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筛选辣蓼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优化,采用热水提取法、超声提取法、乙醇加热回流法、索氏提取法分别对辣蓼总黄酮进行提取,NaNO2-Al(NO3)3-NaOH显色法显色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最佳提取方法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四种提取方法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7.97、52.90、50.97、41.80 mg/g,超声提取法优于其它几种提取方法。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超声提取时间50 min,超声提取温度80 ℃,提取总黄酮含量53.3 mg/g。超声提取法有利于辣蓼总黄酮的溶出,该方法可为生产高质量的辣蓼提取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鸡血藤总黄酮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试验周期为7 d。对照组小鼠试验全程给予生理盐水。环磷酰胺(CTX)组小鼠1~4 d灌胃给予生理盐水;5~7 d腹腔注射80 mg/(kg·BW)CTX,每天给药1次。鸡血藤总黄酮(TFSD)100组、CTX+TFSD25组、CTX+TFSD50组、CTX+TFSD100组小鼠1~7 d分别灌胃给予100、25、50、100 mg/(kg·BW)TFSD,每天给药1次;试验5~7 d除TFSD100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试验组腹腔注射80 mg/(kg·BW)CTX,每天给药1次。试验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眼球采血及剖检;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 环磷酰胺可显著(P<0.05)降低小鼠肝脏中SOD、GSH-Px以及血清中ALT活力,显著(P<0.05)升高肝脏中XOD与MPO活力、血清中ALP活力以及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IL-6释放水平。25、50、100 mg/(kg·BW)的TFSD处理均可显著(P<0.05)抑制由CTX引起的SOD活力降低,25 mg/(kg·BW)的TFSD处理可显著(P<0.05)提高CTX处理小鼠的GSH-Px活力;50 mg/(kg·BW)的TFSD处理可显著(P<0.05)抑制由CTX引起的XOD和MPO活力升高,且可显著(P<0.05)降低CTX处理小鼠血清中的AST活力;25、50、100 mg/(kg·BW)的TFSD处理可显著(P<0.05)抑制由CTX引起的血清中ALP活力升高,同时降低ALT活力。25、50、100 mg/(kg·BW)的TFSD处理均可显著(P<0.05)抑制由CTX引起的IL-1β水平升高。结论 鸡血藤总黄酮可通过调节小鼠炎症因子释放以及肝组织中氧化还原酶水平对环磷酰胺所致肝损伤提供保护,推荐剂量为25 mg/(kg·BW)。  相似文献   

3.
苏学军  裘可  范文赟 《中国饲料》2022,1(9):108-112
为研究氧化石墨烯(GO)辅助乙醇提取荞麦壳中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以荞麦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GO添加量、乙醇质量分数及料液比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并以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 ℃,GO添加量1.2 mg/g,乙醇质量分数40%,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1.5 h。此条件下黄酮提取量为7.39 mg/g,与乙醇回流提取法相比,提取量提高了1.19 mg/g,表明GO辅助乙醇提取技术高效、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荞麦壳|黄酮|回流提取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百香果果皮中的总黄酮,响应面法优化百香果果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微波功率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百香果果皮总黄酮提取物进行初步结构鉴定。结果显示:响应面优化百香果果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49 mL/g、乙醇浓度71%、超声时间25 min、微波功率420 W,平均提取率为2.25%。百香果果皮总黄酮对OH·的清除率为65%,对DPPH·的清除率达57%;百香果果皮总黄酮提取物中含有羟基、羰基、不同位置取代的苯环、碳氧单键(—C—O—)等官能团。研究表明,响应面优化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法方案合理,可有效提取百香果果皮中的总黄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菍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及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活性。试验以单次最大给药剂量(5.6 mg/g体重)和最大给药体积(40 μL/g体重)的地菍总黄酮混悬液对正常小鼠进行灌胃。24 h内给药2次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存活情况及一般状态,给药14 d后采集小鼠血清并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肌酐(Cre)、尿素氮(BUN)含量,计算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的质量系数。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0.160 mg/g体重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验证地菍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设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6 mg/g体重)、地菍总黄酮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组(1.2、0.8、0.53 mg/g体重),连续给药21 d后,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体重、采食量、饮水量及24 h尿蛋白含量。地菍总黄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地菍总黄酮灌胃给药的日最大给药量为11.2 mg/g体重;给药后14 d,与正常组相比,给药组小鼠体重、各脏器质量系数、血清中AST、ALT活性及Cre、BUN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验证地菍总黄酮降血糖活性试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地菍总黄酮给药组小鼠FBG、饮水量、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上述结果证实地菍总黄酮安全性高,未引起试验小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并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含量,缓解小鼠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绞股蓝总黄酮,并优化其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探讨料液比、乙醇浓度、硫酸铵用量、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对绞股蓝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绞股蓝总黄酮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30 (g/mL),乙醇浓度50%,硫酸铵用量0.25 g/mL,超声功率240 W,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70 ℃。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5.90 mg/g。超声波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绞股蓝总黄酮的效果较好,是提取绞股蓝中总黄酮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绞股蓝|总黄酮|超声波|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从不同超声条件中,筛选出黄芩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黄芩总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黄芩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超声处理时间为25 min,料液比1∶25,超声处理温度为70 ℃。在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5.15 mg/g。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瑞香狼毒有效成分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试验先采用冷浸配合超声波提取法和连续加热回流提取法进行粗提,再将所得粗提物分别运用聚酰胺吸附法、碱提酸析法、溶剂萃取法进一步分离,并通过芦丁标准曲线计算所得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粗提物分别为12.64%和11.62%,聚酰胺吸附法分别为22.28%和20.36%、碱提酸析法分别为23.39%和21.25%、溶剂萃取法分别为24.78%和22.20%;利用冷浸配合超声波提取后再用溶剂萃取法处理,不仅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原料的利用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方法,而且成本较低,适合大量提取。  相似文献   

9.
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叶总黄酮提取率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及正交试验对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检测分析桑叶总黄酮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能力来研究不同桑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体外总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桑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溶剂乙醇质量分数70%,料液质量浓度30g/L,提取温度80℃,优化后的桑叶总黄酮提取率达到33.97mg/g;不同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提取液均对自由基ABTS~+·和DPPH·有清除能力,但不同品种间的清除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昌盛、湘桑7920、佛堂瓦桑、鲁插1号有较强的ABTS+·清除能力,清除率在90%以上,皖桑2号、鲁插1号、湖桑199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清除率在90%以上,表明桑叶总黄酮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  相似文献   

10.
青蒿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安全、方便、高效、省时的青蒿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来评价超声波法、微波辅助法和恒温加热搅拌法对青蒿素的提取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波法提取青蒿素的含量为0.4489 mg/g,微波辅助法提取青蒿素的含量为0.2676 mg/g,恒温加热搅拌法提取青蒿素的含量为0.1589 mg/g。试验表明:利用超声波法提取青蒿素效果最佳,超声波提取可促进青蒿有效成分的释放。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溶剂对蒙早苦荬菜活性物质提取的影响。试验以蒙早苦荬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使用5种不同溶剂提取蒙早苦荬菜根、茎、叶进行总酚和总黄酮,测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评价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活性物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极性溶剂对不同部位的提取效果不同,叶的60%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0.22、10.69 mg/g;根的乙醇(99.7%)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7.65 mg/g),甲醇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3.92 mg/g);茎的水提物总黄酮含量最高(6.89 mg/g),60%乙醇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3.36 mg/g)。研究表明,蒙早苦荬菜中活性物质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性间呈良好的量效关系。蒙早苦荬菜各部位总黄酮和总酚的提取量排序为叶>根>茎,60%乙醇溶液是提取蒙早苦荬菜总黄酮和总酚的最佳溶剂。  相似文献   

12.
周宏  潘宝华  王琳  刘利 《蚕业科学》2012,(4):727-733
为高效提取桑叶中富有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在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总黄酮工艺中的主要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二阶设计方法,以桑叶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选择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原料质量浓度进行3因素3水平优化试验设计,并对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建立各因素对桑叶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80%,原料质量浓度0.025 g/mL,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桑叶总黄酮提取率的预测值为1.60%,验证值为1.59%,表明建立的优化数学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优化的工艺条件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测定葡萄叶总黄酮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法提取葡萄叶总黄酮;采用K-B琼脂扩散法分别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胞杆菌做抑菌试验;以抑菌效果最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总黄酮的提取率及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单因素试验筛选葡萄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750mL/L、料液比1∶4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5h,在此提取条件下测得葡萄叶中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7.16%;葡萄叶中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大,而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抑菌作用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急性毒性和抗氧化活性等特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纯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用AlCl_3-CH_4O显色法进行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对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体外Fenton体系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超氧自由基(O^-_2),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OH和O^-_2的清除作用;测定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精密度(RSD=0.78%)、重复性(RSD=0.52%)、稳定性(RSD=0.65%)、回收率(99.140%)均在误差范围内,提取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达86.780%。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属于无毒化合物,并对·OH和O^-_2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在总黄酮作用剂量为1 250μg/mL时,对·OH和O^-_2的清除率分别达96.45%和50.39%。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P<0.01),其中,在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力高达102.42 U/mL。此外,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MDA含量(P<0.01),以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降低效果最明显。上述结果提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活性,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粉碎地锦草细胞的最佳条件,采用超声-加热回流-大孔树脂吸附的工艺流程提取分离纯化地锦草总黄酮。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地锦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以料液比为1∶20,7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60℃超声提取35min,影响超声提取效果大小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100g地锦草干燥全草提取纯化得到黄褐色粉末3.679g,经多种化学试剂鉴定,均呈明显的黄酮反应。  相似文献   

16.
瑞香狼毒总黄酮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通过对不同提取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确定瑞香狼毒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试验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采提取瑞香狼毒总黄酮,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总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为19.20%;超声提取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为23.39%: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为24.18%.超声波提取法为瑞香狼毒总黄酮最佳提取法,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中瑞香狼毒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利用五指毛桃总黄酮资源,本试验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乙醇-微波辅助提取五指毛桃总黄酮工艺。结果表明:五指毛桃最优提取工艺表现为:液料比20:1(mL/g),提取时间4 min,提取功率400 W,乙醇质量分数71%,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351.93±0.25)mg/100 g。证明该工艺较可靠,有着一定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 五指毛桃|总黄酮|响应面优化|微波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红芪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优工艺并探讨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的得率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评价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溶剂浓度三因素对红芪总黄酮得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DPPH、O_2~-·法和ABTS 3种方法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红芪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优工艺为:70%乙醇,超声功率170 W,提取20 min,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具有较好体外抗氧化活性,高浓度的黄酮抗氧化活性相当于0.5 mg/mL维生素C,总黄酮对DPPH、O_2~-·和ABTS+的IC50分别为3.336 mg/mL、3.988 mg/mL、4.786 mg/mL。结论:经验证此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较传统的热回流法强,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可作为工业化大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急性毒性和抗氧化活性等特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纯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用AlCl_3-CH_4O显色法进行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对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体外Fenton体系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超氧自由基(O~-_2),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OH和O~-_2的清除作用;测定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精密度(RSD=0.78%)、重复性(RSD=0.52%)、稳定性(RSD=0.65%)、回收率(99.140%)均在误差范围内,提取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达86.780%。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属于无毒化合物,并对·OH和O~-_2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在总黄酮作用剂量为1 250μg/mL时,对·OH和O~-_2的清除率分别达96.45%和50.39%。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P0.01),其中,在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力高达102.42 U/mL。此外,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MDA含量(P0.01),以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降低效果最明显。上述结果提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活性,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试验为研究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离子液体-微波协同提取玉米须中的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450 W、离子液体浓度0.65 mol/L、液料比25 mL/g、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5.21 mg/g。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须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较好,对羟基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46.714 2、120.420 0 mg/L。研究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离子液体-微波协同提取玉米须总黄酮稳定、可行,可为植物活性成分在动物生产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