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指出了土地利用是低碳经济和碳排放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也是进行碳排放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开展土地利用碳排放探究,有助于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结构调控及国土开发与整治等领域全面引导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以河北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10.2、Envi5.0及二氧化碳计算模型作为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分析近20年来河北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所释放的碳量,得出了结论:河北省1990~2007年因未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导致大量碳排放。并且预测分析了到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为今后河北省土地利用降低碳排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战略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问题。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作为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基础,重点分析了清河县近几年各项数据变化,由此探讨了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了清河县土地利用战略措施,以期为今后清河县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通海县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该县1991年至1995年四年间除水域外,其它各种地类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园地和林地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居民、工矿及交通用地也有所增加;未利用地得到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利用正向合理利用、高水平集约经营和高生产力方向转变;耕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另一方面,土地利用上也存在不重视保护耕地,土壤出现退化现象;水面利用不充分;耕地减少太多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耕地土壤的产出能力,同时继续加强对水域和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总体规划,切实保护耕地,搞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敏感性评价能够揭露不同区域土地受干扰时的生态反应,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以宜昌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高程、水环境、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5个敏感性因子,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宜昌市土地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宜昌市土地资源以中敏感区占比最大,为68.42%,可适当进行生态影响较小的生态建设;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了可行性的土地利用和保护策略,以期为宜昌市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5.
对通海县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该县1991年至1995年四年间除水域外,其它各种地类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园地和林地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居民,工矿及交通用地也有所增加未利用地得到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利用正向合理利用,高水平集约经营和高生产力方向转变;耕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另一方面,土地利用上也存在不重视保护耕地,土壤出现退化现象;水面利用不充分;耕地减少太多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耕地土壤的产出能力,同时继续加强对水域和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总体规划,切实保护耕地,搞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区域生态经济学原理 ,结合晋西石楼县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实践 ,分析了县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进行了土地利用多目标综合规划 ,阐述了生态林业工程土地合理利用的途径 ,并对其战略决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河北省1990-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以及信息熵和均衡度等指标,分析了河北省15 a来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利用程度变化及结构功能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5年来河北省林地和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未利用地大量减少;土地利用程度有所提高;土地利用结构趋向合理并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各职能类的面积差别逐渐减小,土地利用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全省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研究专题,通过评价可以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及土地开发和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现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以往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河北省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内容之一。对色素植物的分类、河北色素植物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防护林科技》1995,(4):70-71
河北省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规划河北省林业厅河北省沙棘资源主要分布在首都周围地区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的沿坝各县及太行山、燕山地区海拔1000m以上的部分山区。几年来,特别是三北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建设以来,各级都把沙棘作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发展经济的主...  相似文献   

11.
豫南山区丰富的野生悬钩子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通过良种选择,资源培育,综合开发利用,为野生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管理水平是土地资源结构实现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费县为例,论述了提高土地利用和管理效益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左云县五路山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野外实测结合航片判读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Region Manager,对左云县五路山地区土地资源整体情况做出了详细的调查,明确了五路山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完成了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评价,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土地类型的划分,是进行总体规划的基础,是确定每一块土地合理利用时行之有效的办法。河北太行山区正面临着综合治理开发,迫切需要一个切合实际的土地类型划分标准。本文是根据作者近年来在太行山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划分标准。是按照土地资源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的定量指标。从评定土地潜力划分等级入手,综合评价其对农、林、果、牧等各业的适宜性和适宜的程度,以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对每种类型土地的限制因素提出改造、利用的具体措施,以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快地使山区人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山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基础,探讨合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的方式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交通方便,人口集中,土地资源十分珍贵,但目前很多低山、丘陵地利用得极不合理。如何正确处理农林牧之间的争地矛盾,建立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模式和配置结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却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安徽省低山、丘陵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地资源合理的配置结构和配置模式,提些探讨性意见。1概况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地貌特点是平原、丘陵和山区由南向北,相…  相似文献   

17.
刘莎 《绿色科技》2019,(2):166-170
利用2005~2016年济南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功效函数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了指标权重,计算了土地利用的各个子效益及综合效益,构建了土地利用协调度模型分析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发展度。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土地利用三大效益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经济效益增长的速度与幅度高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增长速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达到较高水平,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度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济南市土地利用越来越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不断提高。该结果对于研究济南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杰森  蒋Yi 《广西林业科学》1998,27(3):112-115,119
对苍梧县的林业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阐述了林地资源与生态经济平衡的相互关系和综合开发利用林地资源的生态原理,提出了苍梧县林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9.
卫星遥感技术在山西中阳县退耕还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遥感技术 ,对中阳县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主要包括数字图像的特征提取 ,有监分类 ,土地利用图的生成 ,计算统计数据 ,以便为退耕还林 (草 )合理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林复合经营是未来林业谋求的发展目标,加强农林协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森林、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优化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促进农业增产,繁荣农村经济,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扶贫事业,加速山区农区奔小康将起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