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刚  袁丽娜 《北方牧业》2006,(23):27-27
<正>在奶牛的产科病中,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很高,因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而造成不孕淘汰的屡见不鲜,给奶牛养殖者造成很大损失。治疗胎衣不下传统的做法是人工剥离,但因剥离时可引起子宫肉阜损伤和子宫出血,以及剥离不净,发生子宫内膜炎。而近年来有人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促进胎衣排出(主要是子宫内投放抗生素,及注射子宫收缩药),可有时效果不很好,很多时候用药几天胎衣也不能排出,造成胎衣腐败分解而引起子宫内膜炎和败血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数例奶牛胎衣不下病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1例奶牛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的诊疗及体会介绍如下. 1 奶牛胎衣不下的危害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在分娩12 h后胎衣全部或部分不能自行排出的一种常见的奶牛产科疾病,又称"胎衣滞留".  相似文献   

3.
子宫灌注戊酸雌二醇治疗奶牛胎衣不下诊疗报告刘厚渊新疆巴州畜牧技术推广中心(841000)产后12小时胎衣未排出,即为胎衣不下。因胎衣不下多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是奶牛常见病之一。本病给牛的繁殖,尤其是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过去胎衣不下多...  相似文献   

4.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生产性能不同的各种奶牛,在每年四季均可发生胎衣不下,特别是那些发生过妊娠中毒的产后奶牛,胎衣不下高达57.18%(阿夫金科,1995)。由于奶牛胎衣不下能引起子宫内膜炎,会导致发情时间延后,妊娠间隔时间延长,甚至不孕而被淘汰,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黄祖平,1985)。预防奶牛胎衣不下的方法有很多,多为药物预防。但是,药物预防并非万能,也就是说不会对所有奶牛的胎衣不下奏效。最后,不得不实施手术剥离。而这时手术剥离往往会导致生殖器官发炎和延长下一次妊娠时间(70%~90%)。此外,还有些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5.
奶牛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牛犊产后8个小时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在子宫内。近几年所诊疗的奶牛胎衣不下病列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满都拉  百顺 《兽医导刊》2007,(11):48-48
奶牛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牛犊产后8个小时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在子宫内.近几年所诊疗的奶牛胎衣不下病列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胎衣不下又称胎盘停滞,指奶牛分娩后8~12小时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停滞在产道内。此病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笔者治疗牛胎衣不下多采用手术剥离,都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剥离牛胎衣的体会报道如下。1适合手术剥离的类型只要奶牛分娩后8~12小时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就可以做拟剥离探诊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相同,目的就是探察牛胎衣能否剥离。奶牛胎衣不下分为分离型、部分分离型、结合型和紧密结合型。分离型、部分分离型、结合型均适合手术剥离;紧密结合型由于子叶与子阜结合紧密,不宜剥离,强行剥离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不孕不仅影响奶牛繁殖率和产奶量 ,也直接影响奶牛业发展。奶牛不孕的病因很多 ,其中以子宫内膜炎最为多见。1 子宫内膜炎的病因1 1 难产 奶牛在生产时由于胎儿体形过大或胎位不正而出现难产 ,在助产过程中容易对子宫内膜造成伤害 ,继而产后患子宫内膜炎。1 2 胎衣不下 由于母牛妊娠期运动不足或者羊水过多、胎儿过大 ,也有临床时热应激反应造成胎衣不下。如果剥离时间过晚 (超过 12h)造成胎衣腐败或者进行手术剥离胎衣时动作过大、过猛伤及子宫而引起子宫内膜炎。1 3 助产感染 助产时后躯或助产器械没有充分消毒致使子宫感染引…  相似文献   

9.
1 手术剥离法 根据俄罗斯兹扬奇科夫斯基的经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宜采用保守疗法,也就是当母牛分娩后经过48小时胎衣不下时就用手剥离的方法。但是用手剥离胎衣后,有些人往子宫腔注入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引起奶牛败血症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胎衣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排出体外,滞留在子宫内发酵分解,产生大量毒素而吸收导致奶牛败血症的发生,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奶牛死亡。我院对多例此类病症采取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举2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1.1病例1双城市单城乡王某家1头6岁黑白花奶牛,于产后第4天来我院就诊,主诉牛产后胎衣不下,找当地兽医进行剥离,因胎衣粘连较牢固,所以剥离时出较多的血液,第2天牛就不吃草,能喝点水,不反刍,体温40.5℃,当地兽医给治疗1天,未见好转。经检查,体温41.6℃、呼吸89次/分、脉搏123次/分,患牛精神高度沉郁,可视黏膜发绀,磨牙…  相似文献   

11.
奶牛分娩后 12小时 ,不能排出胎膜就视为胎衣不下。以前人们常采用手术剥离胎衣 ,对奶牛损伤较大 ,影响今后的繁殖配种。笔者自 1998年以来采用药物处理奶牛胎衣不下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病 因奶牛胎衣不下的疾病原因很多 ,根据花溪奶牛基地牛群生产后胎衣不下的临床观察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奶牛年龄 :青年牛比老年牛发生较多 ,第 1胎牛较经产牛发生较多 ;(2 )饲养管理 :饲料单一 ,营养不全面 ,微量元素缺乏 ,运动、光照不足等均会引起胎衣不下 ;(3)环境条件 :产房处于嘈杂环境 ,产犊时人多吵闹引起母牛不安 ,也会导致胎…  相似文献   

12.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指母牛产出胎儿后经过12小时,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子宫内。奶牛发生率较高,并且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也因季节、营养状况、胎次及分娩正常与否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败血症多继发于奶牛胎衣不下,过去对胎衣不下都是采取剥离的办法进行治疗。现在认为剥离胎衣对子宫和产道损伤太大,而采用药物催排的方法,使胎衣进行腐化或整体排出体外。我以二十余载的临床观察和治疗认为,据患畜的本身的个体差异,子宫所患疾病及饲养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对有差异等问题存在的牛还是要进行胎衣剥离。  相似文献   

14.
奶牛在分娩后,胎衣在12h以内未能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手术剥离胎衣,是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方法。现将手术剥离奶牛胎衣技巧介绍如下。先将患畜头部保定,由一人将牛尾向前方拉伸保定。兑0.1%高锰酸钾温水一盆,先洗净外阴部,然后术者左手持阴道开膣器,将其前部插入产道,右手从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能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不孕,给养牛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以往治疗胎衣不下的方法中,我们一直采用人工剥离的方法,此法即损伤子宫内膜又易感染、剥离胎衣腥脏恶臭,是兽医人员最不愿意干的工作,我们自94年开始,凡奶牛胎衣不下者,一律不用人工剥离,让其腐烂自然排出,适时输药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奶牛胎衣不下是在奶牛生产中常见的产后期病病之一,一般在母牛产后8~12h之内胎衣尚未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完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两种.本病的治疗方法是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剥离两种.药物治疗时采用促进子宫收缩、促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的分离,防制胎衣腐败及子宫感染,结合全身治疗;剥离胎衣若适时使用,操作方法得当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基层的实践工作中,诊治了15头奶牛的胎衣不下,现将奶牛胎衣不下的综合因素及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奶牛胎衣不下是在奶牛生产中常见的产后期病病之一,一般在母牛产后8~12h之内胎衣尚未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完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两种。本病的治疗方法是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剥离两种。药物治疗时采用促进子宫收缩、促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的分离,防制胎衣腐败及子宫感染,结合全身治疗;剥离胎衣若适时使用,操作方法得当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胎衣在12 h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下来称胎衣不下(Retention Fetal Membrane,简称RFM)。有资料显示,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奶牛合作社为30%~40%,夏季可高达60%[1]。高清友等[2]研究报道,在717头分娩奶牛中有148头发生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为21%。靳国旺等[3]于2007-2011年间,对安阳地区奶牛场的奶牛胎衣不下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856头分娩奶牛中,有188头在产后发生了胎衣不下,发病率22%。该病作为奶牛产后常发、多发病之一,在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的同时,可继发子宫内膜炎,造成繁殖障碍,导致奶牛因不孕而被提前淘汰,使奶牛养殖业遭受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1987—1989年以来,我们对全场130头奶牛产后10—12小时胎衣不下者及时合理的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方法报告如下。一、手术剥离胎衣疗法:奶牛产后10—12小时部分胎衣或者全部胎衣仍粘连在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