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实施第3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行动以来,湖南和海南两省积极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相继出台了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总结两省基本做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两省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从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健全现代种业创新体系、提高商业化育种能力、完善落实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提升种业发展支撑保障水平6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为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及育种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永平  杨胜伟  高捷  丁军 《中国种业》2024,(6):34-37,41
作物种质资源是重要的生物资源,是农业科学原始创新、种业振兴和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源头,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的战略性资源。聚焦贵州省优势较强的山地特色粮油作物,厘清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贵州发展山地特色优势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之路。  相似文献   

3.
新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近日在中国农科院正式开工建设,种质库设计容量为150万份,是现有种质库容量的近4倍。农业是社稷之本,种业是农业之基,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相似文献   

4.
2月26日,作科所新国家作物种质库正式开工建设。种质库设计容量为150万份,是现有种质库容量的近4倍。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项目建设座谈会上表示,农业是社稷之本,种业是农业之基,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相似文献   

5.
要闻     
正我国开工建设新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近日在中国农科院正式开工建设,种质库设计容量为150万份,是现有种质库容量的近4倍。农业是社稷之本,种业是农业之基,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要高质量建好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把国家、民族宝贵珍稀的优秀种质资源保护好、利用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性、战略性资源。对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实际状况进行概述,总结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的阶段性工作成效,对基层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情况进行思考,以便为基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21,(1):3-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精神,加强我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制定本规划。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种质资源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健全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围绕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种业发展需求,以广泛收集、安全保护和高效利用为核心,集中力量攻克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多渠道政策支持的新格局,为建设现代种业强省、保障农业安全、助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而种质资源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所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已作为重点任务列入天水市“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通过对天水市农业科研院所、种业研发企业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展调研,总结了种质资源工作成效,综合分析了经费和人才支持、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投入、推进共享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打好种业翻身仗”决策部署,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摸清本地种质资源家底,开展了农业种质资源普查行动,制定了农业种质资源发展规划,助推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种子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市场监管,确保了种业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北京市启动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计划利用2年时间针对京郊11个涉农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展全面普查,对珍贵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收集并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推动北京现代种业发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乡村振兴、满足国民营养健康需求的战略性资源。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自然资源丰富,种质资源种类众多,目前共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 5.6 万余份,但面临着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力度不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种业创新基础设施薄弱、种子企业发展水平不高、种业市场环境待优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育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种子企业扶持力度、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种源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自种业振兴行动以来,上海市农作物种业得到长足发展。对种业振兴背景下上海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指出在企业发展、育种创新及种质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短板,并从加大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科企合作、加强特色种质资源挖掘利用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种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蕾 《中国种业》2023,(8):11-16
农作物种业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总目标,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内蒙古农作物种业尚存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不足、科技创新实力有待提升、种子企业产业化发展能力较弱、种业市场监管体系有待健全等突出问题。在国家实施民族种业振兴,大力推动现代种业发展的契机下,内蒙古自治区要增强种质资源保存能力,打牢种质资源基础;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引导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变革,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种业发展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豫政办[2020]51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精神,加强我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制定本规划。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种质资源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健全体制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围绕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种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种子世界》2013,(8):66-66
福建农林大学和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在福州共建中国种业研究院。中国种业研究院重点开展甘蔗等南方特色经济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种质创新、商业化育种、种苗快繁等技术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种业》2012,(7):3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现代种业,中国科协拟于今年8月在哈尔滨召开种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搭建多学科、多部门、产学研相结合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深入交流种质资源、种子繁育、种业科技创新等基础理论与技术,探讨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有效机制与模式,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种业科技体系,提升我国种业核心竞争能力服务。论坛主要以大会报告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主会场、专题分会场和专题调研组成。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现代种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种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常常具有明显的特征和稳定的性状,是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础材料。通过分析上海市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发现上海市在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还不能满足本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着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品种退化、种质资源优势基因发掘利用能力不足、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没有规范化程序和标准以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资金不足等问题。通过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上海市发展的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之路。  相似文献   

18.
种子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被列为国家战略资源,在农作物生产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福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情况、种质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总结,剖析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促进福州市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种业发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地区农业质量效益提升。为贯彻中央“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决策部署,在确保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提升种苗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大连贡献,本研究对大连特色种苗产业发展进行调研,梳理了大连特色种苗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制约因素,提出做好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培育壮大种苗企业、加强种业自主创新、强化种业发展要素保障等一揽子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杨永彬 《中国种业》2023,(12):44-46
菌种是食用菌产业的芯片,是食用菌生产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源,高质量种业发展是福建食用菌产业可继续发展的前提。本文从福建食用菌种质资源、种质创新技术及成果,以及种业创新发展支持政策等方面概述了福建食用菌种业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