续经营相应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以30个桢楠优树的半同胞子代家系1.5 a生苗木为研究对象,测定苗高、地径和当年生新梢长度等生长量,分析各家系苗期的生长状况,初步筛选适宜四川复杂立地环境及气候条件的优良桢楠家系,为桢楠遗传改良及后期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当年生新梢长等3个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性状均受到强遗传控制,且3个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苗高、地径生长量,筛选出6个苗期生长较快的优良家系,其中崇州古寺2号家系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0.
印楝人工幼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楝幼树生长1a抽3次梢,即春梢(2-4月)、夏梢(6-8月)和秋梢(10月)。幼林树高、地径的连年生长量在栽后第1a最大,第2a最小,以后各年较一致。1a中印楝季节性生长分为3个时期,即滞生期(1-3月和11-12月),生长量较小或生长停缓;生长期(4-10月),生长量明显;快速生长期(5-8月),树高的生长高峰出现在7、8两月,占全年生长量的62.1%,地径的生长高峰开始比树高生长高峰早,结束得晚。月平均温度对当月树高、地径生长量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程度;月平均降水对当月树高生长量的影响也达显著程度,但对当月地径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月平均温度对树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较月平均降水量的大。造林保存率较高;定植后第2a结果株率为53.3%,到第4a为93.1%。  相似文献   

11.
用Logistic方程对欧美杨107号等5个主要杨树品种1年生插条苗的年高生长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能很好地表达5个杨树品种的苗高年生长动态,相关系数均达0.98以上;苗高生长期可划分为3个阶段,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日生长量最大时间出现在第120 d左右,速生期出现在第93 d和142 d之间,持续50 d左右,占整个生长期的约24%,但生长量却约占年总生长量58%.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苹果园土壤水分管理提供依据,以‘长富2’苹果为试材,选取粘壤土平地、粘壤土梯田、壤土平地、壤土梯田、沙土平地、沙土梯田、上层壤土、下层尾矿砂平地7种不同立地、土壤类型苹果园,研究其对土壤含水量及苹果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粘壤土平地的土壤含水量均极显著高于沙土平地、沙土梯田、上层壤土下层尾矿砂平地的土壤含水量,沙土平地、沙土梯田的土壤含水量均极显著低于其他立地、土壤类型。各立地、土壤类型长、中、短新梢均只有一次生长,迅速生长期基本一致,在4月初到5月底;除沙土平地和沙土梯田类型外,其他5种立地、土壤类型徒长新梢均出现了二次生长,第1次迅速生长期与其他新梢一致,第2次生长期在7月至8月。不同立地、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与苹果各类新梢长度均呈正相关,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的时期多出现在新梢生长高峰期,其中,4月22日至5月13日,壤土梯田、沙土平地的土壤含水量与长梢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8、0.966,5月14日至5月31日,壤土梯田的土壤含水量与徒长新梢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986,壤土平地的土壤含水量与长梢长度的相关系数为0.980。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云南红豆杉种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进行了云南红豆杉多种技术措施的种植试验。结果显示在此气候区立地条件是影响云南红豆杉生长的重要因素。采取修剪、施肥及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对植株生长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表明在云南的南亚热带乃至热带北缘地区不宜大面积种植云南红豆杉。可选择立地良好的小环境行小面积种植。经试验发现修剪能促进云南红豆杉植株新梢的生长,修剪留高50 cm最有利于新梢生长。另对云南红豆杉幼树进行了月生长过程观测,结果表明树高年生长量达30.4 cm,平均月生长量达2.53 cm,树高生长与月份显著相关;地径年生长量达0.35 cm,平均月生长量达0.029 cm,地径生长与月份显著相关;新梢年生长量达37.6 cm,平均月生长量达3.42 cm,也与月份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清河北杨胸径生长规律,1986—1987两年来,我们在延安树木园标本区设立了观测点。观测对象为7—8年生河北杨,共20株。每年春季从4月下旬开始,每旬观测1次。观测项目有胸径生长量、新梢生长量。两年的观测发现:在当地正常气候条件下,河北杨径生长量从5月上旬开始,9月下旬停止。生长期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5月份为生长初期,这时多风少雨,气温高,气候干燥,土壤干旱,又适河北杨的花期,消耗大量养分,径生长缓慢;6月上旬至8月中旬为速生期,此期间气温高,降雨多,空气湿度大,径生长量约占全年生长量的80%,此期间新梢生长开始减缓,径生长量进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东部黑核桃不同家系幼树年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引进的3个家系美国东部黑核桃4-5年生幼树的年生长节律及物候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黑核桃春季萌动、抽梢生长较晚,生长期仅为80 d左右,高、径生长集中在5-7月;(2)为使新梢充分木质化,预防2次生长带来的早、晚霜危害,树木停止高生长后,及时有效控水;(3)同一种源不同家系间,高、径生长存在差异,引进种子苗木时,应考虑引进经过区域试验种源的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胡桃楸进行早播扣棚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早播扣棚育苗技术克服常规育苗出苗不整齐、倒春寒引起枯梢现象;该项技术比常规育苗能延长生长期45d,地径生长量提高23.28%,苗高生长量提高64.44%,侧根数提高40%,侧根长提高8.3%。  相似文献   

17.
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苗期生长节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嫁接后8个月苗高和基径的生长状况,可知苗高和基径的年生长趋势均为典型的"S"型曲线,即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苗高和基径的生长主要集中在8月份以前,8月份以后苗高和基径的生长变化不明显。在11月份落叶时,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的苗高可以达到35.3cm-95.1cm,基径可以达到1.03cm1.59cm。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和基径的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建立了不同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和基径苗期的生长曲线拟合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对拟合的Logistic曲线方程进行二次求导得出的速生期进行分析,香椿嫁接后基径比苗高更早进入速生期,基径最早嫁接后一个月左右就可进入速生期,而苗高最早则需要45d左右。香椿基径的速生期也比苗高长,可维持在大概75d~90d,占到了总生长期的1/3左右,而苗高的速生期仅有45d~60d,苗高和地径的速生期生长量均超过了总生长量的一半以上。而不同无性系不但进入速生期的时间点有着明显的差异,且其速生期的长短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本地无性系最早进入速生期,且其速生期也最长。  相似文献   

18.
对41个闽楠(Phoebe bournei)家系1年生苗木的生长节律进行观测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9月为苗高的旺盛生长期,大部分家系苗高生长速率在8月最大,苗高生长量最大值为41.75±6.56 cm,且各家系间差异较大。地径旺盛生长季则出现在10-11月,大部分家系生长峰值出现在10月,地径生长量最大值为4.12±0.51 mm,各家系间差异较小。对不同闽楠家系苗高和地径综合评价和排序,表现最优的家系为13号,其苗高比参试家系平均苗高(30.46 cm)高37.06%,比平均地径(3.77 mm)高4.48%。按10%的入选率,筛选出13号、12号、15号、10号、14号等5个家系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9.
对6个品种杏(Prunus armeniaca L.)进行果实和新梢生长发育规律的调查表明:"凯特""金太阳""杏王""金杏梅"鲜食杏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日增长量生长变化呈"慢-快-慢-快-慢"双S型曲线,果实纵横径、果质量增长量有2个高峰期、3个缓慢期;鲜食兼仁用品种"珍珠油""小树上干"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日增长量生长变化呈"快-慢-快"非典型的双S型。且各生长期因品种不同其出现的时间段不相同。6种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均呈"快-慢-快"双S曲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主要在果实硬核前和果实成熟前增加较快。新梢在1年中有3个生长高峰期,但只有1个生长高峰较明显,其他两个高峰期不明显,在8月下旬停止生长。果形指数与果实纵横径动态变化趋势吻合,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果实前期纵径生长量大于横径生长量,果形指数较大,随着果实生长增大,横向生长量增大明显,果形指数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20.
红花檵木生物学特性周年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檵木的根系、新梢、红叶期与开花期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互相交替现象与促进作用。当根生长进入盛期15d左右时,新梢即随之进入生长盛期。当春、秋、冬新梢生长进入盛期10∽15d左右,夏梢进入生长盛期40∽45d以上时,进入本季盛花期。红檵木全年累计红花期为90∽115d,累计红叶天数为170∽220d。春花量多,群体花期长,单花期短;夏、秋花量少,群体花期短,单花期长;冬花受低温制约花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