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白落叶松木材构造性质与干缩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是经常做为一种材料使用的,但由于其具有膨胀干缩性、不均匀性及其他缺点,故在使用时常给木材加工等部门带来很多困难。由于木材向异性干缩原因,如用一些干燥得不够好的木材锯成正方形柱材时,因弦缩大于径缩,结果使木材由方形变成菱形,有时形成开裂。落叶松属木材用途大,强度高,耐腐性也强,其中又以东北、内蒙地区的落叶松类木材强度更高,但其主要缺点是易于开裂,这也就是木材加工及处理等部门所经常遇到的困难问题之一。为此,作者特拟定是项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了解长白落叶松木材干缩及开裂与木材构造性质的关系,为木材干燥工业及进一步研究木材向异性干缩理论  相似文献   

2.
速生桉树材加工利用若干应用基础问题的研究(续)滕通濂,周明,王怀军3.4木材于缩性木材在干燥开始后直到到绝千的全过程都在发生于缩,不过干缩率不同而已,干缩率大的木材在于燥时容易发生严重的开裂和翘曲变形,使用中还会因环境湿度的变化而引起尺寸变化。因此,...  相似文献   

3.
木材干缩湿胀对实木家具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文金 《林产工业》2002,29(3):29-31
在实木家具的设计中,木材的特殊性能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对家具的结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影响最大的就是木材的干缩湿胀性能。 由木材的干缩湿胀所引起的主要质量问题有:板件的开裂、样接合失效、框架变形、活动部件卡死等。 由于木材的材种不同、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干燥工艺不同、木材干燥的最终含水率不同、使用场所的空气湿度不同等因素,木材的干缩湿胀性能也各有差异[1]。因此,在实木家具生产过程中,在一件家具上应尽量采用相同的树种,并尽可能采用同一初始条件的木材为基材。 要消除由于木材的干缩湿胀给家具产…  相似文献   

4.
针对木材干燥过程中因干缩不均导致开裂等干燥质量问题,提出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构成模糊自整定PID切换控制,以有效控制干缩力。在大误差时采用模糊控制,使实际干缩力值尽快达到设定值,提高干燥速度;在小误差时采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使实际干缩力值与设定值基本保持一致,避免产生内裂。验证试验设置介质温度分别为70、80、90℃,相对湿度为30%,结果显示:松木试件在干缩力值分别达到最大值338、424、398N后开始减小,说明木材产生了开裂使干缩力得到释放;在同等试验条件下,采用切换控制后干缩力值在达到预设值后没有减小,保持稳定不变。MATLAB仿真与验证试验结果均表明:模糊自整定PID切换控制可以实现对干缩力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按树木材干燥特性与工艺及其皱缩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桉树木材与干燥有关的材性和干燥特性,指出按木的密度、含水率和干缩率变异性大、渗透性差,在干燥过程中易产生皱缩、开裂等干燥缺陷,若采用预冻处理和前后期调温处理可减少木材的皱缩;同时建议研究各种桉木不同规格板材的干燥基准和两段式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6.
八种短周期工业材干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8种短周期工业材的百度试验,并对其干燥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木材干燥工艺的特性因子不仅有初期开裂、内部开裂和截面变形,还有干燥速度及干缩性质等,对于初含水率低于45%及具有特殊干燥性能的树种,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油松木材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初期开裂等级为1级;截面变形等级为2级;瓦弯变形为1.4 mm;平均体积干缩率为11.49%,差异干缩为1.14;干燥速度等级为1级。根据干燥特性相关数据,初步拟定了25~30 mm厚油松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8.
桉树是我国南方地区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对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桉树自身所具有的易开裂、变形等缺陷长期以来极大限度的限制了其高效利用。高温干燥处理是提高木材抗干缩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提高桉树木材的抗干缩特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尾巨桉(E. urophylla × E. grandis)和巨桉(E. grandis)木材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高温干燥处理下的全干体积干缩率和气干体积干缩率。结果表明,在220℃、5 h的处理条件下,尾叶桉、尾巨桉和巨桉木材的抗干缩性能分别提高了68.24%,70.43%和76.37%。  相似文献   

9.
采用PEG预处理方法是解决木材圆盘干燥开裂的重要途径,认识PEG在木材内的扩散效率及其对干缩特性的影响,对于科学制定预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樟子松为试材,采用增重率、增重速率等指标为评价依据,对PEG400沿木材顺纹方向的扩散效率和对干缩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顺纹长度、预处理时间是影响PEG400在木材内部扩散效率的重要因素,PEG400进入量与其对木材干缩特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木材干燥 第5讲 锯材干燥缺陷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炼百 《林产工业》2002,29(6):47-50
木材由各种不同的细胞组成,细胞中又含有水分和化学抽提物,在贮存和干燥过程中会受到周围环境及真菌、细菌的影响或侵袭;又木材是各向异性体,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干缩,且不同方向的干缩数值是不同的;再有锯材干燥过程中,断面上的含水率分布是不均匀的,内外层的干缩也是不均匀的;加之木材构造本身的缺陷等等;因此,锯材贮存和干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种种缺陷,从而引起锯材的降等损失。其主要缺陷有:变色、开裂、翘曲、皱缩和终含水率不均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锯材在干燥过程中出现的干裂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防止办法。  相似文献   

12.
总结我国木结构产业的现状,包括木结构用材资源状况、现有木结构相关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以及相关木 结构的材料制备、设计方法、生产技术的科研进展,对我国木结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将针叶材的超微结构破坏分为细胞壁间分离和细胞壁断裂两种形式。在制备其超细木粉过程中,涉及到针叶材细胞的破壁力计算时,提出以细胞壁中存在大量的原生细观缺陷作为已存在的裂纹,将单一细胞壁看作是带有裂纹体受拉应力的平板,利用弹塑性断裂力学中J积分与积分路径无关这一常数的性质,避开裂纹尖端的弹塑性区域进行理论计算,应用J积分与应力强度因子在平面应力下的关系,计算出针叶材细胞壁断裂韧性的大小,并将不同针叶树种的木材细胞断裂韧性数值与其相应的细胞壁抗拉强度实验结果相比较,得出以此理论计算木材细胞断裂韧性值较为合理,表明利用J积分计算木材细胞壁断裂韧性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推进用材林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抚州市目前用材林森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推进用材林森林资源发展有利条件进行调查与研究.对今后用材林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马小冈 《木材工业》2005,19(4):45-46
介绍木材自增强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强调自增强技术对于人工林木材的适用性,以及提高木材利用价值的作用,简要分析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张俊珍  钟永  赵荣军  周海宾 《木材工业》2012,26(4):39-42,52
螺拴连接已广泛用于现代木结构建筑中,系统研究其力学性能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评估意义重大.本文从螺栓连接强度的预测方法、力学行为模拟、螺栓预紧、螺栓连接的破坏方式,以及抗火抗震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针对目前的木结构螺栓连接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及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项目,建议加强复螺栓连接的力学行为模拟、可靠性评价等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小径杂竹制造重组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我国大量的小径杂竹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现状,通过试验研究和技术、资源、经济效益及应用方向的综合分析,探讨了用小径杂竹制造重组竹的可行性,为小径杂竹的高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采用合适的生产工艺,用小径杂竹完全可以生产具有较高物理力学性能的重组竹板材;用小径杂竹制造重组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判断森林成熟是制定森林轮伐期的依据, 是森林经营决策的关键.文中结合人工用材林的特点, 从数量成熟、工艺成熟、经济成熟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人工用材林森林成熟的核心技术和研究进展, 分析制定合理轮伐期的综合决策方法, 并探讨了人工用材林森林成熟研究的发展趋势, 以期为我国林业工作者经营人工用材林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原木检尺进位方法对木材规格和材积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随机抽取 316根原木 ,分别采用国家标准原木检尺方法与南方一些地区实际使用的原木检尺方法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 ,认为不标准的原木检尺进位方法降低了木材规格和材积 ,损害了林农和国家利益 ,干扰了林业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林业案件中,有不同的伐倒木类型,包括通直圆满类型、搭挂木、分叉树、不规整伐倒木等,文章分别不同类型提出了材积测定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