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农大108(见照片)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于1991年育成。1997年通过北京市、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2月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已被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列为“九五”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
农大108是中国农业大学1991年以母本黄C、父本1 78组配育成的中晚熟大穗型玉米单交种.  相似文献   

3.
农大108是一个优质、高产、稳产的春播新品种,1997年引入我市以来已成为主栽品种,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下,该品种的产量性状、植株性状、穗部性状的变化。结果发现,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密度变化对农大108的生育期、株高、倒伏率影响较小,而对果穗性状和产量水平影响较大。密度增加,使果穗变短、秃尖增大、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密度过小或过大,产量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农大108是中国农业大学用178作母本、黄C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1998年即已通过审定,由于该品种在各玉米产区表现突出,又于2001年7月经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再次审核,推广种植区域由原定的东北、华北、西北春播玉米区扩展到黄淮海夏播玉米区.该品种抗大斑病、粗缩病和黑粉病,中抗小斑病、较抗青枯病和纹枯病,并且适应区域广泛,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其主要制种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玉米生产,有利于调优粮食结构,提高农业种植效益。近年来,我县玉米生产呈现稳步增长趋势。1999年全年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左右,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当家品种“丹玉13”已有15年历史,品种老化、退化,制约玉米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尽快寻找替换品种,金华县种子公司于1999年引入玉米新品种“农大108”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6.
宣润宏  王静 《新农业》2001,(9):19-20
农大108是农业部2000年全国10个杂交玉米主推品种的首先品种,获国家专利保护和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殊荣.该品种由中国农业大学许启凤教授用黄C做母本、178做父本组配而成.在制种过程中,黄C亲本具有见蓼就散粉的特性,为确保种子纯度须把好以下几关.  相似文献   

7.
农大108     
农大108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以黄C为母本,178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1997年通过北京市、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北京春播生育期120天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260cm,穗位高105cm,穗长20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8~40粒,果穗  相似文献   

8.
<正> 农大108是集优质、高产、抗病为一体的杂交玉米组合。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特征特性 1.株型 该组合穗位以下叶片宽直平展,穗位以上叶上举,属半紧凑型。叶色浓绿,总叶片22~23片,株高260厘米左右,穗位高105厘米左右。 2.抗逆性 抗旱、抗涝、抗倒性强,高抗玉米锈病,抗大小斑病、黑粉病、病毒病,抽丝散粉期抗高温能力差。  相似文献   

9.
“农大108”的遗传基础十分广泛丰富。它包含了南美洲的热带种质和优质蛋白基因、美国的温带种质、南斯拉夫的高Lys基因以及国内的地方品种和优良自交系,通过一定的技术路线和遗传设计,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到“农大108”中。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旱、抗倒、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打破了生产上推广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利用DNA指数鉴定农大108玉米杂交种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美国OPERON公司500多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个引物,能够非常清晰明确地区分鉴别农大108杂交种子及其父母本,攻克了目前利用蛋白质和同工酶电泳等方法难以解决的农大108种子室内纯度鉴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农大108系中国农业大学于1991年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粮饲兼用型玉米单交种.组合为178×黄C.该品种在1997、1998年相继通过了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专利保护(专利号:CN1161136A)和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金奖).已被农业部定为"九五"首批重点推广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春玉米新品种农大108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技术农大108是北京农业大学于1991年育成的一个春玉米新品种。近几年,经全国部分省市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以其高产、稳产、优质而引起各地种子部门和生产单位的关注,并成为近期换代品种呼声较高的新品种。自1995年,...  相似文献   

13.
农大 1 0 8于 1 997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 1 0个主要杂交玉米推广品种之一 ,获国家专利保护(CN1 1 6 1 1 3 6A)和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殊荣。该品种具有早熟、耐旱、耐瘠薄、抗涝、适应性广和丰产性好的突出特点。生产田面积在全国居前列 ,在辽宁省玉米生产中占重要位置。笔者通过多年实践 ,初步总结了农大 1 0 8制种技术经验。1 落实好制种基地是高效制种的前提1 1 制种田土壤生态条件要好 ,土质肥沃 ,理化性状符合玉米丰产要求 ,地形平坦、高燥、连片 ,既耐旱又防涝 ;地域小气候诸如积温、降雨、日照条件能满足玉米高产要求。为防止…  相似文献   

14.
宜宾,长江上游第一城。以平坝、丘陵为主,土质多为红沙壤土,保水保肥力差。加之年年的灾害,对于纯粹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的广大农民来说,全年的吃饭、收入等全都寄托在这片庄稼上,选好种子尤为关键。宜宾绿野生态农业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本着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服务  相似文献   

15.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农大108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农大 10 8于 1973年立题 1991年育成 ,1994— 1996年参加京津冀晋等省市及全国区试 ,1997— 1999年相继通过京津冀晋渝及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1年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又第二次扩审黄准海、西南区及东南区 ,成为全国第一个二次扩审的新品种 ,同时被农业部定为东北、华北、黄淮海、西南区及东南区春或夏玉米全国区试的统一对照。1998年 10月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99年 9月又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同年 10月获大北农集团首届农业科技基金奖 ,2 0 0 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  相似文献   

16.
杂交玉米农大108及其亲本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洋  左山  邹媛媛  王建华  宋未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763-4771
 【目的】 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对其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16S rDNA文库的非培养方法,对杂交玉米组合农大108正、反交及其亲本种子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 两后代种子内生细菌分别含46和42个OTU,第一优势菌属均为Pseudomonas,丰度分别为34.29%和34.00%;亲本玉米黄C和178种子内生细菌分别含17和11个OTU,第一优势菌属分别为Enterobacter及Burkholderia,丰度分别为49.13%和89.72%。母本玉米黄C种子内生细菌群落中Roseateles、Enterobacter、Pseudomonas及Sphingomonas 4个菌属与父本178种子内生细菌群落中Pseudomonas、Ralstonia、Paenibacillus及Bacillus 4个菌属存在其正交后代种子中。母本178种子内生细菌群落中Acinetobacter、Pseudomonas、Ralstonia、Paenibacillus及Bacillus 5个菌属与父本黄C种子内生细菌群落中Roseateles、Citrobacter、Pantoea、Pseudomonas、Stenotrophomonas及Escherichia 6个菌属存在其反交后代种子中。【结论】遗传相关的杂交玉米农大108正、反交后代其亲本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科技》2008,(3):63-63
2003年国家黄淮海区试,居第一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居第一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生试,居第一位。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3%,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8%,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9.2%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农大399是河北省2012年新审定的高抗优质小麦新品种,2012-2013年农大399在衡水地区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及衡水市科技支撑示范推广项目中,表现高产、多抗,并通过专家组的验收。结合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栽培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农大399在衡水区域种植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对粒秆兼用型玉米农大高油115在凤冈县种植的主要经济性状、粒秆产量、抗病虫性、适应性等与凤冈县主推品种杂交玉米交三单交、农大108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大高油115玉米在凤冈县种植表现良好,具有粒秆产量高,抗病虫性、抗逆性强,品质佳等优点,适宜在凤冈县种植。  相似文献   

20.
2003年2月28日,中国农业大学许启凤教授历经20年精心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玉米品种农大108”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回顾整个成果奖励申报过程,笔者感到高水平的成果是取得高等级奖励的基础与源泉,而申报组织工作是高水平的成果取得高等级奖励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