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毛竹低产林采取全面劈草、全面锄草、全面深翻垦复及全面深翻垦复并施肥四种不同的改造措施,从而得出:全面深翻垦复并施肥对立竹密度、平均胸径、均匀度、整齐度等生长指标影响效果最好,其次是全面锄草。  相似文献   

2.
油茶为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经济价值很高。简述了油茶低产林涵义,分析了低产林成因,并重点从清园除杂、整枝修剪、垦复深挖、疏密补稀、改造劣株、合理施肥等方面为广大林农介绍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3.
卢斌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119-119,127
昌桥乡毛竹低产林的改造的结果表明:对毛竹低产林进行砍灌垦复、埋青施肥等改造后,林分各项生长指标均得到提高,纯增收达4162.5/hm2,投入增值比为1:1.85.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八角低产的原因,并采取清除杂灌、密林疏伐、修枝整形、垦复、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相结合的技术进行改造,提高了八角低产林的产量,增加了林农经济收入,以为八角的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八角低产的原因,并采取清除杂灌、密林疏伐、修枝整形、垦复、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相结合的技术进行改造,提高了八角低产林的产量,增加了林农经济收入,以为八角的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祁门县油茶低产的原因,并从林地清理、良种苗木补植、垦复施肥、间种、密度调整、整形修剪、高接换冠、放养蜜峰等方面介绍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以为油茶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油茶林低产成因及综合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油荼林低产的成因主要是品种不良、经营管理粗放、造林质量差、林分结构不合理、病虫害严重等。提出了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措施,主要包括:调查林相,合理密植;深挖垦复,改良土壤;合理施肥,提高地力;整形修剪,培养树冠;更新改造,高接换优等。  相似文献   

8.
粤西低产油茶林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造低产油茶林要先清理林地,深挖垦复,然后根据油茶树生长的需要施肥,适时适度修剪和间伐,对劣质品种采用高接换冠和截干等方法更新。另外,对新垦油茶林的建设,要选用优良品种营造高产油茶林,提高管理水平,控制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油茶低产林改造与丰产稳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被称作"绿色油库"。介绍油茶林的基本情况、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成效,从应用垦复、修剪、施肥等方面总结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以期达到丰产、稳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兰溪市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兰溪市毛竹低产林面积较大,影响当地竹产业的发展。对笋竹两用毛竹低产林采取垦复、松土、施肥、调整竹林结构等改造技术措施。实现平均产春笋6141.0kg/hm^2,平均产竹材6569.3kg/hm^2,平均产冬笋435.9kg/hm^2,平均产值16147.5元/hm^2.  相似文献   

11.
歙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韩英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56-157
通过对油茶基地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试验,采取全面清杂、茶园垦复、修枝整形、补植疏伐、施肥、保花保果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实现油茶的优质、丰产,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南郑区是我国油茶北缘适生分布带,油茶林保存面积为全市最大,但是经济效益低。为了改善南郑区油茶林低产低效现状,通过走访调研、查阅文献,分析南郑区油茶林低产低效主要原因;基于现状提出砍灌清林、深挖垦复、挖竹节沟、密林疏伐、稀木补植、修剪整形、合理施肥、嫁接改造、病虫害防治等改造措施,以期为南郑区油茶林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适宜新化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模式和关键技术措施,为新化县大面积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项目组以新化县圳上镇东风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开展高位嫁接换冠改造、疏伐垦复改造、截干更新改造等3项不同低产林改造措施的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改造措施对油茶树高、树冠、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对产量的影响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高位嫁接换冠截干更新疏伐垦复改造对照地。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岐山县核桃生产产量和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包括栽植立地条件差、土壤养分不足、品种混杂、栽培管理水平低、病虫害严重等方面内容,提出了垦复改土、施肥保水、品种改良、加强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低产林改造技术,以确保核桃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山区柿树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主要包括垦复、肥分管理、品种改良、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从而为山区柿树低产林的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苦竹丰产林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苦竹丰产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提高苦竹林的产笋量、产材量和现存竹材产量,但不同施肥处理对苦竹林生长和产量影响程度不同,氮肥对苦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影响较小;发育于花岗斑岩的红壤可以不施或少施钾肥。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油茶林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基于Tullgren干漏斗法和罐诱法对八大公山亮叶水青冈林、枫香林、光皮桦林、栲树林和耒阳市南京乡半垦复油茶幼林、全垦复油茶幼林、全垦复油茶成林、未垦复油茶成林8种生境的土壤跳虫和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Tullgren干漏斗法共分离出土壤跳虫1 830头,隶属4目10科19属;罐诱地表节肢动物12目24科34属1 136头。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土壤跳虫的多样性显著高于人工油茶林,多样化的地表植被和凋落物有利于提高土壤跳虫的多样性,但对地表节肢动物没有显著影响;而油茶人工林不同垦复方式对跳虫群落和地表节肢动物结构及多样性均影响显著,适当垦复对于增加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百色市油茶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百色市油茶生产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投资少,品种(类型)混杂,劣株比例大,林地荒芜,养分贫乏,林分衰老,自然更新能力差,病虫危害,树势削弱是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掌握油茶栽培技术,采取调整林相,整形修剪,改良树体结构,提高光合效率;深挖垦复,改善土壤条件;合理施肥,嫁接换种等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才能提高油茶的单位面积产量,产生良好的种植效益,获得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谭世隆 《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44-145,147
概述了油桐的种类及分布,总结了罗甸县油桐产业发展现状,从该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套适宜于当地的油桐低产林改造技术,主要包括垦复荒林、老林截枝更新、品种改良、加强林间抚育、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红水河沿岸县油桐低产林的改造提供参考,以大力推广改善、提高油桐低产林的产量,从而促进油桐产业的发展,推动山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介绍池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茶低产林形成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良种选用、科学改园、培肥土壤、合理间伐、整形修剪、高接换冠、垦复补植、更新造林等方面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以全面提升油茶园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