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幼林抚育的必要性 幼林抚育是更新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造林结束后到幼林郁闭前这一阶段所进行的管理措施,是巩固造林成果,加快林木生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分析不同幼林抚育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造林保存率、单株材积及样地蓄积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对马尾松造林成林及林分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高标准的幼林抚育措施能显著促进马尾松的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为了发挥生态效益,福建省从2010年全面推广不炼山造林技术。由于不炼山造林后杂草、杂竹、灌木等生长旺盛,苗木前期生长较慢,林分郁闭推迟,因此科学合理的抚育技术是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林生长最重要的环节。以不炼山造林小班的杉木幼林(1~3年)的抚育技术为研究对象,试验1采用常规设计的"221"抚育模式,试验2采用改进设计的"321"抚育模式,对1~3年杉木幼林的抚育技术进行了研究调查分析,为不炼山造林的幼林提供科学合理的抚育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幼林抚育是在造林后郁闭成林之前,以人为的活动来改善林地环境条件,巩固植树造林成果,促进幼林加快生长的技术措施。幼林除草方式的确定,应根据树种的特性、造林年限,杂草的繁茂程度,抚育次数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抚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造林地适宜的前提下,选择优质壮苗造林,并增加对幼林的抚育年限和次数是提高红松人工幼林的保存率和生长量的关键措施,但要注意抚育的方法和质量。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选择黑土层深厚的地段造林,并将穴状覆盖塑料薄膜列入抚育措施之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桦甸市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措施,在适地适树原则下,强调优化造林技术,提倡轻基质育苗和造林,加强幼林抚育;同时贯彻依法造林理念,并落实责任,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成林。  相似文献   

7.
一、幼林抚育的必要性幼林抚育是更新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造林结束后到幼林郁闭前这一阶段所进行的管理措施,是巩固造林成果,加快林木生长的重要手段。重点生态林和一般生态林抚育既要促进林木生长,又要防止水土流失。二、确定幼林合理抚育时间的原则造林结束后,应对幼苗进行培土、扶正踩实、除草所进行的各种抚育措施。根据实际经验,抚育幼林要做到三不伤,二净,一培土。三不伤是: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二净是:杂草除净,石块拣净;一培土是把锄松的土壤培到植株根部,并把锄下的杂草覆盖在种植点上,以减少表面水分蒸发,以及…  相似文献   

8.
集粹     
幼林的抚育管理幼树抚育的主要措施包括:松土、除草、灌水、施肥、修枝等。分殖造林还要适时定株摘芽去蘖。一、造林后及时转入幼林抚育管理。造林当年第一次幼林抚育要进行培土、扶正、扩穴、踩实等工作。二、除草、松土。造林初期每年抚  相似文献   

9.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湿地松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湖南攸县设置了反映湿地松人工林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湿地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7年定期、定位观测及统计分析表明:在湿地松人工造林的各项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良种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幼林抚育对湿地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而整地方式与规格对幼林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的林业生产实践证明,抚育幼林是改善土壤水、肥条件,提高造林成果的重要措施。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幼林抚育的中心任务是消灭林地杂草,如大兴安岭林区营造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一般是当年进行2—3次抚育,包括培土、踏实、修坝埂、除草松土等措施,第二年抚育两次,第三年以后每年最少一次,直到幼林不受杂草影响为止。在半干旱和干旱区,幼林抚育更显得重要,幼林抚育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土壤管理,以调节林木对土壤水分的供需关系。在平原农区以哲里木盟保安林场为例,该场在1982年春季以小×美杨树为主营造防护林带,行距3~3.5米,当年5—8月以机械为主进行幼林抚育3—6次。经调查,抚育次数越多,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越高,幼林长势也越好。如护牧林带造林后当年抚育6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在农安县营造农田防护林的技术措施,主要是认真把握好苗木、栽植和幼林抚育的质量关,可有效提高农防林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2.
幼林抚育是造林后到幼林郁闭前这一阶段的管理措施.多年来,幼林抚育多用培土和除草方式,但由于现地条件变化不一,劳动时间和劳力不足等原因,幼林抚育不及时和质量差的现象时有发生.带岭林业局1989年以前因幼林抚育不及时而失败的造林面积有8358亩.为此,采用高效、低毒、成本低的草甘膦进行了除草试验.  相似文献   

13.
抚育幼林的目的是为幼林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有效地促进幼树的迅速生长。怎样进行幼林抚育呢?这要根据幼林生长状况、树种、年龄、造林方法以及林地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刚栽上的幼林每年要抚育二、三次,连续几年,直到幼林郁闭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当年的抚育最为重要,因为这时的抚育不仅决定幼林的成长速度,而且决定幼林的能否成活。春季造的林,应该在造林后短期内进行一次抚育。幼林抚育的主要工作是除草、松土等,但由于自然条件和树种的不同,抚育的方法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8年的定期、定位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人工造林的各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幼林施肥有一定影响,而整地方式和幼林抚育则无明显影响。在研究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可供试验地区应用的马尾松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浅谈幼林的抚育管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幼林抚育是更新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巩固造林成果,加快林木生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 人工更新造林成林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到“三分造,七分管”,不误林时的对幼林进行除草、透光等抚育措施。目前,我国国营及群众造林发展很快,但大量的幼林抚育仅靠手工,远远不能适应更新造林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从1978年以来,对人工幼林的化学抚育,  相似文献   

17.
加强幼林的抚育管理,对促进林木速生丰产有重要的意义。因通过抚育,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减免病虫害,增进木材品质,还可改良土壤。所以中央把它列为造林六项基本措施之一,广大群众也认为“造林不抚育,树就受委曲”,“造林不管理,树就难长起”。为了实视林木“丰产化”,我们不仅要积极营造速生丰产林,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对原有及新造幼林的抚育。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试验所得的资料,充分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例如昭盟赤峰前进人民公社,1956年在450亩的杨树林地内,采用农林间作对幼林进行了抚育,不仅收入了三万斤粮食,而且经过抚育的幼林,当年生长高即达120厘米,成活率达90%;而没有抚育的幼林,其生长高仅50厘米,成  相似文献   

18.
镇雄县在长防林建设中取得了造林成活率达90%的显著成绩,然而造林保存率不高。本文就此论述了造林后幼林抚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并对幼林抚育方法、次数、时间等技术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当前大面积人工造林带来的抚育压力大、抚育成本高的问题,对比了割灌机实施幼林机械抚育与人工镰刀抚育效率和成本,探讨了割灌机在幼林抚育中的优势,指出了割灌机对进行幼林抚育,降低森林培育成本,提高林业生产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幼林抚育,是指在造林更新后至幼林郁闭前这一阶段对幼林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1、幼株整理。造林更新后,即对造林地进行全面检查。对栽植过浅的露根苗要培土,栽歪的苗木扶正踩实,漏栽的要补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