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晓华 《养猪》2023,(5):27-29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生猪养殖业的主流。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人们会对生猪的排泄物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养殖工作人员对生猪排泄物进行处理的意识,还可以实现对生猪粪便、污水的综合利用,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基于此,本文将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治理情况为例,对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治理技术进行分析与研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生猪养殖场粪污治理压力随之增大。要想解决好生猪养殖场的粪污难题,本文就生猪养殖场粪污产生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减少粪污产生的措施,为广大养殖业主更有效治理粪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盐城地处苏北黄海之滨,交通便利,土地资源特别是沿海滩涂丰富,发展畜牧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生猪养殖行情持续利好,全市生猪饲养量也逐年增加。2016年全市生猪饲养量达1 500万头,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主要生猪养殖基地。但是,随着生猪产业的发展,局部区域养殖密度加大、粪污产出量增加,环境污染矛盾也逐渐显现。针对生猪粪污治理难题,我市结合地方生态环境条件、生猪养殖设施装备和技术水平,推广了几种适合盐城地区生猪生产的粪污处理模式,其对有效处理生  相似文献   

4.
影响同安区生猪等畜禽养殖发展因素,一是受到城镇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用地持续减少、生猪养殖规模难以拓展;二是生猪生产带来的粪污处理,环境保护对生猪生产提出了较高要求。开展楼房养猪,并进行行之有效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影响因素。文中以厦门市振坤记养殖有限公司为例,介绍其实施楼房生猪养殖及粪污沼液无害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猪场粪污治理新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猪排泄物和各种废弃物的产生,造成生猪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生猪养殖污染已成为当今继工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后的重要污染源,是制约养猪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14年生效施行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标志着我国在解决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养猪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农业源减排和养殖业清洁生产关注的重点。猪场粪污固液混杂、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氮含量高、碳氮比例失调,且排放时间相对集中,水质水量变化大,使得粪污治理的成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猪养殖产业化发展,生猪养殖规模日益庞大,猪场产生的大量粪便和废水只有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治理,生猪养殖才能在现代都市畜牧业发展中谋求一席之地。本文就生猪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和危害进行了分析阐述,综合比较了4种规模猪场粪污治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黄河斋 《猪业科学》2024,41(1):78-80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尤其随着生猪养殖业不断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生猪养殖量及养殖规模也在日益增大,但同时也面临着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饲料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尤其生猪粪污处理难度大严重制约了养殖场的发展。生猪粪污会对养殖场周围的水体、土壤、空气造成严重影响,处理好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十分必要。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粪污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其中将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到处理生猪粪污中可以达到变废为宝、有效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处理粪污成本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促进生猪养殖业向着生态绿色发展。本文就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生猪粪污处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欢欢  王丹 《猪业科学》2023,40(7):78-80
生猪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实现了养殖户增收,但生产过程中没有及时治理粪污,造成环境污染,反过来导致生猪患病风险加大,养殖成本增加,因此做好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湖南是生猪养殖大省,境内有北部的洞庭湖水网地区、湘中丘陵地带、东南部和西部山区。生猪养殖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粪污处理模式根据地形地貌和养殖场的技术选择不同而有所区别。文章分析了湖南养猪业粪污处理现状,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湖南省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优化措施,为生猪养殖的粪污治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猪业》2014,(6):69-70
为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加强生猪养殖的污染治理,推动生猪养殖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猪场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全国多地在出台政策措施严控养殖污染、开展粪污减排和污染治理、积极推动生猪养殖转型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曲应安 《猪业科学》2023,40(6):92-94
<正>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生猪的养殖模式也从传统养殖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转变,使得生猪养殖业上的粪污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养殖场粪污处理不当也会给猪群带来疫病感染的风险,造成养殖场的经济损失。因此,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生猪产业的影响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河南、广东、浙江与吉林4省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生猪产业区域布局、养殖成本、养殖规模与产销对接方式均会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布局逐步优化,区域间"南猪北养西进";养殖成本适度增加;大中型养殖企业占比增加以及家庭牧场涌现;跨区域冷鲜肉调运部分替代活猪和热鲜肉调运。建议政府加大对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积极培育有机肥市场,对养殖企业、社会专业治理企业、种植主体等多方进行引导,促进粪污-有机肥生产-有机肥消纳产业链条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天津市生猪、肉鸡、奶牛和蛋鸡产业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85%、95%、95%和90%。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牧业对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成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加快天津畜牧业粪污治理进程,提高治理成效,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对天津畜牧业粪污治理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14.
泗阳县作为江苏省的生猪养殖大县,生猪产业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方面卓有成效。本文主要对该县生猪养殖粪污处理的方法和案例进行了总结说明,旨在为后期生猪养殖模式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畜禽粪污是养殖生产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来源,集约化养殖生产的环境污染更突出,俨然已成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江西规模养殖水平名列全国前茅,全省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达1.1万个,占出栏比重69%。减量化生产是指在生猪生产过程中,即通过源头分流,将粪污减少到最低量,有效减少生猪废弃物的产生,实现生猪清洁生产中提出的粪污减量化生产。下面主要探讨与分析日粮营养调控模式、高床养殖模式、负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重视,并每年安排资金用于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特别是生猪养殖安排的项目和资金最多,如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项目、大中型沼气项目等,这些项目在设计和建设时要求大部分资金用于粪污治理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切实贯彻《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水十条",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强畜禽养殖日常监管和污染治理,重庆市大足区畜牧兽医局开展了20头生猪当量及以上养殖场粪污处理情况调查。一、养殖现状根据重庆市大足区26个镇街畜牧兽医站对该镇街畜禽粪污治理情况普查数据分析,全区868户养殖场现存栏生猪当量为15.4万头。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缓解中国生猪规模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笔者在借鉴美国生猪规模养殖及污染防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污染治理相关法律,倡导农牧结合经营,提高粪污处理技术以及根据地区环境承载力进行适度规模养殖,以实现中国生猪规模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推进生猪养殖粪污全量化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养猪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干清粪、水泡粪、尿泡粪和机械自动刮粪等4种粪污治理模式的技术特点、治理效果、投资造价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具有较好经济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宜大力推广应用的尿泡粪和机械自动刮粪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衡阳市着力打造生态健康养殖,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深入推进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污染综合治理,保障全市规模猪场达标排放。截止2014年8月,衡阳市尚未出现规模猪场粪污面源污染。在规模猪场粪污综合治理中,衡阳市严格遵循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和末端治理,猪粪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已形成的废弃污染物示范引导,监管督导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防污治污、养殖设施技术改造等,打通低污染通道。以项目来带动市场,推动生猪规模养殖企业向肥料化、可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