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数量遗传学是遗传学的重要分支,是进化研究和动植物育种的重要理论基础.扬州大学数量遗传研究室长期从事作物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方法和应用研究工作.系统综述了该团队30余年来在三倍体胚乳性状数量遗传模型和分析方法、作物质量-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方法、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方法以及作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模型构建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  相似文献   

2.
数量遗传理论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量遗传理论对作物育种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1)所有作物的经济性状,如水稻的穗数、小麦的千粒重、棉花的纤维长度以及它们的产量、化学成份和品质等,均属数量性状性质;(2)在自交、杂交、人工引变以及对主要性状的选择等育种方案中,必须对这些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性有充分了解和善于利用、处理。  相似文献   

3.
作物遗传参数包括遗传力、配合力、遗传相关、遗传进度(遗传响应),以及选择指数等。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是作物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工作之一,而作物的经济性状为植株高度、成熟期、种子粒重、产量以及产品的品质等,一般都属于数量性状,它是育种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探讨作物遗传参数的计算法,对作物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种遗传参数的计算比较烦锁,再加上数据处理量之大,因而在实际应用中用手工计算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为研究作物遗传育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作者编制了计算作物遗传参数的专用 FORTRAN 语言程序。它具有较广泛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4.
动物分子育种(Molecular breeding)是依据分子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原理,在DNA水平上利用分子标记对生物群体进行遗传改良。动物分子育种研究的内容重点是主效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育种,即定位动物数量性状位点中主效基因并直接进行改良或发现与之相连锁的DNA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育种。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世界动物分子育种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自本世纪初孟德尔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以来,数量遗传学一直是遗传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并在动、植物遗传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应用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千年交替之际,为了回顾我国数量遗传学与育种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展望新世纪动、植物数量遗传学的发展趋势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给数量遗传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由中国遗传学会主办、扬州大学承办的“国际动、植物数量遗传与育种学术研讨会”,定于2000年5月8~10日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召开。这是本学会在21世纪…  相似文献   

6.
作物根系性状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作物根系性状的遗传学特性和遗传潜力,综述了根系性状数量遗传分析及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物根系性状遗传学研究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生物多个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数量性状各种遗传参数的估计。对于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多目标性状的选择以及育成品种的适应性、稳定性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很有成效的.但多元统计计算量大,非手工所能完成.应用计算机,建立为育种服务的专用程序已成为利用多元统计以及其它数量遗传学方法进行育种研究的迫切需求.为此,我校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室和农学系育种教研组的同志通力合作,研制出《数量遗传育种程序包》。《数量遗传育种程序包》从1983年夏着手编制,经过约一年时间的努力,到1984年6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利用多元统计方法结合数量遗传学规律,综合研究生物的多个数量性状在遗传育种中的关系,进行了亲本的各种遗传参数估计及亲本的选配、亲本目标性状的改良和提传的探索,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是有成效的。为此,我校中心实验室电子计算机室对此也做了初步工作,研制出《遗传育种程序包》。《遗传育种程序包》是从去年夏着手编制的。到现在已初步完成了遗传育种工作中常用  相似文献   

9.
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进展与期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是提高不良土壤营养环境中作物产量的一条新途径。能否成功地进行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取决于对这些性状的遗传待性及其生理生化基础的认识以及对遗传育种技术的合理应用。本文试图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并对应用遗传育种方法改良植物营养性状的前景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畜禽种业》2006,2(11):11-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分子生物学的飞跃发展,在动物遗传育种界兴起了数量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结合的热潮,吴仲贤教授率先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与相应的密码子关系.开创了“分子数量遗传学”的新研究领域。此后大批学者在数量性状主效基因的检测、QTL(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DNA基因诊断、DNA指纹用于估测群间遗传差异和群体纯度等多方面进入了深入研究。这些技术必将根本改变动物育种的传统支柱路线。从而大大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1.
株型育种对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意义重大,是作物遗传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株型遗传育种一直受育种者的关注。棉花是重要的纤维和油料作物,棉花株型育种研究已经引起重视,尚待进一步深入。本文综述棉花株型遗传育种在我国的研究进展,介绍株型性状研究的理论发展过程以及棉花株型性状遗传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对棉花株型的育种措施进行展望,旨在为棉花株型性状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子标记可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分析控制数量性状的遗传位点数目、数量性状基因座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以及每个基因座对性状的效应和整体效应,研究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分子标记与育种结合,可能以较高精度和速度鉴定,转移和整合目的基因,也可用于以对数量性状的操作。同时也为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发掘和利用,作物种属起源、进化和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作物QTL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物的许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是数量性状,研究作物数量性状遗传对农作物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许多作物均已构建了饱和和分子遗传连锁图谱,促进了QTL定位统计方法的快速发展,提出的许多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多种作物的QTL定位,为进一步的QTL精细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QTL克隆分子打下基础,本文简要评述有关这方面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作物QTL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的许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是数量性状 .研究作物数量性状遗传对农作物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 ,由于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许多作物均已构建了饱和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 ,促进了 QTL定位统计方法的快速发展 ,提出的许多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多种作物的 QTL定位 ,为进一步的 QTL精细定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 QTL克隆分离打下基础 .本文简要评述有关这方面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特早熟陆地棉纤维品质的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优质育种在特早熟陆地棉育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纤维品质均属数量性状,其遗传受多基因控制,性状的表现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对育种工作中亲本组合的选配,以及在分离世代中进行有效选择都带来了很大困难。本试验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对特早熟陆地棉纤维品质几个主要物理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以期提高优质育种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6.
数量遗传学的诞生可追溯到Fisher(1918)关于方差组分剖分的论文[1],作为育种的理论基础已经发展了近一个世纪。本文就数量遗传学研究中基因图谱构建、数量性状主校基因的检测定位以及分子数量遗传学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1基因图谱的构建动物基因图谱(Gene map)是动物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以及数量性状座位定位研究的基础,也是分子数量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数量遗传学的新发展——数量性状基因图谱的构建和应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应用中性的、共显性的DNA分子标记组成的饱和遗传图,可以将一个数量性状分解为多个QTL。迄今为止,已在20多种作物的很多重要性状(例如产量、品质、抗病虫性等)上构建了QTL的遗传图谱。这些QTL图谱提供的信息包括:(1)一个被研究的数量性状受多少个QTL控制?(2)它们位于何处?(3)它们对于该性状表达的各自效应和联合效应如何?这些图谱修正了传统数量遗传学中一些不恰当的假定和结论,并已作为植物育种的新策略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小麦骨干亲本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干亲本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已经成为作物优异种质分子评价的重要部分,对作物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就小麦骨干亲本的遗传多样性、重要基因组区段及有利基因发掘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以连锁不平衡研究为基础开始在植物系谱群体进行数量性状研究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9.
棉花的许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研究作物数量性状遗传对农作物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的原理和常用方法及近年来棉花的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主要性状,包括产量、纤维品质、抗性、生理、早熟性等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QTL定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小麦穗部产量性状主要由总小穗数、穗粒数、穗长、不育小穗数等构成;穗部性状是典型数量性状。研究小麦穗部产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对小麦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已有较多科研工作者对小麦穗部性状等产量性状进行连锁分析或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均有控制穗部性状的QTL位点分布,但目前只有少数的QTL功能基因位点被克隆与应用,将优异等位变异辅助选择与聚合,有望突破传统育种局限,有助于解决小麦育种"卡脖子"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