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系杂交粳稻恢复系R187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然变异选择育成的实用性两系杂交粳稻复系R187,1992-1996年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7001S配组600hm^2以上,杂种试种、示范3700hm^2以上,成为我省应用于生产面积最大的两系杂交粳稻恢复系。  相似文献   

2.
1991-1996年,以N5088S配制的两系杂交粳稻系列组合鄂粳杂1号、N5088S/R183、N5088S/R9-1等在云南腾冲、浙江安吉、江西滨湖等地试种、示范8万多hm^2,均表现出较强的产量优势,比当地对照种增产6.6%以上,高的达30%。繁殖、制种、示范配套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进展。  相似文献   

3.
N95076S/R187是以能成的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95076S为母本以粳型恢复系R18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两系粳杂交组合。繁殖每公顷产4500kg左右,制种每公顷3000kg中,与推广组合鄂粳杂1号相比增产5.32%,且生育期缩短2 ̄3d,米质为1级优质米,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能在生产上应用的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4.
化杀杂交小麦母本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新型小麦化杀剂GENESIS对70份亲本材料化杀后杂交制种性能进行评价,初步筛选出适合杂交小麦生产、制种产量在3000kg/hm^2以上的目标母本系材料33份,有3份材料(YCH883-9、ST601、9275)的制种产量高达4500kg/hm^2以上,以YCH883-9的制种产量最高,达4917kg/hm^2,占不喷药对照区(CK)产量的91.1%,这充分说明我省是杂交小麦的高产制种基地。同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杂交晚粳组合“8优161”及其三系选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8优161即“8204A/R161”是一个高产、优质兼备的杂交晚粳优良新组合。1991 ̄1993年参加上海市杂交晚粳区试和生产试验,三年均比对照寒优1027增产,平均增产8.56%,1993年生产试验比寒优湘晴平均增产11.1%,南方稻区杂交粳稻联合鉴定,比对照秀水04增产12.88%,大面积试种产量在9000kg/hm^2以上,1996年最高产量达到11497.35kg/hm^2。米质优良,主要  相似文献   

6.
鄂籼杂1号系用新恢复系092-8-8与珍汕97A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耐肥、耐寒、抗倒、较抗病、再生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1993 ̄1995年在全省已累计示范种植3.4万hm^2,平均单产7.5t/hm^2以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BF-6A/2A型铺膜播种机的主要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该机能一次完成起垄、镇压、整形、施肥、铺膜、打孔播种、覆土等项作业。可进行铺膜、播种联合作业,也可单独铺膜或播种。2BFM-6A型机工作幅宽4.2m,生产率1.2 ̄1.7hm^2/h;2BFM-2A型机工作幅宽0.9m,生产率0.3 ̄0.7hm^2/h。  相似文献   

8.
神力素施用剂量小于4.5kg·hm^-2时,随着施用剂量的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也随之增加;在相同用量下,分2次使用比1次使用效果好。本试验条件下,以破口20%用神力素1.5kg·hm^-2,破口70%再用3.0kg·hm^-2增产效果最佳,神力素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不育系解除包颈,提高柱头外露率、午前花比例和结实率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自然条件下,1991年鉴定了5个粳型PGMSR和6个籼型PGMSR的育性转换期。结果表明粳型PGMSR育性转换期明显,不育性稳定;籼型PGMSR无明显的育性转换期。1990-1992年鉴定了农垦58s及其转育于不同遗传背景中的粳型PGMSR7001s、5088s、5074s与粳稻品种杂交F1、F2和F1花培获得的二代(H2)群体、粳型PGMQR//PGMSR/粳稻、PGMSR/粳稻//PGM  相似文献   

10.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密度是首要因子,高肥旱平地货产量要达到12t,密度应为7万-7.5万/hm^2,应施碳铵600-750kg/hm^2,并配施磷肥0.9-1.2t/hm^2;一般旱地公倾要达到10.5t产量,应主攻特殊性理和粒重,公顷密度为4.5-5万,施碳铵1.2-1.5t,配施磷肥750kg。  相似文献   

11.
应用卫星遥感影像分析粤西沿海围垦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RS与GIS技术结合探讨了应用TM分析沿海滩涂围垦动态的技术流程和方法,分析了1950-1997年粤西沿海围垦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RSG民GIS技术结合是分析沿海动态变化的一种简便易行方法,(2)截止1997年,粤西岸段共围垦滩涂60460hm^2,其中,1987年前围47936hm^2,1988年后围垦12524hm^2,(3)1987年前以农业围垦为主,占总在98.41%利用率为73.7  相似文献   

12.
CHA—SC2053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应用CHA-SC2053诱导的普通小麦雄性不育进行了细胞学和植株形态观察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发育的药隔形成喷施浓度为2g.L^-1CHA-SC2053250L.hm^-2,杀雄效果最佳;其诱导的雄性不育败育时期比T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发生更早,败育更彻底,在播量为90kg.hm^-2的情况下,CHA-SC2053能使制种田中普通小麦母本接近于完全雄性不育,而又不影响其雌花育性。  相似文献   

13.
用雄性不育系陕2A与春性双低品种040杂交,连续回交5代,获得了不育性状稳定的不育系040A及保持系040B。用垦C1与双低品系S83-1603杂交,连续自交5代,并与不育系测交筛选出低芥酸恢复系NK3。不育系040与恢复系NK3配制的强优组合NKU-4具有丰产稳产、耐菌核病、低芥酸等特性,1991 ̄1995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其平均产量2571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31.3%。  相似文献   

14.
大豆产量轮回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产量进行两轮S1家系统的轮回选择,结果表明:大豆产量从C0的1378.0kg/hm^2增加到C2的1628.8kg/hm^2,平均每轮增收9.13%。  相似文献   

15.
对落叶松,红松,云杉,樟子松和水曲柳苗木分别进行森保1号叶面喷施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剂量为0.075-0.250g/hm^2的森保1号处理显著提高苗木营养生长。以森保1号使用剂量0.25g/m^2处理落叶松为例。(S1-0)苗木径,主根长,侧根数,苗木干,鲜重和干鲜重比分别比对照提高31.76%,26.35%,38.94%,18.4%,15.9%和8.9%,苗高比对照下降4.88%,(S2-1)  相似文献   

16.
以汕优浙3,威优华联2号,汕优48-2为对象,研究了油菜在茬早杂交产量超7.5t/hm^2的基础条件(1)粗壮的秧苗:移栽前单株白根数〉8.5条,单株绿叶数5.2-5.4张,单株带蘖数M1.6个;(2)抽穗后有足够的绿叶面积和合理的冠层结构;齐穗后10d叶面积系数〈4.9;(3)较高的干物质生产量;齐穗期干物质生产达到9.5t/hm^2。  相似文献   

17.
对信阳南湾库区主要森林土壤和枯落物层的水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森林类型土壤的蓄水量约187t +·hm^-2(28.7mm~35mm);枯枝落叶层的蓄水量为8.1t·hm^-2(0.8mm~4.5mm),主要森林土壤的平均渗透速度是5.6mm·min^-1全年降雨的60%通过渗 透变为地下迳流;杉木林和松栎混交林的木林水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18.
在栽培环境因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了遗传工程稻(GER-1),两系亚种间杂交稻PE037×02428(SHR)及三系杂交稻汕优63(VHR)的物质生产与产量特性。结果表明:GER-1的LAI较高,群体干物质积累多,生物产量高,具有强优势物质生产力;GER-1齐穗前贮藏物质对产量贡献较小,属光合作用依存型水稻:GER-1产量结构协调,超大穗型,213.3粒/穗,有效穗多为277.2穗/米^2...  相似文献   

19.
应用P-Zn二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钙质及中性紫色土肥料优化配方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钙质紫色土上,玉米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P2O5150kg/hm^2,ZnSO445kg/hm^2;中性紫色土为P2O588kg/hm^2,ZnSO436kg/hm^2。两种紫色土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P2O568-90kg/hm^2,ZnSO415-30kg/hm^2。  相似文献   

20.
超级稻丰产栽培试验示范简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杂交稻组合培敌64S/9311和培敌64S/E32进行了示范,全县15个点共10.1hm^2的平均产量达到了10288kg/hm^2,其中6.8hm^2的平均产量达到了10563kg/hm^2,比Ⅱ优58等当地推广品种增产38.9%~39.4%。对该两组合提出了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