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民对亲身参与公园绿化及维护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文章根据互动式园林活动的人群特点、参与方式和活动内容,在充分考虑园林活动与景观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设计策略,将城市公园划分为植物种植区域、植物认养区域、植物采集区域和室内植物培育区等4部分,并从植物、地形地貌、建筑、景观小品设计等方面,对城市公园互动式园林活动空间的设计要点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保留原有植物在城市公园改造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影响植物的保留与优化设计的因素,提出了公园改造时植物保留的等级和方法、道路和活动空间调整的方式以及植物个体和群落优化的内容等,并以潍坊自怡园改造设计为例,探讨相关的实践应用,可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从昆明翠湖公园的植物造景形式、植物空间、植物特征、植物文化等角度出发,结合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特征来探讨昆明翠湖公园植物空间对老年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⑴规则式绿篱对老年人具有引导作用,自然式植被密度、林荫效果、景观的可视性影响老年人的活动选择;⑵开敞式植物空间有助于老年人活动参与,半开敞半封闭植物空间满足了老年人安全需要和交流愿望;⑶植物颜色、香味分别对老年人具有辨别引导和促进活动参与的作用;⑷植物文化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追求。最后,基于调研结果为昆明翠湖公园植物空间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景观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空间构建决定着公园的生态服务质量和游憩体验价值。通过对岳阳金鹗公园2010年以来3次植物资源调查情况,分析了城市公园植物资源的现状和布局。着眼于市民户外游憩和精神文化的主要需求,提出了城市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5.
气候是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城市因地形差异产生独特的气候特征。城市公园作为良好的健康载体,分析了盆地地形影响下的景观空间特性及构成要素与微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风景园林设计要素构建了基于盆地地形影响下的城市公园空间微气候营造策略:利用地形营造空间关系,合理组织水体的分布状态与形式,构建植物复层配置形式,通过营造城市通风廊道,优化景观空间促进公园内部气流循环,调节局地微气候。研究盆地地形影响下城市公园微气候因子与景观设计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肌理,营造景观空间适宜性小气候,对于促进区域发展、提升城市空间活力、发展健康园林城市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构成与美景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深圳市11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的123个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城市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植物景观的主要构景因素,建立植物景观美景度模型,探讨主要构景要素与植物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城市公园观赏植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观叶植物35科58属60种、观花植物30科56属66种、观果植物8科11属11种、观枝干植物有4科6属6种。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主要受植物群落郁闭度、生活型构成、生长状况、季相变化、与其他景观要素搭配、可达性、基础设施情况和空间可用性8个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是老年人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老龄化趋势日益突出,如何根据老年人的身心需要对城市公园进行优化设计,已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鹤溪滨水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踏查、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老年人的个人背景、活动状况以及对公园的使用情况,对典型空间、景观元素、服务管理等3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景宁县鹤溪滨水公园现存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是城市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研究对于城市空间的美化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通过3个准则层因素和16个评价因子对玛纳斯葡萄酒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评价,发现玛纳斯葡萄酒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虽然在欣赏层面处于较高水平,但尚未满足生态效益层面和实用功能层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郑州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燕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143-147
分析了影响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因素,筛选出对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各层评价因子,建立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层指标因子的权重,并对郑州市5个代表性公园绿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质量比较均衡,但整体水平不高,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环境美学视野对城市公园景观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从环境美学的内容、应用价值、意义,以及城市公园景观优化设计中应用环境美学的原则入手,以泉州市西湖公园为例,介绍其景观优化设计方式,包括改善西湖公园湖滨游步道的林荫绿化情况,增建亲水空间,优化座椅、休闲亭和餐饮设施,改善水景别墅前绿化景观,提升公园整体植物景观层次感,规划西湖水生植物景观。从而总结出滨水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的策略主要为:设计湖滨亲水设施、营造水上景观、配置滨水植物景观、设置沿岸小型水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长沙市3个公园实地调查,针对植物种类和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调研发现:长沙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整体协调,季相变化明显,观赏效果佳,植物群落景观层次丰富,但存在部分配置对植物长久生长不利,单一植物配置过多,植物色彩搭配单调,水生植物景观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期望能为以后长沙市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深圳城市公园植物典型配置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菊萍 《广东园林》2007,29(4):52-55
深圳城市公园生境多样,景观类型丰富,造景水平较高;通过对深圳城市公园植物配置实用模式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应用植物种类的选择,总结提炼了18种典型的景观单元配置模式,并提出有利于今后发展的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植物作为城市公园中具有生命力的功能要素和造景要素之一,与整体的公园景观一起,在城市公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武汉中山公园为例,运用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结合园林景观设计需求,对武汉中山公园植物配置及植物在城市公园中的景观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城市公园建设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创造良好生态文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更进一步发展,城市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各类游憩活动层面上,而应更关注城市公园生态健康等方面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临猗县涑水公园规划设计中水资源和植物资源两方面生态对策的研究,评价了景观生态对策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进行休憩活动、缓解精神压力和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文章以河南省郑州市碧沙岗公园为调查对象,遴选公园内部多个空间单元,采用行为观察法和现场计数法获取使用人群数据,借助SPSS分析不同年龄段使用人群对不同空间单元内景观要素的需求。结果发现,休憩设施数量与青少年使用频度显著负相关,空间形状指数和亲水性与青少年密度显著正相关;硬质铺地面积和空间形状指数与中年人密度显著正相关,绿地率与中年人密度显著负相关;空间封闭性与老年人密度显著正相关,可进入草坪面积与老年人密度显著负相关;绿化覆盖率、植物群落结构、游戏设施数量等景观要素与使用人群密度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园林艺术讲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城市公园植物配置中不能只注重形式,忽视功能要求,植物配置应注意季相与色相的变化,公园植物在强调"四季常青"的同时,还要突出季节美感,色彩丰富。植物配置有一定的色彩对比、层次对比和质感对比,从而体现独特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7.
邱雯 《广东园林》2022,(5):60-66
在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日趋老龄化的中小型城市中,如何利用城市自身景观资源,结合老年人对户外活动的需求,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加强建设中小型城市适老性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4个主要城市公园为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适老性景观评价体系,结合大量本地老年人的调查问卷,对4个城市公园适老性景观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调查结果提出适老性景观的改造意见,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山地公园及滨水公园的适老性景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肇庆市4个代表性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探索城市公园中老年人的活动特点和主要活动场所特征,结合理论研究法和调研分析法,归纳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套符合老年人身体特征、心理反应的基础设施的具体尺寸设计数据。最后,总结出老年人室外活动空间场所的设计内容,并依此提出了舒适化、弥补化、安全化、参与化的包容性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9.
以河北省迁西县东山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为例,提出"点—线—面"相结合的植物景观规划结构,从特色景点植物景观的塑造延伸到道路绿化,最终扩展到整个景观片区,全方位营造独具魅力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校园庭院是由校园建筑围合形成的室外处所,是师生们在课余休憩时的公共交往空间,基于“关爱设计”这一理念,运用现场调查法、行为观察法、资料分析法,首先对相关慨念进行了界定,接着探讨了校园老年人对植物景观的需求,最后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一个校园老年人活动庭院为例,总结了场地植物景观的优劣势,并提出了提质改造的相应策略和设计方案,以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