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产前、产中、采后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发展食用菌无公害生产的优势、特点和重要意义。结合实践经验,并吸收国内外相关技术,提出了食用菌产前、产中、采后无公害生产的措施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生产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其工厂化无公害生产将是我国食用菌产业今后发展的趋势。为促进我国食用菌无公害工厂化生产的发展,从建设现代农业的大背景出发,阐述了中国食用菌人工栽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食用菌工厂化无公害生产的优点和生产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分级方法等,以期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大力推进食用菌工厂化无公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发展无公害食用菌是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食用菌品质,保障人体健康,增强菌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主要介绍无公害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中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方芳 《农家致富》2008,(2):30-3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我国加入WTO.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压力由增加产量转为提高质量。大力发展质量安全的无公害、绿色食用菌产品,是拓宽我国食用菌贸易“绿色营销”通道的突破口。同时.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热切盼望吃上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因此,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提高食用菌产品的内在质量和食用安全性非常重要。为了帮助广大食用菌种植户掌握其无公害生产技术,本刊约请食用菌专家方芳老师撰写此文.分期刊出。  相似文献   

5.
方芳 《当代农业》2008,(3):30-31
二、安全投入品的使用 栽培食用菌所用的培养基质、水、覆土以及化学添加剂、杀菌剂、杀虫剂应符合无公害食用菌生产的要求,在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 5099-2002)中,规定了无公害食用菌培养基质用水、主料、辅料和覆土用土壤的安全技术要求,以及化学添加剂、杀菌剂、杀虫剂使用的种类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食用菌产地环境、栽培基质选用、菌株培育、病虫害防治及加工贮藏等方面,提出无公害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7.
王运丽 《新农业》2005,(6):47-48
目前,有些地方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未按绿色环保的要求选用原料.存在农药滥用现象,影响了产品品质。这一问题必须妥善解决.进行无公害栽培,才能使食用菌生产得以健康发展,增加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生产不受时间,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原料来源广泛,是一种无污染的健康食品,因此近几年在我县发展势头十分迅速。但是食用菌对农药十分敏感,很多农民不懂如何科学地无公害生产,因此,本文将对这部分农民给予技术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的食用菌生产中由于大量使用化学生长促进剂和化学农药,不仅影响了食用菌生长,而且导致我国商品食用菌中的有毒物质残留量严重超标,极大地影响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张。因此,如何搞好无污染、无残留的无公害食用菌的生产,是当前食用菌科研和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食用菌害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食用菌的栽培周期短,因此对食用菌使用农药,尤其是在出菇期使用农药,农药极易残留在子实体内.在国际市场上对食用菌的卫生要求和检测越来越严格,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可以预见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也越来越成为我国农副产品特别是食用菌出口的严重问题.如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多菌灵等药品,所以要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食用菌,就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害虫.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菌类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随着菌类需求量的增多,如何在保持菌类高产的情况下保证其优质,对食用菌高产栽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现在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效果良好,但是仍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本文主要介绍实用菌栽培现状及无公害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唐高霞 《农村科技》2003,(12):32-32
一、防止食用菌退化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减少农药施用量,是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的基础。 1.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另外,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半个月。 2.切实掌握好培养基出菌时间和温度,防止破坏营养成分,酸碱度要适宜。  相似文献   

13.
王燕娜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3):236-237
从场地选择,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生产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无公害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和各环节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生产中无公害治理食用菌病虫害的措施,以期为食用菌的无公害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病虫害对食用菌栽培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论述了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的方针.协调运用多种无公害防治措施,才能起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病虫害对食用菌栽培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论述了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的方针.协调运用多种无公害防治措施,才能起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介绍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1、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食用菌对有害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要优选灰树菇栽培场所和原料,尽量减少因栽培场所和原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8.
张连合  王随心 《农技服务》2010,27(5):671-672
通过对廊坊市食用菌现状调查和分析研究,促进廊坊市食用菌产业向绿色、无公害、低碳的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增加食用菌栽培者的收入及就业机会,为政府部门制定新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间套食用菌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是以玉米生产为基础,充分利用玉米生长中后期的遮荫条件,创造一个温湿度较为适宜的田间小气候,为高温季节食用菌的生产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食用菌生长过程中放出的二氧化碳,提高玉米光合效率,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1 无公害食用菌生产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食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讲究营养与味道 ,更注重卫生与保健。长期以来 ,食用菌被公认为“绿色保健食品”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但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 ,环保工作相对滞后 ,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程度越来越高 ,大量的农药、化肥和激素等有毒化学物质遍布神州大地 ,给“绿色保健食品”食用菌蒙上了一层阴影 ,使菌体中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含量日趋增高 ,严重影响食用菌及其产品的质量和风味。如不引起高度重视 ,势必动摇我国食用菌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