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反季节栽培香菇或菌草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会导致菌筒发软或霉菌爆发,对香菇产量和质量带来极其不利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栽培管理实际,谈谈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产生原因及补救技术措施。一、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的原因代料栽培香菇,当菌丝长满菌筒后,在适宜的通气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表面菌丝分泌红棕色酱液并逐渐倒伏,使菌筒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粉红色、红棕色,最后形成一层具有保温保湿隔热避光、抗杂菌增韧性的棕褐色菌被,称之为转色。转色是香菇代料栽培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袋栽香菇菌丝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香菇栽培发展较快,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香菇不转色甚至不出菇以及出菇畸形的情况。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是减少损失、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的好办法,以下方法仅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香菇栽培发展较快,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香菇不转色甚至不出菇以及出菇畸形的情况。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是减少损失、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的好办法,以下方法仅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香菇栽培方式、菌种选择、栽培季节的确定、栽培工艺流程、配制培养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期管理、排袋、转色、出菇管理、采菇和间歇期管理等环节阐述香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木屑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铎  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03-2304
[目的]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提供依据。[方法]用玉米秸秆粉代替部分木屑(40%)的混合生料和木屑生料地栽香菇,计算香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投入产出比。[结果]混合生料的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长满培养料时间、转色时间、始菇期均比木屑生料提前。生料栽培污染率均比熟料栽培高,且混合生料的比木屑生料的高。混合生料的香菇出菇数量较多,菇体较小,木屑生料的出菇数量相对较少,菇体较大。混合生料香菇的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低于木屑生料,投入产出比高于木屑生料,达1∶4.2。[结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具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以L135菌株为材料,分别在枫溪和上青岭两个产地进行废耳木栽培香菇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废耳木栽培香菇具有菌丝生长快、转色快、出菇早的特点,可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两地试验表明,在较高海拔利用废耳木栽培香菇,染杂率低,生物学效率高.因此建议在海拔400m以上的地区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7.
提高袋栽香菇产量的关键技术与栽培料的配制、栽培季节的安排、栽培袋的制作、发菌和转色、出菇后的管理几个环节有关,把握好这几个环节,对提高袋栽香菇的产量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适宜甘肃省不同温型香菇优良品种,满足不同出菇季节对不同菌龄、不同温型品种的需求.【方法】自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香菇育种岗位和全国香菇主产区引进12个香菇品种,根据香菇出菇温度分高温型(15~25℃)、中温型(10~20℃)、中低温型(5~15℃)和广温型(8~28℃)4个温型,试验设置4个出菇温度处理,即3个控温出菇室温度区间15~25、10~20、5~15℃和自然温度10~30℃,综合菌丝生长、转色、出菇期、生物学效率及商品性等,以菌龄、生物学效率、商品性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性状优劣.【结果】‘238’和‘0912’在4个不同的温度区间均表现生育期短、出菇早、生物学效率高、商品性好,为短菌龄广温型早熟高产优质品种,可在我省四季栽培,也是高海拔区越夏栽培的理想品种;‘庆科212’‘沪香F3’和‘沪香F2’在5~15℃和10~20℃较低温度区间,出菇早,生育期短,生物学效率高,出菇集中,尤其前期生物学效率优势明显,为短菌龄中低温型早熟高产优质品种,适宜秋冬低温季节栽培;‘申香215’和‘L808’总体表现出菇较晚,尤其在15~25℃和10~30℃较高温度下出菇更晚,在5~15℃和10~20℃的较低温度下,生物学效率主要集中在后期,属长菌龄低温型晚熟品种,具菇大、肉厚、柄短等优良商品特性,是非常理想的鲜销类品质型品种,建议在长季节栽培中使用.【结论】筛选了在甘肃省表现优良、可供广大栽培者在不同季节栽培的不同温型香菇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北方香菇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矿物质,芳香、味道鲜美。香菇被誉为食用菌皇后,成为名菜的主要配料之一,北方香菇栽培逐渐规模化。要想提高香菇产量,就要选择合适的树种,如柞木、苹果树,明确其种植过程及出菇管理要点,科学发菌,及时转色,加强出菇管理。1香菇原料选择木屑是香菇栽培中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东北地区简易大棚香菇半熟料栽培管理技术,对培养料配方、半熟料栽培相关的灭菌、接种、菌丝培养、菌包打孔、菌棒转色、出菇管理及采收等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为香菇栽培提供了一种节能、省时、高效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1.
袋料香菇的夏季栽培技术虽然难度较大、产量较小,但市场对夏季菇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因此夏季菇的价格较高、利润丰厚。实现夏季袋料香菇的高产栽培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选择好的品种、合理安排季节、调配适宜的配方、使用高效的栽培管理模式、制作好的菌棒、做好养菌管理以及出菇管理。当然由于夏季菇的培养难度较大,可能会出现转色不当、菌丝温度不够、培养基含水量调整错误、空气湿度不够和温差不够的情况,而导致袋料香菇的栽培失败,在实际操作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旦掌握成熟的袋料香菇栽培方法,就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种植者提供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2.
林地香菇覆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根据天津市气候特点介绍林地覆土栽培香菇的技术要点,包括栽培季节、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灭菌接种、菌丝培养、覆土转色、覆土出菇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本标准规定了香菇地栽的品种选择、栽培季节、选地做畦、培养料、播种、覆土盖草帘、撤土揭膜、转色、催蕾、出菇管理和采收,适用于北方地区香菇与高秆农作物及果林间作栽培。  相似文献   

14.
袋栽香菇春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各地袋栽香菇多以秋季生产居多,前期生产往往与农忙相冲突,后期又遇低温菌袋转色困难、出菇推迟等问题.相比之下,春季栽培具有菌袋适宜制作期长、接种成功率高、转色容易、菌袋越夏后出菇整齐、菇形好、花菇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为便于其推广应用,现将我们根据近年的实践所总结出的袋栽香菇春季生产技术简述于后,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香菇营养丰富,被视为"菇中之王",其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露地栽培模式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栽培模式之一,从栽培场地与设施要求、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栽培基质原料选择与配方、灭菌、播种、发菌期管理、转色催蕾期管理、出菇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一套适合我国北方地区香菇露地栽培的标准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香菇夏季覆沙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宜栽培时期、合理选择品种、栽培料选择及配方、菌袋制作、菌筒培养、搭建菇场、转色、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秋香607是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培育的香菇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1.品质产量经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粗脂肪含量1.8%,粗蛋白质含量17.92%,多糖含量2.72%。2009~2014年在武汉、随州、十堰等地试验、试种,秋季棚架栽培生物转化率95%~115%。2.特征特性属中熟秋栽香菇品种。菌盖圆整较肥厚,菌柄较短,花菇率较高。菌丝长速快,转色、出菇、转潮均较快,出菇整齐度好,潮次明显,单生为主,转色偏深时菇体分布较均匀,转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2个香菇品种进行代料和段木栽培对比试验,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出菇时期及产量,子实体性状等,筛选出适合在秦巴地区应用的代料栽培品种904、12、303,宜于段木栽培的8904、12、241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香菇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香菇无公害生产要求、选种选料、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脱袋转色、出菇期管理、病害防治、采收及储运等方面内容,并介绍了香菇生产质量控制规程,以期为香菇无公害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一、香菇覆土栽培采用自然转色、开放出菇、拉大干湿差、实行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等技术,能使香菇菇体大、肉质厚、花菇量多。二、产量与常规法相比,可提高30%~40%。三、菌棒脱袋覆土后能自然转色,且不易感染。四、菌棒覆土后能充分利用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可省去每潮菇后浸泡菌棒补水的繁琐工序。具体方法如下:畦宽80~100厘米、深20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