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金银花蚜虫种类及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治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是为害金银花的主要害虫,严重损害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作者采集湖南金银花主产区蚜虫标本,经相关专家鉴定后结合发生情况明确了胡萝卜微管蚜为主要发生种类,蓼叶皱背蚜和中华忍冬圆尾蚜为次要发生种类。为筛选安全高效的金银花蚜虫杀虫剂,选用当前常用的几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作为试验对象,结果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40%氧化乐果乳油防治效果最高分别达98.94%、98.57%、99.44%、97.02%,三种新烟碱类的杀虫剂是替代氧化乐果防治金银花蚜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
调查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发生规律及丁硫克百威和阿维菌素2种药剂及其混剂对这2种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枸杞蚜虫在试验地一年发生多代,6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出现2个发生高峰,枸杞木虱在试验地一年发生4~5代,6月上中旬1代若虫达到小高峰,若虫和成虫7月上中旬和8月中下旬出现2个发生高峰;2种药剂对2种枸杞害虫的防治效果均在67%以上;相同稀释浓度下,2种药剂的混剂的防治效果比单剂好,对枸杞木虱和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和95%。生产中2种药剂适当混施,可减少施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花椒蚜虫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种杀虫剂,每种3个浓度,对花椒蚜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25%的赛丹乳油和25%的蛾蚜灵可湿性粉剂对蚜虫有较强的杀伤效果,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上述2种药剂对花椒蚜虫防效在91.98%~97.06%之间,且防治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4.
选用3%高渗苯氧威、5%啶虫脒、10%吡虫啉3种药物各1 000、1 500倍液进行防治桃树蚜虫的试验结果表明:3%高渗苯氧威作为无公害药剂,防治桃树蚜虫的效果好于常用特效药啶虫脒、吡虫啉,用药一次防治效果最高可达到84.57%.  相似文献   

5.
2007~2009年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校区内对3科40种(品种)园林树木连续3年进行定位物候观测,结合当地气象资料,较系统地研究了河北昌黎地区园林树木始花期、花期天数年份间的变化,以及有效积温与始花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蔷薇科、忍冬科树木始花期有效积温存在极显著差异,木犀科树木差异不明显;同一科内不同种(品种)间始花期有效积温差异显著;蔷薇科、木犀科树木的花期天数在不同年份间没有显著差异,忍冬科树木花期天数不同年份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科的树木始花期对年份间生态因子变化的敏感程度有差异,木犀科树木始花期年份间的变化较蔷薇科、忍冬科树木相对稳定。同一科内不同种(品种)间始花期性状变异幅度较大。不同科的树木花期天数年份间的稳定性有差异,蔷薇科、木犀科树木花期天数年份间的变化较忍冬科树木相对稳定。用有效积温预测园林树木进入始花期的早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选用4种杀虫剂,每种3个浓度,对花椒棉蚜进行室内防治试验,结果显示,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蚜虫有较强的杀伤效果。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上述两种药剂对花椒棉蚜也有相似防治效果,是棉蚜有效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16 000 IU/mg苏云金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可立施50%水分散粒剂、1.8%阿维菌素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7%阿维·吡虫啉微乳剂5种药剂对辣木蚜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辣木蚜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立施50%水分散粒剂对辣木蚜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达90%以上,1.7%阿维·吡虫啉次之,苏云金芽孢杆菌最差,但防效也在82.21%以上,5种杀虫  相似文献   

8.
李立 《河北林业科技》2012,(5):10-10,17
在室内条件下分别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5种药剂对刺槐蚜的杀伤.结果表明:刺槐蚜虫对5种杀虫药剂敏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高效氯氟氰菊酯、胺菊酯、仲丁威、毒死蜱、敌敌畏.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刺槐蚜的敏感性最高,毒力最大,LD50为0.000212滋g/头,仲丁威的LD50居中为0.001190滋g/头.敌敌畏的LD50最大为0.037400滋g/头,毒力最弱.刺槐蚜虫对3类杀虫剂敏感性顺序依次为: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刺槐蚜的敏感性最高,防治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淡竹毒蛾幼虫的毒力及林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为筛选出有效控制淡竹毒蛾幼虫的药剂,以制定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决策,2017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危害方竹林的淡竹毒蛾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开展林间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苦皮藤素可溶液、4%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1.5%苦参碱可溶液对淡竹毒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0.973、1.062、1.216、0.482、0.836 mg/L,以1.2%烟碱·苦参碱可溶液剂对淡竹毒蛾幼虫毒性最强,5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对淡竹毒蛾幼虫均有杀虫作用。林间防治效果表明:药后3 d,5种植物源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均为90%以上,以苦参碱类药剂防治效果最好,2种苦参碱类药剂的林间最佳使用浓度均为1 500倍液;1%苦皮藤素可溶液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林间最佳使用浓度为1 000倍液;4%鱼藤酮乳油林间防治最佳使用浓度为1 200倍液。测试的5种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均对淡竹毒蛾幼虫有良好的杀虫作用,是无公害防治淡竹毒蛾幼虫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0.
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n是蔷薇科果树和园林树木的主要蛀干害虫,近些年在河北省的桃园和樱桃园暴发成灾。为有效控制桃红颈天牛危害,比较4种供试药剂在不同稀释倍数下对桃红颈天牛初孵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24 h后,4种药剂在不同稀释倍数下均对桃红颈天牛初孵幼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随着稀释倍数增加,4种药剂对桃红颈天牛初孵幼虫的致死率逐渐降低;4种药剂在最低稀释倍数下,只有25%杀虫双水剂(AS)200倍液的校正死亡率与1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SC) 300倍液加96%聚硅氧烷类化合物60倍液的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药剂间的校正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考虑防治成本等因素,建议在每年8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 250倍液或25%杀虫双AS 200倍液常规树干喷雾防治,桃红颈天牛初孵幼虫在施药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可以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0~12月,采用松脂酸钠、松脂酸铜、噻霉酮、代森锰锌等5种药剂对核桃膏药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喷施1600倍液的松脂酸钠、松脂酸铜、噻霉酮、代森锰锌,对核桃膏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4.0%、19.7%、36.6%和29.5%;而喷施其8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76.9%~80.7%、13.3%~20.7%、65.1%~78.3%和67.4%~77.5%。松脂酸钠、噻霉酮、代森锰锌等3种药剂对核桃膏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以松脂酸钠防治效果最好。涂白剂对核桃膏药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而松脂酸铜的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毛竹林下套种的多花黄精上的豆芫菁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野外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桉油精可溶液剂、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1%苦参碱可溶液剂对豆芫菁成虫的LC50分别为3.9、1.32、0.583、0.279 mg·L~(-1),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豆芫菁成虫均有毒性,以1%苦参碱可溶液剂对豆芫菁成虫毒性最强。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药3 d后,4种药剂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其中2种苦参碱类药剂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倍数均为1500倍;5%桉油精可溶液剂林间防治最佳使用倍数为1000倍;4%鱼藤酮乳油林间防治最佳使用倍数为1200倍。供试的4种药剂均可以作为防治豆芫菁成虫的无公害药剂。  相似文献   

13.
炭疽病是我国油荼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果实产量。以市场上容易购买到的最常见的5种药剂(75%百菌清、50%多菌灵、50%代森锰锌、58%瑞森霉、70%扑菌清)为试验药剂,检测其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药剂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油茶炭疽病能有效的控制,其中,以50%多菌灵和70%扑菌清处理组的防治效果最佳,但5种药剂防治效果的持续性较差,建议适时采取第3次药剂喷洒。  相似文献   

14.
几种无公害农药对枸杞蚜虫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蚜虫是枸杞的主要害虫之一,1年2~3代,4月上旬至10月期间发生危害,繁殖代数多、生活史重叠,严重影响枸杞的生长、发育和结实,对枸杞产量影响很大,是枸杞生产中的重点防治对象。用几种无公害农药枸杞蚜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与3%苯氧威对枸杞蚜虫防治效果最好;不同稀释倍数的10%吡虫啉和3%苯氧威药剂防治效果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采用5%溴氰菊酯乳油、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白僵菌粉剂等几种药剂开展了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防治试验,比较了各药剂的防治效果、林间其他生物的安全性及防控效果的持续性等,结果表明:5%溴氰菊酯乳油可以快速发挥出灭杀松毛虫的效果,而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白僵菌粉剂2种生物药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选用日曹-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百菌清50%悬浮剂、云大翠丽5%己唑醇微乳剂和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等4种高效低毒的农药对麻疯树白粉病进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麻疯树白粉病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日曹-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3次施药后防治效果达88.89%,对麻疯树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且稳定,优于其他药剂;喷洒次数的增加可明显提高低浓度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因此生产上应尽量使用低浓度药剂连续喷洒2~3次,可延缓麻疯树白粉病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喷雾法测定了 5 种杀虫剂对棉蚜(Aphis gossypii)的室内毒力,比较了 6 种杀虫剂对苗圃 中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袋苗上棉蚜的防治效果,同时分析了药剂对羊蹄甲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显 示: 0.25% 吡蚜酮对防治棉蚜效果最好, LC50 仅为 2.296 mg/L, 25% 噻虫嗪效果最差, LC50 为 41.396 mg/L。 6 种杀虫剂对苗圃袋苗上棉蚜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施药处理 7 d 后,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 0.25% 吡蚜 酮和 1.2% 烟碱 · 苦参碱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 94.58%、 94.09% 和 89.16%。同时施用过高效氯 氟氰菊酯后的羊蹄甲袋苗在苗高、地径、地上部分鲜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 4 个生长指标上均显著高于未 处理的袋苗。因此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 0.25% 吡蚜酮对防治羊蹄甲苗期棉蚜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同时 1.2% 烟碱 · 苦参碱也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替代药剂穿插施用,以降低害虫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种药剂试验和对比分析表明,24.5%北农爱福丁乳油是兼治蚜虫、螨类、斑潜蝇的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无毒生物型杀虫剂.另外,对蚜虫、螨类、斑潜蝇的防治时机、药剂的喷洒浓度也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文摘     
《河南林业科技》1990,(1):46-47
<正> 我国长期以来主要用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等有机氯等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由于出现了残留、污染问题,从1982年开始,东北林业大学苗建才等同志进行了新药剂的研究。现已研制成功1%杀灭菊酯、1%灭幼脲、1%灭幼脲和杀灭菊酯、1.5%辟硫磷(胶囊剂)等4种新颗粒剂。经过连续4年在苗圃对东北大黑金龟子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颗粒剂高效低毒,比3%呋喃丹和5%甲拌磷颗粒剂更安全,更经济,更有效其成本比呋喃丹降低20—35%,而且具有同等的防治效果。是目前代替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等有机氯杀虫剂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20.
肃南县云杉线小卷蛾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5种杀虫剂对云杉线小卷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适合肃南地区有效的化学药剂。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3%高渗苯氧威乳油、3%阿维·高氯乳油和3.6%烟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都是比较理想的防治药剂,防治效果均在87.41%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