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浠水县是全国优质油菜种植历史最早的地方之一 ,也是湖北省"双低"油菜种子繁育基地之一."九五"期间实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中国油菜改良项目以来,该县"双低"油菜的种植规模与效益逐年递增,已充分显示其产业优势.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双低"油菜种子繁育基地近 1 000亩,形成了从种子生产到销售的现代化种子生产经营体系. 2002年 , 浠水县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列为"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示范县,"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发展,实现双低油菜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和经营产业化,完成“十五”末期长江流域油菜生产双低化目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按照农业部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对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进行了评选.  相似文献   

3.
浅析湖北省"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湖北省“双低”油菜产业化的现状,揭示了其在品种管理、龙头加工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民的主体地位、科研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对策:制定优惠政策、改善农村的融资环境、建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经济、加大科研力度、加强油菜的产后开发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湖北省油菜种子市场方面出现的少数单位和不法商贩销售未经审定的油菜种子、个别地方种子标牌包装不够规范统一、极个别单位杂交种子非法掺人父本、个别单位种子源头控制不严,以及生产上少数地方商品菜籽质量达不到双低标准,单产水平提高不快等问题,湖北省农业厅提出了抓好湖北省双低油菜生产的八项对策:  相似文献   

5.
南通市滨江临海,地处长江下游,是江苏省油菜生产大市,常年种植油菜8.67万hm2。自1999年以来,南通市先后承担实施了江苏省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工程项目“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引进、开发”和“双低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产加销一体化开发”;2002年又实施了国家级南通市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市建设项目,涉及良种繁育、商品基地建设、质量检测和信息服务等内容,实际完成项目总投资6 0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和基地建设,加快了南通市双低油菜生产发展,提升了双低油菜产业化水平。1南通市发展双低油菜产业取得的成效1.1双低油菜生产发展迅速,成为全市十…  相似文献   

6.
分析粮食、棉花、蔬菜和油料生产供应和消费需求发现,在大宗农产品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我国食用植物油自1986年以来却长期通过进口来保持平衡,发展油菜生产的需求空间极为广阔.从人民生活需求、菜饼利用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等方面说明了发展优质"双低”油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我省在近期实现油菜生产"双低化”的现实可能性,并提出了以"双低”油菜产业化经营、种子质量提高和区域化生产基地建设三大工程为重点的"双低”油菜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油莱已成为湖北省冬季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加快发展双低油菜,有利于促进湖北省冬季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双低油菜油组分中芥酸和硫甙含量低,对人体有利的袖酸和亚油酸含量高,是优质食用油,同时低硫甙菜饼蛋白质含量38%~40%,可广泛用于家禽、水产养殖和饲料加工业,是优质的饲料来源。为此,笔者承担了2005--2006年度湖北省种子管理站主持的油菜区域试验,以期筛选出优质、高产、综合抗性好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分析粮食、棉花,蔬菜和油料生产供应和消费需求发展,在大宗农产品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我国食用植物油自1986年以来却长期通过进口来保持平衡,发展油菜生产的需求空间极为广阔,从人民生活需求,菜饼利用以及内外市场竞争等方面说明了发展优质“双低”油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我省在近期实现油菜生产“双低化”的现实可能性,并提出了以“双低”油菜产业化经营,种子质量提高和区域化生产基地建设三大工程为重点的“双低”油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南通市主要油料作物,但过去种植的油菜品种属双高(高芥酸、高硫苷)品种,含油量低,油品质量不高.饼粕绝大部分作肥料处理,附加值低,种植油菜的综合效益不高。为提高油菜籽品质,增强农产品竞争力,1999年以来,南通市先后承担了江苏省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工程“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双低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产加销一体化开发”两项目;2002年又实施了国家级南通市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际完成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与建设,加快了南通市双低油菜生产发展,提升了双低油菜产业化水平。因此南通市不仅是江苏省油菜生产大市和油菜高产市,而且成为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和国家双低油菜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油菜的生产动态和黑龙江省油菜发展的现状,对油菜在黑龙江省的产业化发展,从双低油菜的产业分布、工业油菜发展、油菜科研方向、油菜的产业协会等几个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1年8月14~15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南京召开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加快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必须推进油菜品质双低化、布局区域化和经营产业化(以下简称“三化”),这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要求,也符合当今世界油菜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而湖北省是油菜种植大省,油菜种植面积及油菜籽产量连续多年在全国领先,曾有"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的说法。湖北有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中双系列、华双系列双低油菜品种,鄂州市率先在湖北省实现油菜双低良种化,有效地提升了油菜籽的质量,增加了油菜的产量,提高了双低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湖北省农业厅2016年8月16日发布《关于发布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2016年秋播油菜政府采购推荐品种的通知》:经品质检测、专家会商,省农业厅优选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中油36、中油杂7819和希望528等7个双低油菜品种作为2016年秋播油菜政府采购推荐品种。通知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广推荐的品种和适宜当地种植的双低优质品种。纳入湖北省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的35个重点县(市、区),要加大秋播油菜  相似文献   

14.
依靠政策和科技加快湖北优质油菜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际市场的菜子和菜子油正在对国内形成冲击,湖北省作为中国油菜生产大省.应当依靠科技和政策的力量,通过政策法规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和油菜优质新品种、双低菜子检测仪器、油菜饼粕加工等重点关键技术的开发,壮大油菜龙头企业,加快湖北省优质油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优化油菜区域布局、品种结构、栽培技术、外部环境调查分析后认为,只有加大油菜板块建设和杂交油菜双低品种,扶持有发展前途的油品加工企业,才能促进双低油菜产业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色市在油菜生产中,由于农民一直沿用本地多年留用的油菜品种,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品质差,油菜品种问题成为制约全市油菜发展的颈瓶。随着“双低”油菜品种的问世,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提高,“双低”油菜籽或油在市场供不应求,种植油菜效益显著,油菜生产又成为我国的一项大产业。我市为了发挥资源优势,从2002年开始,政府和农业部门把发展油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而要解决油菜产业化关键问题就是解决品种问题,因此在全市油菜主产区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油菜产业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调查分析湖北省油菜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围绕湖北省油菜产业化发展目标,提出了湖北省推进油菜产业化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我县最大的油料作物,菜籽油也是我县城镇居民主要的食用油.积极发展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大力推进双低油菜产业化进程,不仅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需要,也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对食品安全与健康日益关注之需要,更是油脂加工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之需要.2001~2004年,在县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由油脂加工企业、农技部门、油菜种植户三方共同参与组建的双低油菜产业联合体的运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凉山州冕宁县发展优质双低油菜的思考,提出发展山区优质双低油菜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集中种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发展,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大力发展油菜籽深加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双低油菜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油菜籽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双低油菜产业化已列入江苏省“十五”期间农业十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绿色工程项目,总的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基地建设为支撑,加强品种开发,优化区域布局,加强产加销一体化,努力将江苏省双低油菜产业化经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总的目标是:到“十五”期末全省油菜面积发展到86.7万hm:左右,其中双低油菜面积达到80万hm2左右,双低化率90%左右,双低油菜龙头加工企业由目前的15个发展到30个左右,列入省级龙头企业的由现在的2家发展到5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