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玲 《内陆水产》2006,31(4):32-33
药饵在鱼类养殖中作用重大,是鱼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具体生产实践中,使用药饵时,由于养殖户不懂得药饵使用技巧,往往病鱼吃不到足量的药,不但造成鱼的病情得不到缓解,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耐药性,同时药物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主要介绍几种药饵防治鱼病的技巧。1药饵  相似文献   

2.
吴凡 《齐鲁渔业》2002,19(8):20-20
养殖鱼类常发生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必须投喂药饵进行治疗。但在投喂药饵时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对药饵的制作和投喂应注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不少鱼用新药被研制出来,投入市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辑录数种,供有关单位或个人参考。 1.可浮性鱼用药饵这种药饵由湖南省邵东县联合鱼药化工厂研制而出。该药饵采用具有杀虫灭菌、消炎解毒、清肠止痢等多种功效的优质中草药和各种精饵料,  相似文献   

4.
鱼类体内疾病的防治一般只能采用口服药物法,由于不能强迫鱼来吃药,所以只能将药拌在饵料中制成药饵投喂。而在生产实践中,使用药饵时,往往由于病鱼吃不到足够的药量,使鱼的病情非但得不到缓解,还促使病源产生耐药性,同时还浪费了药物,造成双倍的损失。因此,投喂药饵防治鱼病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5.
3.药物散剂 在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乳糖、酵母粉等成为药物散剂。 在水产动物的药饵中,当饲料的比例过大时,就会妨碍消化管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在制作水产动物的药饵时,应该注意尽量提高药物在药饵中所占的比例。 磺胺类药物添加在不同饲料中的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饲料的种类与磺胺类药物的添加方法(依原,1972)  相似文献   

6.
用湿颗粒饲料做药饵 在美国,为了防治鲑科鱼类的疾病,养殖业者通常是利用鲜鱼的鱼糜或者鱼粉与药物混合后制作成湿颗粒药饵喂鱼。日本学者畑井曾经进行过用鱼肉和鱼粉制作的湿颗粒药饵投喂五条鱼师的试验。结果表明,C组试验鱼肝脏中药物含量最高,B组试验鱼肝脏内药物含量稍高于A组。这种结果说明药饵中的粉状饲料添加量越大,对药物的粘附性能越好,投入水中后能有效地防止药物散失,从而有利于试验鱼摄入更多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成鱼养殖期间纯用药饵防治鱼病技术药饵防治鱼病,具有应用方便、探作简单、节约药量、提高疗效、减轻水质污染、保护资源等优点,已广泛用于生产之中,笔省为了充实提高该项技术,选择本币艾渠水产一场全部成鱼池计101.5亩,采用“养殖期间纯用药饵防治鱼病技术”,...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所谓药饵即指含有对症治(防)病药物的鱼饲料。药饵的疗效首先决定于药物的质量与用药量,其次也与药饵的制作与投喂技术密切相关。下面把我们摸索到的点滴经验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一、正确选购药物和准确计算用药量。虽然药物的质量是生产厂家的事,我们无法检测或改造,但一定要对症选购,认清品名、厂家和有效期,不买假冒伪劣过期失效之药。在计算用药量时力求准确,  相似文献   

9.
粘性药饵具有在水中存在时间长、浪费少、鱼类进食充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中,是防治鱼病内服给药的重要载体。下面就如何用好粘性药饵以防治鱼病作一简单介绍。一、如何选择所需原料配制粘性药饵的原料由基础料、鱼药、诱食剂、粘合剂四大类组成。1、基础料基础料一般采用正在投喂的鱼饲料,如是颗粒饲料应粉碎待用。其比例应占药饵总比例的40%左右。2、药物要对症选择用药,什么病选择什么种类的药物,同时摸清楚鱼类对该药的治疗浓度和回避浓度。3、诱食剂研究和实践表明,鱼类嗅觉非常灵敏,很多鱼类因药物异味而不摄食。为了激发…  相似文献   

10.
(3)药物与饲料的混合方法为了提高药物对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效果,将药物均匀地拌和在饲料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保证水产动物均匀摄食药物饲料的前提。用颗粒饲料制作药饵:当采用颗粒饲料做药饵时,以水溶性药物最好,其次是脂溶性药物,而药物散剂最差。在制作药饵时,可以将水溶性药物用相当于饲料重量3.0%左右的水溶解后,将颗粒饲料加入其中,让水分被吸入到饲料中即可。  相似文献   

11.
在鱼病防治过程中 ,经常会使用一些渔用内服药。这些内服药对防治鱼类的顽固性细菌性疾病 (如竖鳞病、烂鳃病、赤皮病、出血性败血病等 )、孢子虫病、绦虫病等具有非常好的疗效。渔用内服药主要是通过与饲料一起制成药饵投喂而取得防病治病的效果。一种药饵的疗效首先决定于药物的质量与用药量 ,其次也与药饵的制作与投喂技术密切相关。下面就谈谈如何提高药饵的疗效 ,供大家参考。1 正确选购药物和准确计算用药量虽然药物的质量是生产厂家的事 ,我们无法检测或改造 ,但一定要对症选购 ,认清品名、厂家和有效期 ,不买假冒伪劣过期失效之药…  相似文献   

12.
采用投喂药饵的方法防治鱼病具有针对性强、操作简便、效果好等特点,近年来,随着颗粒饲料投喂技术在渔业中的普及和一系列新型渔用药物的开发应用,进一步拓宽了药饵的应用空间。但是,在生产实际中,由于许多渔民朋友没有掌握使用药饵的科学方法,防治鱼病的效果不理想或者无效,既造成药物浪费又贻误病情。以下就如何科学使用药饵进行一些探讨。一、药物的选择1.对症用药原则 鱼类的致病因子很多,鱼病多种多样,如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营养性疾病、环境不良引起的疾病等,而任何一种药物都不可能包医百病,因此,鱼体发病后应首先…  相似文献   

13.
在饲料中添加蒿芩驱虫散制成不同梯度的药饵,添加量分别为99.9%(全药饵)、80%、60%、40%、20%、0%(对照组),各组药饵中添加0.05g硫代甜菜碱作为诱食剂.试验进行2周,观察大菱鲆活动及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各组除20%梯度组有1尾死亡外,其余无死亡,各组游动未见异常.结论,说明蒿芩驱虫散对大菱鲆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安宁  闫旭 《科学养鱼》2005,(5):66-66
治疗和在饲料内进行投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口服法。口服法治疗和预防鱼病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药饵的配制。现将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几种药饵的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预防和治疗鱼病一般采用池塘泼洒药物法和药物拌料投喂法。根据鱼类的食性配制药饵,可有效地对鱼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现将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根据鱼类食性配制药饵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水产养殖上的药饵是指含有一定量防治某种或几种鱼类疾病药物的鱼类食用饵料。其功疗效关键在于药物本身功效及质量。药饵的使用在生产上作用重大,是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现简单介绍我们在药饵制作,投喂等方面的点滴经验,供大家参考。一、查准病根,对症下药。鱼发病后,首先要千方百计弄清楚鱼患了什么病,才能决定是需"内服"还是"外消",或是"内服""外消"相结合。如肠炎病,必须用药饵内服治疗才行,而水霉病则用水体消毒,鱼体表杀菌即可,一般无须内治。找出该内治的病根后,再一步就是选择治疗该病的内服鱼药。二、选准药物,准…  相似文献   

17.
卞宏娣 《内陆水产》2001,26(9):35-35
在生产实践中,使用内服药时,由于病鱼吃不到足够的药量,使鱼的病情得不到缓解。如何使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使病鱼的病情得到缓解乃至痊愈呢1药饵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如稳定性不好,药饵入水后很快散开,病鱼就吃不到足够的药量。2投喂药饵的量要计算准确。按鱼体重计算用药量,将鱼药添加在饲料中,在投喂30~40分钟内吃完。如1小时内还未吃完,则说明投饵量过多。3为了保持鱼体中药物的有效浓度,药饵应每天投喂2~4次。4内服药饵投喂1个疗程为3~5天,待鱼停止死亡后,再继续投喂1~2天,不要过早停药,以…  相似文献   

18.
60年代以前,制作治疗草鱼、青鱼肠炎病的浮性、沉性药饵时一般都采用榆树粉作为粘合剂,但因榆树粉来源受限制.逐渐用面粉或化学浆糊作代用品.这些代用品最大的弱点是遇水后粘性大大降低.制成的药饵入水后不久即会崩解.既降低药性,又浪费饲料.  相似文献   

19.
盐酸沙拉沙星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P-HPLC法研究了在盐度33、水温(28.0±1.0)℃的自然海水中盐酸沙拉沙星单剂量围心腔注射(剂量10 mg·kg-1)和单次药饵投喂(剂量30 mg·kg-1)给药后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的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围心腔注射给药后,血淋巴中药时曲线较适合用二室模型来拟合,而药饵投喂给药后血淋巴中药时曲线较适合采用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来拟合。药饵给药下盐酸沙拉沙星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生物利用度(F)为61.6%。药饵投喂给药下大量药物分布到了肝胰腺,肝胰腺血药峰浓度(Cmax)和AUC0-t分别是血淋巴的24.4倍和18.7倍,分别是肌肉的51.9倍和62.0倍;药物在肝胰腺和肌肉中消除都很快,分别在给药后5 d 和36 h低于0.1 mg·kg-1。由此可见,盐酸沙拉沙星药饵给药下吸收好,达峰值高和生物利用度好,且在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消除快,是较为理想的防治对虾细菌性疾病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虾白黑斑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患白黑斑病的中国对虾进行镜检,绝大多数病虾检不出弧菌,中国对虾白黑斑病是抗坏血酸缺乏综合症,以2‰的维生素C药饵进行治疗,3-6天内痊愈;以1-2%的维生素C药饵进行预防,全部未发病。专家鉴定认为,该技术成果属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