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光温室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侵染引起的。辣椒整个生育期都可遭受辣椒疫病危害。尤其以现蕾至挂果期前后最易受害。发病初期,病部呈水渍状软腐,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或猝倒。植株多呈暗绿色;成株期茎和枝发病,产生环绕的褐色病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叶片发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  相似文献   

2.
1主要病害症状保护地辣椒病害主要有:辣椒疫病、辣椒炭疽病、辣椒褐斑病、辣椒病毒病、辣椒灰霉病、辣椒细菌性病害等。1.l辣椒疫病苗期即可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或猝倒,即苗期猝倒病;成株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环绕麦皮变黑褐色,病部明显溢缩,造成整株凋萎枯死,属毁灭性病害:后期也危害果实,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病菌主要是病残体在土壤中带菌传染,随雨水传播蔓延。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一般浇水后土壤湿度过大,发病迅速,种植过密,连年重茬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3.
疫病是辣椒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随着辣椒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辣椒疫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该病一旦发生,轻则严重减产,重则绝收。因此,有效防治辣椒疫病是提高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的有效途径.。一、发病症状苗期染病,茎基部靠近地面处出现水渍状腐烂,暗绿色,后呈猝倒或立枯状死亡。成株期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边缘不明显的圆形斑,叶片顶腐,病斑周围褪绿变黄。枝条及茎部染病,产生近黑色条斑,多从基部始,病部常软腐,  相似文献   

4.
辣椒疫病1发生症状辣椒疫病在辣椒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尤其以现蕾至挂果期前后发病最为严重。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或猝倒;成株期主茎和分枝处发病,产生环绕的褐色病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叶片发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扩展后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软腐,易脱落;果实受害,病斑多从蒂部开始发生,病斑为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黑褐色软腐,病部常见白色霉状物,病果失水后干缩,变成淡褐色僵果,  相似文献   

5.
<正> 辣椒疫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率20%~30%,重病区达50%以上,甚至造成毁灭性危害。 一、症状特点 苗期和成株期的各器官均可受害。保护地栽培的首先为害茎基部;露地栽培的在雨季病害流行,危害茎、叶和果实。 幼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倒状。病部呈暗绿色。成株期根部受害后变成黑褐色,整株枯萎死亡;茎部多在分叉处发病,有的在茎基部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后变成黑褐  相似文献   

6.
<正>疫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和静地区辣椒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大和年年连作,辣椒疫病发生严重,发病地块辣椒品质降低,经济损失达30%~40%,有些地块可达80%,甚至绝收。一、发病症状辣椒疫病主要发生在辣椒幼苗、叶、茎和果实上。幼苗的根系是容易发病的部位,发病幼苗茎基部呈暗绿色腐烂,病部显著收缩、深褐色,幼苗易折倒。成株期叶片感病时,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中央暗绿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青(辣)椒的种植面积逐年加大,但由于受耕地面积的限制,不能及时轮作倒茬,致使青椒产区疫病出现了逐年加重的趋势,造成烂果、死棵,一般减产30%~50%,严重者出现了绝收现象。 1 症状特点 青(辣)椒的苗期及成株期均可发生疫病。茎、叶、果实都可受害。苗期症状表现为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猝倒,茎基部病斑绕茎一周呈褐色,幼苗立枯而死。成株发病时,叶片上产生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茎及枝条上产生  相似文献   

8.
<正>辣椒的根部病害常造成辣椒死苗,严重者成片死亡,甚至绝收。辣椒的根部病害主要有3种,即辣椒疫病、根腐病和青枯病。从发病部位来看,疫病主要在地表以上茎基部发生,初期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展后呈7~10厘米的大型病斑,后期病部变黑褐,皮层软化腐烂,茎扭缩。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辣椒商品化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病虫为害却困扰着种植户,现根据生产实际的总结,提供几种辣椒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方法,供种植户参考。1发生特点1.1疫病苗期发病幼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病部暗绿色,茎上部倒伏。定植后发病叶部病斑暗绿色并逐渐扩大,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霉,干枯后呈白色或褐色,易脱落。茎部发病多在分叉处,茎变黑变褐,使植株迅速死亡。果实被害  相似文献   

10.
辣椒疫病俗称"烂秧子",是由真菌中鞭毛菌亚门辣椒疫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一般幼苗期就有发病,多在幼苗根基部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扩展后,病部皮层变褐、软腐、缢缩,此时,幼苗叶片萎蔫,后干枯致死.成株期叶片、果实、茎杆和枝条都可发病,叶片发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块暗绿色湿腐斑,迅速向全叶扩展,叶片变黑,湿腐,后凋萎、脱落;果实发病从果蒂部开始,水浸状病斑,而后向果面及果柄发展,整个果实似水烫状,先呈灰绿色,后转为灰白色,软腐,病果脱落或者呈淡褐色僵果挂留枝头;茎杆和枝条的症状类似苗期根基部.  相似文献   

11.
辣椒疫病是青椒上的重要病害,病原物为鞭毛菌亚门疫霉属辣椒疫霉。辣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尤以辣椒苗期发生严重,导致成片死苗,有的甚至绝收,损失惨重。 一、症状 1.幼苗发病多在根颈部与近土表的茎基部,病斑为水渍状的暗绿色小斑块,后向上下发展并  相似文献   

12.
一、疫病与枯萎病的区别1.黄瓜疫病感病部位初呈暗绿色、水渍状,以后萎蔫缢缩。而枯萎病苗期,茎基部变褐、缢缩,以后变黄枯死。2.黄瓜疫病生长点干枯呈尖状,植株基部受害后,病部以上萎蔫枯死,但维管束不变色,且发病速度快,叶上病斑呈暗绿色、圆形、水渍状、病健交界处不明显。而枯萎病成株期受害多在根瓜采收后或开花结果盛期出现症状,发病初期似缺水萎蔫,直到数日以后叶片才下垂枯死。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7,(4)
<正>辣椒疫病是一种常发性病害,在各辣椒种植地区都有发生,发病后常造成植株成片死亡,甚至整棚死亡,损失极其严重。辣椒疫病也是彩色甜椒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俗称死秧或烂秧。1为害症状苗期发病为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或猝倒,根茎随病害发展坏死腐烂,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死亡,湿度大时病部表面产生少许白色霉状物。叶片染病多从叶缘开始侵染,病斑较大,初期呈水渍状,边缘黄绿至暗绿色,中央暗褐  相似文献   

14.
辣椒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辣椒病虫害防治是辣椒丰产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认真及时的进行辣椒病虫害防治,才能确保辣椒的优质、高产。一、根茎部病害(一)类型及症状第一,疫病。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的凹陷病斑,绕茎7d后叶片凋萎,干枯而死。第二,青枯病。叶片白天萎蔫,夜晚恢复正常,反复3d~5d,  相似文献   

15.
1辣椒疫病重要原因该病在乐都县以初夏发病多,首先为害茎基部,被害茎木质化前染病,病部明显缢缩,表现在茎的各部,其中以分杈处变为黑褐色或黑色最常见(菜农称“黑杆病”),主要为害在采收期,植株急速凋萎死亡,为辣椒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1.1连作重茬连作是辣椒疫病发生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辣椒疫霉病菌寄生范围广,  相似文献   

16.
正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辣椒茎叶、果实均可发生疫病。疫病是近年来日趋严重的一种辣椒病害,在温室、大棚、大田均可发生,可危害辣椒的根、茎、叶和果实,发病严重时会整株成片死亡。一、辣椒疫病的发病症状。苗期染病,茎基部靠近地面处出现水渍状腐烂,暗绿色,后呈猝倒或立枯状死亡。成株受害症状:成株多在茎基部和枝杈处发病,发病初期产生水  相似文献   

17.
<正>辣椒根部病害是造成其死秧的重要原因,严重者成片死亡,甚至绝收,辣椒的根部病害主要有4种,即疫病、根腐病、枯萎病和青枯病。据调查,在辣椒根部病害中,疫病和根腐病占80%,枯萎和青枯病占20%,而从近年的发病趋势看,青枯病所占比例逐步上升。从发病部位来看,疫病主要在地表以上茎基部发生,初期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展后呈7~10厘米的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物技术防治辣椒疫病,既环保又安全,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菌肥促进辣椒团棵大,开花早,挂果多,辣椒肉质肥厚,无疫病发生,防控疫病率100%;常规施肥区,辣椒疫病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个别猝倒,茎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死.20%茎基部黑杆枯死,中后期辣椒顶部25%坏死、20%软腐坏死,25%成片死亡,每666.67m2产干辣...  相似文献   

19.
辣椒疫霉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属茄科,多年生或一年生作物。果实除有辛辣味可作调料之外,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可以生食也可以炒食,还可腌制或加工成辣椒粉、辣椒酱等。一、发病症状辣椒疫霉病在辣椒全生育期所有地上绿色部分及根部均受害。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或搓倒,  相似文献   

20.
1 奇台县辣椒疫病的主要症状 幼苗期染病表现为茎基部出现水侵状软腐,幼茎上部倒伏,有的茎基部呈黑暗色,幼苗枯萎死亡.叶片受害会出现圆型或近圆型病斑,扩散后边缘呈黄绿色,中央暗黑色,田间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霉,病斑干后变为淡褐色.植株茎部受害,病斑为水侵状,后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萎蔫,茎基部分叉处常呈黑褐色或黑色.茎部木质化前染病则植株茎病部明显收缩,常从病处折断.果实染病多从蒂部开始,出现暗绿色水侵状斑,并迅速变褐软腐,干燥后成暗黑色干果残留枝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