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动绿篱修枝机的结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电动修枝机环境噪声大、资源消耗大和工作效率低等设计背景,提出了电动修枝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方案,设计了关键零部件,分析了试验结果。试验表明,该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2.
不同修枝强度对托里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年生托里桉进行修枝试验,修枝强度为修去4种树干直径5cm,6cm,7cm和8cm以下所有枝条.修枝7个月后对试验地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表明:修枝木的树高、胸径、冠幅以及单株材积均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而相应变小。适当修枝有利于托里桉幼林的生长,建议采用8cm强度进行修枝。  相似文献   

3.
对2007年春营造的Ⅰ-69杨进行了不同修枝处理,探讨了修枝起始年龄、修枝季节对修枝口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Ⅰ-69杨修枝口(宽度W)越小,其完全愈合所需时间越短,完全愈合率也越高,宽度W<4 cm修枝口的完全愈合率明显大于W≥4 cm修枝口。修枝口愈合受到修枝枝龄的影响,随着枝龄的增长,较大修枝口所占比重增大,死枝修枝口数量也增多,修枝口的完全愈合率和愈合生长率均下降。修枝口愈合也受到修枝季节的影响,与冬季、夏季修枝相比,春季修枝的完全愈合率、愈合生长率明显较高。综合考虑修枝对杨树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笔者认为Ⅰ-69杨的修枝起始年龄以第1轮枝条的年龄达到4年时为宜,修枝季节以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  相似文献   

4.
修枝对杉木幼林土壤肥力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元瑞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63-66,70
在福建洋口林场4年生的杉木人工林建立无节材培育试验地。选择修枝木,每年对其进行1次修枝,修枝强度为4种规定树干直径(6 cm、8 cm1、0 cm和12 cm)以下的所有枝条。试验3 a后研究不同修枝强度对7年生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后3 a,所有修枝试验林地的土壤0~10 cm和10~20 cm层次有机质、全N、水解性N和pH值的平均值均高于不修枝的对照,但差异未达到统计显著水平(P>0.05)。不同修枝强度及对照林地大多数土壤性质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修枝后土壤性质有所改善,这可能与修枝后林下植被得到恢复有一定关系。修枝对杉木林地土壤性质的长期影响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竹材的激光切割性能并得到较优工艺参数,以激光管功率为60 W的激光切割机对刨切竹单板进行激光切割试验,讨论竹材纤维方向及辅助气体压力对切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喷嘴高度、激光输出功率及切割速度对切口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垂直于纤维方向切割竹单板难度最大;辅助气体压力越大,越有助于形成较好的切口断面形态;当喷嘴高度为20 mm、切割速度为30 m/min、激光输出功率为48 W时,激光切割厚度为0.5 mm竹单板的切缝宽度适中且碳化层薄,切口质量较好。参考多种中国传统镶嵌式家具图案和样式,结合原料色泽和纹理,设计了3种不同特点的竹单板镶嵌图案,举例说明了竹单板镶嵌图形导入、基材挖槽、竹单板切割、胶压拼合等主要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6.
2MCX-1100型精细筑床机采用土壤颗粒大小分区成形装置实现土壤精细作业,解决了我国现有机型存在的消耗功率大、床体土壤分布不合理、旋耕部件缠草以及悬挂架下拉杆档土等问题,可为育苗播种和苗木移植作业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通过性能和生产试验表明:该机作业质量显著提高,生产率提高了60%以上,作业成本则降低了30%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沙柳材在人造板制造中存在嫩梢切断困难,功率不匹配、削片质量不佳等问题。结合沙柳的特性,设计并生产了沙柳试验削片机切削机构,寻找适合沙柳削片的最佳切削参数。通过计算沙柳切削阻力矩,设计驱动电动机功率为22 k W,降低了功耗;采用鼓式削片机铣削方式削片,对刀辊进行飞轮设计,使生产能力达到5 m3/h,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计算6种切削角度下的削片合格率,确定了当切削角度为45°时削片合格率较高,合格率可达72.45%,提升了削片质量。不仅验证了机器设计的性能,也为后期切削速度、进料速度的测定试验和新型沙柳削片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山火蔓延、保护森林资源,在林区开设防火线是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比较成熟的、专门用于开设防火线的开沟设备非常少,一般直接采用农用开沟设备进行作业,其开沟效率不高且杂草覆盖效果不好。基于多功能森林消防车,笔者设计了一款能与其相配套使用的三悬架型式的森林防火开沟犁,犁体曲面设计成三片曲率不同的曲面,以适应复杂土质环境,获得良好翻土性能。运用ANSYS软件对开沟犁的静力学、动力学及动力消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总体变形0.32 mm发生在犁铧刃口末端;最大应变0.000 2 mm、最大应力34.74 MPa发生在犁柱与犁片焊接最上端。犁体完全入土后土壤平均反力为7.89 k N;开沟犁整机所消耗的平均功率为23.67 k W。通过进行开沟犁的牵引阻力试验,获得单个犁体牵引阻力为6.9 k N,试验值与仿真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木工榫槽机床 本发明解决了木工榫槽机床横梁的导向装置加工工艺复杂,横梁不能绕其轴线转动的缺点。该机床的横梁为圆柱形,并套在横梁座上。横梁座与横梁配合的内表面为圆柱面。横梁座固定在机身上端,并安装有转轴,转轴伸出端安装有手轮、齿轮。齿轮与可驱动横梁在横梁座内移动的齿条啮合。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横梁可以绕其轴线转动。 (专利公告号:1225305) 胶合板卷取设备 使用本设备可将胶合板板材由多个相互隔开的传送带传送。传送带分两组在卷料辊下方延伸。每个循环带设置一个气缸,用于提供第一压力,以保持循环带弹性地压在胶合板卷轴上。操作气缸交替地向其中一组循环带提供第一压力;向另一组循环带提供第二压力。当循环带移动预定距离后,控制器交替改变第一组循环带和第二组循环带上的第一和第二压力。 (专利公告号:1224649) 果树多用工具 本发明为一种果树多用工具,解决了果树剪枝特别是剪较高的枝条时,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该工具由剪刀、操纵索和操纵器组成。操纵索由操纵索拉线和拉线套管组成,操纵索拉线从拉线套管内穿过,两端分别安装在剪刀和操纵器上,拉索套管两端各有一个止推装置。使用时用脚踏操作,通过操纵索的传导,使剪刀产生剪切动作。脚踏操纵使体力消耗大大减轻,可以作为高枝剪和普通剪枝剪的替代品。 (专利公告号:1223068) 轮式自走耕播机 该机的特征是通过拖拉机结构改造,将两部施耕机分别安装在机架下面的前后轮之间和后轮之后,后旋耕机之后还连接有播种机。发动机动力通过中央传动箱分配给前后旋耕机及行走装置,中间均通过万向节传动轴联接。前后旋耕机、播种机均由液压油缸控制,可升可降。本发明可实现耕、播、筑埂、填压一次作业完成,提高工效100%以上,耕作质量高,同时还可用于筑路、道路运输等作业。 (专利公告号:1222291) 竹材的软化展开工艺 本发明是一种竹材的软化展开工艺。其工艺流程为:原料准备、截断、剖分、去内外节、软化、加压展开、展平。软化采用碱法蒸煮,即用NaOH溶液对竹材进行蒸煮软化,其用碱量为竹材重量的8%~13%,碱溶液浓度为30~50g/L,蒸煮温度115~150℃,蒸煮时间0.8~1.5h。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此,具有如下优点:①提高原料利用率100%左右。②减少制作毛坯工序2/3左右。③拼装简单、操作方便。④可生产长度达1.8m以上的大型竹制品。⑤经本发明技术软化处理后,能方便地展开、展平,其竹材强度、弹性均能较好地保持。 (专利公告号:1221670) 新型割草机 本机用于割草或割灌木,由汽油机、离合器、传动轴、齿轮箱、切割装置组成。其特征是:传动轴为软轴,在传动轴上安装油门控制装置,以控制油门自锁。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使用过程中故障率低,易于加工装配,既可用于割草也可用于割灌。 (授权专利公告号:2328163) 滚筒可调式种子包衣机 该机为种子加工机械,采用带有传动轴的搅拌滚筒,用轴承固定在进料体上,进料体与机架铰接,整个滚筒组件可以绕机架转动。进料体两侧装有与传动轴轴线垂直的圆柱销,通过滚筒出料口端的一对支承轮可方便地实现倾角调整,达到最佳搅拌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受力合理,适用性能好,具有运转平稳、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授权专利公告号:2327155) 六角切割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工机械,它是在框架的一面装有电机座,在电机座上装有燕尾槽螺旋丝杠进给,在燕尾槽导板上装有电机,电机主轴连接锯片,在框架的另一侧装有轨道,在轨道上面装有走行车,在走行车与轨道之间装有滚动轴承。走行车上面还装有托料转动盘,在转动盘上装有固定夹具,固定夹具通过偏心轮手柄向下压紧,并固定圆木片。该装置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的特点。适于小企业,家庭使用。 (授权专利公告号:2331492)  相似文献   

10.
筒形起苗机 本发明是在植树绿化工作中,用来起带土坨的松柏树苗筒形起苗机。该机由一个带汽油发动机的操纵架和一个可在操纵架中间圆孔中转动的钢筒组成。钢筒的外面装有大齿轮圈、挡尘圈和反土叶片,钢筒的上端装有定位反馈装置,下端装有旋切刀片和收底刀架。起苗时,其可从一侧分开,从树干的下半部分套进去进行旋切,切到一定深度时,定位反馈装置便可通过合页轴使收底刀架自动收底。 (专利公告号:1223785) 木工榫槽机床机身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木工榫槽机床机身重量大、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的缺点。该机身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和溜板导轨。立柱和溜板导轨采用分体结构,溜板导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立柱上。本发明主要用于木工榫槽机床,它可以节省材料、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专利公告号:1222435) 营林多功能修枝工具 本实用新型为营林多功能修枝工具。主要解决了现有营林工具功能单一的问题。该工具的顶部工作边为一斧刃,两侧的工作边分别为一刀刃和锯齿,在刀刃和工具把之间或锯齿和工具把之间置有钩刃。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授权专利公告号:2328172) 可更换纳种带的播种机 该机在机架上端固定连接种仓,其下连接滚种器,由滚种器连接接种筒。机架后上部固定连接耧把,后下部连接耧铧和埋种器。机架前部连接可转动的地轮,通过链条与滚种器传动。处于种仓和接种筒之间上下开口的箱体中,活动连接一个滚种轮,滚种轮外圆周面上连接可更换的纳种带。使用该播种机不必拆卸滚种轮,只要快捷随意地更换纳种带,便可实施多类种子的播种作业,因而省时方便。 (授权专利公告号:2332153 快速移动式塑料管路喷灌设备 本设备由管路、直管、三通管、喷水直管、水封盖等管件、密封件、联接件组成。其结构特点:构成该管路的管件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这种塑料材料是低压高密度聚乙烯或者高压聚乙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制造及使用成本低,故障少,以及运输转移及安装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等优点。 (专利公告号:1222298) 木本植物杆密度板、刨花板、多层板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特点是可从以下几种植物杆料中选用一种或数种搭配做密度板、刨花板、多层板原料。①向日葵杆、黄豆杆、茄杆。②麻杆、蒿杆、野灰菜杆等细的木本植物杆。对选用的植物杆要先用100℃热水加盐进行煮、浸泡、烘干、粉碎、去芯、打磨,再施以胶、防潮剂、固化剂压制成型。压制时间30~60min,板的厚度为12~18mm。 (专利公告号:1221671) 农林微型联合作业机 该机可由主机与附机组成多种机型,能够完成播种、浅耕、深耕、收割、脱粒等作业,一机多用。主要用于园林苗圃低空间及我国北方农村小块地的生产作业。其特征在于设有双臂式输出轴变速箱,同时向不同机构传送动力。此外,该机还有一套偏心牵引装置。深耕作业时两履带始终行走在未翻耕地面上,达到同牲畜耕地的同等效果,解决了常用耕地机械耕地时轮子碾压土壤的弊病。 (授权专利公告号:2329149) 双面多层拼板机 该拼板机属木工机械,适用于多层拼板的粘结。主要由机座,与之固连的托架及双压缸支架等组成。支架两侧与开启油缸活塞铰接,支架在机座上均布设置,两支架间设置四个油缸,其活塞分别与横向压料板固连;机座上方设置的油缸活塞分别与纵向压料板固连。电器操纵盒及手动操纵阀设置于机座一侧。液压站通过油管与手动操纵阀及油缸连接,所有零部件对前、后面呈对称设置,具有体积小、价格低、操作方便等优点。 (授权专利公告号:2330481)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桉树人工林无节材培育修枝技术的理论和研究。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高品质木材的大量需求,人们开始将桉树纸浆材人工林栽培向更高价值含量的锯材转化。众多研究表明,影响桉树木材外观等级的主要因素是节子。要从根本上解决木材质量的问题,合理而科学的修枝理论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修枝直接影响树冠动态发展,而树冠动态与树木的生长直接相关。尽管桉树自然整枝能力较强,但不能靠它获得大量无节材,修枝措施必不可少。修枝对树木生长和木材材质都会产生影响。合理的修枝强度会促进树木生长,而科学的修枝技术对高品质无节材的形成相当关键。为了使修枝达到最大效益,在非生长季节以及树冠郁闭前修去小枝活枝,并且保证修枝伤口平滑和注意伤口保护是最合适的修枝处理。伤口的愈合与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人工林整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落叶松人工林不同林龄的10块样地50棵树的节子数据和19块样地95棵树的圆盘数据,建立树高曲线模型、有效冠高的预估模型、林龄与死枝高度的曲线模型,各模型的判定系数均大于0.8,检验精度均大于95%。根据节子高度中的最低节子高度的平均值确定落叶松人工林的整枝起始高度(h1),用林龄与死枝高度的曲线模型计算该高度上的枝条死亡的时间(t1)为起始整枝时间,t1=14 a。整枝的间隔时间随着林龄的增加先增大,当林龄达在40 a时开始减小。整枝强度也是随林龄的增加先增大,当林龄达到40 a时开始下降,说明林龄在35~40 a是该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可以考虑该落叶松人工林的主伐问题。当林龄达到47 a后,整枝强度降到1m以下。  相似文献   

13.
杨树修枝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树修枝是杨树速生丰产后期经营管理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本文综述了修枝对杨树生长、材质以及林下经济的影响。修枝对杨树树高、材积生长量的影响因树种、立地、修枝强度的不同规律不同;修枝会降低胸径的生长量,提高萌枝数量,但可以提高材质。修枝对材质的影响表现在尖削度减小、节子减少、形数和形率增加等。修枝可以增强林下作物光合作用,促进林下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实践中,修枝强度、起始年龄、修枝季节应因树种而异。目前,对于杨树修枝的研究多为短期的、单方面的,系统综合研究尚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thinning and pruning methods on the knots (number and size) and lumber recovery from Taiwania (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 plantation tre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avy thinning caused more knots and larger-diameter knots than medium or no thinning; moreover, pruning caused fewer numbers of knots and smaller-diameter knots than no pruning. Better-quality Taiwania trees occurred with the no-thinning/no-pruning treatments, as shown by analyzing the knots, although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healing process seemed to have produced not completely clear wood during the 9 years after the pruning treatment. The thinning intensity slightly enhanced the lumber recovery of logs. Pruning did not affect lumber recovery from taiwania trees and logs. Thinning increased the lumber recovery per tree due to an increase in th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剪枝方法对欧美107速生杨立木蓄积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剪枝方法呈显著差异;三年一根棍的剪法,5a生树有效立木蓄积量已达到14.75m^3/667m^3,与养干法相比高1.30m^3,与传统法相比高4.48m^3,养干法与传统法相比高3.18m^3;其简易的计算方法可采用国标杉木原条材积表。  相似文献   

16.
遥控自动整枝机机械运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遥控自动整枝机的组成和工作循环、动力传递元件和动力传递路线、整枝机的变速原理及过程以及树枝避让机构进行分析和研究表明:现代一般机械制造技术完全可以满足整枝机各个零件的制造要求;遥控自动整枝机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要求,整枝机作业较安全;遥控自动整枝机在爬树和下降过程中锯木链锯远离树干,所以不会损伤树干,而在整枝切削时,锯木链锯又贴向树干,使整枝后的树干表面非常平整,有利于提高树干成材质量;遥控整枝机速比的选择和排列合理,既满足打枝的要求,又节约了辅助时间,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树枝避让机构避免了导向轮在恶劣条件下工作,从而可防止导向轮的损坏,延长其工作寿命。由此看出,遥控自动整枝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maximum living crown removal can be determined from experimental data using linear statistical models. Prun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four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stands. Zero to nine living branch whorls were removed in three stands in southern Finland, and 0–4.5 m of the living crown was removed in a stand in northern Finland. Only dead branch whorls were removed from the control trees. A total of 517 trees were analyzed. Diameter increment was measured five years after pruning. The growth reduc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hen 40% or more of the living crown was removed by pruning.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models, green pruning decreased diameter growth by 0 to 33% at defoliation levels below 40%. This loss in diameter growth is, from an economical point of view, compensated by the knotfree timber resulting from pruning 2–3 years earlier.  相似文献   

18.
For the demands of automatic pruning, an effective discrimination rule of the forked and non-forked larch trees is established. First, information of trunk and branch diameters of a larch plantations was collected from the west mountain of Beijing.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ked and non-forked trees were studied. Given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unk and branch diameters, a discriminant function of the forked branch and non-forked larch trees was established statistically. Excellent discriminat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the function and the rule. The study presents an effective discrimination rule to separate forked trees from straight trees for automatic pruning.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s of stand density, thinning and pruning on the quality of sawn timber of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were studied based on a computer model. Procedures for the tree growth and crown structure produce a tree, whose properties in terms of location, dimensions and quality (living, dead) of branches are known for any moment of the selected rotation. Consequently, the size, quality (living, dead) and location of knots in sawn timber are recognizable allowing the grading of sawn pieces. The model computations showed that the natural dynamics of the crown system in narrowly‐spaced stands could yield sawn timber nearly of the same quality as resulted from pruning in widely‐spaced stands. Thinning increased the branch growth and the branchiness of the wood yielding lower grade for sawn piec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