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更好地利用矮败小麦在山西开展轮回选择创制优异小麦新品系提供有益参考,2010—2014年用引进的矮败小麦和当地主推品种连续回交3次,研究分析其后代群体可育株和轮回父本的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回交后代可育株的株高低于轮回父本,而硬度、千粒质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容重均高于轮回父本;矮败小麦与正常父本杂交,其矮秆性对后代不育株和可育株都有一定的影响。以矮败小麦为基础,轮回选择为核心,构建了高产、优质、抗旱3个矮败基础群体,选育出了农艺性状和品质均有所突破的小麦新品系,可为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宁夏型高产优质多抗矮败小麦基础群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建立宁夏型优质高产多抗矮败基础群体的有效方法与实际应用方向。[方法]对回交2代可育株和回交亲本的叶绿素含量的相对比值(SPAD值),以及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硬度、沉降值4个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部分矮败后代可育株叶绿素含量的相对比值(SPAD值)高于回交亲本,蛋白质含量增加0.48%~2.24%,湿面筋含量增加1.34%~6.58%,沉降值增加21.2%~42.5%。[结论]已初步转育成具有宁夏农艺亲本遗传背景的宁夏型不育系基础群体,为组建轮回选择集团创制了基础群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单交,回交及三交三种组合方式普通小麦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和S.D.S沉淀值在回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与轮回亲本有关,在三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与第三亲本有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单交、回交及三交三种组合方式研究普通小麦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和S.D.S沉淀值在回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与轮回亲本有关,在三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与第三亲本有关。用高值系本回交和用品质比较好的亲本作第三亲本进行三交,后代可能分离出更多的品质好的个体,这对选择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5.
棉花海陆棉杂交后代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同亲本海岛棉与陆地棉正反杂交,后代群体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的相关性,为棉花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新疆陆地棉品种新陆中36号和海岛棉品种新海21号正反杂交后代进行测定,利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正反海陆杂交群体中,农艺性状与纤维品质的相互影响是衣分与绒长呈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纤维品质对纺纱指数的通径分析表明,正交群体HL13中为:比强度>绒长>马克隆值;反交群体LH13中为:比强度>整齐度>绒长>马克隆值.比强度、绒长、马克隆值都能增强纺纱指数.但反交群体LH13中还包括了整齐度,进一步增加了纺纱指数;关联度分析中,正反交群体,纤维品质性状不受环境影响,而农艺性状受环境影响而各不相同.[结论]正反杂交群体,农艺性状与纤维品质间,衣分与绒长呈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纤维品质对纺纱指数的通径分析表明,正交群体中:比强度、绒长、马克隆值,偏重比强度和绒长;反交群体:比强度、整齐度、绒长、马克隆值,偏重比强度和整齐度.因而影响纤维品质的重要因素正反群体大致相同,但也会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小麦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优质品种(系)及其双列杂交的F1为材料,对其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杂种优势较强,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较弱,其中产量性状杂种优势最强,其顺序为单株产量>生物学产量>千粒重>单株穗数>株高>穗粒数,籽粒蛋白质含量、干面筋含量平均为正向优势,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平均为负向优势,但沉降值组合间差异较大(-21.9627.77),为选择高沉降值品种提供了机会,并对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值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沉降值作为研究指标 ,用微量SDS法研究了沉降值在小麦新品种扬麦 11号和高代系扬 0 0 -118群体中的分布 ,以及在小麦的原种生产中利用沉降值对其株系 (单株 )进行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 ,推广品种扬麦 11号和农艺性状已稳定的高代系 0 0-118,其群体在反映品质的指标———沉降值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 ,在原种生产中结合沉降值的选择 ,可以减小其品质变异 ,从而达到提高或保持该品种品质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马铃薯野生种S.demissum与普通栽培品种Katahdin回交一代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的细胞效应,以2份回交一代材料、2个栽培品种按GiffingⅢ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1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应用细胞遗传效应分析方法,对正反交两种组配类型的回交一代群体的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的细胞质遗传效应、组合的细胞核效应在所有测试性状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组合的细胞质核互作效应在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在其他4个性状上差异不显著。同一性状的细胞质效应值在不同亲本间差异较大,并且同一性状的细胞核效应值和质核互作效应值在不同组合间差异亦较大。亲本间正反交两种不同回交改良方式对回交后代群体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单交F2代、回交和三交F1代群体植侏品质性状与亲本的相关性及杂种后代的分离与分布,结果表明:(1)在F2代,籽粒蛋白质、干、湿面筋含量和S.D.S沉淀值与高亲值、低亲值和中亲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在回交F1代,上述籽粒品质性状与轮回亲本也呈正相关。在三交F1代,上述各品质性状与第三亲本的正相关系数比较大,说明欲在后代中出现较多的品质性状比较好的个体,亲本的品质应比较好,在三交组合中,  相似文献   

10.
回交对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杂交后代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3个随机交配的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杂交组合的F1代做待改良群体,分别用有限性、亚有限性、无限性等3个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做回交亲本,组配9个回交组合。通过对这9个组合回交一代(BF1)和3个自交F2代株高、主茎粗、有效分枝数、百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以有限性品种做回交亲本对种间杂种后代降低株高、增加茎粗效果最佳,亚有限品种次之,无限品种效果最差。对分枝这一性状的改良应选用独秆型品种进行回交,而和品种本身的结荚习性无关。百粒重大的回交亲本对克服种间杂交后代的小粒性效果最佳。只要亲本选配得当,回交F1代即可分离出百粒重接近栽培大豆的单株。在蛋白质含量上用高蛋白品种进行连续回交,可逐年提高杂种后代的蛋白质含量。选用进化程度较高的半野生大豆做亲本,其组合的自交F2代及BF1代即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可供选择的单株  相似文献   

11.
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传喜  阮龙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2):99-100,117
选用25个小麦品种,分析了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和相关,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极显著正相关;生物量与收获指数无明显相关;SDS沉降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硬度间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品质性状与籽粒产量、生物量呈明显负相关,与收获指数等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染色体工程新方法创造的小麦 -黑麦远缘杂交后代的 30个株系作为供试材料 ,进行了高分子谷蛋白亚基、蛋白质组分及比例与品质性状 (SDS沉淀值和Glu - 1评分 )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 :Glu - 13个基因位点的亚基对品质性状变异的影响大小如下 :亚基 5 +10 >2 +12 (Glu -D1位点 ) ,亚基 7+8>7+9(Glu -B1位点 ) ,亚基1>Null(Glu -A1位点 ) ;按现有学者总结出的方法计算的Glu - 1品质总评分与SDS沉淀值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Glu - 13个基因位点对SDS沉淀值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 ,其中对沉淀值变异的影响 ,Glu -D1>Glu -A1>Glu -B1。对相同的 30个株系进行麦胚乳蛋白质组分及其比例与品质性状 (SDS沉淀值和Glu - 1评分 )的相关性研究 ,结果发现 :3种主要的小麦胚乳蛋白质组分中 ,只有麦谷蛋白含量与SDS沉淀值极显著正相关 ,球清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含量与SDS沉淀值的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13.
以面包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小麦品质性状(包括籽粒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及比沉降值)的关系。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lu-B1和GLu-D1位点控制的亚基等位变异与品质性状密切相关。Glu-B1的品质效应来源于7+8亚基、17+18亚基与7+9亚基之间的差异;G1u-D1的品质效应则来源于5+10亚基与2+12亚基之间的差异。还对现有的几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评分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小麦高产优质同步优化栽培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多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氮肥、磷肥、密度和追施氮肥时期等多因素对几个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容重、角度率等品质性状的影响,探讨了籽粒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提出在一定范围促使小麦高产优质同步优化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选用产量和品质水平差异大的小麦品种配制杂交组合 ,分析其在产量、SDS沉降值方面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 :高产×强面筋型组合F1 产量高 ,但品质难达到优质品种的水平 ;强筋×强筋型组合可以使F1 品质好、产量高 ,但可能高产而不稳产 ;弱筋高产×强筋高产组合F1 产量高品质差  相似文献   

16.
品种和种植环境对软质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8个软质小麦品种于2000--2001年分别种植在合肥和宿州,分析碱性水保持力(AWRC)、SDS沉降值、膨胀势、直链淀粉相对含量、PPO活性等5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品种间AWRC、SDS沉降值和直链淀粉相对含量差异极显著,膨胀势间差异显著,PPO活性差异不显著;地点间AWRC、PPO活性、直链淀粉相对含量差异极显著,SDS沉降值、膨胀势差异不显著。两试点间AWRC、SDS沉降值的品种差异较一致,其次是直链淀粉相对含量。AWRC和直链淀粉相对含量既受品种差别的影响又受环境的影响;SDS沉降值和麦粉膨胀势主要受品种的影响,而PPO活性主要受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处理对新春9号产量及烘焙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面包小麦新春9号为材料,选择不同生态条件的奇台、焉耆和博乐三点,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和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用氮素、孕穗期追施一定量的氮肥,对提高新春9号产量效果好;基肥施硫酸钾、灌浆初期喷尿素和开花期喷丰优素对提高产量和改善面包烘焙品质都有促进作用;产量与SDS沉降值、延展性(L)和烘焙力(W)呈极显著负相关;湿面筋、干面筋、面团韧性(P)、延展性(L)、烘焙力(W)等5项指标均与面包体积、面包比容和面包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油菜新组合高优980 F2优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M9200型整粒谷物近红外分析仪,对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油菜新组合高优980的F1、F2个体单株的蛋白质和含油量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F2个体和F1的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F2的41个单株中,除5号、9号和10号3个单株外,其余单株的蛋白质含量与F1的差异均不显著;除26号单株的含油量低于F1外,其余单株的含油量均高于F1。此外,F2大部分个体的产量性状与F1差异不大,甚至更好。研究结果说明,从F2后代中选择产量、品质与杂种一代不相上下的优质常规油菜新品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小麦粉碱性水保持力和膨胀势与其他品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品质差异较大的28个小麦品种的理化性状,分析了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粉碱性水保持力(AWRC)取决于籽粒硬度和可溶性戊聚糖(WEAX)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强度也密切相关;膨胀势与直链淀粉比例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SDS沉降值、和面曲线峰高极显著正相关,与Pelshenke值、和面时间相关不显著;SDS沉降值与Pelshenke值、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和面时间、和面曲线峰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SDS沉降值的化学基础是GMP,它既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也与蛋白质品质有关;和面时间和Pelshenke值则主要与蛋白质品质有关;蛋白质品质性状与膨胀势、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没有明显相关。以上说明,小麦籽粒的理化性状如硬度、可溶性戊聚糖、蛋白质性状等影响了小麦粉碱性水保持力,而膨胀势主要决定于直链淀粉的含量,多酚氧化酶与蛋白质和淀粉等性状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0.
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变异及优质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50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碱性水保持力和膨胀势等品质性状的变异,分别用PCR特异扩增和SDS-PAGE对1Dx5、1Dy10亚基基因和糯质基因进行了检测.筛选出一批高蛋白、强面筋的小麦品种,如MW18、安农9043、安农91168和安农9267,都含有1D5 10亚基基因.筛选出碱性水保持力和蛋白质含量都较低的小麦品种Tincurrin、皖麦48和Caldwell,推荐作为软质小麦育种的亲本使用.鉴定出小麦品种扬97-65和川96003缺Wx-B1,#445缺Wx-A1.试验表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5 10亚基基因在现有小麦品种中已有较高的比例,而糯质蛋白基因缺失型品种尚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