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鳢在水库、湖泊等天然水域中很少发病,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特别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由于以人工投饲为主,各种理化因子指标变化剧烈,加之人为因素干扰等,导致乌鳢疾病时有发生,且近年来呈蔓延和加剧之势,给乌鳢养殖单位和个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现将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乌鳢鱼病的调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汇总如下,以飨读者。1 乌鳢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刘会  姜浩文 《齐鲁渔业》2003,20(8):29-29
近年来,斑点叉尾鮰、黄颡鱼、南方大口鲶、乌鳢等新型优质经济鱼类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病害也成为养殖中的突出问题。由于这些鱼都属无鳞鱼,在病害的发生及防治上有—些共同特点,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乌鳢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特别是江西、河南、辽宁等省,高原未有发现。少见于长江流域以南。近年来,为了满足国内外贸易市场的需求,人工养殖乌鳢的科学研究和水产养殖实践已在许多地区开展,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乌鳢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以及乌鳢专用饲料的生产,为乌鳢水产养殖业的商业化和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然而,在人工驯化和繁殖过程中,乌鳢极易出现体表溃烂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在15%~25%,死亡率在20%左右,给乌鳢健康养殖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乌鳢体表溃烂病的诊断和治疗,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鳜鱼又名桂花鱼,是闻名遐迩的淡水珍贵鱼类。近年来,随着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和过度投饵等养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多种较严重疾病及惨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来对该鱼常见病的调查研究及其防治经验作如下综合分析,以供研讨。1暴发型出血性流行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鳃盖及各鳍条、体侧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鳃瓣内充满血块和血粘液物。肝脏和胆囊肿大,肝表层深黄色或浅白色。肝组织切片表明,肝细胞出现自溶,胞核萎缩、坏死及严重充血。此病蔓延甚快,在水温25~30℃条件下,急性暴发型的病鱼3~4天死亡;亚急性型7~8天死亡。严重的病鱼池死亡率可…  相似文献   

5.
为防治乌鳢溃烂病,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某养殖场的患病乌鳢(Channa argus)体内分离到两株致病菌(DL1475,DL1476),通过微量生化鉴定管和扩增16S rRNA基因对该两株菌进行鉴定,并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特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两株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两株菌对乌鳢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7.1×103和2.9×104 cfu/g。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DL1475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高度敏感,对苯唑青霉素、红霉素中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利福平、万古霉素耐药性强。  相似文献   

6.
一、病程流行特点及病症乌鳢烂头病每年从4月初开始有少数鱼轻度发病,水温15~20℃时有少数死亡,到5~7月水温达20~30℃时是此病的发病高峰,8月后此病很少流行。各种规格的乌鳢都可能发病,初期发病率为10%左右,若不采取防治措施,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85%以上。发病初期,乌鳢头部、嘴角等部位有的发红、有出血点;有的发白,有白毛;很快病变部位发生溃烂并逐渐扩大,上、下颌骨都烂掉了,最后烂到鳃前露出骨骼不能吃东西而死亡,有的体表同时溃烂,甚至露出内脏。鱼发急乱窜,不久死亡。发病原因为乌鳢头部表皮受伤(寄生虫叮咬或机械损伤),感…  相似文献   

7.
一、早春常见鱼病越冬后期常见鱼病有:气泡病、水霉病、竖鳞病、白云病、腹水病、腐皮病、鳃隐鞭虫、鱼波豆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红线虫病、锚头鳋病、中华鳋病、鲺病等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正乌鳢俗称黑鱼、斑鱼、墨头鱼等。近年来,乌鳢因其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喜爱,是一种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鱼类。随着乌鳢养殖的兴起,其技术需要成为关键。现在各地区养殖情况不太一样,技术差异也比较大,部分地区的乌鳢养殖规模虽然比较大,但疾病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拥有水生动物疫病诊疗门诊,负责省内水生动物的疫病防治及用药指导,本文总结该门诊多年的乌鳢诊疗经验,  相似文献   

9.
乌鳢尾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症与病原诊断1.病症正常乌鳢体色是呈微绿色、花纹明显,体表光亮,游泳灵敏,见人及飞鸟能灵活逃避。有病的乌鳢体色灰暗、花纹不明显,体表被覆一层灰色的泥土,游动迟缓,见人及飞鸟反应迟缓,离群独游,投食时不知抢食,吃食量减少等,更有个别乌鳢零星死亡,严重的成批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0.
乌鳢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大,在套养,疏养的情况下,一般很少发病。但在人工高密度养殖环境里或同一池连续养殖,不仅发病,而且病害较多,较为复杂,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已成为乌鳢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一、乌鳢发病的原因乌鳢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鱼体受伤,放养密度过大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乌鳢撞伤或擦伤;或放养密度过大或投饵量不足,相互咬伤的现象相当严重。或频繁加水,乌鳢逆水跳撞挤擦而受伤。由于创伤,给病害侵染创造了条件。或同池大小规格悬殊,弱肉强食,使得一些乌鳢体质较差,从而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11.
乌鳢常见的疾病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乌鳢(Ophiocephalusargus)是以鱼类为食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人工养殖已从少量混养发展到大量集中饲养。目前常见的疾病有出血病(Haemorhagedise...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乌鳢养殖大国,但目前养殖的乌鳢出现种质退化越来越严重、病害发生逐年上升、良种的保育和扩繁技术落后等状况。杂交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杂交产生的后代可以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病力强等优势。目前已经有关于杂交乌鳢品种、形态、遗传学分析、养殖和现状等方面的报道,但关于乌鳢和金边白乌鱼杂交及杂交乌鳢  相似文献   

13.
乌鳢苗小瓜虫病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龙  艾涛 《淡水渔业》1999,29(12):28-29
小瓜虫(Ichthyophtihirius)属于纤毛纲,膜口亚目(Hymenestemata)、凹口科(Ophryoglenidae)。关于小瓜虫病的治疗方法报导较多,但能快速治愈的方法不多。笔者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如下疗效明显的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时间、地点试验于1999年6月15日~7月10日在新疆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温室进行,该温室地处新疆五家渠上渔场。1-2 试验病鱼来源该温室几个水泥池中培育的不同规格的乌鳢苗,当鱼苗陆续达到4~7cm规格阶段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小瓜虫病,轻…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鱼》2003,(8):63-63
孢子虫是水生动物寄生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较大的一类寄生虫,目前危害比较严重的有球虫目的艾美虫病;粘孢子虫病中的鲫鱼碘泡虫病、圆形碘泡虫病、饼形碘泡虫病和鲫鱼粘体虫病、中华粘体虫病等。 1.艾美虫病:又叫球虫病,主要寄生在多种淡水鱼和海  相似文献   

15.
乌鳢夏花车轮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7月,我们在微山县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进行良种乌鳢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时,曾发生一例车轮虫病,经显微镜镜检确诊,通过持续、严格的用药治疗,一个疗程就成功控制并治愈该病,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  相似文献   

16.
<正>白甲乌鳢(Opniocepnalusargusvar Kimnra)又名白乌鱼,属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白乌棒。目前仅分布于川渝一带,其食性凶猛,是一种非常珍稀的优质鱼类;刺少,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独特的药用价值,为食疗最佳补品,在川渝地区有非常好的口碑。另外,白乌鳢体色白,体态优美,具一定观赏价值,因此白乌鳢倍受市场欢迎。但近年来由于管理疏漏、养殖密度的增大等原因而导致白乌鱼病害时常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乌鳢与白乌鳢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国际标准检测方法,对乌鳢(Ophicephalus argus)和白乌鳢(Opniocepnalus argus var)进行肌肉品质及营养成分分析,并依据FAO/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乌鳢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白乌鳢,而灰分及粗脂肪含量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乌鳢和白乌鳢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6.90和65.39;乌鳢的饱和脂肪酸(SFA)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高于白乌鳢,差异显著,而白乌鳢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高于乌鳢,差异极显著,且白乌鳢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的含量极显著高于乌鳢;在矿物质中,白乌鳢肌肉中的Cu、Ca、Zn显著高于乌鳢。结果表明,白乌鳢比乌鳢具有更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养殖鱼类诺卡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鱼类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虹鳟、牙鲆、大黄鱼、乌鳢、黑鲷、东方鲀等名贵鱼类养殖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过程中的疾病也日趋严重,"诺卡氏菌病"就是近几年在我国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一、病原及症状  相似文献   

19.
<正>乌鳢作为特种养殖品种一员,其养殖规模也在逐年扩大。由于养殖的集约化,在养殖过程中有一部分养殖户缺乏对传染病有效控制的理念,致使乌鳢各种细菌性病害日渐严重,制约了乌鳢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养殖的乌鳢频现大规模的暴发性疾病,发病鱼以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出现大量乳白色结节为主要症状,故称为乌鳢类结节病。引起乌鳢类结节病的病原有诺卡氏菌、舒氏气单胞菌、类立克  相似文献   

20.
张文革  耿军 《齐鲁渔业》2010,(12):35-37
<正>乌鳢是特种水产品中比较名贵的品种,养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近几年,乌鳢的集约化养殖推广的很普遍,效果也很好。笔者现把在生产中积累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供养殖者参考。1乌鳢养殖池的选择乌鳢集约化养殖的池塘可采用土池、石砌池、土质底的鳗养殖池等,高密度养殖乌鳢要求池深2~2.5 m,水深1.5~2 m,塘埂顶面要高于水面50 cm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