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北方地区黑白花奶牛的来源和饲养地区的自然条件基本相同,所以北方各省、市、自治区进行联合育种有其现实意义。为了实现育种方向及育种指标的任务,则根据牛群的基本情况采取了各种育种措施。用鑑定标准检查各项育种措施所获得的效果及每头牛距离新品种所要求的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在品种形成以后,鑑定标准对保持品种的特点与改进缺点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北方黑白花奶牛的鑑定标准,鑑定标准对保持品而制定的。其中外貌鑑定标准的特点是项目少,每项分数多,重点比较明确。因为外貌鑑定标准是新的,在采用新标准评定某头奶牛的外貌等级时,有许多方法问题,需要大家共同讨论,以便统一认识,提高外貌鑑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放牧新疆褐牛年龄胎次对体尺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昭苏县测定的1 338头不同年龄新疆褐牛放牧条件下体尺体重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新疆褐牛年龄、胎次与体尺、体重之间的关系和放牧条件下新疆褐牛生长规律,为有计划的开展育种工作和提高褐牛的终生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年龄和胎次对体尺、体重有显著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新疆褐牛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2岁以前生长发育迅速,是牛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到2岁时平均体重可达成年(按4岁为成年)牛体重的80;以上,体高、体长等主要体尺指标可达成年牛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山芋是我省淮北、淮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这些地区夏秋土壤干旱頻繁,直接影响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因此,选育耐旱能力强的品种是当地的主要育种目标。在选育耐旱品种的过程中,除采取有效育种途径外,还取决品种耐旱特性的鑑定是否正确、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实际。为此,根据工作过程的摸索,就几个簡便的山芋品种耐旱特性的鑑定方法作一介紹,不妥之处,請予指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疆褐牛种公牛各体尺指标及估测体重之间的关系,掌握新疆褐牛种公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明确选育方向,揭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开展新疆褐牛种公牛遗传育种、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基础性数据资料.[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分析新疆褐牛种公牛主要体尺指标及估测体重的相关性.[结果]新疆褐牛种公牛体尺指标及估测体重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步增长,腹围和胸围增长速度高于其他指标.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高、硬长、软长、胸围、腹围、管围和估测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新疆褐牛种公牛各体尺指标6月龄之前增长速度较快,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种公牛各体尺指标及估测体重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新疆褐牛种公牛生长发育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疆褐牛种公牛各体尺指标及估测体重之间的关系,掌握新疆褐牛种公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明确选育方向,揭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开展新疆褐牛种公牛遗传育种、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基础性数据资料.[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分析新疆褐牛种公牛主要体尺指标及估测体重的相关性.[结果]新疆褐牛种公牛体尺指标及估测体重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步增长,腹围和胸围增长速度高于其他指标.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高、体长、胸围、腹围、管围和估测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新疆褐牛种公牛各体尺指标6月龄之前增长速度较快,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种公牛各体尺指标及估测体重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新疆褐牛放牧条件下体尺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通过伊犁地区放牧新疆褐牛的体尺指标研究,揭示我区在新疆褐牛选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新疆褐牛的提纯复壮及新品系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伊犁地区昭苏、特克斯、新源县、乌孙褐牛繁育中心在放牧条件下的新疆褐牛1 000头为试验对象,进行体型外貌的线性评定及体尺指标测定.[结果]乌孙褐牛繁育中心的体尺指标均高于昭苏、特克斯、新源地区放牧新疆褐牛,说明乌孙褐牛繁育中心的新疆褐牛与昭苏、特克斯、新源地区相比肉用生产性能优势显著;通过对昭苏、特克斯、新源三个地区新疆褐牛的体尺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昭苏地区新疆褐牛管围最小(P<0.05),腰角宽最大;特克斯地区新疆褐牛的尻长,髋宽,坐骨宽最大(P<0.05).[结论]昭苏地区新疆褐牛肉用性能较好,特克斯地区新疆褐牛乳用性能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早在1957年与高密县农场合作,开始进行棉花新品种的选育,当时从岱字棉15号选择大量优良单株,经过连续的鑑定选育,从中获得新品种高密933。根据1961—1962年,山东省及黄河流域棉区全国区域试验鑑定结果,该品种籽、皮棉产量均高,早熟增产极为显著,比岱字棉15号增产度棉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8.
作者综述了苏联天然饲料地的研究成果。例如对5000余种植物作过适口性鑑定,其中有600—700种进行了饲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评定;在广大的苏联领域内进行了地植物学和饲料学的调查的面积有50000公顷,  相似文献   

9.
加工番茄引种试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根据引自日本加工番茄和新疆主栽加工番茄品种的试验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主要性状与理想品种性状之间的密切程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1个品种中,与理想品种性状的关联度次序依次为:NDM2265>NDM969>NDM5582>NDM5577>NDM5585>NDM5584>NDM1224>NDM5563>NDM3374>NDM5564>NDM843>NDM5566>NDM4461>NDM633N>新番4号>德番99>NDM3379>NDM0092>NDM970>NDM5571>里格尔(87-5,下同).即NDM2265、NDM969表现最好,适应在新疆种植,而主栽品种里格尔表现最差,其它品种性状居中,此结果与各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对海南猪体形外貌的变化与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屯昌猪"大骨型"类群(简称定安猪)与"细骨型"类群(简称屯昌猪)比较,在体型外貌上有新的变化.即毛粗且疏、胸深且宽、呈"双脊型"、低身广躯、体态钝圆;定安猪与1970年文昌猪体型体尺比较,定安猪体长指数、胸围指数均极显著大于文昌猪(P<0.01),表明定安猪体高变小,体长变大,胸躯变宽、变厚:同时定安猪的管围指数、体躯指数均与文昌猪差异不大,说明定安猪保持了原海南猪的体量特点,反映了本品种的共同点;定安猪与屯昌猪"细骨型"体型体尺比较,定安猪体长指数大18.65%、胸围指数大28.57%、体躯指数大2.81%,表明两者在体躯相对发育,骨骼发育程度和大小已区别很大,但体量变化不大,保持原品种不同品系的遗传特征.另外,定安猪的体型体尺构象已相对稳定,各项体尺的变异系数变幅在3.87%-8.51%之间.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体尺指标的山羊品种SPSS判别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供一种基于体尺指标的山羊不同品种和地理类型的量化分析方法,用SPSS软件对崇明白山羊、海门山羊、徐淮山羊、关中奶山羊的17个体尺指标进行了典型判别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总体判别率可达到95.5%,当要求交叉验证正确率>90%时,至少需要9个体尺指标;在品种间两两进行比较时,对判别贡献率最大的指标因品种不同而异。在本研究范围内,角型和胸宽是崇明白山羊区别于其他山羊的两个最具区分度的体尺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新疆褐牛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相关性及构建不同生长阶段的回归方程,为新疆褐牛选育提供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以伊犁地区2011—2019年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新疆褐牛为对象,测定4个生长阶段的4个体尺指标和体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新疆褐牛不同生长阶段体重和体尺指标间存在着极显著的(P<0.01)相关性,12月龄的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较其他生长阶段更高,其他体尺指标间也存在着极显著相关性(P<0.01)。通过新疆褐牛不同生长阶段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得到了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4个阶段的最优回归方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60、0.63、0.55和0.44,说明各阶段体重与体尺指标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对不同生长阶段体重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构建了不同生长阶段的4个线性回归方程,对新疆褐牛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灰色关联分析在加工番茄品种比较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新疆石河子地区引进和自育加工番茄的试验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主要性状与理想品种性状之间的密切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与理想品种性状的关联程度依次为AS9081> T9> T10> H17> C15> T16>新番四号> H16,即AS9081表现最好,适合在本地区种植;H16表现最差,其它品种性状居中.此结果与各品种实际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和田青驴是新疆优良地方驴品种,针对和田青驴存栏量不断减少急需加快保种、选育和提纯复壮速度的现状,以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的和田青驴为研究对象,测定和田青驴的体质量和主要体尺指标,应用R语言(2.14.2)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并建立最优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特别是6月龄~1岁年龄)对和田青驴的体质量和体尺性状(不含管围)影响极显著(P<0.001);体质量与体尺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1),其中体质量与胸围的相关系数最高(r=0.97),对和田青驴体质量其决定作用的是胸围,其次是体高和体长,管围对体质量的影响最小。应用R语言的线性和回归模型确定和田青驴体质量和体尺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1.47X1+3.04X3-339.77。总之和田青驴在保种、选育和提纯复壮时应以胸围为主兼顾体高和体长,同时参考最优回归模型可以得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990—1992年的调查表明,新疆露地栽培辣椒上的病毒病有5种,其症状表现分别为黄斑花叶型、花叶蕨叶型、花叶顶枯型、坏死落叶型、轻斑驳潜隐型,但随辣椒品种、生育期不同及季节变化,症状表现类型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吐鲁番驴是新疆优良地方驴品种,研究其体质量和体尺相关性对加快吐鲁番驴提纯复壮、选育和保种速度有重要意义。测定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吐鲁番市和鄯善县不同年龄的62头吐鲁番驴的体尺和体质量,应用R语言分析了吐鲁番驴的体尺和体质量相关性及不同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特别是1岁年龄组)对体质量、体高、体长、胸围影响极显著(P<0.01);吐鲁番驴体质量与胸围、体长、体高极显著相关(P<0.001),相关系数依次为0.92、0.82、0.76,对体质量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胸围(R2=0.85),其次是体长(R2=0.66)和体高(R2=0.57)。应用R语言分析并确定了吐鲁番驴体质量和体尺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0.71 X1+1.54 X2+2.84 X3-447.36。因此,吐鲁番驴在提纯复壮、选育和保种时,可以参考最优回归模型,并以胸围为主同时兼顾体长和体高,可以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肉牛品种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选择初生的美新褐F118头为试验1组、新疆褐牛18头为试验2组、西门塔尔牛15头为试验3组,分别对其进行生长发育和育肥饲喂达到8月龄增重情况测定。结果表明,体尺(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试验1组与试验3组体尺增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与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与试验3组之间的体尺增长速度差异极显著(p<0.01)。体重:试验1组与试验3组之间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与试验2组的增重之间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试验1组与试验3组之间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与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与试验2组之间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结论:美新褐F1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及经济效益高于新疆褐牛和西门塔尔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科尔沁肉牛(暂定名)是内蒙古通辽市正在培育的肉用型新品种.了解科尔沁肉牛生长规律,为该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了科尔沁肉牛225头,测定初生、6、12、18和24月龄体尺与体质量,对体质量与体尺进行相关分析,建立科尔沁肉牛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科尔沁肉牛体尺、体质量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初生月龄至12月龄体尺、体质量增加明显.成年科尔沁肉牛体质量与体尺之间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胸围X_3(0.764)、管围X_4(0.176)、体斜长X_2(0.129)、体高X_1(-0.003),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科尔沁肉牛体质量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0.882X_3+0.168X_2,R~2=0.946,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科尔沁肉牛新品种体质量和体尺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胸围和体斜长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体尺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华中型猪品种资源变化的情况,查阅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出版的猪品种志相关资料及相关文献,阐述了华中型猪品种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该地区猪的品种数量、产地分布、群体规模、体尺体重、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了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和地方猪性能变化对猪品种资源的影响。比较结果显示华中型地方猪品种减少,龙游乌猪、福州黑猪在2011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已无记载;地方猪数量减少;其体尺体重、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三次試驗結果,認为应用感染白菜孤丁病毒的油青菜汁液,或将其汁液加热四十五度(摄氏)五分钟后作为抗原,或应用化学方法提純抗原,在家兔体內血液中可以形成抗体,制取白菜孤丁病毒的抗血清,用以准确地鑑别病健株(見表一)并用以鑑定白菜采种母根带毒率时,証明其与田间后期发病率是相接近的(見表二)。 因此,应用此法,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白菜毒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