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奶牛围产期是指产前21d至产后15d这段时间,围产期又分为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它是奶牛生产周期中的最重要一个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奶牛经历分娩、产奶等重大生理变化,随之日粮结构和环境进行大幅度改变,奶牛始终处于应激状态之下,其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代谢功能也随之改变。在这一时期里,饲养管理十分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奶牛在这个泌乳期的整个产奶量,以及发情、配种、怀孕等,决定着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引起奶牛户足够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围产期是指产前21d至产后15d这段时间,围产期又分为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它是奶牛生产周期中的最重要一个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奶牛经历分娩、产奶等重大生理变化,随之日粮结构和环境进行大幅度改变,奶牛始终处于应激状态之下,其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代谢功能也随之改变。在这一时期里,饲养管理十分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奶牛在这个泌乳期的整个产奶量,以及发情、配种、怀孕等,决定着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3.
李敏 《江西饲料》2014,(4):39-41
正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d到产后15d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d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d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旨在研究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反应。选择年龄、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干奶牛30头,产前21 d设为围产前期组,产后21 d设为围产后期组。选择14头奶牛分别在产前7 d和产后14 d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细菌菌群。结果表明:1)与围产前期相比,围产后期奶牛瘤胃液的pH和乙酸/丙酸降低(P<0.01),乙酸、丙酸、丁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均提高(P<0.01);2)门水平上,围产后期奶牛瘤胃液拟杆菌门、变形菌门、蓝藻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围产前期(P<0.01或P<0.05),厚壁菌门、纤维杆菌门、Kiritimatiellaeota和软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围产前期(P<0.01或P<0.05);属水平上,围产后期奶牛瘤胃液普雷沃氏菌属_7、毛螺旋菌科NK3A20群、琥珀酸弧菌科UCG-001和Shuttleworthia相对丰度高于围产前期(P<0.01),瘤胃球菌科_NK4A214群属、克里斯滕森菌R-7群属、理研菌科RC9肠道群属、产乙酸糖发酵菌、普雷沃氏菌科UCG-003属和丁酸弧菌属_2相对丰度均低...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前期添加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HMBi)对围产期奶牛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40头健康的荷斯坦围产期奶牛,根据年龄、体况、胎次、预产期及上一胎次泌乳量相近原则进行配对试验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牛。在围产前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30 g/d HMBi,试验组与对照组奶牛在围产后期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期44 d。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选择6头奶牛,分别于产前7 d(-7 d)和产后7 d(+7 d)晨饲前采集瘤胃液,测定各组奶牛分娩前后瘤胃发酵指标和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HMBi显著降低了奶牛产后瘤胃氨态氮(NH3-N)浓度(P <0.05),对围产期奶牛瘤胃液pH,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及乙酸/丙酸没有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HMBi显著提高了奶牛产前瘤胃Kiritimatiellaeota、解琥珀酸弧菌科UCG-001和互营球菌属的相对丰度(P <0.05),显著提高了奶牛产后瘤胃纤维杆菌门、瘤胃球菌科UCG...  相似文献   

6.
奶牛围产期一般指奶牛产前21天至产后14天,其中产前3周称为围产前期,产后2周为围产后期。围产期是奶牛整个泌乳周期中最至天重要的一个时期.存这个阶段.奶牛经历了巨大的生理与代谢变化,以及一系列应激反映.如分娩、泌乳、日粮结构改变、饲养环境改变等,  相似文献   

7.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日到产后15日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日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日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8.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围产期指的是奶牛在产前的21 d和产后的21 d,一般将产前称为围产前期,而产后称为围产后期,在这个阶段由于奶牛生理、日粮和生活环境等变化,很可能会对奶牛的营养代谢、内分泌等造成影响,使得奶牛出现围产期低血钙的症状,这对于奶牛的成长和发育极其不利,必须要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1奶牛围产期低血钙发生的危害1.1不利于小奶牛的发育和成长在奶牛围产期发生低血钙症会使得奶牛的抵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前15d称为围产前期,产后15d称为围产后期。奶牛的围产期是奶牛对前一泌乳期的休整阶段,也是下一泌乳期的准备和开始阶段。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体质、分娩、产后泌乳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番茄渣发酵饲料对围产期奶牛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体质均匀,预产期、体重、胎次和泌乳量相近的围产期奶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常规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番茄渣发酵饲料(围产前期13%,围产后期11%)。预试期14 d,正试期 60 d(产前30 d至产后3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围产后期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整个试验阶段,试验组奶牛血清GSH-Px、T-SOD和T-AOC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围产前期试验组GSH-Px、T-SOD和T-AOC活力显著提高(P<0.05),与围产前期相比,围产后期GSH-Px、T-SOD和T-AOC活力等抗氧化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围产后期试验组奶牛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围产后期试验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尿素氮、低密度胆固醇、铁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番茄渣发酵饲料对围产期奶牛机体的抗氧化性能和产奶量有一定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奶牛围产期是指怀孕母牛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这段时间,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由于临近生产或刚刚生产过,奶牛的生理状态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的围产期指产前21天到产后21天,产前21天为围产前期,产后21天为围产后期。奶牛围产期是整个生产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奶牛的泌乳能力、繁殖力和生产年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围产期的奶牛饲养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代谢紊乱、酮病、胎衣不下、乳房炎等疾病,影响产奶量和牛奶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母牛和胎儿的死亡。做好围产期奶牛  相似文献   

14.
奶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15d这段时间。分娩前15d称围产前期;分娩后15d称围产后期。乳牛阶段饲养的生产实践表明,这一阶段对母牛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干乳期是成乳牛的一个重点,而围产前期是干乳期的一个重点。有资料表明,成乳牛的死亡有70%~80%发生于围产期,所以围产期饲养管理以保健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前15 d称为围产前期,产后15 d称为围产后期.奶牛的围产期是奶牛对前一泌乳期的休整阶段,也是下一泌乳期的准备和开始阶段.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体质、分娩、产后泌乳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奶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各15天以内的时期,奶牛产前称为围产前期,产后为围产后期。由手奶牛在此阶段生理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抵抗力下降,易患病,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能力,  相似文献   

17.
围产期是指奶牛分娩的产前21天到产后21天,产前21天叫做围产前期,产后21天叫围产后期。 围产前期的特点是胎儿生长发育速度快。母牛产奶逐渐走上高峰,营养处于负平衡体重下降,还需要维持和产奶,钙吸收能力差,胃肠功能降低采饲能力差,抗病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陈波 《山东饲料》2009,(9):23-23
围产期是指奶牛从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的过渡时期,围产期奶牛要经过不同的生理阶段其最大特征是内分泌状态发生明显改变,从而为分娩和泌乳作好准备。这一阶段的饲粮对奶牛的健康以及生产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予以特别关注。1、围产前期的饲养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逐渐增加日粮中精料比例,以保证胎儿营养,另外注意饲料营养的平衡,避免奶牛产后疾病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前15天(围产前期)和产后15天(围产后期)的一段时间称为围产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三个不同的生理阶段,此阶段奶牛最易生病和死亡。围产期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高低。因此抓好该期饲养管理,对奶牛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围产期是指奶牛临产前的3周(围产前期)和产后2~3周(围产后期)的这段时间,奶牛在此期间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3个不同生理阶段[1],因此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现将其饲养管理介绍如下,供参考。1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2]此阶段主要是使奶牛由以粗料为主的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