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丧失的揭示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真正的人性复归的向往,批判了传统理性主义人性观和非理性主义人性观,超越了传统理性主义人性观和非理性主义人性观的抽象对立,把“抽象的人”变成了“现实的人”,从而诞生了包融了理性和非理性成分的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  相似文献   

2.
诗人毛泽东在其生命最后20年岁月里,四次总结诗词创作、编订出版三种诗词选集,对《毛主席诗词十九首》、37首本《毛主席诗词》、39首本《毛主席诗词》等三种版本的成书过程及史实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评价了它们在毛泽东诗词创作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学大家,在诗、、词方面均卓有建树。他开一代豪放词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豪放词,但也有不少委婉深切的婉约词。本就苏词中的婉约名篇《江城子》作具体赏析。  相似文献   

4.
本通过对汪曾祺创作的有关“梨园行”的梨园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探求.揭示出汪曾祺创作梨园小说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剖析中国人自身的劣根性,从而净化民族心灵,树立良好民族品格的深刻用意。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众翻身的一个重要环节,解放区文学对示众的描写一改鲁迅等人的批判色调,充满肯定意味。这种新型示众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政治权力结构,使民众取代地主成为社会的主人;而且解构了传统的社会关系结构,使阶级意识取代传统人情成为社会人际关系构架的基础。然而,由于作家们反思意识的缺席,过于强调阶级怨恨与阶级暴力的革命性与合理性,忽视了程序正义的重要性,使得这种示众描写潜含着人性与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6.
本从回族人民在回汉思想、化的渗透、融合中的挣扎轨迹入手,揭示社会变迁中民族交汇统一的必然结果,进一步深化了本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7.
人性与管理关系密切。中国传统主导人性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主张在管理中应塑造人性,其人性管理为“塑造论”,注重德治;西方主导人性论偏重于人的认知属性和自然属性,主张在管理中要适应人性,其人性管理为“适应论”,注意法治,两者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完整的科学的人性管理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性论基础之上的,是德治与法治、“适应论”与“塑造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人性化管理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即是人性管理学。人性化管理是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在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使管理更人性化,其具体内容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双赢等。  相似文献   

9.
地鳖虫属昆虫纲蜚蠊目,性寒、味成、微毒,有行瘀破血、消肿化积、通经活络之功用,是传统的中药材。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建筑     
本丈试从文学创作中寻找建筑艺术的灵感。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建筑气势恢宏,中国古典城市的文化氛围,历来为世人所崇尚。中国人要走自己的城市建设之路,就要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尊重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从文学艺术的创作手法中吸取营养、寻找灵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沈从文小说人性描写的认识上,采用一种“关系说”的标准,在“人性在美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美与健全人性的关系中”、“人性在美与合理的关系中”三种关系框架中具体考察沈从文小说的人性描写。沈从文的人性描写是其艺术审美追求特有的表现形式,在探讨人性形式的可能性和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中,在艺术世界中活现了人类原先拥有现在却正在失落的永恒价值,但在艺术化过程中,题材的社会历史内涵限制了他对人类无法规避的思想与精神课题的艺术表达,对人性的纵向开掘变成了对“湘西人性”的横向铺展,对人性健全合理的理念表达变成了对人性本来不健全的创作对象中美的因素的情感癖好。  相似文献   

12.
哥特式文学属于英美十八世纪所盛行的一种文学派别,源于罗马帝国时期的日耳曼部落,大多具有阴暗恐怖的氛围,小说的文学元素主要有恐怖、灵异、死亡、颓废、复仇、诅咒、厄运等等消极负面的黑暗文学素材,主要揭示了社会的阴暗和罪恶层面以及人性的消极面向,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社会制度和人性道德等等问题也作出了一定的探究。哥特式的创作形式对英文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从文学层面上揭示了当时英美社会的宗教和文化,需要了解英美文化、历史与风俗,就不得不细细地探究哥特式文学的精髓和艺术性。本文介绍了哥特式文学的特点和发现,深入探析了哥特式文学的氛围的塑造和本质,探索了哥特式文学对于英美文学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革后,学年代的变异使得反思学在理性本的思维维度中.还原了客观历史.对于政治背景与故事情节的交待在推进作家主体叙述立场的过程里,加强了学形态的独立性。所在人性的层次揭露扩大了原有内涵的实际意义,于启蒙式话语中间溶入了“现代派”集群思维,点染了这种理性的认知告白。  相似文献   

14.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Y理论,以其对于人性的探讨,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为此力图从错综复杂的社会活动中找到共同点,使人的行为方式具有可理解性。人性假设就是这样产生的,其中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影响最大。这一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能够通过成本收益的计算,选择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5.
沈从的创作历程可以说是一个寻求美好人性寄居地的历程,但是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悖论决定了他寻找的无望。尽管如此,他依然固执地坚守在自己的精神守望中。但客观现实又让他不能完全超脱。这种强烈的精神冲突煎熬着他的整个创作过程。正是因为此,在他寄予了美好理想的湘西女性身上,读看到了世代妇女的身影,她们依然生活在传统的樊篱中。  相似文献   

16.
诗人毛泽东在其生命最后 2 0年岁月里 ,四次总结诗词创作、编订出版三种诗词选集 ,对《毛主席诗词十九首》、 3 7首本《毛主席诗词》、 3 9首本《毛主席诗词》等三种版本的成书过程及史实进行了梳理 ,分析和评价了它们在毛泽东诗词创作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组织运转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职能。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研究对人自身的认识。美国学者谢恩归纳了人性的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相似文献   

18.
郑红 《甘肃农业》2004,(11):108-108
伟大的教育思想家裴斯泰洛齐认为 :爱既是统摄其他一切感情的核心 ,也是人性统一的核心。所谓心、脑、手协调发展 ,也就是爱和智力的协调发展 ,只有爱才能使知和行行动起来 ,爱和智力结合成核心力量 ,使人成为人 ,达到人的理想 ①。农职教育已由传统形式的筛选教育转向现代形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科技信息的泛滥,而农户又得不到其想要的农业信息,面对广大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迫切需求,如何解决农户所需信息的精准性问题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农户所需农业信息的特点,对传统特征项加权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更适合农业特征项加权的算法,结合改进的算法设计一个基于精准农户信息的农业文本数据信息的自动挖掘模型。  相似文献   

20.
明话本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对宋代小说<西湖三塔记>的改写是在理学话语干预下的文本重构.由于理学话语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教条化,导致其试图在许宣身上实现的道德理想意外落空,而被否定和蔑视的白娘子却逃过话语的罗网展现了本真人性,这一文本事件折射了理学话语普遍的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