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桑生产是海安县农业支柱产业。优质桑园示范基地的建设可以引导、辐射、带动一个区域、地区蚕桑生产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和提升。该示范基地以提高单产、提高茧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大蚕桑品种、知识、技术更新力度,加速推进蚕桑生产标准化进程为建设总任务;以建设外向型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为建设目标;以《江苏省蚕桑地方标准》为桑园建设标准。通过基地建设,带动了全县的蚕桑生产,把基地建设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蚕桑标准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 蚕桑生产责任制有多种形式,各有一定的特点。随着形势的发展,有许多问题需要调查研究,摸清情况,为蚕桑生产责任制的完善与提高,提供资料。下面是我们在海安县张垛公社胜利十队的座谈调查情况。该队位于我县河南高沙土地区,群众生活水平较低,为了改善穷困面貌,近几年蚕桑生产在这里逐步发展,但蚕茧产量一直低而不稳,经济效益较差,影响了蚕桑生产的继续发展。82年这个队实行了蚕桑生产大包干、净上交的做法,蚕茧产量迅速上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将这个队蚕桑生产责任制的情况调查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发展生产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为了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进行桑园集约经营,加快桑园得益速度,推行新桑园的快  相似文献   

4.
<正> 提高经济效益是发展蚕桑生产的生命线,蚕桑经济效益的提高有赖于科学技术进步,推广散卵蚕种与小蚕共育科技配套则是实现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现仅就苍溪县近年的实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各业生产竞相发展,激烈竞争的环境条件下,欲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最为有效的途径莫过于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作者从加速蚕桑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出发,调查了衢州市近年来个体农户蚕桑生产的有关情况.并以此为据,对个体农户栽植矮化密植桑,从技术经济角度进行了初步探  相似文献   

6.
张玉琴 《江苏蚕业》2005,27(2):37-39
<正>桑树秋叶产量占全年产叶量60%以上,充分利用桑叶资源,抓好秋蚕生产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各地秋蚕生产情况一直很不稳定,产量低、质量差的状况严重影响着蚕桑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笔者对邳州市近年来的秋蚕茧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15个蚕桑生产省(市、区)的107个蚕桑基地县的蚕桑生产状况、成本收益和生产资料费用的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我国蚕桑生产县域集中度较高,蚕茧供求市场化程度提高;蚕桑生产规模小而粗放,生产效率较低;蚕桑生产成本上升快,比较效益不显著。为此,应该实行蚕桑区域专业化战略,巩固和深化主要蚕桑基地县的发展;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蚕桑生产效率;努力降低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益;拓展蚕桑多种经营,增加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了铜梁县蚕桑生产下滑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继续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重视、加大蚕桑产业扶持力度、加快蚕桑"多元化"生产、狠抓典型示范等对策,以确保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在考虑蚕桑生产布局调整时,首先要考虑到有利于提高茧丝质量,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选择、有计划、有重点的安排发展,克服发展中的盲目性,改变过去面广量少,过于分散的生产状态,采取加大生产比重、产区相对集中的方式,使蚕桑生产向商品苗基地化的方向发展.抓好占全国20%左右的重点蚕桑县,就掌握了全国90%以上的产茧量.今后在发展丘陵山区的同时,应重视平原、河滩、圩区、坝地的开拓.在我国南方中部亚热带丘陵山区及边缘热带地区,若其他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并已形成为生产基地,而蚕桑在该地的经济效益又不显著,就不宜勉强去“争地”发展.但在条件具备的最适宜的地区,则应让其充分发展,使之形成为优质高产商品茧基地.今后蚕桑应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进行集约化经营以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粮棉价格的上涨和经济效益高的畜牧业、特种水产等项目的蓬勃发展,蚕桑生产的效益优势正在日渐消失,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毁桑现象,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这是需要我们蚕桑生产部门研究的一大课题。 实践证明,提倡桑园间作,增加桑园复种指数是提高桑园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如能配以合理组织、紧跟市场的引导,将会成为一种能显著增加蚕农收入的好模式。  相似文献   

11.
四川户营蚕业适度规模经营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蚕桑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面临的养蚕劳动力缺乏等问题,除了推行省力化技术外,必须摆脱传统家庭生产模式,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探讨了蚕桑生产基本养蚕户适度规模生产与经营,为蚕桑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发展、组织化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提供技术管理支撑。  相似文献   

12.
因地制宜的蚕桑生产组织模式有利于推进蚕桑产业的发展,提高生产经济效益实现蚕农脱贫致富。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平怀村的蚕桑生产情况,对蚕桑"平怀模式"的发展效果进行阐述分析。平怀村在种桑养蚕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形成了"桑园+红薯(蔬菜)""桑园+桑枝食用菌""桑园+桑枝牧用饲料""蚕桑+双宫茧蚕丝被"4个循环产业链套餐,并建立了相应的5个协会,以"党总支部+联合社+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进行蚕桑生产。但该模式存在着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撑;缺乏专业技术支撑;合作社管理体制未理顺和市场营销链条短等问题。"平怀模式"桑蚕经济效益凸显,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在今后的发展中平怀村需以优惠政策支持,推动桑蚕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强管理,理顺总社与协会之间经营管理体制;拓宽市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引导蚕桑生产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区普遍推行“散植桑”和“密植桑”相结合的栽桑形式,新建桑园以成片密植为主。目前,家庭成片密植桑园发展很快,经济效益也较高,已在我区蚕桑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家庭密植桑园的桑叶产量,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讨的问题。现就家庭密植桑园的高产栽培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桑枝屑发展香菇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敏 《江苏蚕业》2002,24(3):25-26
<正>近10几年来,蚕桑业经历了几起几落,可谓几经沉浮。为发展、稳定蚕桑业,全国各地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蚕桑经济效益,包括蚕桑新技术的推广、桑品种的更新、桑园间作、蚕品种的开发以及果桑种植等等。利用桑枝屑条发展香菇生产,是作者所在的洪泽县自1998年秋季以来,为提高蚕桑综合经济效益而采取的一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蚕桑生产在“巩固提高,稳步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我省出现了蚕茧持续增产的喜人景象,1986年产茧7.8万吨,比1980年增长了104.7%,“七五”规划蚕茧产量达10万吨,为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在巩固发展蚕桑生产方面作更大的努力。笔者试就发展蚕桑综合经营,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问题谈谈肤浅的认识,旨在抛砖引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发展蚕桑。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我县蚕桑生产在部分地区出现下降,为了探明蚕桑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效益,了解与其它作物在生产中的竞争能力。我们于九月底在赵湾、红岩、甘溪三乡部分蚕桑重点户进行了以蚕桑同玉米、小麦、红薯、苎麻作物的经济效益调查对比。现将调查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蚕桑生产比较效益的高低,是决定蚕桑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淳安县蚕桑产业持续下滑,而且幅度很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蚕桑产业比较效益较低,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不高。根据淳安县蚕桑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集中成片种植桑树,发展适度规模农户;推广应用优良蚕桑品种,提高蚕茧产质量;调整养蚕布局,缓解养蚕劳动力和养蚕房屋紧张的问题;逐步推进"机器换人",提高蚕桑产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推广"十天养蚕法",节约小蚕饲养成本;推广大蚕地面育技术,降低蚕桑产业的劳动强度;推广方格蔟自动上蔟,减少捉蚕的劳动量;发挥品牌效应,提升产品竞争力等建议措施,以提高淳安县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淳安县蚕桑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玉琴 《蚕桑通报》2005,36(4):38-40
桑树秋叶产量占全年产叶量一半以上,充分利用桑叶资源,抓好秋蚕生产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各地秋蚕生产情况一直很不稳定,产量低、质量差的状况严重影响着蚕桑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笔者对邳州市近年来的秋蚕茧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桑园适度规模与综合利用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宏才  周耀 《广西蚕业》2008,45(4):40-41
为探讨适合本地区蚕桑生产新思路、创新生产模式、增加蚕农收入,稳定和发展本地蚕桑事业,近几年在适度规模生产与综合开发利用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不少的成功。适度规模生产与综合开发利用是提高桑蚕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是稳定现有桑园,发展新桑园的动力,是增加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力价值,增强桑蚕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蚕桑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秀玉 《广西蚕业》2008,45(3):87-89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传统蚕桑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是否有立足之地,能否得到稳定和发展,关键要看经济效益。要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效益,必须走新型的蚕桑产业化之路。本文就蚕桑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以寻求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从而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达到蚕业增效,蚕农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