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基于供应链的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段国庆  唐议 《湖南农业科学》2009,(8):143-146,153
通过对水产品供应链的特征和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此控制机制对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产品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等一系列活动都实施监督和控制.对危害环节进行危害识别、评估、预防和处理,并对危害环节进行监控和信息反馈,以此对控制机制进行完善.最后从信息收集、信息共享、协调各部门发展和优化合作伙伴等方面探讨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乳制品作为食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居民消费不断升级的当下,人们对乳制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Kano模型进行问卷设计及数据统计,分析找出消费者对乳制品供应链质量控制主要节点的满意因素,实现从原奶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必备质量(M)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一维质量(O)的质量控制效果,积极开发魅力质量(A)的质量控制潜力因素,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乳制品生产企业需要根据主要生产环节和关键控制节点,加强对乳制品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检测;采取措施积极有效保障乳制品在各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乳制品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3.
养殖环节是乳制品供应链的源头,为了促进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养殖环节进行信息追溯对整个乳制品追溯体系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整条乳制品供应链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奶牛养殖环节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提取出追溯系统所需要记录的信息,并设计出乳制品供应链的信息追溯过程图和系统功能图,同时立足于企业的实际需求,从供应链的角度袁提出基于DHI系统、Alpro系统和ERP系统的追溯模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传统出口水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中质量安全信息传递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追溯体系在出口水产品供应链的养殖、加工、仓储、运输4个环节质量安全信息传递中的具体应用,得出基于可追溯体系的出口水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在质量安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增强供应链整体信息的可见度、加强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信息沟通、降低检验成本、有效整合成员企业的内外部供应链等优势,最后提出了建立出口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白世贞  刘忠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94-11496
乳制品质量安全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乳制品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出发,分析在奶农饲养、原奶收购、运输和贮存、乳制品加工、乳制品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科学有效的保障措施,为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乳制品质量危机背景下供应链安全管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运用供应链及机制设计理论,以乳制品供应链中各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在阐述乳制品供应链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调研资料,对乳制品供应链安全威胁进行归纳,并对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调整乳制品供应链安全监管体制、创新信息监管工具、创建公众参与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保障机制的角度,构建乳制品供应链安全管控机制,加强乳制品供应链全程管控,重塑消费者对乳制品行业的信任。  相似文献   

7.
在河北省乳制品企业受重创,产销量大幅下降,运量严重不足,乳品业面临深刻行业调整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河北省乳制品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河北省乳制品运输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河北省乳制品运输发展对策:大力发展现代乳制品物流;重树河北省乳制品企业形象;加强与第三方运输代理人的合作;完善网络建设;建立以市场来调节的融合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体系;加速乳品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愿意购买可追溯农产品的消费者是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主要受益者,同时消费者也是可追溯农产品的最终的购买者和货币的支付者。因此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和购买意愿的强弱是农产品供应链能否成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西安市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购买意愿、行为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试图从消费者的角度对西安市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些管窥之见,同时为西安市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环节节点企业提供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乳制品是人类膳食结构中营养成分较高的食物之一,乳制品质量安全对保证人类身体健康、提升身体素质以及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基于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背景,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分析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对乳业发展的影响,采用国家质检总局和食药监局近15年的抽检数据,探究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根源。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事件导致牛奶产量增加滞缓、乳制品加工企业发展速度缓慢、乳制品贸易逆差加大、乳制品消费大幅波动,该事件发生前后的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归因也存在差异。事件发生前,导致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原因主要以卫生指标、理化指标、食品添加剂指标和食品标签规范指标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为主;事件发生后,经过政府及供应链相关主体的治理,目前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卫生指标方面,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乳制品加工企业疏于对供应链的安全管控。因此,从完善政府监管平台、强化原料乳供应主体的科学管理、推进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乳制品销售的过程质量控制、推进社会共治等角度提出规避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思路,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经过全面整顿和努力振兴,中国奶业正在从快速增长阶段走向建设现代奶业的新阶段。本文从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乳制品流通、进出口贸易和乳品质量监控5个方面,对欧盟、美国、新西兰、日本和中国的主要奶业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奶业政策起步较晚,政策手段单一,奶业基础环节扶持力度薄弱,乳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奶业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缺乏等。研究认为,中国应加大奶业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奶业发展;提高饲养门槛,全面推进规模化养殖;完善乳制品监管检测体系,保证乳品质量安全;加强现代奶业科技建设,满足产业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我国传统出口水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中质量安全信息传递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追溯体系在出口水产品供应链的养殖、加工、仓储、运输四个环节质量安全信息传递中的具体应用,得出建立基于可追溯体系的出口水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在质量安全信息传递方面的优势,最后提出建立出口水产品可追溯体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霍红  沈欣  黄志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05-20106,20112
分析了果蔬、肉禽、水产品和乳制品4类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及其在供应链环节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针对不同的模式,提出了保障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权聪娜  赵慧峰  吴浩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274-2277
目前我国奶牛养殖方式正从分散化养殖向规模化养殖方式转变,奶牛养殖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其兽药使用亟待规范.奶牛养殖中兽药使用供应链包括兽药生产行业、兽药经营行业、奶牛养殖行业和乳制品加工行业4个环节,分析了兽药供应链的自身特征,指出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兽药规范化使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免疫标识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可追溯制度、畜禽标识与养殖档案管理制度等法规制度的发展状况和标识编码、标识技术、数据库、网络建设等技术发展状况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法规制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指出了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认知水平较低、行业协会作用不够、企业缺乏高效的生产管理、供应链各环节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猪肉行业协会组织建设、鼓励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完善管理制度等完善我国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猪肉可持续供应链作为未来猪肉产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实现猪肉企业在发展理念、运作模型、企业管理和技术路线等方面的创新,实现猪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猪肉供应链的原则进行简单介绍,阐述了可持续养殖、可持续屠宰加工、可持续销售3个重要环节.从强化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完善制度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供应链各环节协作、加快信息化与科技化建设4个方面提出猪肉可持续供应链的实现途径,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猪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互联网+"对农产品供应链系统构成和运作模式的影响,为构建"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系统分析"互联网+"对农产品供应链系统构成和运作模式创新驱动为基础,构建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结构,分析"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模式、特点及其不同环节存在的质量隐患,探讨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监管体系。结果表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系统有资源节约、消费者健康消费、优化产品结构等创新驱动机制,其运作模式有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博弈关系的多重性和质量问题多源性特点,产品质量控制存在产品自身质量不高、投机恶化质量环境、信息服务影响质量行为等问题。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实体终端和虚拟主体的"三位一体"质量监管体系,对完善"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对实体终端产品质量监管、虚拟参与主体信息服务一体化质量监管,以及对物质流参与主体仓储配送质量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构建统一网络系统平台、完善冷链配送体系、加强质量契约设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对保障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稳定、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作用下,中国农业生产增长迅速,农产品总量充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但仍存在生产风险可控性差、流通网络布局不合理、现代物流发展滞后、组织化程度低、应急调控体系欠完善等问题,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市场将发生较大波动,影响市场稳定和居民消费。从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入手,对农产品生产、流通、运输、调控等内在风险点进行研究,分析市场供应、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社会突发事件等外部风险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影响,并提出建立风险点防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永辉集团的生鲜电商品牌超级物种,以优质生鲜餐饮+零售+体验式消费的新模式,深受消费者欢迎。但事物都有两面性,超级物种的爆红背后也遇到了供应链冗长、不完善,源头把控及采购环节松散,物流配送模式不健全,生鲜产品自身的不足,加工配送环节不完善,缺乏营销互动,目标消费人群狭窄、粉丝忠诚度不高的困境,通过优化供应链、严控来源,标准采购流程、完善物流运输体系,增强冷链配送技术,增强生鲜食品的规范化程度,增强生鲜商品的处理和运输过程的规范,强化营销互动,培养粉丝口碑等,可以帮助解决超级物种这一黑马的牵绊因素,让它跑的更快冲的更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乳制品质量控制的主要经验: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有完善而严格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依法监管,建立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生产者都有较强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健全的乳制品质量检测体系等,并提出了若干对中国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大米监管模式的不足,基于供应链视角分析大米在流通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找出关键点,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保障大米质量;构建了由监管米源、监管加工和包装企业、监管仓储和运输过程以及信息服务平台组成的基于供应链的大米安全保障体系,并对各环节的运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