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少华  马忠选 《草业科学》1998,15(3):32-35,31
对陇东草地害鼠的种类分布,群落组成及草地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草地鼠类24种,分属6科,危害草地面积达20.1万hm^2,损失牧草达16820.1万kg;根据鼠类群落优势种及其生境的差异,将草地鼠类划分为4个群落,通过总结分析近几年鼠害的防治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当前草地鼠害防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临夏州太子山麓天然草地害鼠种类、数量、分布及对草地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草地鼠类共有11种,分属5科,受危害草地面积达28167.71hm^2,占该区草地面积的26.7%,年损失牧草达2234.23万kg结合综合防治经验,提出了符合当地情况的草地鼠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西藏林芝松多镇围栏草地鼠害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学红 《草业科学》2003,20(8):48-49
对林芝松多镇围栏草地鼠兔的种类、数量和对高寒草地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论述。调查结果显示:林芝草原鼠兔类型1种,是高原鼠兔;鼠密度为500洞/hm^2;草地破坏率为37%。并针对鼠害发生情况,提出必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择灵丘县上寨镇和柳科乡具有代表性暖性灌丛类草地,山地灌丛类草地,山地草原类和山地草甸类草地为样地,在4个样地同时捕鼠,调查草地鼠类群落。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灵丘县4类草地鼠类区系包括5科、12属、13种,其中,仓鼠科捕获量占总捕获数的59.80%,是绝对优势类群,中华鼢鼠和长尾仓鼠是当地草地的优势种和主要害鼠。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将当地草原鼠类划分为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长尾仓鼠群落,长尾仓鼠+大林姬鼠群落,中华鼢鼠+达乌尔鼠兔+根田鼠群落,达乌尔黄鼠兔+小家鼠群落。4个草地鼠类群落种的丰富度排序是:群落Ⅱ群落Ⅰ群落Ⅳ群落Ⅲ;种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排序是:群落Ⅱ群落Ⅰ群落Ⅲ群落Ⅳ;群落Ⅱ和群落Ⅰ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0.962 7和0.803 9,表明2个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群落Ⅲ和群落Ⅳ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较低,但种群数量很高,具有较大的潜在和现实危害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青海湖农场退耕还林(草)地鼠害危害情况的调查,发现:该农场自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根田鼠危害最为严重,鼠害危害面积达21.78万亩,鉴于此本防治组采取了以下措施防治鼠害:一,要把鼠害防治与治理草地结合起来;二,采用有效的物理防治和无害的化学防治,并保护害鼠天敌,达到自然灭鼠;三,采取连年有效防治;四,加强与科研院所联系,选择培育出的耐啃食的苗木和草种。从而达到有效防治,随后建立自己的巩固方案和制度。  相似文献   

6.
若尔盖草地鼠害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川西北草地鼠害较为严重,分布广泛,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弄清草地鼠的种类,优势种群和危害程度以及鼠类天敌现状,利于进一步搞好草原保护,同时为防治、教学、科研提供可靠的科学依  相似文献   

7.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甘南碌曲草原的主要害鼠之一,它分布广、密度大,据1980年测定,危害面积占草地总面积16%,尤以禾本科+杂类草受害为多,对草地的危害严重,全县由此损失牧草达1.21亿斤,相当4.161万羊单位。为了防治鼠害,保护草地,五年来我们对高原鼢鼠的活动规律,生活习性,危害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汉中市草地鼠虫害的及其防治工作现状,结合实际,提出了今后草地鼠虫防治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加强草地鼠虫害监测工作,进行预测预报,加强草地防虫灭鼠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推行综合防治等,提高防治效益。  相似文献   

9.
共和县恰卜恰镇、东巴乡、廿地乡有草地面积12.8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2.4万公顷,高原鼠兔危害严重,危害面积达7.57万公顷。2003年青海省农牧厅给共和县下达了《青海省草地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防治高原鼠兔5.33万公顷任务。该县于2003年11月16日至12月28日,历时28天,共投资资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鼠害面积在0.4亿hm2左右,因鼠害每年造成的牧草损失约30亿kg,是世界上鼠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为鼠害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9~1995年,新疆草原优势种鼠害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鼠害危害区总面积1090.2万hm2,鼠害危害面积900万hm2,草地优势种鼠害发生面积190.2万hm2,鼠害危害区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19.4%;据调查鉴定,新疆现有害鼠种类近80余种,在草原上形成危害发生的害鼠、蝗虫种类各有10多种。主要形成危害的鼠种有黄兔尾鼠、大砂鼠、子午砂鼠、草原兔尾鼠、赤颊黄鼠、印度地鼠、柽柳砂鼠、鼹形田鼠、小家鼠、褐家鼠、田鼠类、帕氏鼠兔等。它们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对草原鼠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历年来新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生物毒素灭鼠、鹰墩鹰架控制鼠害、人工野化训练狐狸控制鼠害等多种蝗虫鼠害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鼠害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今后新疆草原鼠害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突破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碌曲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1年,在实施“碌曲县草原鼠害综合防治——县级示范点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对该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已查明在碌曲县共有38种啮齿类动物,隶属于6科7亚科19属。碌曲县土地面积仅占甘南州土地面积的13.18%,但啮齿动物种数却占全州啮齿动物种数的74.51%,表明碌曲县的生境条件和鼠种类组成在甘南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草原啮齿动物(60.53%)和森林啮齿动物(26.32%)为主体是碌曲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甘肃天祝啮齿动物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祝县啮齿动物区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天祝县啮齿动物有2目8科4亚科25种,优势类群为仓鼠和鼠兔,优势种为高原鼢鼠。按不同生境将啮齿动物划为7个群落。受害草地15.29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39.06%,以山地草甸和灌丛草甸草地为最。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草地肉牛业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通过草地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天然草地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草地类型复杂、草地产草量空间差异大、牧草低矮耐牧,草地营养丰富,植物种类相对贫乏,豆科牧草少,草地以高寒草地类组为主,草地可利用面积占全省草地可利用总面积的87.41%。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区普氏原羚及鸟类栖息草地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湖流域普氏原羚与鸟类栖息的草地类型,以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及高寒草甸类草地为主.本文分别简述了各草地型的植被结构、植物种类以及草地生物量,同时对普氏原羚、鸟类栖息地各草地型的生物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果洛州草地鼠虫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年的调查,果洛州草地鼠虫害面积约为247.6万hm2,因鼠害每年损失牧草约1598.7万t,相当少养1095.01万羊单位。近10年来使用C型肉毒梭菌毒素灭治取得很大成绩,累计灭治面积达到183.1万hm2。  相似文献   

17.
西藏天然草地主要有毒植物及其防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西藏天然草地主要有毒植物的种类、产地、生态分布、毒性成分及其对家畜的危害。并对如何防治此类植物引起的家畜中毒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草地面积722.2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68%,草地可利用面积512.527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和土地总面积的70.96%和19.64%。草地资源利用及草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草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草地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水平低;草地水利建设力度趋缓,重建轻管;草地基本建设投资少,重用轻养。应采取的对策是:建立和完善草地农业系统,大力发展草地水利建设,加强草业生产技术推广,提高草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草地资源保护的法制建设,鼓励个人和企业投资草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以青海省境内广泛分布的温性草原类草地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该类草地区域分布规律及植被结构特点。认为温性草原类是青海省天然草地垂直带谱的基带草地,其分布范围东西跨越5个经度带,南北约跨越1个纬度带。分布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700~3500m,但在柴达木盆地及青南高原区海拔可上升至3900~4400m。草地植被组成每平方米牧草种类约为10~17种,以旱生丛生禾草西北针茅、疏花针茅、长芒草、芨芨草、青海固沙草等为优势种。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在利用上要做到保护和利用、建设和发展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家畜舍饲育肥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兴起 《青海草业》2008,17(2):12-17
在柴达木盆地推广使用地产饲草料舍饲育肥家畜具有良好的效益和前景,畜均纯收益分别为成牛244,25元、犊牛317.82元、藏成羊71.7元、半细毛成羊58.01元、藏羔羊34.61元、半细毛羔羊40.69元;按一个农村劳动力饲喂10头成牛和40只成羊、每年育肥两次(折合180个羊单位)计,纯收益可达1.3万元,以推广3000户计算,可降低天然草地载畜量30×10^4羊单位,减少天然草地放牧压力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