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马莺 《中国马铃薯》2001,15(2):123-125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种主要作物。就单位面积出产的干物质而言 ,它高于小麦、大麦和玉米 ,就单位面积出产的蛋白质而言 ,分别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 2 0 2、 1 33和1 2 0倍。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为 32 0万hm2 ,鲜薯产量约为 4 0 0 0万t左右 ,目前处于世界第一位。马铃薯产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云、贵、川等地 ,一般在寒冷和高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的产量高、质量好。所以 ,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是我国主要商品马铃薯供应基地 ,而且是我国马铃薯种薯的供应基地。1 国内外加工业现状1 1 国…  相似文献   

2.
前言马铃薯的食用价值马铃薯是高能量的淀粉食物。它在世界上这类商品粮中占第四位,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马铃薯原产于美洲热带高原,现已遍布全球,主要在温带的冷凉地区。就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热量来讲,马铃薯超过所有的禾谷类,仅次于甘蔗。就单位面积提供的植物蛋白来讲,它在所有主要作物中也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抗病毒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马铃薯抗病毒育种的意义马铃薯是世界上继小麦、玉米和水稻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1] 。其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的产量高于其它三种作物。又因其蛋白质富含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 ,因此 ,马铃薯的生产是相当重要的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可是 ,马铃薯种薯退化问题严重。现已明确造成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危害。据估计 ,每年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由病毒造成的减产至少为 2 0 % ,同时 ,病毒也影响马铃薯的质量[2 ,3] 。马铃薯茎尖脱毒可生产病毒含量很低的种薯 ,在严格的检测技术和程序化的繁种条件下 ,生产“无毒”种薯提供给大田生产[4 ] ,这在发达…  相似文献   

4.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马铃薯》2016,(3):186-190
马铃薯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第4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2015年,农业部首次提出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将马铃薯作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4大主粮作物进行扶持。定西市安定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丰富优质的马铃薯资源,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依靠马铃薯增收最多、占比最高的县区之一。因此,安定区作为全国3大马铃薯主产区和中国薯都核心区,先行一步启动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阎淑琴 《玉米科学》2001,9(4):089-091
1 玉米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1 1 玉米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在我国谷物生产中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 ,总产和单产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 196 5~ 1995年 ,30年间玉米的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提高了 2 35 %、187%、4 4 0 %。1997年玉米占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总产均达到2 1 1%。同期黑龙江省的玉米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也分别提高了 147%、36 2 %、5 33%。近年我省玉米年播种面积在 2 4 0万hm2 左右 ,占粮豆总产量的4 5 %左右。我省粮食总产量的几次突破 ,玉米都建立了功勋。可以说没有玉米生产的大…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作物之一,在作物中单位面积每小时的光能固定量位列前茅。在食用作物中,它的生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也高(主要氨基酸指数76~79)。马铃薯的改良,一向是用有性杂交和芽变进行的,然而由于它是多倍体(4倍体,个别地区也栽种2~5倍体),而且是营养繁殖,所以育种效率不高。栽培品种的3成  相似文献   

7.
1 前 言江苏省太湖地区长期麦(油)稻复种连作,导致红皮小麦严重积库、销路不畅,农田种植效益普遍较低,土壤肥力逐年退化,农产品供应量少、品种单一。缩减小麦播种面积,搞活夏熟、稳定水稻已是该地区种植业发展的关键。2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2年11月~1994年11月,在本所试验田进行,处理为马铃薯/玉米—水稻、小麦—水稻、油菜—水稻三种种植方式,后二种为对照,大田对比,面积为1400m2,土壤为粘质水稻土,1995年起开展生产调查。马铃薯/玉米—水稻 马铃薯(克新4号),2/5∶2/3(1993年…  相似文献   

8.
1 前 言平凉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 ,属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马铃薯近年播种面积 3 3万hm2 ,仅次于小麦、玉米面积居第三位 ,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区所辖的庄浪县地处六盘山西麓 ,海拔 140 0~ 2 857 5m ,年均气温 7 9℃ ,≥ 10℃的活动积温 2 640℃ ,无霜期 142d ,年均降水量 547 8mm ,多集中在 8~ 10月份 ,土壤以黄绵土、黑麻土为主 ,特别适宜马铃薯生长。马铃薯是该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年播种面积 1 0万hm2 ,占全区马铃薯面积 1/3,该县针对近年来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栽培管理粗放 ,推广品种单一且品质退化…  相似文献   

9.
2.2 德国农业产业结构及农产品加工发展特点。2.2.1 德国农业产业结构.2.2.1.1 种植业产业结构。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来看,总的趋势是:小麦、玉米和油菜的种植面积扩大。德国统一后,1990—1998年的统计数字表明,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最大,为20.5%,其次是小麦和油菜,分别为14.2%和6%;大麦、马铃薯和甜菜的种植呈下降趋势,1990—1998年,大麦种植面积减少最多,减少了14%,其次是马铃薯和甜菜,分别为13%和9.2%。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四川省继水稻、小麦、玉米、甘薯之后的第五大粮食作物,2005年其种植面积为36.80万hm^2,占全国的第5位,单产19.71t/hm^2,占全国的第8位,但仅为国外发达国家的1/3。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上使用的主栽品种生产力及综合性状差.不抗生产上的主要病害(PVX、PLRV、PVY、晚疫病、青枯病)。随着我省马铃薯产业化的推进。为解决消费者需求和饲料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单产高于小麦、水稻和玉米。马铃薯作为粮菜兼用作物,营养价值高。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第二,每年总产达550亿公斤左右。马铃薯是山区人民的室中之宝,长期以来,对广大山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收入也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12.
拉萨市马铃薯和玉米间作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农民的收益,在拉萨市筛选适合马铃薯玉米间作的栽培模式。以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为材料,与玉米进行间作试验,马铃薯、玉米净作为对照,研究马铃薯,玉米在行比为2:2,3:2和4:2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情况。结果表明:马铃薯,玉米在行比为3:2栽培模式下的纯收益最高,为8895.1.元/667m2,适宜在拉萨市推广。  相似文献   

13.
高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太渊 《杂粮作物》2003,23(6):340-343
高粱是全球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的第六大重要作物,是粮食、饲料和酿酒业的重要原料,尤其对于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1999年高粱在全球的种植面积已达到4000万hm2(Zhao等,2000)。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高粱品种已引起广泛的关注。植物转基因技术通常依赖于植物快捷、高频率再生体系的建立。然而,高粱是目前公认的最难建立植物无性组织或器官再生体系和导入外源基因的作物之一(Zhu等,1998)。虽然高粱遗传化研究工作15年前就开始了,但与其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禾谷类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相比,由于高频再生和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14.
<正> 习惯上,人们认为马铃薯是一种温带作物,但近几十年来,它已逐渐扩展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看来,市场的需要和人均消费量很低,但实际表明,它确有发展的可能,正如这篇综述中谈到的:这种发展有相当大的阻力,将来的大发展可能最终取决于商品薯的生产。就能量生产的重要性而言,马铃薯列在小麦、水稻、玉米,大麦之后,为第五位,  相似文献   

15.
张丽娟 《中国马铃薯》2009,23(6):357-359
<正>马铃薯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它的用途广泛,营养全面均衡,单产水平远高于小麦、玉米和水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马铃薯品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为满足这种要求,培育优良品种,就必须加大对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6.
全球盐碱地面积的增加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同时也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重要粮食作物。马铃薯属于中等耐盐性作物,盐碱胁迫严重抑制马铃薯的产量,因此提高马铃薯耐盐碱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盐碱胁迫对马铃薯发育及生理的影响、马铃薯耐盐碱能力提高途径及其展望3个方面对马铃薯耐盐碱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总结当前已知的马铃薯耐盐碱机制,为马铃薯耐盐碱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与育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冬闲稻田马铃薯生产的潜力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持续增加和耕地持续减少是造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提高作物单产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靠这两个手段来增加产量的潜力十分有限。而马铃薯利用冬闲田在增加生产面积和提高单产水平都有巨大的潜力。由于利用冬闲稻田生产马铃薯在销售价格、资源利用、栽培方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种种优势,近年来其面积和产量都在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8.
对推进陕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铃薯是陕西第三大种植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6.7万hm^2左右,仅次于小麦、玉米。作为全国主产区之二,陕西有着发展马铃薯生产的优越条件和基础。在当前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看好的形势下,我们应高度重视和发展壮大这一传统产业,培育区域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张希近 《杂粮作物》2002,22(6):343-344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都想方设法以某一作物为单元形成产业化优势,如北方一季作区的订单农业、南方的错季生产和间套复种模式的革新,既增加了复种指数,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从总体发展趋向看,更多的地区重点放在早熟马铃薯的产业开发上。在中原地区一年两熟制、二年三熟制单一的冬小麦、棉花、玉米等单作,产投相抵利润不大。因此玉米套种马铃薯、棉花套种马铃薯,蔬菜套种马铃薯面积逐年扩大,由过去的休闲散播冬油菜养地,改为冬作马铃薯。据资料介绍宜冬作田面积在1166万hm2,按25%的面积种植马铃薯,则…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栽培范围广,其产量仅次于小麦、玉米、水稻而位居第四。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应能力强,在提供粮食安全和消除贫穷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联合国充分肯定了马铃薯在世界粮食生产上的重要作用。确定2008年为“国际马铃薯年”。我国己经成为世界马铃薯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